【五星紅旗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五星紅旗的由來及意義 |

【五星紅旗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五星紅旗的由來及意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旗面紅色, 比例為 3: 2。

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 四顆小星環拱一顆大星右面, 並各有一個角尖大星中心點。

1、 4 顆黃星齊, 2、 3 顆黃星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即五星紅旗, 《史記· 天宮書》 : “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 中國利; 積於西方, 外國用(兵) 者利。

五星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國可以法致天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是聯松, 是一名來自浙江瑞安普通公民。

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 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 年 7 月 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通告, 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國旗樣稿。

2992 幅(一説 3012 幅) 應徵國旗圖案中, 曾聯松設計選入 38幅候選草圖。

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 他設計選為了新政權國旗。

1949 年 10 月 1 日, 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毛澤東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

那是一座廢園中臨時搭建板房,聯鬆住二層,上有小閣樓,時值盛夏。

五星红旗意义 Play

” 後, 歷次憲法保留這個規定。

1990 年 6 月 28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 並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佈主席令, 予以公佈, 1990 年 10 月 1 日起實行。

維護國旗, 國家發佈《國旗》 和《國旗顏色標準樣品》 兩項國家標準, 規定了國旗形狀、 顏色、 圖案、 製版定位、 通用尺寸、 染色牢度技術要求, 並宣佈於 1991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1949 年 9 月 27 日, 五星紅旗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讓中國旗幟開國大典上升起, 1949 分年 6 月 15 日, 新政協籌委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擬定國旗工作提到了議事日程, 並決定成立第六小組專門負責。

全國政協辦公廳退休幹部彭光回憶説: “第六小組 1949 年 7 月 4 日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會議, 決定全國範圍內發佈《國旗徵集啓事》 , 報籌備會常委主任、 副主任批准後《人民日報》 、 《解放日報》 報紙同時發表。


   1949年7月14日起,《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刊載《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

聯鬆報上獲知此消息時,他身份處於現代經濟通訊社秘書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調研科副科長轉換中。

  期望入黨未能如願,聯鬆開始國旗設計創作
   現代經濟通訊社是中共黨組織領導下編輯出版經濟新聞信息經濟情報點,無形中成為經濟工商界愛國民主人士統一戰線陣地。

   聯鬆於1938年入黨,後國民黨派掀起二次高潮,為保存有生力量,上級黨組織決定讓聯鬆迅速撤離。
五星红旗意义

聯鬆原本要去參加四軍,因為皖南事變爆發隻得中途回轉浙江。

這時上級黨組織撤離,組織失去聯系。

   因為此,上海解放初,聯鬆重回黨組織心情十分。

然而,他入黨申請書轉交組織部門後退了回來。

聯鬆失去組織關系近9年需要調查,而上海解放初諸事輳集,還顧不過來。

實際工作中証自己,成為聯鬆內心願望。

   憋著這股勁,聯鬆開始構思國旗圖案。

他當時住現代經濟通訊社宿舍,位於今華山路鎮寧路口一帶。

那是一座廢園中臨時搭建板房,聯鬆住二層,上有小閣樓,時值盛夏。

聯鬆事後回憶:“十多天裡,時而浮想連翩,時而伏案塗畫,廢棄圖紙有一大堆。

我著眼於政權特徵,要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大救星,人民解放軍是革命勝利保証,廣大人民黨周圍,這個意思國旗上表達出來。

此,我設計紅色象徵革命,一顆內含鐮刀斧頭大五角星象徵共產黨、象徵人民軍隊”。

他五角星以及環繞其外四顆小五角星移向旗面左上方時,國旗圖案開朗。

   應當是8月上旬後幾天,聯鬆完成國旗圖案設計工作。

他不僅蠟光紙剪貼出國旗圖案,撰寫了“國旗意義”與“國旗的製法”,又原復制了一份自留。

隨後,他另取一紙,留下現代經濟通訊社通訊地址,作為底頁,而封皮紙上端端正正寫上“國旗國徽與國歌”“設計者 聯鬆 一九四九年八月”字樣。

事畢,聯鬆小心地將國旗設計稿折起來,為避免大五角星上留下摺痕,有意大五角星小五角星之間作一折,然後説文字裝入大信封寄出。

   8月11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六組辦公室收到聯鬆寄來應徵設計稿。

當時收文編號“第1232號”,時距截稿日餘9天。
五星红旗意义

8月14日,第六小組整理前些日收應徵稿件,聯鬆作品登記“1305”號,陰差陽錯地此歸類“應徵國歌稿”。

  聯鬆設計並非方案,且圖文修改
   8月22日,第六小組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北京飯店舉行第一次會議,從徵集到1500件以內(後增至1920件、2992幅圖案)國旗稿件中初選出16張國旗圖案。

   兩天后(8月24日),第六小組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

商議,小組決定:國旗圖案有左上方留四分之一設計稿雖,但美國及國民黨時期中華民國國旗相似,擬採用﹔為避免蘇聯國旗雷同,擬採取斧頭鐮刀形式。

這兩條聯鬆設計稿脱穎而出具“殺傷力”。

會者認為“初選第十一號”,該旗上1/3部分為白底,左側綴一五角星,下2/3紅底:“紅白二色分配,製作﹔紅星角上旗飄開能看見,紅星樣式其他國家並無雷同,配色美觀,象徵上適合徵求條例。

白色象徵光明,紅色象徵革命政權﹔紅星代表共產黨領導。

”郭沫若會間畫出紅旗上綴一星、下橫兩根條(後改為黃色)國旗圖案,第六組為此提請常委會審核的初選國旗圖案有17張。

隻有第四類“較其他各式些(如復字第一號)﹔蓋紅色象徵革命,五角星象徵共產黨領導聯合政權,黃色條則可以代表中華民族發祥地黃河”。

五星红旗意义 Play

延伸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兩天后(8月26日)召開新政協籌備會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馬敍倫代表第六小組作了匯報,將“初選第十一號”國旗圖案提交會議討論,周恩來當場肯定了第六小組徵集國旗圖案工作。

眼見大事即成,峯迴路轉。

9月14日,第六小組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馬敍倫傳達了有關意見——歸國抵平陳嘉庚託人轉達意見,認為“初選第十一號”白色,太陽光下看不見。

是,毛澤東中共中央領導層看中是“初選第十七號”(黃五角星居紅旗左上,星下有一黃橫條)國旗圖案,但感覺“一條黃線革命階級分截開了,圖案黃線改了一下”,即黃線左側截去。

馬敍倫傳達了毛澤東話:“國旗上要表明工農聯盟,國徽上可以表明。

”鑒於國旗一星期後開幕新政協大會上提出討論通過,而且要為17日常委會開會提供參考,為此小組當場表決,“初選第十七號”為第一推薦方案,並決定遴選徵集到國旗圖案,印成國旗圖案小冊子,以備全體政協代表分組商討。

   於是,印製了《國旗圖案參考資料》。

該資料小冊子共收國旗圖案38個,所收圖案經過復選,編以“復字”某號。

其中既有朱德、吳玉章、郭沫若這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張仃、鐘靈、陽太陽、莫宗江知名美術家,學美術出身而以詩歌聞名於世艾青有設計奉獻。

其中位列“復字第三十二號”,聯鬆設計。
五星红旗意义

不過,圖文了修改,不僅大五角星去掉了鐮刀斧頭圖案,且説文字作了簡化修正,四顆小五角星原解釋應“小資產階級、中等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其他民主人士四大階級集團”,調整:“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四大階級。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觀點保持一致。

相應修改,據第六小組秘書彭光涵追述,是小組討論商定後由其改定。

  “初選第十七號”遭普遍質疑,毛澤東、周恩來矚目聯鬆設計
   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毛澤東致開幕詞,提及大會要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而“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一句,全體會者留下深刻印象。

   9月23日,第六組召集全體政協委員分為11個組,舉行分組會議,專題討論國旗、國、紀年。

《國旗圖案參考資料》《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工作説》,國旗應徵稿分四類介紹,其導向性不言而喻。

前三類設計圖案,要麼“有摹仿蘇聯國旗感覺”,要麼“,且圖面復雜,與‘’旨不符”,要麼“構思設計,不足取”。

隻有第四類“較其他各式些(如復字第一號)﹔蓋紅色象徵革命,五角星象徵共產黨領導聯合政權,黃色條則可以代表中華民族發祥地黃河”。

延伸閱讀…

五星紅旗的由來及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盡管如此,會者是發表了許多不同意見。

   當夜,第六組開會匯總分組討論情況,發現有關國旗圖案意見多。

大多數代表旗角上有一星及一黃條圖案,只是於星顏色、黃條、位置、長短及象徵的説,略有不同意見。

此外,有三類意見值得注意。

一是有人主張應避免鐮刀斧頭,否則工農即無法表明。

二是主張採用朱德設計的復字第十五號(紅五角藍地紅旗圖案),有張治中、邵力子、陳劭先18人贊成。

三是胡厥文、李燭塵、雷榮珂15人主張採復字第三十二號,即聯鬆設計圖案。

   票選而言,代表第四類設計圖案復字第一、二、三號三圖得票相加,贊成票超過了政協代表半數。

照理説,這獲得了大多數代表贊同。

然而,會者此結果普遍。

有一些代表推薦其他圖案。

總之,政協代表國旗圖案意見分散、莫衷一是,當時第六組秘書彭光涵住中南海,沈雁冰此囑咐彭盡快向毛澤東、周恩來匯報當前困難情況,請示辦法。

   公務周恩來當夜即聽取彭光涵情況匯報,並面詢建議意見。

彭光涵回憶説,是他周恩來推薦了聯鬆設計圖案。

據《國旗分組討論綜合意見統計表》,如復字第一、二、三號一類,位列第一,復字第四號(初選第十七號、第十一號)為第二,那麼,聯鬆設計15票位列第五。

事實上,復字第三十七號得15票,因其復字第一、二、三號沒有區別,故可不論。

而得票第三、第四,復字第九號(20票,張仃、鐘靈、周光誼設計,紅五星黃地紅旗)、復字第十五號(18票,朱德設計,紅五角藍地紅旗)。

幾下下,周恩來矚目於復字第三十二號,聯鬆設計圖案。

   具歷史巧合性是,9月23日當晚,毛澤東、朱德宴請程潛、傅作義、李書城26名國民黨起義領。

張治中直言不諱地指出,他一顆星加一條橫槓代表黃河圖案,紅底代表國家和革命,中間有一條槓,有分裂國家、分裂革命嫌。

況且一條槓代表黃河也不科學,老百姓會聯想到孫猴子金箍棒!這一觀點政協代表中具代表性。

吳藻溪委員兩天后(9月25日)寫信表達意見與此不謀而合。

   即付諸大會表決國旗預定方案遇到顛覆性意見後,毛澤東、周恩來以高超洞察力矚目於曾聯鬆設計的復字第三十二號,並此後民主協商中表現出崇高政治風範。

9月25日夜,毛澤東豐澤園會議廳召集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否定了“過去我們腦子老想國旗上劃上中國特點”設計理念,並會者推薦了聯鬆設計圖案,稱“我們這個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

現在要大團結,將來要大團結。

因此現在也好來也好,是是革命”。

紅地五星旗方案獲得在座者贊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