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臟對照表!3分鐘看懂中醫養生 | 五色食物這樣吃!輕鬆養護五臟六腑 | 中醫五行秘訣:五臟保養全攻略

在中醫養生觀念裡,「五行五臟六腑」是個超重要的基礎概念啦!簡單來說就是把身體的器官跟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起來,讓我們可以從日常飲食跟生活習慣來調養身體。這套系統流傳了幾千年,到現在還是很多中醫師看診的重要依據喔!

先來看看五行跟五臟六腑是怎麼對應的:

五行 五臟 六腑 對應季節 代表顏色
小腸
長夏
大腸
膀胱

這個表格是不是很清楚啊?像春天容易肝火旺,就可以多吃綠色蔬菜來養肝;夏天心火盛,紅色食物像紅棗、番茄就很有幫助。我自己就常照這個原則來買菜,去市場看到五色蔬果都會特別注意,畢竟吃對顏色真的能照顧到對應的臟器呢!

講到實際應用,中醫最強調的就是「平衡」兩個字。比如說你最近常熬夜,肝臟負擔大,除了多吃綠色食物,也可以按摩腳上的太衝穴(肝經的重要穴位)。或是換季時容易咳嗽,就要特別照顧肺臟,白色食物像白蘿蔔、山藥都很適合,還能搭配敲打肺經來保養。這些方法都是我從中醫師那邊學來的,實測真的有效喔!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很多人脾胃都不太好。這時候黃色食物就是好朋友啦~地瓜、南瓜這些甜甜的食材,既能補脾又不會太寒涼。我媽以前常胃痛,後來照著這個原則調整飲食,現在胃很少鬧脾氣了。中醫這套理論最棒的地方就是很生活化,不用吃什麼特別的補品,從日常食材就能做起。

五行五臟六腑

中醫五行五臟六腑到底在講什麼?3分鐘讓你搞懂基本概念。其實這是中醫用來解釋人體運作的基礎理論,把身體器官和自然界的五行連結在一起,聽起來很玄但其實超實用的啦!就像我們台灣人常說的「火氣大」或「肝不好」,這些日常用語都跟五行理論有關喔。

先來看看五行對應的五臟六腑是怎麼分的:

五行 五臟 六腑 特性 常見問題
主疏泄 易怒、眼睛乾澀
小腸 主血脈 失眠、心悸
主運化 消化不良、脹氣
大腸 主氣 咳嗽、皮膚乾
膀胱 主水 腰痠、頻尿

這個表格是不是很清楚啊?中醫認為這些臟腑不是單獨運作的,而是像一個團隊互相影響。比如說你最近常熬夜,肝(木)就會受傷,接著可能影響到脾胃(土),這就是為什麼熬夜後容易沒食慾或拉肚子。我們台灣人愛喝的青草茶、四神湯這些傳統飲品,其實都是根據這個理論來調養身體的喔。

再來講講五行相生相剋的概念,這可是中醫養生的精髓。相生就像媽媽生小孩一樣,木生火(肝好心臟就好)、火生土(心臟好脾胃就好),這樣一路循環下去。相剋就是互相制衡,比如水剋火(腎功能可以平衡心火),所以當你火氣大時,中醫可能會從補腎開始調理。這種整體觀的思考方式,跟西醫很不一樣,但其實很有道理呢!

為什麼五行對應五臟六腑?中醫師教你這樣記超簡單!其實這個概念源自中醫的整體觀,把身體機能跟自然界元素連結在一起,就像我們台灣人常說的「天人合一」啦~五行不只是金木水火土那麼簡單,它還對應著我們體內的運作系統,掌握這個關聯性,養生就能事半功倍喔!

先來看這個超直覺的對照表,保證你看一次就記住:

五行 對應臟腑 特性比喻 常見保養重點
肝膽 像大樹要舒展(肝主疏泄) 少熬夜、多喝菊花茶
心小腸 像暖爐要穩定(心主血脈) 按內關穴、吃紅棗
脾胃 像土壤要肥沃(脾主運化) 早餐吃溫熱、少冰飲
肺大腸 像空氣要流通(肺主氣) 練深呼吸、吃水梨潤肺
腎膀胱 像泉水要充足(腎主水) 泡腳、吃黑色食物

中醫診所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醫師啊,我最近一直咳嗽是不是肺不好?」這時候就會用五行來解釋,因為秋天屬金對應肺系,所以換季時特別容易喉嚨癢。像我們台灣濕氣重,脾胃(土)弱的人就特別多,常會覺得消化不好或水腫,這時候就要少吃冰、多喝四神湯來養脾陽。

記不起來的話教你個小撇步:把五行想成一個家庭!肝(木)像爸爸要出去打拼所以要疏泄,心(火)像媽媽溫暖全家,脾胃(土)是阿嬤負責煮飯養大家,肺(金)像哥哥管對外溝通,腎(水)就是存錢筒般的弟弟要固藏精氣。這樣記是不是親切多啦?下次聽到五行就不會覺得是玄學,而是實用的身體使用說明書呢!

五行五臟六腑

什麼時候該調理五臟六腑?這些身體訊號別忽略

最近天氣轉涼,身邊好多朋友開始抱怨這裡痛那裡不舒服。其實我們的身體很聰明,五臟六腑出問題時都會發出警訊,只是我們常常忙到忽略這些小細節。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身體訊號,幫你判斷是不是該好好調理一下內臟了。

先說說最明顯的肝臟問題,如果你最近特別容易累、眼睛乾澀,或是莫名其妙發脾氣,這些都可能是肝在求救。特別是台灣人愛熬夜又常應酬,肝臟負擔真的很大。我表弟就是這樣,之前整天喊累還以為是工作太忙,結果檢查才發現肝指數超標。

再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幫你快速判斷內臟發出的訊號:

臟腑 常見警訊 日常保養建議
易怒、眼睛乾澀、疲勞 晚上11點前睡覺、少喝酒
心悸、失眠、胸悶 適度運動、避免過度興奮
消化不良、食慾差 定時用餐、少吃冰品
咳嗽、皮膚乾燥 戴口罩防空污、多喝溫水
腰酸、頻尿、水腫 少憋尿、適量補充黑色食物

腸胃問題也是台灣人常見的困擾,特別是現在外食族這麼多。如果你常常飯後脹氣、或是大便不成形,可能就是脾胃在抗議了。我同事阿明之前就是這樣,後來調整飲食習慣,少吃油炸跟冰的,現在整個人都精神多了。

肺部問題在空污嚴重的現在特別要注意,如果你早上起床喉嚨乾癢、或是爬樓梯特別容易喘,這些都可能是肺功能變差的徵兆。記得我阿姨之前咳嗽拖了兩個月都沒好,後來才發現是肺太虛,中醫師叫她每天煮梨子水喝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