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説源於遠古,至今影響中華文化。其核心為五行元素,木、火、土、金、水,萬物皆由其組成。五行之間既相生又相剋,維持天地平衡。
五行相生
- 木生火:茂盛的樹木提供燃料,助燃火焰。
- 火生土:烈焰餘燼化作塵土,滋養大地。
- 土生金:地下的金屬礦藏自然生成。
- 金生水:金屬遇熱熔化,生成液體。
- 水生木:水孕育植物,滋潤萬物。
五行相剋


- 土剋水:泥土吸收水分,使水流受阻。
- 水剋火:大水澆滅烈焰。
- 火剋金:火焰熔化金屬。
- 金剋木:金屬利器斬斷樹木。
- 木剋土:樹根盤根錯節,破壞土層。
五行平衡
五行相生相剋,相互制衡。過旺或過弱皆失平衡。五行宜平衡調和,旺者需洩,弱者需補。此乃五行運用之道。
五行屬性
火:上升、膨脹、熱情。
木:發散、生長、柔韌。
土:聚合、承載、穩定。
金:收斂、鋭利、內斂。
水:下降、滋潤、柔順。
五行能量
火:提升能。
木:發射能。
土:旋轉能。
金:聚合能。
水:下勢能。
五行能量層面
- 相生:互相支持,助長。
- 相剋:互相抑制,防失衡。
- 相乘:一方過強,加倍剋制。
- 相侮:被剋一方反擊。
五行相生相剋,交替循環,維持宇宙萬物之序。
五行相生相剋圖:古人智慧下的自然規律
五行相生相剋圖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種概念模型,用於描述自然界的五種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
相生 | 相剋 |
---|---|
金生水 | 金克木 |
水生木 | 木克土 |
木生火 | 火克金 |
火生土 | 土克水 |
相生
相生指的是一種促進或滋養的關係,其中一個元素通過其性質支持另一個元素的生長或發展。例如:
- 金生水:金屬熔化形成液體,即水。
- 水生木:水滋養植物,使它們生長。
相剋
相剋指的是一種對立或制約的關係,其中一個元素通過其性質抑制另一個元素的生長或發展。例如:
- 金克木:金屬砍伐樹木,抑制它們的生長。
- 木克土:樹木的根系可以穿透和壓縮土壤。
五行相生相剋圖反映了自然界中的互補力和平衡。通過瞭解這些關係,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運作的方式以及如何與環境和諧相處。
在實際應用中,五行相生相剋圖被廣泛用於傳統中醫、風水和占星術中。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