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是‘五行’一樣風水元素,是古人用來解釋世界一種形式。
八卦是‘陰陽’基礎上衍生而出的。
太極一,是道,是天地時物質性元氣。
而生陽,靜而生陰,是生兩儀,一陰一陽兩儀,故《;繫辭説》説:“一陰一陽謂道”,古人觀天下萬物變化,不外乎太極而生陰陽,故畫象陽,畫一偶象陰。
所以組成八卦基本東西叫做‘爻’,構成卦象直橫和斷橫,稱“—”陽爻、稱“–”陰爻。
陽陽爻,”—”表示,單為陽數;陰陰爻,”–“表示,雙為陰數。
這構成八卦基本符號,是(陰陽)矛盾形態和萬物演變過程中基本陰陽二氣基本符號。
‘陰爻’、‘陽爻’基礎能夠衍生出‘四象’。
這裏四象不是指星宿四象‘東蒼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而是《易傳》中老陽、陰、少陽、陰,其中‘老陽’、‘陰’叫‘太陽’、‘太陰’。
‘太陽’雙陽爻‘太陰’雙陰爻,‘少陽’陽爻上陰爻下,‘陰’陰爻上陽爻下。
《説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八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兑’。
乾天,坤為地,震為雷,巽風,坎水,離為火,艮山,兑為澤。
八卦基本卦象,即“乾天,坤為地,震為雷,巽風,坎水,離為火,艮山,兑為澤”。
上圖可以看到,天在上地下,《周易·説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
八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乾一開始,左起逆時針轉,是兑二,離三,震四;乾一右起順時針轉,是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先天八卦圖。
乾三連、坤六斷;離中、坎中滿;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斷。
有先天八卦有後天八卦,後天八卦為周文王所創,因此叫文王八卦,後天八卦圖如下:後天八卦口訣:“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兑八艮九離門。
”這個主要於看方位,古人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後天八卦圖即震卦起始點,位列正東。
順時方向,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如象徵節氣,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兑為秋分,乾立冬,坎冬至,艮立春。
即是序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中宮,乾六、兑七、艮八、離九《説卦傳》曰:“乾、天,故稱乎父。
坤、地,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這長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謂少女”。
《説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方位,後天八卦:震東,兑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
如圖後天八卦方位是:離南、坎北、兑西、震東、坤在西南,民東北、巽東南、乾在西北。
八經卦是三畫卦,叫做單卦,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乾、震、坎、艮陽卦,坤、巽、離、兑為陰卦。
陽卦中乾卦天卦、父卦,震卦男卦,坎卦中男卦,艮卦少男卦。
卦中坤卦地卦、母卦,巽卦女卦,離卦中女卦,兑卦為少女卦。
乾坤兩卦稱為天地卦、父母卦,其他六卦稱為六子卦。
日月影象定卦:先陽後陰,日月運轉而排列。
1.“乾”純陽,居位上,天體運行,由此起卦;2.東方,晨曦顯,天空霞光一閃——閃為電,電為雷,雷為“震”——晨明天亮;3.旭日升空,陽光,正午之時,位居“離”位;4.天臨傍晚,夕陽夕照,日落西山,“艮”(山)位,進入陰卦;5.“坤”陰,地黑,陽卦轉,陰卦始;6.退隱澤(兑)地,萬物靜息;7.位臨坎位,陰中之陰,午夜正濃;8.位臨“巽“位,微風起,時黎明,進入乾卦。
一個排列,一個陰陽交替,日月運轉定位。
北方:一個白點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水。
東方:三個白點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木。
南方:二個黑點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火。
西方:四個黑點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金。
中央:五個白點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土。
(其中,單數白點陽,雙數黑點陰。
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28宿。
)以上為《河圖》。
其中四象,古人坐北朝南方位為正位: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澤。


延伸閱讀…
河圖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象。
圖式白圈陽,天,奇數;黑點陰,地,偶數。
並以天地合五方,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 一六共宗居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二七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三八友居東方,天三生木,地八成;四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五十相守,居中央,天五生土,地十成。
河圖乃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
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五行運行,二十八宿舍為區劃,於它軌道日道,古人用以紀日。
五星木火土金水順序,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
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天象而繪製,這是五行來源。
每年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概念這樣形成。
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火行概念這樣形成。
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概念這樣形成。
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
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濕土氣當令,木火金水以此中點,木火金水引起四時氣候變化,地面上觀測出來,土行概念這樣形成。
洛書,稱龜書,是陰陽五行術數源。
古代傳説中有神龜出於洛水,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陰數。
“二四肩,六八,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五居中央。
九宮’是‘八卦’和‘洛書’基礎上衍生,後天八卦方位排列,乾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兑宮,加上中央中宮合稱九宮。
八卦有其五行屬性:乾兑屬金,離屬火,震巽屬木,坎屬水,艮坤屬土。
八卦中每一卦代表飾物事物。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澤。
延伸閱讀…
八卦對應五行是金-乾、兑 乾天,兑為澤。
木-震、巽震為雷,巽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山。
水-坎。
坎水(月亮)。
火-離 離為火(太陽)。
震 巽(木)生 離(火),離(火)生艮 坤(土),艮 坤(土)生 乾 兑(金), 乾 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八卦剋:震巽(木)克艮坤(土),艮坤(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兑(金),乾兑(金)克震巽(木)。
傳説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撓氏探察天地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紀曆符號。
命:每個人均是獨一無二,出生時間和環境,易學的説法命。
因果:佛家講緣際會,三世因果。
每個人出生是因果。
“”決定了你之所以這個時間環境出生“果”。
干支陰陽:陽幹:甲丙戌庚壬,陰乾:乙丁辛癸。
地支陰陽:陽支:子寅辰午申戌,陰支:已酉醜亥卯。
甲乙同屬木,甲陽木,屬棟樑木;乙陰木,屬花草之木。
丙丁同屬火,丙陽火,屬於太陽火;丁為陰火屬燈燭火。
戊屬土,戊為陽土,屬城牆土;己陰土,屬田園土。
庚屬金,庚陽金,屬於斧鉞金;辛為陰金,屬於首飾金。
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屬於江河水;癸陰水,屬於雨露水。
甲乙東方木,屬春;丙丁南方火,屬夏;戊己中央土,屬長夏;庚辛西方金,屬秋;壬癸北方水,屬冬。
天干配屬身體:甲頭,乙為肩,丙額,丁為齒舌,戊己鼻面,庚筋,辛為胸,壬為脛,癸。
天干配屬臟腑: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天干化合是二十八宿位於天體上位置來決定,甲己合化土為例,當五行土氣天體上心、尾、角、軫四宿時,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合化土,而逢甲逢己便是屬土氣象運行主事。
十二地支:每個人出生時間、地點、環境形成了一個宇宙間信息場,可以簡稱“四柱八字”。
答:陰陽五行學説範疇五運六氣是六十甲子中抽象出來概念,説六十甲子其陽五運六氣和陰五運六氣組成。
其基本含義是指陰和陽各自木火土金水空間形成氣化(氣化就是指事物內部通過對和及其同一性因素肯定、否定而形成自我運動變化),用具體符號表達出來,屬於陰陽氣化基本內容,六十甲子基本含義。
於六十甲子表達方式,事物,含義是既有區別有聯繫。
如人們見六十花甲子表達事物層次質變基本規律,劉玉珍老師相關教材中有相應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