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五行】五音與五行 |五行配五音 |音樂養心 |

【五音五行】五音與五行 |五行配五音 |音樂養心 |

  我們普遍認識音樂中,音階由7個音符組成,但中國傳統音樂中,是使用五聲音階,稱古代五音,這五音是哪五個呢?  古代五音是中國傳統音樂基本音階,順序是「宮、商、角、徵(廣東話讀音:「子」)、羽」,與五行「土、金、木、火、水」應。

唐代,則使用「合、四、乙、尺、工」。

  應五行,古代五音有級分。

《禮記》記載,「宮音」代表天子、統帥「眾音」,因此是五音首;接着「商音」代表百姓、「徵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萬物。

  可以參考下西方音樂中唱名,(do)、(re)、(mi)、(so)、(la),少了半音遞升的(fa)和(ti)。

作為古代五音首,「宮音」是音階第一級音。

  每首音樂調式會音階第一級音來命名,像是宮音階起點便是「宮調式」,順序宮(1)、商(2)、角(3)、徵(5)、羽(6);商為音階起點便是「商調式」,順序是商(2)、角(3)、徵(4)、羽(5)、宮(1),如此類推。

    現今1月1日稱為「元旦」,是一年開始…   「元」有開始意,「旦」指天明意思,…    「元」有開始意,「旦」指天明意思,…  香港天氣開始有一點秋意,但過了立冬了…  立冬之時,萬物終成,古代農民而言,…   立冬之時,萬物終成,古代農民而言,…中國傳統樂學理論“音階”這個現代概念,“音”、“律”、“聲”角度揭示其內涵。

五聲音階,古代文獻稱為i“五聲”、“五音”。

簡單地説,五聲音階意思五度相生順序,宮音開始到羽音,為:宮–商–角–徵–羽;如音高順序排列,即為:五聲音階特色於,它沒有半音階(二度)音程.詳稱“帶半音五聲音階”或“全音五聲音階”。

流行於亞洲、非洲、中太平洋一些羣島、匈牙利、蘇格蘭民間音樂以及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美洲本土部族中。

稱為“中國音階”。

其五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專用名稱,稱為:宮、商、角、徵、羽。

音樂有治病功效。

五音五行 Play

五聲音階基礎上,每處□音區間可以插入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聲音階(五聲正聲七聲音階),附加音插入可有 3種方式,形成 3種音階形態(見宮調)。

附加音音高可遊移,遊移音高有時□音區間劃分成兩個各四分之三音音程。

五聲音階中,各音作為主音時,可構成調式;調式名稱是階名命名。

比如第一級音“宮”作為主音時,稱宮調式,第二級音“商”作為主音時,稱商調式,第三級音“角”作為主音時,稱角調式,餘類推。

七聲音階相比較,五聲音階結構有如下特點:宮音和角音確認,對判定五聲音階調高(宮音位置)有着作用:五個音五度關係排列時,宮音和角音處於這個五度音列兩端,形成五聲音階中唯一大三度。

於宮音和角音大三度音程關係,所以確認某段樂曲宮音位置時,只要找出三度下方音,即此段樂曲宮音。

這種方法稱為“宮音定位”。

我國傳統醫學有着“五音五行”説法。

《黃帝內經》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載“角木音通於肝,徵火音通於心,宮土音通於脾,羽水音通於腎。

”中國古老哲學認為宇宙萬物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組成其生又相剋稱“五行”,而宮、商、角、徵、羽組成了“五音”。

五行五臟關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這些記載中醫理論闡明瞭“五音”,“五臟”和氣五種運動方式聯繫,這一理論五音可對相應五臟起作用,如角音屬木,通肝,可制怒,即“通肝解怒”;徵音屬火,通心,運用徵音可“養陰助心”。

這些理論屬於音樂治療疾病範疇中國春秋時期秦國名醫醫和論述過音樂於人身心關係,他認為:有選擇有節奏聽賞音樂,有利於身心健康。
五音五行

元代名醫朱震亨明確指出;“樂者,藥。

”主張用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療法。

五音稱五聲。

最古音階,五音,即宮、商、角、徵、羽。

“五聲”一詞出現於《周禮·春官》:“文五聲,宮商角徵羽。

”而“五音”見於《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五音。

”《靈樞·客》中宮ɡōnɡ、商shānɡ、角jué、徵zhǐ、羽yǔ五音,五臟相配:脾應宮,其聲漫而緩;肺應商,促以;肝應角,呼以;心應徵,其聲雄明;腎應羽,沉以細,此為五臟正音。

相傳是中國樂器“壎”五種發音而得名。

於現在12356,即:do、re、mi、sol、la。

五聲,叫“五音”。

古代指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現代音樂簡譜少1、2、3、5、6後來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現代音樂簡譜中“7”,變微現代音樂簡譜中“4”。

我國傳統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音。

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音樂有治病功效。

聽音樂人,其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可內到外得到調整。

音樂能緩解皮膚,增加人壽命。

什麼音樂可以人體產生如此功效?什麼音樂可以治療疾病有所不同呢?其理論基礎是怎樣?人體許多有規律振動系統構成,人腦電波運動、心臟搏動、肺收縮、腸胃蠕動和自律神經活動有節奏。

人患病時,體內節奏處於狀態,選擇樂曲,借音樂產生音頻,可使人體各種振頻活動協調,從而有益於患者恢復。

聲波具有能量,傳入人體後,使細胞發生共振,可直接細胞起到一種按摩作用,從而增進細胞陳代謝作用,促進內分泌系統釋放出多種生理活性物質,達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目的。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職業技術要求提高。

人身心期處於應激狀態,會導致身心疾病發生。

欣賞音樂、歌唱,可以宣泄心理壓力和生理能量,消除,治療疾病。

疾病往往使人程度地外界交流減少,心理疾病突出。

這使人產生和不安全感,情緒和精神受到損害。

音樂作為一種手段,可以起到交流作用,可減少和不安全感,達到治療目的。

欣賞音樂可使人進入一種“狀態”。

音樂,可使人心境淨化,達到狀態,從而產生陽氣,打通經絡,實現治療疾病、保健身體目的。

祖國醫學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探討了音樂人體生理、病理、養生益壽及防病治病關係。
五音五行

《內經靈樞邪客篇》裏説:“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認為:角木音通於肝,徵於火音通於心,宮土音通於脾,商為金音通於肺,羽水音通於腎。

於是溝五音、五臟和氣五種運動方式聯繫。

五音各有其功效。

角春音,屬木主生。

正角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展放,調節肝膽疏泄,兼有助心、疏脾、養胃作用。

於養生保健,可養肝,肝不足者,春季宜多聽;於練功,可促進經脈疏通;於腦力勞動,可提神醒腦,睏而繼續工作時宜聽用;於體育運動,可提高興奮性;賽前競技狀態時,做準備活動聽用;於治療,可防治肝氣、肝氣犯胃、肝氣犯脾、脅脹胸悶、食慾、噯氣泛酸、腹痛泄瀉、性慾低下、月不調、膽小易驚、心情、精神、易怒。

徵夏音,屬火主長。

正徵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提升、調節心臟功能、兼有助脾胃、利肺氣作用。

於養生保健,可養心陽、助心氣,夏季宜多聽;於練功,可促進氣血運行;於腦力勞動,可振奮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集中時宜聽用;於體育運動,可激發鬥志、提高興奮性、準備活動後期出場參賽前宜聽用。

於治療,可防治心脾兩虛、中氣下陷、內臟下垂、頭暈目眩、神、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情緒低落、形寒肢病症。

宮長夏音,屬土主化。

正宮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調節脾胃升降,兼有保肺氣、利腎水作用。

我們如果一些事情所困擾,肝會使我們體內本該流動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會消耗肝能量,產生種種。

五音五行 Play

延伸閱讀…

中國文化通識|古代五音是哪五個?

五音與五行、五臟

商為秋音,屬金主收。

商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內收,調節肺氣宣發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作用。

於養生保健、肺氣者,秋季宜多聽;於練功,可促進聚氣貯能;於腦力勞動,可寧心靜腦,於用腦過度、興奮、不能自控者宜聽用;於體育運動,可降低興奮性,運動後需放鬆並消除時宜聽用;於治療疾病,適用於肺氣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易怒、頭暈目眩病症。

羽冬音,屬水主藏。

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下降,調節腎膀胱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功效。

於養生保健,腎氣者,冬季宜多聽;於練功,可促進貯能化精和丹田運氣;於腦力勞動,可安神,於大腦、氣血上衝、頭脹腦熱、入眠者宜聽用;於體育運動,可抑制興奮,於賽後休整、減少能量消耗、恢復體力時宜聽;於治療疾病,適用於咳喘嘔逆、虛火上炎、失眠、夜寐多夢、腰痠腿、性慾低下或陽痿早泄、腎不藏精或小便病症。

音樂療法作為藝術療法一種,其心理治療上作用毋庸置疑。

那麼生理上呢?牛彈琴笑談,音樂我們身體會否發生某種反應?古人説,作曲家是善於調和五行高手。

因為我們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

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成了一套養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説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有力量。

説古代,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藥,音樂。

一曲,病退人安。
五音五行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提出了“五音療疾”理論,《左傳》中更説,音樂像藥物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長壽。

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娛樂,有一項作用是音樂靜性、頤養身心。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髒氣包含其中。

每個人自身身體結構,五臟髒氣上異,配合音樂,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

,我們並不是某個音去調理某個臟器,而是運用五行原理,使它們相生、剋,制約,五音搭配組合,突出某一種音來調和身體。

用樂如用藥,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樂藥物、治療具有天然聯繫。

音樂可以舒體悦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藥物治療一樣,人體有調治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具有中草藥各種特性。

而且音樂需要炮製,同樣樂曲,可以使用配器、節奏、力度、和聲,彼此配伍,中藥處方中有君臣佐使區別。

音樂治療,有正治、反治。

讓情緒興奮者聽樂曲,是常用方法,還可以使樂曲情緒,幫聽者宣泄過多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樂曲帶走、節奏音樂發泄過度興奮情緒。

適應讀者五行排序,本文“金”打頭中國音樂追求、靜、、意境,中醫學提倡順應“恬惔無”法則出一轍。

肝——五臟中將軍肝喜歡、。

我們如果一些事情所困擾,肝會使我們體內本該流動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會消耗肝能量,產生種種。

延伸閱讀…

五行配五音、五音動五臟——音樂養心

【友誼科普】中醫“樂夏”——五音五臟,療愈身心

屬肝音階:角音,於簡譜中“3”。

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旋律,曲調,有“木”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

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商音元素,可以剋制體內過多木氣,同時曲中地配上了屬於水羽音,水可以地滋養木氣,使、。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

這是一天中陰氣時間,可以剋制肝氣,以免過多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陰氣來滋養肝,使、。

伴茶:準備一杯茶,裏面放一些白茶,起到舒順肝氣作用。

心——五臟中君主心臟會偷,它一刻不停搏動完全符合屬於火特性。

心臟掌控着精神和血液循環,然而,現實生活和工作壓力、減少睡眠、很少運動身體……傷害我們心,所以很心臟系統。

屬心音階:徵音,於簡譜中“5”。

徵調式樂曲:,活潑鬆,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氣氛,具有“火”特性,可入心。

我國古老中醫學,其主要研究人體臟腑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內容,而心、肝、脾、肺、腎五臟是主題,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功能,會影響人生命過程,所以,五臟保健。

古人五臟配合五行和五音,使用宮、商、角、徵、羽(即:do,re,me,sol,la)五個基本音階,形成一套中醫五行音樂療法。

宮調基本,風格、莊重,人有如“土”般寬厚結實感覺,五音通五臟理論,宮音入脾,中醫脾胃功能系統作用。

商調基本,風格、鏗鏘,,具有“金”特性,五音通五臟理論,商音入肺,中醫肺功能系統作用。

以角調為基本,風格,生機勃勃,生機盎然旋律,曲調,調達,具有“木”特性,角音入肝,中醫肝功能系統作用。

徵調基本,旋律、活潑鬆,構成層次分明、情緒感染氣氛,具有“火”特性,徵音入心,中醫心功能系統作用。

傳説古代,有醫生不用針藥,音樂亦可療疾,謂“一曲,病退人安”。

用樂如用藥,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

由此,音樂藥物、治療有着天然聯繫。

古代音樂五音療愈,即通過音階音色,來影響情志,從而作用於五臟,改善,是“中醫五音療法”。

今天,有請我院中醫科醫師來我們講解“中醫五音療法”。

五音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元素,是指古人五聲階名稱謂,即角、徵、宮、商、羽。

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人體內相應臟器(肝、心、脾、肺、腎)功能活動,從而五音五臟聯繫起來。

五音療法歷史源流長,四千多年前古埃及運用音樂患者減輕疼痛,稱“音樂是靈魂之藥”。

中國,音樂治療功效認識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提出了“五音療疾”,《靈樞•五音五味》詳細論述了宮、商、角、徵、羽五種音階調治疾病理論,並五音歸屬於五行,音階有作用。

《史記》記載:“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

”《左傳》記載了秦國名醫“醫和”論述音樂疾病關係,認為音樂像藥物有五味,享用音樂有益身心健康。

音樂最初作為養生、防病、手段,發展到治病療疾。

五行音樂療法是運用五音中某一個音主調音樂,中醫理論指導下遵循五行生剋制化規律來治療疾病方法。

古代中醫認為藥方配伍,中醫五音療法中樂器搭配、音調變化,與情志、臟腑氣產生鳴,達到經脈、振奮精神效用。

現代醫學理論認為,音樂振動人體內生理振動,如心率、心律、呼吸、血壓吻合時,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從而人體進行調治。

角音,角音條、,具有“木”特性,對應五臟“肝”,可疏肝解鬱,情志,用以治療肝氣、易怒肝膽疾病。

角音主音樂有:古簫、竹笛和木魚演奏曲(附角音:玉屏蕭笛)。

徵音,徵音旋律、鬆活潑,具有“火”熱情奔放,主入“心”,可用於治療過傷心所致心氣、心神渙散病症。

徵音主音樂要古箏絲絃樂器演奏清脆悦耳曲(附徵音:光影銀河)。

宮音,宮音、莊重,如“土”包容,入“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可治療思慮過度導致脾胃,食慾。

宮音主音樂主要有壎、笙樂器演奏曲(附宮音:望月笙歌)。

商音,商音、鏗鏘有力,如“金”般肅殺,蕭瑟,應“肺”髒,可治療過度所致肺氣、肺失宣降所致病症。

商音主音樂主要磬、編鐘金石類材料製作樂器演奏昂揚雄渾之曲(附商音:暮靄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