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自轉軸傾角
引言
自轉軸傾角是行星自轉軸相對於軌道平面的傾斜度,影響著季節變化的發生。在地球上,其稱為黃赤交角。


測量方法
測量黃赤交角可透過觀察太陽在一年中白天最長和最短的正午高度差,其差值即為黃赤交角的兩倍。
影響
自轉軸傾角影響極區接收陽光的量,進而影響冰川作用。其變化也會影響季節變化,特別是在大冰河期開始時。
黃赤交角的變化
黃赤交角並非固定值,而是隨著時間緩慢變化,稱為章動。其變化與春分點的歲差相關,較小的黃赤交角意味著較大的歲差。
計算公式
國際天文聯合會推薦的簡要計算式如下:
ε = 84,381.448 − 46.84024T − (59 × 10−5)T2 + (1,813 × 10−6)T3
週期性
根據太陽系數值模型,黃赤交角有著41,000年的週期性,目前正在減少中。
歷史測定
西元前1,000年的中國天文學家透過測量太陽在不同季節的正午高度差,確定了黃赤交角。
表:不同緯度觀測太陽正午高度差以測量黃赤交角
緯度 | 白天最長時正午高度 | 白天最短時正午高度 | 高度差 | 黃赤交角 |
---|---|---|---|---|
赤道 | 90° + 23.4394° | 90° – 23.4394° | 46.8788° | 23.4394° |
50° | 63°26\’ | 16°34\’ | 46°52\’ | 23°26\’ |
結論
行星自轉軸傾角影響著季節、冰川作用和地表環境,科學家透過測量和計算,持續瞭解其變化對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影響。
交角是什麼?
交角是兩個平面相交時所形成的角。它們是由兩個相交平面的法線向量之間的夾角來定義的。
交角的類型
根據相交平面的方向,交角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交角類型 | 描述 | 繪圖 |
---|---|---|
直交 | 兩個平面垂直相交,形成一個 90 度的角。 | [圖片] |
鋭角 | 兩個平面形成一個小於 90 度的角。 | [圖片] |
鈍角 | 兩個平面形成一個大於 90 度但小於 180 度的角。 | [圖片] |
平角 | 兩個平面形成一個 180 度的角,即共面。 | [圖片] |
交角的測量
交角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測量:
- 直接測量:使用量角器或電子測角儀直接測量法線向量之間的夾角。
- 間接測量:使用三角學公式計算法線向量之間的夾角。
交角的應用
交角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