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祿神,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它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在現代社會,人間福祿神的概念得到了新的詮釋,它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更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和生活幸福的指南針。
福祿神的崇拜
福祿神在中國的民間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春節和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人們會特別祭拜福祿神,祈求神明的庇佑。此外,許多商人和企業家也會供奉福祿神,希望能夠獲得更好的業績和財富
福星神祇與祿神變遷
福祿壽三星,源自道教信仰,天官、文昌及壽星分別代表福、祿、壽。天官賜福,文昌主加宮進祿,壽星則象徵長壽。昔日道州侏儒被選送朝廷,道州刺史陽城上書德宗廢除此例,百姓感其恩德,奉為福神。宋代以後,陽城又被傳為漢武帝時人楊成,其後更有不同説法,或尊天官或尊「送子張仙」為福神。此外,木星因「星照有福」之説,也被視為福星。


祿神形象的變遷遠比福星複雜。有人認為祿神是文昌帝君張亞子,保佑考生金榜題名;也有人將其視為擅長射擊的道士或美男子兼亡國之君孟昶。然而,經過查證,較為正確的説法是比干,他以前被尊為國神,即祿神。比乾死後成為文曲星,主管文運。由於古代科舉取士與文章寫作關聯密切,祿神崇拜中也包含對文運的祈求,因此祿神不僅是士人尊崇的神祇,也成為追求文化和文才
據考究,南極仙翁的成因可追溯至古代的星宿崇拜。作為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其代表長壽,深受民間信仰。南極仙翁的形象為一白髮老翁,常被視為吉祥長壽的象徵。在歷代皇朝中,南極仙翁皆被列入祀典,雖明代後國家祀典廢除,但其信仰在民間仍延續。此外,南極仙翁亦常出現在文學作品及戲曲中,如《白蛇傳》、《警世通言》等,其形象多為慈祥好心的壽星。
福祿壽三星的傳説與形象
中國神話中的福星、祿星、壽星
|
福星是幸運之神,多手持如意、元寶等物。 |
|
祿星頭戴文巾,著漢服,手抱孩兒,主管「功名利祿」、「多子多孫」。 |
|
壽星鬚髮盡白,持杖、蟠桃,主管「長壽」。 |
福祿壽三星的地位與影響
福祿壽三星在中國神話中擁有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
![]()
延伸閲讀…
執掌人間福祿壽的三星
福祿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祿神形象的變遷遠比福星複雜。有人認為祿神是文昌帝君張亞子,保佑考生金榜題名;也有人將其視為擅長射擊的道士或美男子兼亡國之君孟昶。然而,經過查證,較為正確的説法是比干,他以前被尊為國神,即祿神。比乾死後成為文曲星,主管文運。由於古代科舉取士與文章寫作關聯密切,祿神崇拜中也包含對文運的祈求,因此祿神不僅是士人尊崇的神祇,也成為追求文化和文才
據考究,南極仙翁的成因可追溯至古代的星宿崇拜。作為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其代表長壽,深受民間信仰。南極仙翁的形象為一白髮老翁,常被視為吉祥長壽的象徵。在歷代皇朝中,南極仙翁皆被列入祀典,雖明代後國家祀典廢除,但其信仰在民間仍延續。此外,南極仙翁亦常出現在文學作品及戲曲中,如《白蛇傳》、《警世通言》等,其形象多為慈祥好心的壽星。
福祿壽三星的傳説與形象
中國神話中的福星、祿星、壽星
福星是幸運之神,多手持如意、元寶等物。 祿星頭戴文巾,著漢服,手抱孩兒,主管「功名利祿」、「多子多孫」。 壽星鬚髮盡白,持杖、蟠桃,主管「長壽」。 福祿壽三星的地位與影響
福祿壽三星在中國神話中擁有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延伸閲讀…
【寬鼎畫語】福祿壽三星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飛升日,昔為漢室忠良將,今作人間福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