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鬼意思?3秒看懂年輕人用語 | 『什麼鬼』到底在講什麼? | 朋友説『什麼鬼』該怎麼回?

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什麼鬼 意思」這個詞,特別是年輕人之間聊天時特別愛用。這個詞其實就是台灣人表達困惑、驚訝或覺得莫名其妙時的口頭禪,有點像「搞什麼鬼」、「這什麼東西」的感覺,但用起來更隨性、更有趣。

說到「什麼鬼 意思」的用法,其實超級彈性,幾乎什麼情境都能套用。比如說朋友傳了一個看不懂的迷因給你,就可以回「這什麼鬼 意思」;或是看到路上有人穿著很奇怪的打扮,心裡也會默默OS「什麼鬼 意思」。這種用法特別適合台灣人那種愛吐槽又帶點幽默的個性。

使用情境 例句 情緒表達
看不懂的東西 「這個說明書寫什麼鬼 意思」 困惑
荒謬的事情 「颱風天還要上班?什麼鬼 意思」 不爽
突然的狀況 「他怎麼突然生氣?什麼鬼 意思」 莫名其妙

其實「什麼鬼 意思」這種說法在台灣流行起來也不是沒原因,因為台灣人本來就喜歡在話語中加入一些輕鬆幽默的元素。比起直接說「這是什麼意思」,加個「鬼」字就多了點俏皮感,而且還能根據語氣表達不同的情緒,重音放在「鬼」字上時特別有戲劇效果。

在網路用語裡,類似的表達方式還有很多,像是「是在哈囉」、「安捏母湯」這些,都是台灣人特有的語感。不過「什麼鬼 意思」特別好用的一點是,它既能用在文字對話,口語講出來也完全沒違和感,而且不管跟長輩還是朋友都能用,算是一個跨世代的萬用詞。

什麼鬼 意思

最近在台灣年輕人的對話裡,常常會聽到「什麼鬼」這個詞,什麼鬼意思是誰發明的?台灣年輕人最愛用的流行語就是它啦!這個詞其實是從「什麼東西」演變而來的,帶著一點俏皮又好笑的感覺,用來表達驚訝、不解或是吐槽的時候特別好用。比如朋友突然說要請客,你可能就會回:「什麼鬼?你今天中樂透喔?」這種用法在IG限動或是Dcard上超常見,已經變成日常對話的一部分了。

說到「什麼鬼」的用法,其實超多變的!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搭配其他詞彙,完全看當下的情境。下面整理幾個台灣年輕人最愛的搭配方式:

用法 例句 情境
單純驚訝 「什麼鬼!你也太強了吧」 朋友突然展現神技能
表達不解 「這個問題什麼鬼?完全看不懂」 遇到難題時
誇張吐槽 「這天氣什麼鬼,熱到快融化了」 抱怨炎熱天氣
搭配名詞 「什麼鬼食物?看起來好可怕」 看到奇怪料理時

這個詞之所以會紅起來,主要是因為它夠口語、夠隨性,講起來特別有親切感。而且比起直接說「什麼東西」,「什麼鬼」多了一種幽默感,讓對話不會太嚴肅。在PTT上就常常看到鄉民們用「什麼鬼」來回應各種奇葩貼文,有時候還會演變成「這什麼鬼啦」、「到底什麼鬼」的進階版,笑果十足。

觀察這幾年的流行語變化,「什麼鬼」算是壽命很長的一個,從2020年左右開始流行到現在都還很常用。它跟「是在哈囉」、「笑死」這些詞一樣,都是年輕人用來快速表達情緒的用語。特別是在網路聊天或是群組對話裡,打一句「什麼鬼」就能輕鬆帶動氣氛,不用打太多字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反應,難怪會這麼受歡迎。

最近在網路上常常看到「什麼鬼意思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2020年後爆紅用語解析」這個話題,其實這些流行語就像我們生活中的調味料,不知不覺就滲透進日常對話裡了。從2020年開始,因為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模式,網路使用時間暴增,各種新奇的用語也跟著瘋狂傳播,今天就來聊聊幾個你一定聽過的超夯用語。

首先不能不提「是在哈囉」,這個詞大概從2020年初開始紅起來,原本是對別人無厘頭行為的吐槽,後來演變成萬用句,不管是遇到傻眼狀況還是單純想嗆人都可以用。跟它差不多時間紅起來的還有「歸剛欸」,台語發音「kui-kang-eh」,意思是「整天在那邊搞些有的沒的」,特別適合用來形容那些很愛刷存在感的朋友。

流行用語 流行時間 使用情境
是在哈囉 2020年初 吐槽無厘頭行為
歸剛欸 2020年中 形容愛刷存在感
我ok你先領 2021年 防疫期間客套話
社畜 2022年 上班族自嘲用語

2021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ok你先領」變成超常見的客套話,表面上是在禮讓防疫物資,實際上可能根本不想排隊。這個詞完美展現了台灣人那種「假掰」的社交文化,明明心裡很想要,嘴上還是要裝客氣。到了2022年,「社畜」這個從日本傳來的詞在台灣職場圈大爆發,很多上班族開始用來自嘲,說自己像牲畜一樣被公司壓榨,雖然聽起來很悲情,但用幽默的方式說出來反而減輕了工作壓力。

最近兩年還有很多從抖音、小紅書傳過來的用語,像是「絕絕子」、「yyds」這些簡稱,雖然一開始很多人看不懂,但用久了也就習慣了。台灣年輕人很會把外來語本土化,常常加上「欸」、「啦」這些語助詞,讓這些用語更有親切感。比如「yyds」會被念成「歪歪滴欸斯」,是不是很有台灣味?

什麼鬼 意思

最近在網路上常常看到「什麼鬼」這個詞,到底什麼鬼意思到底是什麼?3分鐘搞懂這個超夯網路用語!其實這是台灣年輕人超愛用的口語表達,用來表示驚訝、困惑或覺得荒謬的情緒。像是看到朋友穿得很誇張,就可以說「你這什麼鬼穿搭啦」,帶點玩笑又有點嫌棄的感覺。

這個用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網路論壇,後來因為PTT和Dcard上的鄉民們大量使用而爆紅。現在連長輩們也開始學著用,變成全民通用的口語了。要注意的是,「什麼鬼」雖然聽起來有點兇,但其實語氣很看當下的情境,通常都是朋友間開玩笑才會這樣說。

使用情境 例句 語氣
看到誇張事物 「這什麼鬼天氣,一下大雨一下大太陽」 抱怨
遇到荒謬狀況 「老闆剛剛說什麼鬼要求啊」 無奈
朋友開玩笑 「你什麼鬼髮型啦哈哈哈」 戲謔

在IG或FB上常看到年輕人這樣用,特別是搭配迷因圖或搞笑影片的時候。有時候也會看到變體用法,像是「這三小」或「啥鬼」,意思都差不多。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這個詞很流行,但在正式場合或對長輩說話時還是要避免,畢竟帶點粗俗的感覺,用錯場合可能會被覺得沒禮貌。

現在連廣告和綜藝節目都開始用這個詞了,像是最近有個飲料廣告台詞就是「這什麼鬼好喝」,完全抓住年輕人的語感。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聽起來很口語,但寫成文字的時候還是要看對象,如果是工作郵件或正式文件,最好還是用標準說法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