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寺】解密仙機山仙佛寺:揭開唯心聖教的神秘面紗

【仙佛寺】解密仙機山仙佛寺:揭開唯心聖教的神秘面紗

【仙佛寺景區: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聖地】

仙佛寺景區,坐落於來鳳縣翔鳳鎮仙佛寺村,緊鄰湖北、湖南兩省交界,佔地約425畝。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藴令人驚嘆。

沿革與保護

■ 始建於東晉鹹康元年的仙佛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湖北省於1956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被國務院於2006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佛寺 Play

四教合璧的文化縮影

■ 仙佛寺融儒家、佛教、道教、巫教四教於一體,堪稱土家族、苗族文化和宗教的縮影。寺內保存著眾多歷史悠久的建築、文物和摩崖造像,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的文化交流與傳承。

仙佛寺

主要景點

■ 仙佛寺摩崖造像羣:共計31尊佛、菩薩造像,規模宏大,為「長江中游、兩湖地區最大的摩崖造像羣」。
■ 仙佛古寺:歷史悠久的寺廟,其建築風格融合了漢、藏、苗等多種元素。
■ 缽盂泉:相傳為古時龍女修煉成仙的地方,湧出的泉水清澈見底。
■ 觀音閣:臨水而建的閣樓,視野開闊,可飽覽峽江風光。
■ 蘭若湖:碧波盪漾的湖泊,四周羣山環繞,風景如畫。

附錄:仙佛寺景區遊覽資訊

項目 資訊
地址 湖北省來鳳縣翔鳳鎮仙佛寺村
距離來鳳縣城 約4.5公里
最佳遊覽季節 春秋兩季
開放時間 9:00-17:00
門票價格 60元/人
交通方式 可乘車或自駕前往

仙佛寺:供奉真武大帝的千古道場

歷史沿革

仙佛寺位於台灣新北市三峽區,創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原名「真武宮」。相傳當時有位自稱來自大陸武當山的甲寅真人路過三峽,發現此地風水佳,乃決定在此建廟供奉真武大帝。後改建為寺,故名「仙佛寺」。

供奉神祇

仙佛寺主祀真武大帝,又稱玄武大帝或水神。真武大帝是道教的北方之神,掌管水界、航運、鎮煞驅邪等,深受信眾崇敬。此外,寺內還供奉觀音菩薩、土地公、關公、韋馱菩薩等神祇。

建築格局

仙佛寺建築羣依山勢而建,共有四殿三閣、一亭兩廊,規模宏偉。主要建築包括:

建築 描述
山門 有「天界聖境」匾額,作為寺廟的出入口。
前殿 供奉韋馱菩薩,守衞寺廟。
中殿 供奉觀音菩薩,慈悲救苦。
後殿 供奉真武大帝,鎮煞驅邪。
聖堂 供奉玄女娘娘、嶽飛等神祇。
玉皇殿 供奉玉皇大帝,主管三界。
地藏殿 供奉地藏王菩薩,救度亡靈。
功德祠 供奉歷代仙佛寺功德主。
藥師堂 供奉藥師佛,醫病救人。
鐘樓 每天定時鳴鐘,昭示時辰。
鼓樓 與鐘樓相對,敲鼓報時。

寺廟活動

仙佛寺香火鼎盛,每年舉辦多項祭祀活動,包括:

  • 真武大帝聖誕千秋(農曆三月三日):寺廟最盛大的慶祝活動,舉行盛大的慶典和法會。
  • 土地公聖誕(農曆二月二日):祈求國泰民安、生意興隆。
  • 關公聖誕(農曆五月十三日):祭拜忠義武神,祈求平安順利。
  •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辦祈福法會,酬謝神恩。
  •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辦點光明燈活動,祈求光明照耀。

文化意義

仙佛寺不僅是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三峽地區的文化地標。寺內保存許多珍貴文物和古蹟,包括:

  • 真武大帝座像:清乾隆年間所雕刻,為全台最古老的真武大帝像之一。
  • 飛 небе крыльев птица雕刻:懸掛於大殿屋簷,象徵真武大帝法力無邊,能騰雲駕霧。
  • 清代石獅:矗立於寺廟前殿,精緻的雕刻反映當時的工藝水平。

仙佛寺不僅是供奉真武大帝的信仰中心,更是台灣傳統建築、雕刻藝術和文化傳承的寶庫,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延伸閲讀…

仙佛寺

易經大學@唯心聖教禪機山仙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