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樹】秘魯的金黃色水果 |原來它也是超級食物 |仙桃麵Q彈 |

【仙桃樹】秘魯的金黃色水果 |原來它也是超級食物 |仙桃麵Q彈 |

深入濃綠密林間,樹上掛著一顆顆橙黃色桃形,它台灣俗稱「仙桃」熱帶水果,偶有光線葉片之間照入,襯托出它幾分仙氣。

仙桃盛產期農曆年前後,是過年供桌上最應景水果。

雖説許多人仙桃口感印象,它於市,但其實仙桃綿密好吃,只是大家不夠認識它,時機會鑄下錯。

其實世界各國吃仙桃,歐美國家叫它「蛋果」(egg fruit),會它打成湯、做冰淇淋,完全跳脱我們仙桃刻板印象!國內有嘉義市農會希望為仙桃找出路,研發出果泥含量高達四成「仙桃麵」,烹煮且作法多元,香氣甜味,讓人耳目一新。

她趁著中華民國農會到嘉義開課時候,課堂講師合作開發出仙桃麵,讓仙桃找到走入國人餐桌機會。

仙桃樹 Play

但當仙桃下了供桌,鬆鬆粉粉缺乏水分口感,讓人以下嚥,談當作飯後水果。

仙桃平反找出路,「仙桃麵」誕生,幕後推手來自仙桃重鎮嘉義市農會推廣部主任林秋玲。

打開包裝,甜甜的仙桃清香散發出來,水煮只需短短 3 到 5 分鐘,起鍋後果香瀰漫空氣中。

「仙桃麵像義大利麵那麼,沒有麵粉麵味」,林秋玲解説,因為果泥含量高達 40%,麵心會熟透,口感 Q 彈且帶有仙桃香氣,不論煮成台式湯麵淋肉燥、日式沾麵,或義式紅、、青醬。

什麼民眾覺得仙桃好吃?林秋玲解釋,仙桃如果,外表會呈現飽滿橘黃色澤,果肉香甜綿密,不時會散發奶香。
仙桃樹

然而這消費者仙桃刻板印象卻大不相同,因為民眾買仙桃大多要放供神,農民多六到七分時採收,市場裡擺賣仙桃外皮帶青綠,買回家即便拜完下了神桌,熟度不到。

她形容,不夠仙桃吃起來像一次吞下口乾粉,「是會噎死」。

仙桃初夏 5、6 月時開花,12 月左右會熟黃,春節前後盛產期,但多數人會買來拜拜,拜完即丟很少鮮食,農曆初一、十五過後無人聞問。

林秋玲無奈地説道,「看著仙桃丟掉,或放在園子裡落果,像黃金丟到垃圾桶,我覺得可惜」。

她趁著中華民國農會到嘉義開課時候,課堂講師合作開發出仙桃麵,讓仙桃找到走入國人餐桌機會。

仙桃外型似桃,在台灣賦予「仙桃」美名,但它有另一個名稱叫「蛋黃果」,因為它果肉顏色、口感風味類似於蛋黃。

大家可能知道,這個看似本土味,原產於中南美洲,是個國際性水果。

仙桃正式英文名稱 Canistel,學名 Pouteria campechiana,俗名 egg fruit,它粉絲遍佈世界各地,且食用方式多元,融入各國既有飲食習慣之中。

仙桃果肉擁有討喜橘黃色色澤、口感質地宛若南瓜般綿密,整體甜度且香氣迷人,歐美各國經常用它來製作餅乾、派、布丁或果醬、冰淇淋甜點,既能增添香氣,視覺上,而且可取代部分緻糖使用。

東南亞國家鮮食外,有仙桃切片、油炸後沾糖製成零嘴作法。
仙桃樹

仙桃落腳台灣時間百年,1929 年農試嘉義分於菲律賓引進,來到台灣時間雖,但過去它進行選育,各地品種,形狀有修長、有短圓,體型差異,有些顆可達 1 台斤。

仙桃適合在山坡地種植,曾於 1960 年代嘉義竹崎鄉、番路鄉山鄉鎮推廣種植,農試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劉碧鵑介紹,仙桃栽培時水分需求,耐,沒有病蟲害,所以既不用套袋,需要農藥。

但消費者仙桃鮮食反應,多數時候買來祭祀,產值,因此只被當成兼業作物栽種,無大規模商業種植,多分散種植嘉義中南部縣市或散見於家户周遭。

嘉義竹崎果農蘇啟明果園位牛稠溪旁河階地,面積兩公頃果園,是數十年欉仙桃酪梨。

大家可以試試國外做法,仙桃做成湯、布丁。

仙桃樹 Play

延伸閱讀…

仙桃麵Q彈,打牛奶做濃湯都美味

Top 100件仙桃樹- 2024年1月更新

蘇啟明父親是鄉內第一批開始種植仙桃農民,他表示「仙桃雖然好種,但銷路,大家會吃仙桃,一公斤二十幾塊賣到每公斤剩個位數」,忍痛將園內部分仙桃樹砍除改種酪梨,説到這裡,他捨。

蘇啟明手拿樹上摘下來仙桃,指著蒂頭殘留白色汁液説道,「這種有奶水果營養」。

食藥署資料指出,仙桃每 100 公克膳食纖維含量達到 6.1 公克,芭樂,地瓜兩倍以上,同時擁有維生素 A、β-胡蘿蔔素磷、鎂、鉀礦物質。

「仙桃摸起來要,聞起來要有香氣」,林秋玲表示,仙桃需要時間後,待其果肉完全蜜糖化才會好吃。
仙桃樹

蘇啟明補充,如果消費者實在等不及,只需仙桃蒂頭挖除,抹上些許食鹽,能加速它熟成。

熟到果皮吹彈可破,香氣四溢,好吃時刻。

如果國人能夠欣賞到仙桃美味,發展出多元吃法,有朝一日可以讓這個誤會水果恢復它應有地位。

林秋玲介紹,「仙桃半切、去籽,湯匙挖著吃」是仙桃傳統吃法,能吃到仙桃原本香氣,有人會果肉挖出來和牛奶一起打成「仙桃牛奶」,口感風味絕佳。

大家可以試試國外做法,仙桃做成湯、布丁。

延伸閱讀…

原來它也是超級食物! 秘魯的金黃色水果—仙桃

仙桃- 庭院、花草園藝(生活居家)

若仙桃鮮果是有些,不妨仙桃麵開始吧!蛋黃果原生秘魯,1920年代末飄洋過海來到台灣落地生根。

它果皮顏色橙黃、切開果肉綿密如蛋黃,因此稱蛋黃果(egg fruit),味道兼具地瓜和焦糖,因為外型桃子,因此有個吉利名字:仙桃。

仙桃於全台中南部有零星栽種,主要產地嘉義,12-1月、收成,在台灣不算是普遍水果,但超市、路邊或是廟宇慶典會看見它蹤跡。

雖然見,但不要小看它營養成分和功效!(推薦閲讀:8種台灣版「超級食物」 防癌、抗老、有活力)每100公克仙桃膳食纖維是蘋果5~6倍,能夠幫助腸胃道。

礦物質方面,中國農業部「亞熱帶蔬果品質監測中心」發表一篇期刊指出,蛋黃果含有14種礦物質,其中含量是鉀、鈉、鈣、鎂和磷。

另外和其他黃色蔬果一樣,仙桃富含能抗氧化和保護眼睛β-胡蘿蔔素。

吃,醫療美容方面應用具有潛力。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生物科技中心教授羅喬(Leonel Rojo)研究發現,仙桃果核油萃取物生物體外實驗中,可以幫助截肢魚類傷口癒合、皮膚再生。

靖妃中醫診院長陳玫妃指出,仙桃能肝,適合做中藥、煮成青草藥服用,但脾胃、、頻尿人適合多吃。

另外,和同樣來自南美洲、形狀類酪梨相比,膳食纖維、礦物質、蛋白質含量。

(推薦閲讀:譚敦慈:我酪梨當水果吃  而是「這樣」處理)市場看到仙桃,消費者大多熟成、剖開食用,但它適合作成其他料理。

《温暖氣候水果》(Fruits of Warm Climates)作者莫頓(Julia Morton)提到,蛋黃果不僅可以生食,可以作成甜點,例如將果肉果汁機打成泥後加入糖,可以塗抹麵包或是加入適量檸檬汁,義大利麵中。

另外可果肉加蜂蜜及開水,果汁機攪拌成果汁或水果打成奶昔,原產地秘魯,它作成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