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圖】山澤通氣 |伏羲八卦 |細探先天八卦圖 |

【伏羲八卦圖】山澤通氣 |伏羲八卦 |細探先天八卦圖 |

懷疑論者應該不勝枚舉,但本文要談不只是「懷疑」先天八卦圖是不是傳自伏羲而已,證明該圖所援引經典文字開始有問題,宋儒拿著已有問題文字錯誤解讀,誤《説卦傳》弄錯後天次序弄成是先天次序,然後打著伏羲名號一騙一千年。

本文既然是要推翻一個流傳千年「常識」,會而。

若是初學者只是想瞭解關於先天後天八卦圖一些入門基本知識,可以參考:談先天八卦後天八卦。

説,「先天八卦」應叫「伏羲八卦方位圖」,宋儒説這是依《説卦傳》這段記載排列而來: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八卦。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但單《説卦傳》這段文字無法排列出今傳先天八卦方位圖,因此在世傳伏羲八卦方位圖中引邵子曰: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兑東南,巽西南,艮西北。

震至乾為順,巽坤為逆。

後六十四卦方位放此。

經邵雍精確描繪,八卦方位了。

與「伏羲八卦方位圖」一起有「伏羲八卦次序圖」,可用説明方位圖排列背後原理,陰陽生成順序。

《繫辭傳》曰:「易有太,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

」《説卦傳》曰:「,逆數。

」邵子曰:「乾一,兑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乾坤,得生卦,若逆推四時之比。

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援引《繫辭傳》「太極生兩儀….」,邵雍賦予每個卦一個先天數:乾一兑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個卦數邵雍占筮系統中有意義,例如取卦象時,可以取數,然後先天數來取卦象。

若得兩數得餘數17,可得天山遯卦。

跟著伏羲八卦圖傳世,另有「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及「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

《易之義》人第一眼印象是文字《説卦傳》工整,直覺上版本,《説卦傳》像是抄錯版本,是「水火不相射」這一句顯然大有嫌疑,怎會突然冒出一句義理上説過去破文字稱性否定句?而且《説卦傳》中另有「水火逮」之句,亦可證。

伏羲八卦圖 Play

朱熹《周易本義》:「伏羲四圖,其説出邵氏,蓋邵氏得李之才挺之,挺之得穆修伯,伯長得華山希夷先生陳摶圖南者,所謂先天之學。

」而「後天八卦」精確來説是「文王八卦方位圖」,這個圖是《説卦傳》這段記載所畫出的:萬物出乎震,震,東方。

齊乎巽,巽,東南。

齊也者,言萬物絜齊。

離者,。

萬物相見,南方卦。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而治,蓋取諸此。

坤也者,地。

萬物致養焉,故曰致役坤。

兑,正秋,萬物説,故曰説言乎兑。

戰乎乾,乾,西北卦,言陰陽。

坎者,水,正北方卦,勞卦,萬物之所歸,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卦,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故曰成言乎艮。

於這段記載方位説,因此什麼問題。

但「文王八卦方位圖」旁會附上「文王八卦次序圖」,完全這個方位圖不上了。

乾,天,故稱乎父。

坤,地,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伏羲八卦圖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謂少女。

《周易本易》圖後並加註説:「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之位,後天之學。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八卦。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

拿這個順序來「先天八卦圖」,並不一致,有些跳躍。

依這段話直接畫出這個圖,反過來,這個圖直接應到這段話。

所以,沒有任何其他經典佐證情況之下,先天圖本身與「天地定位」這段文字之間關聯本身疑義。

先天圖與其説是出自《説卦傳》,不如説是邵雍(或陳摶)自己思想推演出的,「伏羲八卦次序圖」那一套陰陽生成邏輯。

然而,隨著帛書出土,這段文字有了一個,可檢視義。

帛書中並沒有《説卦傳》,但《易之義》(或名為《》)有類文字:天地定立,○○○○,火水相射,雷風相榑,八卦相厝。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數。

我們此段文字依今本文字及義理推理來,: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水火相射,雷風相搏,八卦。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數。

排除掉古今字、假借字,兩者有兩點:是八卦順序,《説卦傳》「雷風」後「水火」,而《易之義》「水火」後「雷風」;其次是,《説卦傳》「水火不相射」《易之義》作「火水相射」。

《易之義》「火水相射」,有兩種可能,依現今其他卦配對以及《説卦傳》文字來修正,作「水火相射」正確。

而第二種可能是「火水相射」沒錯,但火坎,水為離。

你看錯!因為《》聖人卦位圖,褮(坎)「南方,火」,羅(離)「北方,水」。

於我們現代學易者思考,下文採用第一種方法,修正為「水火相射」,但筆者認為,有可能是第二種情況,「火水相射」沒錯。

《易之義》人第一眼印象是文字《説卦傳》工整,直覺上版本,《説卦傳》像是抄錯版本,是「水火不相射」這一句顯然大有嫌疑,怎會突然冒出一句義理上説過去破文字稱性否定句?而且《説卦傳》中另有「水火逮」之句,亦可證。

《易之義》這段文字雖然和《説卦傳》文字一樣無法精準應到宋儒傳「伏羲八卦方位圖」,但另一套使用兩千多年八卦卦序完全符合!因此定這是另一種八卦卦序記載。

如果我們可以證明它是記載另一個卦序,那麼可以證明《易之義》正確,《説卦傳》錯置,而宋儒們是錯置文字誤用一個不起相關圖上!「乾坤六子」其實邵雍「文王次序圖」所揭示卦序,所謂「後天八卦次序」,這怎麼會和「先天八卦」扯上關係呢?如前所述,這源自於《説卦傳》這段記載:乾天,故稱乎父。

坤地,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謂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

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謂少女。

若上面卦序拆為陽卦和陰卦重新排列,它卦序像這樣子:雖然依這個次序既畫不出今傳先天八卦方位圖,畫不出後天八卦方位圖,後天八卦方位圖完全相符。

但宋儒是拿它後天方位圖並列並做後天之學,因為這談是人倫,於「先天學」談是天道。

是,有一種戰國漢代使用到現代知名八卦卦序,這個卦序可考二千多年以來如一(實際使用時間應該),雖然和《説卦傳》所有這些文字相符,但《易之義》記載完全一致,而這個八卦卦序沒有人談。

京房「納甲」是現代方術家慣用,納甲所用卦序《易之義》該段文字順序,而且戰國中期、漢初帛書相符。

這個卦序我們確定它是什麼原理排成,但可確定是它和《説卦傳》及宋儒傳「文王次序圖」次序有點像有點像,其三男三女順序是到,而不是《説卦傳》到。

因此我們設它可能是另一種乾坤六子卦序圖,以下邏輯來介紹它。

來説,其卦序是:以上是八卦分為陰陽兩類後,寫陽卦,寫卦。

若男女配對後依人倫排序,卦序如下:我們看看「納甲」是如何「納」法。

所謂納甲是甲乙丙丁……十天干納到經六十四卦每個爻裡,讓爻有五行屬性能夠據以五行生剋原理來論斷吉凶。

納甲八卦對應關係如下,可參考這篇文章:京房納甲卦序過去讓人,但其這是一個古老卦序排法。

清華大學戰國楚竹簡(以下簡稱「」)《筮法》第二十五節〈天干卦〉一節中,卦天干配對完全與京房。

而可溯源戰國中期。
伏羲八卦圖

清華簡天干卦可參考下圖,倝=乾。

褮=坎。

羅=離。

如果應用者於這個卦序,會覺得納甲理解而上手,完全什麼死記,起來那麼理所。

現代人不知有這卦序,所以起來覺得是死記,但其實納甲所用八卦卦序是可考、一種八卦卦序。

我們帛書卦序。

帛書卦序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完全,由此可以證明《序卦傳》不是孔子所作,因為若是孔子所作,應今存卦序是自孔子以來如此,而且有孔子背書,那麼這一個不可更動了。

它卦序是有邏輯方式安排,以上卦經卦,共有八經卦。

其經卦順序:接著每一宮卦裡,下卦首卦該宮本卦,下卦以下順序排列:舉例來説,如艮經卦順序:(艮)、泰畜(大畜)、剝、損、蒙、蘻(賁)、頤、箇(蠱)。

以上八卦上卦是艮,下卦順序是:艮、乾坤、(艮)澤、坎離、震巽。

其中艮原本該澤配對並列,但因為是經卦本卦,所以拉到最前面。

餘卦以此類推,可參考這篇文章。

清華簡《別卦》共有七支竹簡,少了一支,所以總計原本是八支,每支竹一個經卦。

雖一支,但可看出其卦序排列和帛書完全一致,但是八經卦來分類,而且依這樣八經卦次序排列。

可參考這裡。

可見這個八卦次序漢代以前是使用很普遍而有其很久淵源,確定出土資料可溯源戰國中期,其實際使用應該古老,未來若有考古發現證明它才是伏羲八卦(或説是傳説、史前時代八卦),我一點會。

卜掌三兆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其經兆體,百有二十,其頌千有二百。

掌三易灋,一曰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邵雍以前沒有區分先天八卦、後天八卦説法。

伏羲八卦圖 Play

延伸閱讀…

伏羲八卦

【易經543】細探先天八卦圖(伏羲八卦圖):傳承千年的一場大 …

無論是帛書或是清華簡《別卦》,其卦序符合「其經卦八,六十有四」描述:有「八經卦」,然後每經卦下各分出八卦,成六十四別卦。

至於為何八經卦卦序會乾坤六子來排列而不是諸如天地山澤坎離雷風?或者,換另一種説法,我們假設這是另一種乾坤六子卦序,是否有什麼佐證?我們研究《筮法》後發現,其卦象是男女、父母人倫關系聯想主軸,而這種關係體現於卦序「乾坤六子」。

透過《筮法》研究發現,這個筮法保留了數字卦形式,其筮數共有四、五、六、一(七)、八、九,現今周易只有六、七、八、九。

同時,其佔法是爻象和卦象並行,現今《周易》許多「卦象」簡中放在「爻象」裡。

其中爻象是四、五、八、九這四個筮數來取象,六、七兩數不用。

而八卦所象徵象,「卦象」,第二十四節〈卦位圖、人身圖〉中用以象徵方位、四季,以及人身之外,全簡中主要多以夫妻、男女象徵來取象佔斷,並藉由男女之間卦象配合來斷定得失,例如:至於現今乾天、坤為地、艮山、兑為澤、坎水,離為火、震為雷,巽風這樣取象,簡中看不到。

倒是〈爻象〉中有「八風,水」,「五象天」,「四象地」,〈倝祟〉(乾卦祟象)有「九山」。

既然卦象主要是做男女、妻夫,象徵使用,那麼八卦次序以此做為排列基準理所當然了。

由此,「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水火相射,雷風相搏」這可能是後來天地山澤現象「爻象」轉為「卦象」後事了。

因此,從各方面證據,宋儒傳所謂「先天八卦圖」,是《説卦傳》一段改寫「後天八卦」次序,而且圖和文相符,但應該是掰説這是伏羲氏所傳「先天八卦」圖。

後我要説是,宋儒傳下「先天八卦」學,是學問,那套邏輯不但有條理,能説卦陽法則,這些是完全可否認事實,個人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還是會支持與使用這套理論,所以本文並否認這套圖式理論學術及思想價值。

只不過,這明明是宋儒或陳摶(或某隱者)創新,大方承認,卻援引了相關經文,然後搬出神話中伏羲聖人來幫這套理論背書,讓這套理論取得它不該擁有道統合法性地位,欺騙世人一千年!至於「後天八卦」是否犯類錯誤呢?答案還不是明確,希望未來有機會寫吧。

一些觀察,可以參考個人《筮法.卦位圖》註解。

二, 03/17/2015 – 22:15後天八卦圖, 宇宙爆炸論去形象化, 記:宇宙原本只是一個奇點; 爆炸形成了能量和物質; 原始星體地上是熔岩天上是水蒸氣; 演化出我們身邊花草清風和仰望高山; 爆炸波動, 現在可見.: 兑(二陽隱陰爻之下), [乾(能量), 坤(物質)], [坎, 離], [艮, 巽], 震三, 03/18/2015 – 08:51忘了後一步, 將圖一百八十度倒轉.二, 03/17/2015 – 23:02三, 03/18/2015 – 07:32兩種可能:一是要做水火相射。

二是火水相射,但火坎,水為離。

可能是第二個。

但為於今人理解,做「水火相射」。

文中有詳説。

請見內文。

週五, 12/11/2015 – 20:52如果未來,這些文物大量考證,然後發現最初易經今版易經是兩套完全推算系統,有沒有可能影響到未來對易經六十四卦解讀,整個佔方法有了革命性轉變呢XD?週一, 12/21/2015 – 09:25八卦是《經》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現象動靜狀態,每卦由三爻組成。

「卦」有「懸掛」意,代表各種現象八種卦之一,一一標示豎立起來以便於觀察;如「天」這現象,「乾」這卦「懸掛」著,即乾卦,天象。
伏羲八卦圖

一種卦可掛很多很多現象,但不是任意掛,有規則。

每一現象可找到一種卦去掛,不是任意。

有象,後有卦。

萬象納入八卦,八卦懸掛萬象。

將萬象八卦作模型,硏究理解八卦這模型有助理解萬象。

經八卦產生可回溯河圖洛書,以及太極。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八卦項目組合,可代表各種現象或動態,「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可稱首八象,因為八卦可説是卦這八種看到現象),卦名稱「乾、坤、坎、離、震、巽(ㄒㄩㄣˋ)、艮、兑」。

經八卦代表古代中國天文地理哲學文化思想,其理論涉及到文學、武術、中國音樂方面。

若八卦兩兩,形成六十四卦。

原本八卦(三爻)稱為八「單卦」,而兩八卦上下組合(六爻)稱「卦」。

「爻」是基本符號,意指交錯,奇畫(「⚊」稱陽爻)或偶畫(「⚋」稱爻)表示。

爻有陰、陽兩種儀態,若兩兩形成四象(太陽、陰、少陽、太陰)。

四象增加一爻,形成八卦。

爻自下而上排列。

「三」爻含義,象徵着「天人地」(上有天、下為地、人其中)。

八卦,意謂八單卦(八經卦)。

背誦時可「先天八卦圖」應:(乾)上而下,(坤)左至右而上。

宋朝學者邵雍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叫先天八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乾坤學説,他認為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其子女:震為男,坎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國語注音:ㄍㄣˋ;粵音:gan3,「覲」)為少男;巽(普通話讀音:xùn;國語注音:ㄒㄩㄣˋ;粵音:seon3,「遜」)長女,離為中女,兑為少女,是文王八卦,稱後天八卦。

邵雍以前沒有區分先天八卦、後天八卦説法。

延伸閱讀…

伏羲八卦方位圖説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

八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認為此八卦排列對應(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合於現象[4]。

後天八卦方位東南西北方位有一一對應關係:震離兑坎代表正東、正南、正西、正北,餘下四卦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

右圖反映了中國古代製作地圖傳統方式:
前南後北(坐北朝南),左東右西。

這個方位與西方傳入現代製圖以北上方向相差一百八十度。

(古中國歷史疆域發展:北到南,黃淮平原到長江流域,可以解釋古人製作地圖想法。


先天八卦方位後天八卦為何?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產生前景象,而後天八卦則相反。

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代表了立體垂直空間和平面時間概念(類似於西學中維度),如清人張潮《幽夢影》中即有「先天八卦,豎看者;後天八卦,橫看者」之句。

先天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

坊間漢字「三求平未,鬥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

及至宋朝,有學者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叫先天八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乾坤學説,他認為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餘六卦其子女:震為男,坎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國語注音:ㄍㄣˋ;粵音:gan3,「亙」)為少男;巽(普通話讀音:xùn;國語注音:ㄒㄩㄣˋ;粵音:seon3,「遜」)長女,離為中女,兑為少女,是文王八卦,稱後天八卦。

八卦符號太極圖搭配出現,代表中國傳統信仰(儒,道)真理:「道」。

漢代學者李君明首創(後世稱京房)。

京房首創八宮卦後世預測學影響。

五行後天八卦提出如下應關係:震(雷)、巽(風)木,離為火(日),坤(地)、艮(山)土,兑(澤)、乾(天)金,坎水(月)。

《經》中記載着我國伏羲氏時代,一匹龍馬馱着奇怪圖案游出黃河它獻伏羲,這《河圖》;有一隻神龜洛水爬出來,龜殼上寫着些符號,這《洛書》。

伏羲氏得到《河圖》和《洛書》後苦思冥想,恍然大悟後畫出了八卦,用以推算曆法、預測吉凶。

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八卦圖裏面藴含着其奧道理,它可以推算天命、預測未來,使八卦中摻雜進了萬物天定宿命論內容。

後來學者否定了這種迷信説法,但關於八卦只有傳説和切猜想,它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中引人入勝未解謎之一。

八卦圖外觀是八邊形,每條邊上有一個符號,代表了宇宙八種主要物質,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八卦圖有“先天”、“後天”分,先天八卦圖稱伏羲八卦圖,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軸經線;坎離代表水火界,作為橫軸緯線。

二卦陰陽爻相反,互成錯卦。

後天八卦圖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起始點,位列正東。

順時方向,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來説先天八卦圖是理論支撐,而後天八卦圖是實際運用。

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剋配置,後天八卦圖作為背景參考。

八卦反映是什麼呢?“五經”和《周易》中記載,八卦是太極推演出來。

《周易·繫辭上傳》上説“易有太,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這句話是説:生生之易太極,運轉中生成陰陽兩種屬性物質,陰陽兩種屬性物質分化、組合,產生了“四象”和“八卦”。

其中“四象”,有人解釋太陰、太陽、陰、少陽,而“八卦”是指構成宇宙八種主要物質,即天(乾)、地(坤)、雷(震)、風(巽)、水(坎)、火(離)、山(艮)、澤(兑)。

因此對八卦普遍看法是它反映“天道”、“地道”和“人道”。

天道所反映是宇宙中所有事物產生、發展、變化乃至滅亡規律,陰陽互補是這種變化主要特徵,如季節變化、日月起落,先天八卦圖是它有機模擬和高度概括。

“地道”反映是地面萬事萬物之間相互依存、剋制、促進規律,如江河奔流、生態,後天八卦圖是它有機模擬和高度概括。

“人道”反映是人自然界之間關係,説人生存變化過是中一員,人應該遵循規律。

邵庸他著作《皇極經世·天象數第二》中説:“天地定位一節,伏羲八卦。

八卦者,交相錯,而成六十四卦。

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已生卦。

故云數。

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未生卦。

”古代學者邵庸、後天八卦融會貫通,先八卦圖解釋後八卦圖,收穫很多。

他《皇極經世》中先、後天八卦這説:“乾坤定上下之位,離坎列左右之門,天地之所闔闢,日月之所出入。

是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行度盈縮,由乎此矣。

”明胡纘宗《卦台記》雲“陽啓,其台光熒;太陽中天,其台宣朗;夕陽返照,其台騰射”又云:三陽者“陽啓,其台光瑩;太陽中天,其台宣朗;夕陽返照,其台騰射。

”由此成為天水名景“三陽開泰”。

一日之內,三陽殊景,。

卦台山隔河相望處,有一龍馬洞,洞泉淙,幽幽泠泠,每逢大霧,雲霧封洞,人龍馬出沒之感。

卦台山東麓渭河中心,有灘地數處,形似太極圖樣。

灘河交界處,有一大石,丈有五尺,丈有八尺,傍實中,非圓非方,似柱似筍,宛如龍馬真圖,如圖。

每遇水漲,急流衝石,石隱跡匿,水花漩濺,嘩嘩作響;水降之際,渭水,石浮河面,夕陽斜照,五彩光現。

這分心石奇觀。

相傳龍馬負圖水中出,與渭河中分心石太極圖交相映襯,伏羲靈機觸動,因畫八卦。

伏羲燧人氏造設兩幅星圖曆法《河圖洛書》創設。

地點洪洞卦地村,因為此村四面環山,有八個村莊分佈於四周,而且相隔八華裏,形似卦底。

伏羲景畫卦,故創八卦圖。

此圖周文王伏羲所創八卦圖基礎上演變而來。

八卦圖位於洪洞槐樹景區中軸線上,取意“根洪洞”。

相傳伏羲氏創造了先天八卦圖。

伏羲氏藉着觀看日月星宿分佈,俯瞰地球環境,畫八卦配河圖,成為先天八卦。

因此先天八卦稱伏羲八卦。

哲學的説法,先天八卦描繪是宇宙本源,為存在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