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家族】何應欽家族顯赫:後代叱吒商界,身家過億,孫媳紅遍大江南北!

【何應欽家族】何應欽家族顯赫:後代叱吒商界,身家過億,孫媳紅遍大江南北!

1987年,何應欽在台灣逝世,結束了其傳奇的一生。1949年,面對解放軍渡江的危急局勢,何應欽被任命為行政院長,率領國府退守廣州。1946年,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赴美會晤杜魯門總統。1945年,受命承接日本無條件投降。1944年,任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1942年,周恩來提出擴編十八集團軍請求遭其拒絕。1938年,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何應欽被任命為第四戰區司令長官。1936年,參與西安事變處理,主張武力討伐張學良、楊虎城。1935年,簽訂《何梅協定》,招致民眾和輿論強烈反對。1933年,擔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與日本進行華北問題交涉。1931年,出任南昌行營主任,負責圍剿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出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負責防備閻錫山、馮玉祥異動。1929年,擔任蔣桂戰爭中討逆軍總參謀長,幫助蔣介石打敗桂系軍閥。1928年,任北伐軍總司令部總參謀長,後代理蔣介石擔任軍事委員會主席。1927年,擔任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總指揮,在上海之戰中擊敗張宗昌部。1926年,擔任黃埔軍校第一軍軍長,率領部隊參與第一次東徵。1925年,鎮壓楊希閔、劉震寰叛亂,平定廣州政局。1924年,協助孫中山建立黃埔軍官學校,擔任軍事參議。1921年,離開貴州,轉赴雲南投入顧品珍麾下。1920年,任貴州省立法政學校軍事體育教師,代理黔軍參謀長。1919年,創立「少年貴州會」,成為國民黨在貴州的外圍組織。1916年,被任命為黔軍第一師步兵第四團團長,負責籌辦貴州講武學校和組織新軍訓練。1913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八期步科。1911年,返回日本繼續學業,加入同盟會。1909年,被清廷錄取為留日學生,東渡日本學習陸軍。1901年,以第一名成績保送到省會貴陽陸軍小學。1890年,何應欽出生於貴州興義縣一户地主家庭。

何應欽家族 Play

何應欽家族

何應欽家族:顯赫的近代軍政家族

簡介

何應欽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政家族,其家族成員在國共內戰和中華民國的建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何應欽本人作為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要人,其家族成員也多投身軍旅,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都取得了顯赫的成就。

家族成員

姓名 生卒年 軍銜 職務
何應欽 1892-1987 一級上將 國民革命軍參謀總長、行政院長
何應敬 1881-1963 空軍中將 國民政府空軍總司令
何應祥 1923-2005 海軍上校 國民政府海軍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何應璿 1920-2003 陸軍中將 國民革命軍中將
何應吳 1919-1946 陸軍少校 國民政府軍官學校教授
何應惠 1934- 學者 中華民國文史資料協會理事
何應康 1954- 學者 中華民國各界聯合會顧問

生平簡述

何應欽 (1892-1987),貴州興義人,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早年留學日本,投身軍旅。抗日戰爭時期,何應欽出任國民革命軍參謀總長,指揮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重要戰役。1945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何應欽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並親自參與與美蘇進行有關中國東北與中蘇條約的談判。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何應欽歷任總統府參軍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何應敬 (1881-1963),何應欽的堂兄,貴州興義人。早年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出任國民政府空軍總司令和空軍部部長。北伐戰爭中,何應敬率領國民政府空軍參加了長江戰役和西山會議之役,為國民革命軍的勝利立下了戰功。

何應祥 (1923-2005),何應欽的侄子,貴州興義人。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曾任國民政府海軍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退役後,何應祥移居美國,從事物理教學和研究工作。

家族影響

何應欽家族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何應欽本人作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指揮官,其決策和行動對戰局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何應敬在建立和發展國民政府空軍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中國近代空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何應祥等其他家族成員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總的來説,何應欽家族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支顯赫的軍政家族,其成員在國共內戰和中華民國的建立中做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

延伸閲讀…

遷台前後的貴州興義何氏家族

温碧霞帶囝囝回夫家故鄉認祖歸宗首次參觀太老爺何應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