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種植」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台灣原生種首烏在近年受到法規限制,推廣之路並不容易。
陳思涵先生為了推廣台灣何首烏,成立了台灣首烏研究中心,並蒐集了全球各種首烏物種,並將其分類為不同品系。他相信,何首烏不僅在中草藥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一個被低估的特用植物。
台灣首烏的研究與開發
台灣原生種首烏,俗稱巴布薩,是中草藥的重要成員,擁有藥食同源的潛力。陳思涵,一位多年來致力於首烏推廣與研究的業者,於2012年成立了台灣首烏研究中心,至今已收集了全球多達78+1個品種。這些品種均以巴布薩首烏命名,且被分類為藤用、葉用、紅肉、黃肉、白肉和水土保持用等六個品系。

-
品系 類型 藤用 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葉用 適合作為食材 紅肉 富含類胡蘿蔔素 黃肉 含有多種礦物質 白肉 水分含量高,口感較佳 水土保持用 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
為了更好地理解首烏的藥用價值,陳思涵與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的曾志正教授合作,運用科學檢測技術建立了一套首烏的追蹤系統,並建立起達百種之多的首烏品種資料庫。
曾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了與飢餓素類似的物質“首烏飢素”,這種物質可能會對延年益壽產生影響。
首烏飢素的作用機制類似於飢餓素,能夠激活生長激素接受器,進而調控多種生理功能。雖然藥廠已經在開發與飢餓素功能相似的藥物,但由於技術限制,尚未能夠製成可以穩定進入體內的口服藥物。
曾教授團隊的研究,結合陳思涵的產業推廣經驗,為首烏的科學應用和市場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消費者將能夠透過這些科學數據和身份証,清晰地瞭解其所食用首烏的成份與屬性。
何首烏種植的重要性
何首烏(Scientific name: Polygonum multiflorum),又稱為首烏或者中藥材,是一種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植物。它在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醫學中被廣泛使用,並且被譽為「長生不老草」。何首烏種植是一個重要的農業項目,下面將介紹何首烏種植的過程與其重要性。
何首烏種植由於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而受到廣泛重視。首先,何首烏具有滋養肝腎、養血黑髮的功效。它含有豐富的多酚、類黃酮和維生素等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腎功能。此外,何首烏還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何首烏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肝腎功能不全、早白頭髮、乏力等症狀。
何首烏的種植過程需要嚴格的管理和照顧。首先,選擇土壤和氣候條件是至關重要的。何首烏適合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並且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其次,種植者需要適時地護理和管理何首烏植株,包括病蟲害防治、定期灌溉和施肥等。最後,在收穫時,種植者需要小心地採收何首烏的地下根莖,以確保其藥用價值。
在現代農業中,何首烏種植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農業產業。它不僅為農民提供了一個增收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何首烏的種植和加工產業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種苗繁殖、植物提取和製劑生產等。同時,何首烏也成為一種重要的出口商品,為國家的外匯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總結來説,何首烏種植的過程和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它不僅擁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同時也為農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力。隨著人們對中醫藥的認識和需求不斷增加,何首烏的種植勢必會得到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延伸閲讀…
CN105284342A – 一種何首烏種植方法
何首烏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