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書】ㄒㄧㄡㄕㄨ |書籍修復師陳炳宏 |隱身台南的民間書籍修復師陳炳宏 |

【修書】ㄒㄧㄡㄕㄨ |書籍修復師陳炳宏 |隱身台南的民間書籍修復師陳炳宏 |

文學、美學、哲學藝術,豐富人心靈、創造人類文化。

雖然藝術本質可超越生命,讓霎那化為永恆。

但藝術「肉身」會歲月而滄桑、損壞,因時空背景讓語彙傳遞受到阻礙。

藝術創作者可名流千史,背後有一羣「藝術無影手」,看不見技藝創新技術,確保其「肉身」永垂不朽。

《報導者》推出書籍修復師及VR藝術團隊系列報導,帶讀者進入「藝術背後藝術」,瞭解古籍修復背後情意記憶,以及多媒體時代如何為古典藝術開創沉浸式體驗。

人生病得看醫師,書籍損壞能找「書醫師」幫命。

規模圖書館有專人館藏病書妙手回春,民間有少數書籍修復師提供服務,位台南「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其中之一。

架上泛黃、破損、脱頁待修書,不是國寶古籍,各擁種種無可取代、讓書籍主人寧可送修願捨棄記憶。

修復師巧手,不僅綴補書籍形貌,讓其中藴藏情感彌新。

「書是富含DNA物件!」待修書本時,書籍修復師陳炳宏發現一本書能夾藏東西超乎想像:卡夾縫中毛髮、皮屑、粉塵,忘記拿起筆記、傳單、照片,嚇效果鼻屎、蟲卵、昆蟲糞屍體;紙頁融一體,樣貌難辨塑膠碎片⋯⋯投入書籍修復5年來,他眼裡,書是有DNA生命。

他修遍家中書,連父母50多年歷史,紙張脆裂結婚證書拿來補,不會地方去找資料或問人。

修書 Play

陳炳宏書籍修復工作,自家一樓「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進行。

營業日中午12點,他換上能防止異物沾附刷手服,拉上玻璃大門。

附近百貨商圈喧嘩阻隔在外,室內盈滿日本同人音樂團體Supercell歌聲。

這裡是他經營二手書店兼工作室,進門左側工作枱,分門別類擺著各種筆刷、刀具、黏合劑、針線。

右側書牆陳列以翻譯小説主二手書,以及他製作或人寄售手工書。

書架層,陳列他手繪動漫人物。

從前書籍取得,書如傳家寶,文人雅士多多少少懂得如何修補損書。

工業革命後印刷普及,書籍唾手可得,如今書籍修復幾乎已成古籍專利。

國內不乏文物保存相關系所,但專以書籍修復業人屈指可數。

43歲陳炳宏科班出身,想過自己會和修書有緣,他最初志向,是當漫畫家。

他拿出國小畫數學作業簿裡漫畫《變化人》,線條有初生犢熱血,是裝甲英雄打擊犯罪組織故事。
修書

職期間,他白天上課,晚上到出版社漫畫學徒,一路創作、投比賽,得過尖端出版社漫畫新人獎。

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他賣保險、賣遊戲機台、去徵信社工作,賺錢支持自己創作。

但受到日、港漫夾擊本土漫畫市場逢寒冬,他帶作品到出版社毛遂自薦,總回絕。

這時單機角色扮演遊戲《仙劍奇俠傳》遊戲產業推到峯,吸引漫畫家改行,他北漂,到遊戲公司設計遊戲場景。

回台南休養期間,他看到日本介紹書籍修復師節目,一名父親委託修復學生時代字典,送給考上大學女兒。

看著字典修書師傅手中獲得新生,陳炳宏完全迷住了。

哪裡吸引他?陳炳宏説其,「覺得,想做這件事,若能做到人家叫一聲大師,好像」。

他口吻,完全不是開玩笑,「我要成為海賊王」版。

能有這般矯飾底氣,是因為他只要喜歡某件事會全心投入,對動漫一往情深。

他《零》系列電玩關鍵角色姓氏,2014年創「麻生製本」,藉製作手工書研究書籍結構,書籍修復打基礎。

他修遍家中書,連父母50多年歷史,紙張脆裂結婚證書拿來補,不會地方去找資料或問人。

修到無書可修,他到二手書店買損書練習,因此與台南「林檎二手書室」闆林檎書成為好友。

這本書讓陳炳宏頭痛,封面複雜西洋古船圖案辨,他摸著精裝書皮壓印痕跡,揣摩可能輪廓,透過軟體盡可能。

「可惜這書實在太古老,找不到布復封面,」滿意,但他。

修書技巧熟習後,陳炳宏分散3本數學作業簿上《變化人》裝訂成一本,裱封面讓它。

沒能出版作品裝幀,圓一個漫畫家之夢。

國內規模圖書館有「圖書醫生」,國立台灣圖書館「台灣圖書醫院」設備與人才陣容堅強,但是專修館藏圖書文獻,僅提供民眾諮詢或開辦修書工作坊。

陳炳宏手藝傳開,開始有人帶自家病書「求診」。

台灣圖書館藏有大量日治時期舊籍圖書,包括當時舊慣調查資料、台灣主舊籍、南方資料館二戰前東南亞資料。

舊籍修復、數位化,是台灣圖書醫院工作,修復師得有好手藝、各類材質特性和運用,需具備歷史、文化、物理化學知識。

台灣圖書醫院書籍修復師徐美文説,館藏圖書文獻修復,有以下幾個步驟:特藏書庫典藏人員送修書籍後,書籍修復師會探勘書籍狀況、判斷書籍材質,影像與文字記錄、修復方式。

書籍所處環境會影響紙質,比如海邊可能有鹽分、陽明山可能有硫磺、水淹或蟲蛀可能形成書磚⋯⋯以及哪裡有侵蝕、髒汙、破損、黴菌、酸化,需詳細掌握。
修書

書籍編頁碼進行,材質書況,進行乾式、洗書、蟲、蟲卵。

要訣是「修舊如」,不破書本、紙張結構原則。

修復紙顏色、紙質、、年代要相仿,得依書籍老化、損壞程度選用漿糊。

圖書醫院會紙張囤放2年以上用做修復素材,蒐集許多老紙,以免紙修紙造成紙張拉扯。

修復時,會選擇和書籍材質相近且顏色紙,這麼,新補部分就算歲月洗禮顏色轉深,得突兀。

材料酸鹼度需講,徐美文看過有人鹼性材料去託裱修復一副畫著老和尚畫像絲卷軸畫,鹼性材料絲中蛋白質起化學變化,幾年後,老和尚臉部變黑了。

依書籍原形式進行裝訂,例外是遇到釘書針裝訂書籍,會補洞、改為線裝,書皮裝回,以免釘書針生鏽、劣化、書本。

接受委託後,陳炳宏書籍原貌擬修復部分拍照建檔,依材質受損情形規劃修復方式,接著灰塵、挑出書頁裡附著物,著手「治療」。

這流程圖書醫院類似,差異,是他得應委託人各種考量和要求。

「若我是圖書館修復師,能決定這本書要怎麼處理,並上手邊資源。

若圖書醫院是書醫學中心,他形容自己是間小診所,「而且是外科診所,哪裡了幫你黏、幫你補,非物理性問題愛能助了。

修書 Play

延伸閱讀…

辭典檢視[修書: ㄒㄧㄡㄕㄨ]

【藝術的無影手系列1】書籍修復師陳炳宏──情意與記憶的 …

」並非所有委託人要求復。

某天一位民眾拿來貓抓壞,封面穿孔精裝書,照理説碎屑要一起帶來,但部分掃進垃圾桶,有的留在貓爪裡。

委託人堅持修復封面,説那不是什麼古本珍品,複印一份貼上。

雖然拆掉整個舊封面做,不過書背封面仍黏合,拆反而是破壞。

於是他製作紙漿填補抓痕,和原封面相近紙輸出新封面,加固防水後覆蓋上去。

「費工,但不會動到如脊椎書背。

」不是人人能理解這門水磨工夫價值,「大家關切,第一是多少錢,第二是什麼時候會,這牽涉到我修復方式。

」陳炳宏工作枱掛著一件白袍,他解釋這是和委託人洽談時穿著,「看起來正式專業,」這背後隱含讓他問題──委託人殺價。

有回一對夫妻帶來1947年出版舊書請他整復,脆化封面貼滿膠帶,膠入紙。

膠帶是修復師天敵,貼一條2秒鐘,修復師得2時,他開價600元,夫妻看一眼殺到500。

他內心掙扎,觀察兩人,太太嫌,先生想修,但可能太座旁所以跟著殺價。
修書

他牙一咬是接了,議定這價位無法膠,只能以數位復刻製封面,染色、做。

不過數位等同掃描貼上,他用軟體做出早年活版印刷字體,幾個字是花了他2天。

常有人傳照片問陳炳宏「這能不能修」,他強調自己無法隔空抓藥,病書寄他或跑一趟準。

陳炳宏手上病書多半台灣圖書醫院書年,下列是它們毛病,以及陳炳「手術」。

許多精裝書書脊少了「腔背」支撐,蝴蝶頁和封面黏合,翻閲導致書溝處裂開。

他會採裝幀並加裝腔背修復。

1970到1990年代見釘書機裝訂,日產生鏽痕、破洞。

拔除鏽釘並修補破損處後,會運用原釘孔改為線裝。

是棘手狀況,不僅膠耗時,而且舊書紙質,膠後得碎裂紙張拼回裝裱。

萬一著劑入紙,是迴天乏術。

若圖書醫院是書醫學中心,他形容自己是間小診所,「而且是外科診所,哪裡了幫你黏、幫你補,非物理性問題愛能助了。

延伸閱讀…

讓珍藏數十年的愛書脱胎換骨,隱身台南的民間書籍修復師陳炳宏

修書_百度百科

」不過小診所醫病關係往往醫學中心,委託人動,讓他能書籍含藏DNA密碼,體察書擁有者之間深情。

採訪到一半,一對母子帶著80年歷史《閩南基督教聖詩》陳《聖經》上門修復。

陳炳宏手上委託案,有超過一半是聖書。

翻開每本送修《聖經》,損泛書頁,是傳道人數十年來寫下的註釋、解析、筆記,有義大利神父注音符號拼讀整本《聖經》,傳教基本工,是要當地語言正確讀出經文。

這些有如傳道人生命縮影《聖經》,他們寧可送修願捨棄。

2019年底,陳炳宏接到一套《樹木學》修復委託,書翻得,地方破損、折角、即脱頁。

書名頁寫著「贈徐堉峯學」,旁邊簽有「廖日京」,書裡夾著兩片葉子。

委託人林怡均告訴他,這是《樹木學》作者廖日京贈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徐堉峯書籍,盼能修復。

林怡是在台師做植物研究學生,到徐堉峯研究室討論問題時無意間發現這套書,看到廖日京題字,認為徐堉峯應該這本書有感情,主動幫忙送修。

57歲徐堉峯是鱗翅目昆蟲研究學者,台灣大學森林系教授廖日京是樹種分類專家,兩人怎會有交集?徐堉峯受訪時笑著,説起這段改變他一生忘年情誼。

兩人相差34歲,廖日京看輕這個小毛頭,不僅解説,印疊資料他帶回家。

捨徐堉峯舟車勞頓,廖日京要徐堉峯採集葉子寄他,他每次回覆一封信説鑑定結果,並附上詳細參考資料。

徐堉峯重考上建中,依舊沉迷昆蟲,成績吊車尾,家人認為沒前途,只有廖日京挺他。

廖是留日學者,鼓勵徐堉峯研究發現寫成小記(note),他翻譯並協助投稿日本昆蟲雜誌,讓徐堉峯高中累積多篇國際發表。

在台灣很少見書籍修復師,藏台南一間小店「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中。

五十年前結婚證書、老家珍藏歷史古書……復原五花八門老書,陳炳宏而言,修補、還原委託人記憶。

走進書籍修復師陳炳宏「琴葉古本屋X麻生製本」,店裡架上多是破損、脱頁,狀況待修書,工作台上擺著各種黏合劑、針線、刀具和筆刷,另外一頭擺放動漫人物、文學説各式二手書和親製手工書,親民。

陳炳宏是台灣少數民間書籍修復師,經手不是國寶級古書,而是存在委託人家中有感情書籍,好比説他修多是聖,翻開內頁是委託人多年來寫下的註釋和翻閲痕跡,他修的不只是書籍,有委託人珍記憶,他認為自己能力,如果國家圖書館譬喻成大醫院,那他便是診。

陳炳宏是半路出家書籍修復師,他喜歡畫畫,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做機台、徵信社工作支持興趣,漫畫作品雖然得過一次新人獎,但無法支持生活。

有一次他看到日本職人委託人修復學生時代字典送女兒,佩服手藝,他想被叫一聲大師。

於是他開學,找國內外專業書籍研究,練習做手工書,家裡舊書修遍了,「我修過爸媽50年前結婚證書。

」而他修復第一本是他喜歡電玩遊戲《零》攻略,脱頁部分整理起來,上膠裝幀,彷彿幫垂危隊友點了復活藥水,做完有成就感。

修書過程繁複,瞭解委託人想修復到什麼階段和算,才能開始構思修復計畫,後才是動手。

而每一次打開書,有,書頁夾著不知是誰皮屑、蟲卵、照片,讓每一本書變得生動,好像能藉書窺見書主人生活。

不過修書過程有,有時候光是膠耗時幾天,膠帶書破壞力,可能需要耗費幾天才能去除。

另外書況得書頁,有時一燙幾百頁,完全急不得。

他舉例,飲料杯的紙染成修書相近顏色補起來,天馬行空做法效果地好。

如果是割裂,纖維紙代替膠帶黏合,能黏著後撕下來,或者為了清潔書紙,他用中藥湯熬成去黴劑,耗費幾個月完成。

想吃遍各地美食,玩遍、看遍各地美景,你不能錯過太報上山下海後,搜刮而來情報。

想瞭解台灣歷史文化過去和現在,看看太報走進街道巷弄中,捕捉廟宇習俗、傳統技藝影像。

想要感受温暖人心力量,關注太報有情人物寫下故事,傾力社會弱勢真情發聲。

從廟宇做到神像 台南剪黏國寶大師陳三火,深耕超過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