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有這十二個徵兆 |對照看看你有沒有 |修行人正確的心態 |

【修行人】有這十二個徵兆 |對照看看你有沒有 |修行人正確的心態 |

修行人心態是:內可度越,外可利益眾生。

故此,學法者應該:(一) 努力改變自己,讓別人願意你,並互動中得到利益,而不是想著別人能不能適應你。

佛教講“説時似悟,對境生迷”。

有時候自己想要這樣、想要那樣,但是境界,無法自主。

所以修行要地增加自己力量,要能説得到,做得到。

修行是人生很一件事情。

衣服破了,要修補一下;傢俱了,要修理一下;頭髮了,要修整一下;指甲了,要修剪一下。

不管日用、儀容,需要修理、修補、修飾、修正。

乃至鍋碗了,要修鍋補碗;鞋襪了,要修鞋補襪;人行為有了偏差、過失時候,需要修行。

修行,修正行為。

修行要到深山裏去苦思冥想,修行要眼觀鼻、鼻觀心地自我獨修。

修行不只是誦經、持咒、唸佛、參禪。

如果天天誦經拜佛,是滿心貪嗔愚痴、執着。

不如法修行,如何會有如法結果?修行,固然需要;修心,。

行,有外無內,這叫作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決問題。

修行,能修心,內外一如,所謂“於中,形於外”,能凡事辦,修必成。

不管修行或修心,應該生活裏來修。

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間,乃至做人處事、交友往來、舉心動念、晨昏日夜,可以修行。

例如:穿着衣服,莊固然需要,但是即使破舊敗壞,只要淡雅,無,這穿衣修行。

飲食三餐,美味可口,人所欲;所謂茶飯,覺得有滋味,這飲食修行。

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小屋,如天堂,這居住修行。

出門有汽車代步,;無車無船,能安步當車,這行走修行。

做事勤勞負責,求全求成;做人,求真求圓,是修行。

交往,情真意切;接物,,生活中修行。

其他諸如經商人,將本求利,貨真價實,老少無欺;官人,民服務,守信守法,生活中修行。

過去禪門大德們,搬柴運水、典座行堂、種植山林、牧牛墾荒,米坊篩米、修鞋補衣,是生活中修行。

所謂修行,人做好。

做人如果尖酸刻薄、無信無義、無道無德、慳貪、陰謀算計。

心性品德上缺點去除,正如碗盤洗,骯髒垢穢,如此怎麼能用來盛裝美味佳餚供人受食呢?所謂“人成成”!生活中修行,要讓自己做人無虧心於天理、無負於人道。

如人講,做人要、信用,要孝順父母,要忠於朋友。

能説到做到,培養自己力量,可以“心能轉境”,能發揮力量。

我們平時是重視外力量,如胡適説:人牽着鼻子走。

假如我們能訓練自己心,心中所思、所想,你肯定它、主宰它,而不要“心隨境轉”,讓心裏力量起來,隨外境動搖,那有力量了。

  第二,持午問題。

修行人 Play

時間要如何安排、規劃呢?以下一天二十四小時使用法,代擬如下 :一、睡眠八時:睡覺時間是其次,是,睡眠時一切放下,不要、雜念帶到牀上。

二、工作八時:青壯年時期,工作時間可以限於八時;到了中年後,應以每天工作八時宜。

不過,工作看時間,是要完成。

三、三餐二小時:早餐二十分鐘,午、晚餐各半時,剩下四十分鐘可放鬆身心與家人、同事或朋友做餐後聊天,或者早餐後閲報,午餐後寐可。

  我們今天談題目是"修行人通病"。

修行人通病是個問題,但是講不行,因為我有這些毛病,今天講是講我自己聽。

我出家十幾年來碰到發生過、修行過程中看到、佛教或個人或在思想上有些問題,它提出來大家討論。

講:人別人錯誤當中來警惕自己,愚痴人拿別人優點來批判別人、攻擊傷害別人。

換句話説,記載書本上經驗,要通過年紀、走過這條路人來告訴大家。

  所謂修行人通病,我們修行人一生一世中所碰到問題。

道理來講,所以我準備一些資料(此寫到凌晨三點多),什麼供養大家,今天講些其中精采片段,一個一個例子來講會。

  我們出家時碰到了佛法,每個人觀念中會感到慶幸,"百千萬劫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實義",每個人是這樣——讚歎佛陀、佛法,慶幸我們能夠出家。

剛出家時,因為宗教熱忱,會每天"生死"掛嘴上講,"我要了生死、我要了生死",everyday,每天,是"我要了生死"。

當下當中,他忘記了我們是人。

生死一事,不只是呼口號而已,有一段路要走啊。

因此,他心會"安住"哪裏?"我要到山上住茅蓬",現在茅蓬有冷氣嘍,呵呵,aircondition。

那麼了了生死,住茅蓬,於是三三兩兩到山上去建一間。

沒有善知識、沒有參道友,戒律搞不清楚、經教搞不清楚,心地上悟、本性上東西搞不清楚,跑到山上去了。

他以為,只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橫超三界了、什麼事不用管了。

這種人不是可惡,而是可憐,否認了一切事相上東西,以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解決他一生一世問題。

沒有悟到本性時,修行當中會有情緒變化,會有生理問題、病苦問題、內問題,他沒有想到這些問題;他認為只要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萬緣放下統統不要管它,生死操勝券了,這是一種錯誤觀念。

  人畢人,如心理學所講,一個人如果直線上升,他會直線下降;人修行過程中要有一個過程,叫做掙扎過渡時期。

修行到一陣子時,他內心裏會起矛盾,矛盾過濾、昇華,然後再上去一層,後停留某個階段裏面。

如果修行是直線上去,會直線下來,這是對應。

所以我們成佛以前會無數次掙扎,情緒調配,而且我們會擬出一套成佛道是怎樣。

  菩提這條道路靠三點:第一、第二良知、第三因果觀念。

沒有這三個觀念支撐,達到菩提境界。

舉實證例子。

我過去碰到過一位四十多歲男眾,他有一次開示我實在領教。

當時很多在家信徒聽,他大眾面前説樂世界有女人。

那時我雖然沒出家,但是台中李炳南老居士、跟隨懺公有一段日子,知道色界以上沒有女人了,何況世界是淨土,可能有女人。

我説:"法師,這個佛法不能這樣講,世界怎麼會有女人呢,色界以上沒有女人了,何況世界是淨土。

"他説:"你懂什麼?我三藏十二部經典看過了。
修行人

"我説可是我有看過哪一部經典講世界有女人。

我是怕他誤導眾生啊,但我是在家眾,他是出家眾剛愎自用,講聽。

我後來站起來他下跪頂禮了,説:"法師我求懺悔,我是在家居士,應該指責出家眾。

"我那時內心感慨,他出家二十年,自己號稱看過藏經……這是個弊病,。

他個性這麼個樣子。

  後來他去住茅蓬,選在好像六龜,進去‘七龜’地方(眾笑),曉得在哪裏時命名七龜,那個七龜地方住了下來,住下時候大藏搬了過去。

他是,持咒、修本尊、唸佛,。

他經教,出家後剛愎自用,聽經聞法——他説看過大藏是自己講,我看可能沒有看過。

到山上開始時用功,兩三點起來,唵嘛呢叭咪吽,唵阿吽……修啊修了差不多一個月,因為無聊,開收音機聽。

沒有見性,稱外道,心外求法,情緒有變化聽聽收音機,他會聽佛光山梵唄。

聽《夜來香》。

沒有辦法,沒有僧團,只有一個人,only one,他是"天上天下,我獨尊",開始聽收音機了。

本來早餐時間煮,午餐時間煮,晚餐時間煮,現在不要了,三個月後這樣煮了,麻煩!It’s very trouble.早上煮吃到晚上,以前兩三點起來,沒辦法,因為了意志力不夠,沒有僧團打板誰要起來呢?你們做在家居士時有每天凌晨三點起來舉手,客氣,有話我馬上獎你一萬塊錢!可能。

沒有僧團沒有辦法。

後來半年,道心磨掉了,後來睡到早上八點,然後睡到九點、十點,十點起來用功,曉得那是做課呢,還是做午課?開始搞不清楚了。

後來,、,山上時間變成度日。

  所以本來是發一個心,要上山去住茅蓬,但是因為有羣眾僧團力量,沒有辦法堅持。

後來,他住房子因為碰到一次颱風,他看到茅蓬風吹走了,於是兩邊門打開,使風吸引,這邊吹到那邊去免於,結果大藏整個淋濕了。

後來茅蓬裏煮有了、菜很少了,碰到颱風,麻煩了。

後來胃出血,從山上走下來兩個鐘頭,走到山下公路,吐了有一臉盆血,昏倒了。

我舉這個例子,因為他死了,講一點什麼關係,他會來找我算帳(笑)。

  這個例子要講,要告訴大家,修行佛道是,不是説你今天這樣隨跑到山上去住茅蓬。

你經教,心地不明,戒律開、遮、持、犯搞不清楚,"成佛道",Are you kidding?你開玩笑!你以為佛道是這樣成?這個道理。

我所以舉這個例子,第一點,建議我們戒子:出家後,要戒師旁邊、師父旁邊、僧團旁邊,要五年到十年時間,這是我個人、建議。

  我們不能説住茅蓬,因為住茅蓬有那些菩薩示現,有了不起地方。

我現在要告訴諸位,那種僧團力量要超過個人力量。

僧團力量。

像‘蛇雖彎曲,入管’,蛇彎曲,但是你它放進管子裏面,它,不可。

一個人根器不是,但是你他放在僧團裏,地地雕塑,成大器成小材,基本修行路線上他會會迷失。

所以我建議諸位戒子們,不要動不動師父吵架,要多看你師父優點,不要看你師父缺點。

只要不是佛陀,每個人會有缺點,所以要多看剃度恩師優點;如果唸佛學院,要多看那些法師優點,缺點儘量不要看。

這第一住茅蓬問題。

  第二,持午問題。

每個人會碰到。

過午食,從以前到現在爭執,現在到未來會爭執。

有人説持午時間應該持到一點;我們懺公(懺雲法師),他持午持到十二點十五分,我們廣化法師(南普陀佛學院),持午時間是到十二點。

因為我做在家居士時,大學時代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和懺雲法師,寒暑假會去懺公那裏,因為懺公持戒律嚴格,所以看持午看習慣了,所以回到高雄後看到這些法師和道場沒有持午,我感覺怪怪的,但説什麼,那時學佛,因此覺得懺公,持午觀念深入到腦筋裏面了。

我現在沒有持午,不是來替我個人不持午做解釋,而是告訴大家我是如何改變生命觀。

  我讚歎持午人,讚歎日中一食人,沒有任何其他用意。

持戒、持午是佛戒律,我們應該讚歎,但持午問題修行當中會碰到。

那個時候每天持午到十二點十五分,後來出家後跟着廣化法師南普陀佛學院學戒律講持午。

廣化法師《沙彌律儀》節錄《大藏經》內"不持午人"、"入口咽咽犯",我覺得持午,而且非持不可,要堅持,於是小心發一個願:我要學弘師(學佛會這樣),我今生今世寧願持午而死,不要過午吃飯苟且偷生。

這樣堅持。

你知道那個時候發了多願!(眾笑)現在講我關係,不是講別人。

  持午是,符合佛陀戒律;但有時候要去外面弘法……舉個例子,有一次我要來高雄,有一個在家居士用車來台中載我到南部看病。

他知道我持午,因為過午了,時間,高速公路開到一百三,開車看時間表:"師父你剩下五十分鐘而已……師父你剩下半時而已……到達時候你剩下五分鐘可以吃飯而已……"心情很急,要十二點以前吃飯。

結果開到一百三,一杆紅旗子"唰!"停到路邊來了。

(交警)一看是個和尚:"師父,你開這麼,撞死人要負因果嗎?"我説:你認識佛法!警察認識佛法!我説:"要負因果,開一百三撞死人要負因果。

""開到一百三你説怎麼辦啊?"我説:"趕時間吃飯辦法啊。

"他説:"我是執行,旁邊有兩、三個警察,我不能放你走。

"我説:"放我回去吃飯啊,登記登記吧。

"他開單子,罰了六千塊。

Six thousand dollars!然後地開車,結果高速公路沒堵,車下到高雄堵車。

回去坐下來,"當……當……"十二點!飯吃到,結果那一餐六千塊!  這樣持午,一個人己見時,很不能夠接受那種開緣思想。

一個持午久人會認為沒有持午人不持戒律,而且會瞧不起不持午人,我這種毛病(等到後來地會成長了)。

我這樣持午持了時間,總共持了八年,eight years,持到民國七十三年時,胃不行了。

我不是説持午人胃不行,是我持午沒有本錢,因為我每天吃比貓。

像我這樣男孩子身體,一餐只吃半碗,你們許不敢相信。

持到民國七十三年時,因為當時我們誦比丘戒、誦菩薩戒不得宿食,不能過午,每天誦戒,這是不能吃,於是開始胃酸過多,侵蝕胃壁,整個幽門阻塞扭曲變形,食物不能通過。

因為整年胃酸侵蝕胃壁,吃下去半碗嘔吐,這個時候起一吃嘔吐。

經X光照射發現扭曲變形,開始打,西藥。

民國七十三年勁,治療這個病整整有四、五年。

我念高中時有痙攣,到研究院時是這個病,所以西藥打針來過日子。

每天要打,every day injection,有時兩針,有時三針,有時一天兩次要打六針,打點滴過日子。

因為持午營養不夠,一上台講經講到八點半,整個人過死,血糖降低發抖,要保持這個死觀念"要持午"。

後來有人告訴我:"師父,打這個營養一瓶是兩百多塊,吃飯一餐三十塊,算起來……"(眾笑)算起來,沒辦法啦。
修行人

可是釋迦牟尼佛制戒律,湯可以喝,只要咬可以,打針應該沒有什麼關係,所以還是打。

我這樣建議,這個西藥是不能打多。

  到民國七十五年時,那種痛苦沒有辦法形容。

人家説女子懷孕生產痛苦,怎麼能和我這種苦比呢?我雖然沒有生過。

那種形容一下可以知道,是那種嘔吐要堅持持午生理上內交織痛苦。

我身邊放不是一本聖經不是一本佛經,我旁邊放是一個垃圾桶,這個垃圾桶二十四小時不能離開,要準備嘔吐。

這種嘔吐第一口沒有完全吐出來第二口接着來,這樣吐,嘔吐時整個頭顱血壓上升,吐完頭痛,掉眼淚。

這樣一天差不多要重複兩百次,嘔吐停一下嘔吐。

因為整個胃是靠西藥來治療,靠止痛劑來治療。

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改變我持午觀念,這條路是我自己掙扎出來。

  後來我想,小乘戒律來講,持午佛讚歎,大乘菩薩道來講,度眾生。

我每天這樣、這樣病,可是要上台弘法,而我要堅持佛陀戒律中持午觀念——以前我發過願要像弘師寧願死不要吃,當初懂啊,要吃,面子、face。

人家稱"慧律律師",這是多麼聽話!要下來吃可,不吃痛苦,矛盾。

(眾笑)極端的矛盾,痛苦要面子,要吃吃,這樣掙扎,是痛苦。

所以一個人一開始接受那種觀念,是。

我那時調整自己:沒有食物不行,民以食為天。

沒辦法,那麼我是要吃飯而違背小乘戒、發菩薩心來度眾生,還是堅持持午、讓身體要死不活、渾渾噩噩度過一生?我後來調整,弘一大師做了!修正這個觀唸了。

  後來我到台北一個在家居士處,這個在家居士是位女眾,她看到師父這樣嚴格堅持戒律感動了,哭泣,女人武器這樣。

後來帶我去醫院看病,醫生説法師你不吃飯不行,不吃你治療,於是吃飯了。

開始時因為學弘師公開吃,怕人家笑,我偷偷摸摸吃,要吃西藥以前吃一點飯。

這個女眾帶我到素食館地下室——萬一碰到信徒問"慧律法師你不是持午嗎?"糟糕了!那了,麻煩了——這樣偷偷摸摸地偷吃。

看病,沒辦法。

我告訴了你們那種掙扎心態,戒律、面子,身體,有要行菩薩道,幾個角度掙扎那個心態。

吃了後一點了,晚上吃西藥胃那麼了。

這樣了一陣子,因為嘔吐了四五年,一下子吃無法接受,還是會嘔吐沒有,像我今天嘔吐,不過以前日子過了。

  後來因為我們辦講座這位女眾看法,起了衝突,她台北市裏我散播風聲,説慧律法師看起來持戒律,其實晚上偷吃。

——女人業障,吃是她叫我吃,還是她我煮,今天我起衝突了,後面你扯後腿,見地了。

現在我地認識瞭解女人,It’s very horrible. It’s astonishing可怕,後來離了。

我説,吃吃,這什麼了不起,我了佛法、續佛慧命,我身體,還是要吃。

從此後公開地吃,而且吃四、五餐,餓了煮。

我吃時候佛陀説,我了佛法沒有辦法,總不能每天這樣嘔吐啊?可以。

後來我地吃食物調整,吃中藥打。

現在你看我談吐自如,有氣力,這完全於開緣吃飯,否則你看到比現胖,是水腫,因為打西藥打得多,胃臟造成了水腫。

每一個人像佛,要修行。

修行人 Play

延伸閱讀…

什麼是“修行人”?

前世修行過的人,有這十二個徵兆!對照看看你有沒有!

我生命當中痛苦掙扎,矛盾心態,我認識到,法無定法,持午要看你個人,但站大原、整體性觀念,還是要整個佛教主。

今天我受到佛光山大師邀請,如果今天我持午,像以前那樣打,來了嘔吐,旁邊放一隻垃圾桶,講幾句嘔,這像什麼法師呢?所以人家問我:"敢問上下?"[注:問法師法號敬語]我説:"上吐下瀉。

"(眾笑)沒辦法。

我生命觀從此地改變,我覺得佛法是圓融法門,不是死執一方面東西。

如果你持午,我讚歎你,我讚歎持午人;如果你不持午,你有任務,你過,你有你看法和生命觀。

  接下來講到修苦行問題。

有些人喜歡看電影,有些人喜歡看説,看了電影説後,他"於我心有慼慼焉",跑到深山裏去修苦行。

我來講一個參道友事,法號説現生了,他修苦行,是懺公弟子,車禍過世。

我那時身在家居士去過懺公。

這位道友看到高僧大德死後火化出來有舍利子,他認為倒,very important,修倒單。

人坐在一張藤椅上,鬧鐘放在旁邊。

別人是躺着睡,他倒坐着睡,於是坐着睡……第二天一起來:牀上!他説:"誰那麼可惡我鬧鐘壓下去了?"後來發現是自己。

(眾笑)睡得迷迷糊糊,"鈴!"壓下去繼續"用功",起來牀上。

哎,倒學成先學倒單。

然後硬撐學倒單,整個晚上去睡覺坐在椅子上睡。

然後師父上課時候他開始(身體做瞌睡側歪倒狀)。

因為大家要禪坐,我們在家居士是時間表去坐,他一坐下來(學身體打瞌睡狀)。

懺公是東北人,這樣講(學懺公口吻):"我們打坐時候哇,這個傾斜度,不要超過三十度。

"(眾大笑)然後他説:"你們兩個(練倒單)一個晃過來,一個晃過去,要坐開一點,免得頭破血流。

"(眾笑)呀,撐着練倒單。

  我們曉得,人畢人,凡夫畢凡夫,我們要練倒單,如果能夠地縮短,減少我們睡眠,那不得了了。

地來,像外省人説"兒來",急不得。

我開宗明義告訴大家了,菩提這一條道路是,,要嚼嚥,要去磨練,去磨掉習氣,不是一蹴即成,急不得。

我有個參道友,是某法師徒弟,他盤坐可以坐很久。

蓮因寺時他可以坐好幾個鐘頭,我坐三個多鐘頭,他我坐得,一坐起來不動。

他練倒單,因為山上天氣(他蓋得像虛雲老和尚,帽子蓋起來剩下鼻孔),坐上睡覺,兩腿放下來,硬撐下去,結果後來得了風濕。

醫生説這兩隻腿如果鋸掉,會痛苦一輩子。

是風濕症,酸、、脹、麻統統有,現在三十多歲而已,兩隻腿報廢了,要盤坐,來造成。

我們一次坐二十分鐘,接着二十一、二十二,接着半個鐘頭;他不是,他一下子坐三個、四個鐘頭,而且晚上盤坐睡覺。

他現在求遍了全台灣省名醫,風濕症是存在,風濕症。

這告訴大家,苦行不是這樣修。

  什麼叫苦行?沒有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功夫,叫做苦行。

如果説我這禪坐,不眠不休息,而白天脾氣得不得了,他修的是什麼苦行呢?我們典裏知道,萬法唯心造,心是一切主宰,心地上下功夫哪裏下功夫?有人不吃,蛇過冬眠可以幾個月不吃,你比蛇嗎?動物有動物立場,人有人立場。
修行人

"萬法唯心造"、"直指人心"、"見性",而説直指人腳,因此我們看一切佛經,看一切禪宗祖師大德,一切統統是要心地上用功,這才是功夫。

要地心地上下一番功夫。

這是講苦行。

  接下來一個問題。

我一片講,希望住茅蓬人不要譏笑弘法人;弘法利生人,希望你們不要譏笑住茅蓬人。

住茅蓬人會有這樣成就感、自尊感,而且認為是優點,他認為我遵行佛陀戒律,離憒鬧,來到山上修行。

然後會譏笑弘法利生法師,我們聽過很多,他們譏笑弘法利生法師:這個法師外面弘法圖利,知道修行,整天攀緣信徒。

這些住茅蓬法師瞧不起弘法法師,我內心覺得應該這樣。

弘法法師是打第一線,像海軍陸戰隊打第一線,沒有弘法法師,佛法哪來呢?住茅蓬法師能夠安住,人家來護持三寶,要感謝弘法法師。

弘法法師令眾生認識三寶,有了正知見,護持三寶,?應該攻擊弘法法師。

弘法法師,應該譏笑住茅蓬法師,説是"漢,自私自利,跑到山上沒人知道",不該這樣。

  所以我希望彼此之間不要攻擊。

如果你要批評別人,站批評角度,那麼整個世界人包括聖人要受人批評;站讚歎角度,每一個人有優點,可能人家讚歎。

我意思是説,個人因緣機會,不要要求住茅蓬人出來弘法,住茅蓬人不要説弘法人圖利懂修行,我希望我們佛教裏面有內亂情形。

一草一木有它生存空間,人應該。

不要給信徒灌輸錯誤思想。

  接下來,出家人學戒律,笑一輩人不如法持戒,這是出家戒子通病。

他剛初發心,堅強,然後佛門裏看他師父或,這個持戒、那個怎樣、這人怎麼……你想想看,戒是"無相名戒",你這樣叫做戒嗎?你有看過《大智度論》嗎?大智度論講,"貪嗔痴不除,名破戒人"。

你內心貪嗔痴不除,你才是犯戒人。

你動不動就説人持戒,説這些者不如法,那你呢?剛才告訴諸位,佛道是路線,你十年、二十年,你會會像這個這樣持戒是個問題!你不用三年開緣開得像樣子了!  我希望戒子們。

以前有一個出家眾,學過一點戒律,説他剃度女眾,路上走時有女眾過來,他這樣(手作打響指狀),表示"我是持戒律,你要躲開!"這樣人家印象你持戒,我們讚歎。

但是問題你不能有一點錯,如果有一點錯,你變成別人把柄,麻煩了。

換句話説,戒是持自己問題。

所以,戒子們,戒是戒自己,不是拿戒來衡量別人,來每天説人家是非過錯,這是。

所以這個法師因為以前標榜自己持戒律,現在麻煩了。

他有剃度女眾,有時做一些,人家會笑他,這人增加自己困擾。

所以如果有人讚歎,設説:"慧律法師,人家説你持戒持得。

"我會告訴他:"弘師説他持戒律,我們像什麼東西,敢説自己持戒律?"動不動就説自己持戒律,不怕別人笑掉大牙?持戒是什麼?最清淨持戒,三個角度:空,,無作法。

你能達到嗎?空無我,因緣當下,你能達到這種無相無不相境界嗎?落空、落有,名持戒人,你能嗎?不行話,那怎麼能夠稱得上是個持戒人呢?  所以,戒子們,我今天來是要告訴大家:你們持戒律,但要持自己,而不是持戒律後,每天説人是、説人非,説——你這是造口業,哪算是持戒律呢?六祖惠能大師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若見他人過,是左。

"如果是一個修行人,不見他人過錯,絕對值會去看人家過失;若見他人過失,批評人家,我。

所以我們看到人家缺點,內心裏這樣想:我業障,看到人家缺點。

佛道是,你們現在發心。

每一個人像佛,要修行。

延伸閱讀…

修行人正確的心態

修行人的考驗

  另外一個例子。

以前有一個受戒完戒子,他英俊,handsome boy,這個人讀過一點書,個性比喜歡挑剔別人毛病。

他師父年紀大一些,他説他師父、他師父這樣不如法、他師父只知應付眾生修行……每天是看他師父。

後來我第二次碰到這個男眾時他了。

怎麼?碰到女色這一關,跑去結婚了。

他什麼會這樣?一個人內心發牢騷。

應該是我們來符合僧團,而不是僧團來遷你個人,我們是僧團一分子,我們應該整個僧團主。

你每天説師父,説人,使僧團裏面動,到後來因為批評多了、惡業造太多了,業障現前,碰到女色這一關了。

佛教裏有一個奇怪現象,是好日子,一了。

他俗以後,悽慘到這種程度,騎摩托車車加油錢沒有。

這告訴大家,內心裏不要見師長,僧團裏整個團體主,才是。

  接下來,我是語地告訴我們戒子、希望我們戒子,佛教內部是非、錯,不能俗家人講,不管一個比丘、比丘尼有修沒有修、持戒也好持戒也好、怎樣地壞,只要他現出家相!什麼?任何是非,僧團有僧團裁決,俗家人講我們出家人過失。

大家現在一下想想看,設我知道某某法師,使這個消息讓在家居士,講了,如講某某法師持戒、如何如何,在家居士撿了很多出家人資料。

來你這些在家居士好了,他你麻煩了。

  我告訴諸位,講佛教內部過失在家居士,只有斷眾生慧命,而你一點沒有。

但是現在出家人所犯過失,説四眾過家人聽,這毛病。

我不是説我們出家人沒有過失,不是説我們應該掩飾自己缺點,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説我們出家眾有過失,這是我們自己家裏事、出家人門內事,我們做僧羯磨,需要給在家居士干涉;你講了,只有斷他慧命。

什麼?因為他會三寶失去心,而沒有一點處。

你僧團內過失講在家居士聽,在家居士會你當成知己,自己當成師父知己,師徒兩個關係搞得,你整個僧團內過失講他聽了,你認為有這個嗎?  時下我看到事,僧團內幕情形告訴家人,含有攻擊。

這樣並會增加信徒,人家會説你有修養,因為你攻擊別的法師。

別人是有大腦,人家會説,你我面前攻擊別人,有一天你會背後講我。

所以見到俗家人,你只有一個責任,如何三寶殊勝告訴他,讓他起信心,讓他護持佛法,這才是出家人責任;而不是討好在家居士叫他護持你出十萬二十萬,一天到晚"這個法師那個,這個如何破戒那個如何爛如何壞"。

你講這些幹什麼呢?道你表現得多?這樣宣揚出家人過失家人,你犯了菩薩戒"贊毀他戒"。

你翻開菩薩戒十重戒看到,你犯是菩薩戒大戒!要瞭解我們今天責任是續佛慧命,是承先啓後責任,什麼要三寶內部過失講給家人聽呢?僧團自己解決,用不着這樣大事宣揚。

這是我地勸告我們戒子們,這一點,要注意。

  接下來,佛教最近有一個現象,這個泰國看不到,只有在台灣看得到。

什麼現象?僧團裏面待下去了,三三兩兩跑去買一棟公寓,兩個人一間,裝一部電話連絡,開始懺。

我不是説趕經懺、唸,我沒有這個意思,我是説佛教今天沒有力量。

第一個政治有關係,因為國家重視佛教,國家宗教沒有宗教法,我們沒有得到保護,佛教會現在打進去。

誰有辦法呢?宗教,得不到政治上保護。

政治是時代巨輪,是有制性東西,而宗教是一種道德,是願性東西。

歐洲政治是政教合一,各有利弊。

我們今天佛教像泰國,泰國出家人不能住家人地方。

你有因緣到泰國去看一看,泰國所有出家人住寺廟,我們沒見過一個泰國出家人回到俗家去住。

現在我們台灣是一種畸形佛教,W形。

(眾笑)  有出家不到兩年或五年,祖衣披起來了,這不太好,是佛教一個現象。

佛教會不管,誰不管,變成沒有主事,沒有規定。

大陸叢林裏,住持、講説法、戒齡披紅色祖師衣,別人哪有披紅色祖師衣?(這佛教是一個現象,大家講,我這個人講,是我講,所以人家我。

)我希望戒子們不要這樣。

我們應該學習長、長者德行,不要動不動、出家一兩年披上紅色祖師衣,這樣實在不太好。

  泰國法師,他們寺廟,而我們台灣,台北市統計,有兩三千間出家人"精舍",小小的公寓,出家人三三兩兩買公寓住裏面。

我們佛教如果要,要有僧團力量會,三三兩兩住公寓力量是。

每個人有每個人立場,我今天來不是指責住公寓人,而是説,如果你出家,我希望你能住僧團,因為我看過很多住公寓,到後來道心退掉了。

開始三三兩兩住公寓(因為他受別人管、不服別人),後來沒錢,沒辦法(錢是現實東西),設一部電話,有了電話,電話唸。

唸了,因為金錢裏打滾,於是要唸時起來做課,不用唸做課了,。

你到有經懺地方去看看,那一天有齋天,統統起來;那一天沒有齋天,沒有幾個人起來做課。

懺是智者大師創造,智者大師如果看到我們今天出家人這種變相化緣,他會痛哭流涕。

我複一遍,懺本身不是事,而是我們現在它變成變相化緣,懺變成腐蝕我們道心。

懺是一種、求懺悔、激勵我們道心一種儀式,而我們現在變成趕時間。

懺是怎樣?我講你:誦《彌陀經》時,翻開,"如是我聞,舍衞國……"到後來沒有兩分鐘"信受奉行"!誦一部《彌陀經》還不到幾分鐘。

誦一部彌陀經要三百塊,死人很多,後面play、play……念一部經三百、三百……你説來因果怎麼呢?  一個出家人,弄到這樣地步是一種,發一個好心出家,死經懺裏面,這是事。

我這樣講會得罪人家,但是還是要講,我來包,我應該講我講。

我希望大家能夠地僧團裏,不要動不動買個公寓,儘可能不要走經懺這條道路。

寺院裏法會那是理然,大家是常住;但是如果一個人一生一世經懺裏頭打轉,這是不太好,我們修行還是。

我們發了好心出家,實在不要這樣做。

  接下來第八個角度,是。

道場道場拉信徒,毀謗,這是時下弊病。

某個道場標榜自己,人家問:"師父我去別的道場如何?""一個道場好了,跑那麼多道場幹什麼呢。

""我想去某某道場。

""唉呀那個道場,沒有什麼好學,那個法師。

"這樣毀謗人家。

我希望我們出家戒子們這樣。

我們回到我們常住,假設有人來請教要親近哪一個道場,你應該告訴他,只要正知,我們應該護持,其他你不要他講很多。

如果他講很多,這個風聲傳到方道場,方道場會認為我們毀謗他,我們來講是。

我們要説,要有正知見,我們統統要護持、統統要。

所以,有很多在家居士不住高雄(住高雄會來我們文殊講堂或普賢寺,開證法師或普妙法師),別的地方,比如斗六、台中、台北,問我:"師父,我們住斗六(或者台中),你認為哪個法師或道場有正知見呢?"我不能講,我講了某個法師有正知見,那其他法師沒有正知見了嗎?所以我只是勸告他,要你智慧來分辨他講法是不是符合佛法,符合佛法你可以。

我不能他講哪個法師、哪個道場,這樣講話會得罪全台灣省道場。

所以不要拉信徒而傷害了其他道場。

  我們今生今世有福德有因緣,受人家供養、讚歎;我們今生今世如果沒有福德沒有福報,人家供養我們我們消受不了。

不要拉信徒、不要那一點小小的收入來傷害別人,這樣話你是個沒有福報人。

不要道場收入,道場信徒,而去傷害去攻擊任何一個法師和道場。

  接下來,第九,剛出家事業不要做得。

我這麼講有我看法。

台北有法師剃度出家,辦一個道場,舉辦法會。

經教達,只能講講,比如《地藏經》、《藥師經》、《普門品》,深入他沒辦法。

他佛法智慧裏下手,而剃度出家受戒完辦道場,諸位戒子們,這適合。

這樣變成一生一世要在建道場裏了。

我們出家,要,要師父旁邊學戒律,懂得佛法智慧運用,懂得本性上心地功夫。

等到道心、戒律、辦事圓融修習一段時間了,你再出來,必成大材。

  我舉個例子,譬如説山中樹木,我們如果建房子找中間的棟樑,深山裏找找幾百年大樹;如果要做外面欄杆,小小的幾年樹木可以了。

我意思,我們出家要熬一陣子,吃一陣子,不要急着弘法、急着説我要眾生、我要辦大事業、我要蓋大道場,這個千萬使不得。

我們今天發個好心出家,道力堅、戒律不明、心地,沒頓悟本性,忙着世俗裏每天拼命建道場,從年少蓋到,直到後蓋成一間納骨塔自己住進去。

要像山中大木,堪稱棟樑材,師父旁邊十年二十年,一個道場裏孕育相當長時間才行;而不是説隨隨、年紀想要發大願,做事情,還早得很。

願力是,但要培養道力,沒有道力哪來願力!地藏王菩薩説:"地獄,誓成佛。

"道你能做到嗎?諦閒大師有一個徒弟,師父面説:"師父,我要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他師父就説:"來,來。

"拿了一束燃着香(作拿燙人狀),"哧!""噢!""這麼一點點火你受不了,跑到地獄度眾生?"意思,願力雖然堅強,但我們道力不夠,心地不行,那是談理論。

我們不要騖,要我們道力上上用功。

所謂道,如如不動。

修行道力,要先學習心受境界影響,先學習安詳心態,貪嗔痴習氣地放下、除掉,要這個地方下點功夫。

否説要辦大事業是談。

  接下來,深入研究佛法人,道心會轉掉。

現在告訴諸位,經教是一門課程。

我們現在像祖師頓悟,但經典方面要地下功夫,佛法典裏藴藏着戒定慧法門。

如果沒有經教上下一番功夫,只要碰到境界,道心馬上會轉掉,會受人家影響。

比如常住做事,一個有智慧人,師父他、他發脾氣,他會迴光返照,會觀想:師父我,師父要造就我,所以我,我打罵、呵斥是師父我。

愚痴人會這樣想:師父老是我做,有一天我要讓他難堪;反而起抱負心、仇視心態。

有智慧人,通達經典人,他會疏導自己於無相,所以我們要六祖惠能大師《六祖壇經》地參,心地上下一番功夫,這個道心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