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種類 | 特徵 | 持續時間 |
---|---|---|
緊張型頭痛 | 持續、平穩的鈍痛,伴隨著頭皮緊繃感。 | 幾小時至7天 |
偏頭痛 | 單側或雙側的抽痛或脹痛,為搏動性疼痛。 | 幾小時至3天 |
叢集性頭痛 | 劇烈的疼痛集中於單側眼眶、上眼眶或顳部。 | 30分鐘至2小時,且反覆發生1至8次 |
次發性頭痛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青光眼、腦膜炎、腦腫瘤等,其頭痛位置會因疾病不同而異。


頭痛種類 | 特徵 | 持續時間 |
---|---|---|
緊張型頭痛 | 持續、平穩的鈍痛,伴隨著頭皮緊繃感。 | 幾小時至7天 |
偏頭痛 | 單側或雙側的抽痛或脹痛,為搏動性疼痛。 | 幾小時至3天 |
叢集性頭痛 | 劇烈的疼痛集中於單側眼眶、上眼眶或顳部。 | 30分鐘至2小時,且反覆發生1至8次 |
次發性頭痛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青光眼、腦膜炎、腦腫瘤等,其頭痛位置會因疾病不同而異。
頭痛雖然普遍,但也不容忽視,因為在極少數情況下,它可能是嚴重大疾病的徵兆,如中風、腦膜炎等。因此,當頭痛出現時,最好尋求專業醫療建議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
頭痛的種類與治療
頭痛的原因複雜,可以分為外傷性頭痛和內源性頭痛。外傷性頭痛通常是頭部受到外力打擊引起的,而內源性頭痛則涉及肌肉痠痛、血管或神經細胞的異常。原發性頭痛可能與緊張型頭痛、偏頭痛和叢集性頭痛有關,每種頭痛都有其特徵性和好發羣體。
- 緊張型頭痛:普遍存在,好發於20-50歲,由肌肉痠痛和頭頸部姿勢不良引起。
- 偏頭痛:女性較常見,好發於12-40歲,與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激素變化有關,有家族遺傳風險。
- 叢集性頭痛:男性居多,好發於15-40歲,與吸煙和飲酒習慣有關。
頭痛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急性疼痛治療和預防性治療,使用消炎止痛藥、神經興奮劑和其他處方藥物。非藥物治療包括穴位按摩、冷敷熱敷和調整飲食作息來舒緩頭痛。
偏頭痛的成因與解決方法
偏頭痛是由神經血管紊亂引起的,具體成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偏頭痛的疼痛特徵為跳痛、抽痛,常伴有血管搏動感、噁心、嘔吐和畏光症狀。
從中醫角度來看,偏頭痛的
偏頭痛的發作與治療
- 偏頭痛發作前可能有情緒變化、易怒、抑鬱、便秘或腹瀉、頸部肌肉僵硬等身體變化。
- 發作前1小時內可能出現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和語言能力改變的症狀。
- 典型偏頭痛為單側搏動性頭痛,伴有噁心嘔吐、畏光怕吵,持續4至72小時。
- 頭痛過後可能感到疲倦乏力、集中力差和情緒低落,但也可能感到心情愉快。
- 中醫學上將偏頭痛分為風寒型、肝火型、痰濕型和氣血虛弱型,並根據體質及疼痛性質進行治療。
偏頭痛的針灸與預防
- 針灸是偏頭痛發作時的重要止痛方法,且效果顯著。
- 在偏頭痛未發作時,患者可自行按摩特定的穴道以預防及舒緩頭痛。
- 魚頭天麻川芎白芷湯適合風寒型偏頭痛人士,具有袪風散寒的功效。
- 菊花薄荷茶適合肝火型偏頭痛人士,具有疏肝清熱的功效。
- 薏米陳皮水適合痰濕型偏頭痛人士,具有理氣袪濕的功效。
- 北芪黨參杞子桂圓湯適合氣血虛弱型偏頭痛人士,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
穴道 | 功效 |
太陽穴 | 疏經止痛 |
風池穴 | 袪風活絡 |
合谷穴 | 通經活絡 |
偏頭痛患者在日常生活可通過健康的飲食、規律的作息和適當的鍛鍊來預防頭痛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