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Dcard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做偏门 dcard」的話題,感覺台灣年輕人對這塊真的充滿好奇。我自己也潛水看了不少分享文,發現大家對偏門工作的定義差超多,有人覺得是灰色地帶的短期高收入工作,也有人認為是正規但冷門的職業路線。
先來整理幾個Dcard上常出現的偏門類型:
類型 | 常見例子 | 月收入範圍 | 風險程度 |
---|---|---|---|
短期高報酬 | 博弈客服、代購水貨 | 5-20萬 | ⚠️⚠️⚠️ |
冷門技術活 | 寵物溝通師、塔羅占卜 | 3-8萬 | ⚠️ |
數位游牧 | 聯盟行銷、虛擬貨幣套利 | 不固定 | ⚠️⚠️ |
特殊服務業 | 陪玩陪聊、代排隊 | 2-6萬 | ⚠️ |
看這些討論串最有趣的是,很多樓主會強調「偏門不等於違法」。像有個做寵物鮮食烘焙的網友就說,她當初被家人說是做偏門,現在月入十幾萬還開了實體店。不過也有慘痛案例,像是接海外博弈設計案結果帳戶被凍結的,這種分享文下面通常會有一串「幫QQ」的留言。
我自己問過做代購的朋友阿凱,他說關鍵是要抓準「合法但需求大」的縫隙。像他專做日本藥妝店限購商品,靠預購制跟小批量進貨,不用囤貨也不用碰仿冒品,淡季月賺5萬、旺季可以衝到15萬。他說這種偏門要花時間培養客群,但比想像中穩定。
Dcard上還有一種是分享「偏門轉正職」的經驗談。有個從直播主轉做聲音後製的網友說,當初被笑是不務正業,現在接案接到手軟。這些文章底下常出現「早知道當初也…」的感慨,不過更多人是問「怎麼入門」或「求帶」。建議真的想嘗試的話,至少要查清楚稅務問題跟合約細節,有些樓主會曬出被抽成的慘痛教訓。
最近在Dcard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為什麼台灣年輕人開始考慮做偏門? – 閒聊板」,發現身邊真的越來越多朋友在討論這個現象。其實這背後反映的是現在台灣年輕人的生存困境,22K起薪、高房價、低成長的環境,讓大家開始思考「正途」以外的可能性。
先來看看幾個常見的偏門工作類型跟他們的吸引力:
類型 | 月收入範圍 | 主要吸引力 | 風險等級 |
---|---|---|---|
網路博弈客服 | 5-10萬 | 高薪、遠端工作 | ★★★★ |
代購跑腿 | 3-8萬 | 時間自由、門檻低 | ★★ |
直播主 | 2-20萬+ | 成名機會、粉絲經濟 | ★★★ |
地下金融 | 10萬+ | 暴利、現金流 | ★★★★★ |
說真的,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是不想走正路,而是正路根本看不到未來。我朋友阿明在科技業當工程師,每天加班到半夜,領的薪水卻連台北市的廁所都買不起。反觀他高中同學在做代購,時間自由又能賺到他的兩倍薪水,這種落差感真的會讓人動搖。
另一個關鍵是社會觀感的改變。以前做偏門會被說「不學好」,但現在大家反而覺得「敢衝敢賺」才是本事。社群媒體上整天看到網紅炫富,年輕人難免會被這種「快速成功」的價值觀影響。加上疫情後經濟不景氣,更多人開始覺得與其苦苦掙扎,不如賭一把試試看。
最近在「做偏門真的比正職賺得多嗎?過來人分享 – 工作板」這個話題討論度很高,身邊也有朋友在考慮要不要轉行做偏門。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個人情況,我認識幾個做偏門的朋友,他們的故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參考。
先說說阿傑吧,他原本是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月薪大概6萬多,後來跑去經營地下賭博網站。頭半年確實賺很兇,月入20幾萬跑不掉,但後來被警察盯上,現在還在跑法院。他常說:「錢是賺得快,但每天提心吊膽的日子真的不好過。」這種偏門雖然收入高,但風險也相對大很多。
另一個朋友小美是做代購的,專門從國外帶一些限量版的球鞋回來賣。她跟我分享過一份簡單的收支表:
項目 | 正職工作(行政) | 代購偏門 |
---|---|---|
月收入 | 3.2萬 | 8-15萬 |
工作時間 | 朝九晚五 | 彈性 |
風險 | 低 | 中 |
壓力來源 | 上司要求 | 貨源不穩 |
小美說做代購最麻煩的就是要隨時盯著國外網站搶貨,而且常常遇到客人跑單或是海關扣貨的問題。雖然賺得比正職多,但心理壓力其實不小。
還有一個做地下錢莊的朋友阿豪,他的收入更誇張,聽說一個月可以抽50萬以上。不過他去年突然消失,後來才知道是被黑吃黑,現在人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這種偏門雖然來錢快,但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其實從這些例子來看,偏門確實有可能比正職賺得多,但你要付出的代價也很可觀。除了法律風險,心理壓力、社交圈子的改變都是要考慮的。我另一個朋友原本在酒店上班,賺得比辦公室多好幾倍,但後來因為作息不正常搞壞身體,現在醫藥費反而花更多。
在台北做偏門工作要注意哪些事? – 在地板,這個問題其實很多剛來台北打拼的年輕人都會好奇。所謂偏門工作,像是夜市擺攤、臨時工、代購、跑腿等等,雖然不像正職工作那麼穩定,但確實是不少人在台北生存的方式。不過做這些工作其實有很多細節要注意,不然很容易踩到地雷或是惹上麻煩。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合法性問題,台北雖然機會多,但法規也相對嚴格。像是擺攤要留意是不是在合法區域,不然警察一來開單,可能一天賺的都不夠繳罰款。另外代購或跑腿也要小心不要觸犯稅法或走私的問題,這些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再來就是地點選擇,台北每個區域的特性都不一樣。比如說你想做夜市生意,士林夜市和饒河街的客群就完全不同,前者觀光客多,後者本地人居多,定價和商品種類都要跟著調整。如果是跑腿或代購,信義區和大安區的需求可能又跟萬華不一樣,這些都要事先做好功課。
最後就是現金流的掌握,偏門工作很多都是現金交易,容易有收入不穩定的問題。建議每天都要記帳,而且要留一筆緊急預備金,不然遇到突發狀況可能會很慘。另外也要小心被騙或是收不到錢的情況,特別是接案子的時候,最好能先收部分訂金。
注意事項 | 具體內容 |
---|---|
合法性 | 確認工作是否合法,避免觸法被罰款或起訴 |
地點選擇 | 根據區域特性調整經營策略,了解當地客群需求 |
現金流管理 | 每日記帳、保留預備金,接案時最好先收部分訂金 |
人際關係 | 建立可靠的人脈網絡,但也要保持警覺避免被騙 |
時間安排 | 偏門工作常需要彈性工時,但要避免過勞影響健康 |
在台北做偏門工作雖然自由,但其實比正職更需要動腦筋。像是要隨時觀察市場變化,客人今天喜歡什麼明天可能就換了,所以靈活度要很高。另外這種工作通常沒有勞健保,自己要記得去工會加保,不然生病或出意外會很麻煩。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有心理準備收入可能時好時壞,這個月賺很多不代表下個月也一樣,所以財務規劃真的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