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消傷通路是中醫傷科領域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體內部的組織和器官在受到外力傷害後,能夠自我修復和康復的能力。這種能力源於人體的經絡系統,經絡系統由一系列的經脈和穴位組成,它們不僅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還肩負著傳導信息、調節人體功能的重要作用。允消傷通路的強健與否,直接影響著傷患的康復速度和程度。因此,中醫在治療外傷時,不僅著眼於表面的創傷,更注重整體的調節和修復,從而達到最佳的療效。
允消傷通路的未來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允消傷通路的概念將得到更深入的瞭解和應用。在醫療領域,醫生可以利用這項技術來設計新的手術方法,減少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在電子產品中,允消傷通路的原理可以應用於製造更耐用的產品,能夠承受日常使用中的衝擊和壓力
新發現:調整鐵死亡「分子開關」改善心肌梗死預後
2023年1月13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子健教授課題組在細胞死亡領域權威期刊《細胞死亡與分化》(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心肌梗死時鐵死亡調控的新機制。該研究發現了信號接頭蛋白HIP-55作為關鍵分子,通過與AKT激酶相互作用,對鐵死亡過程產生影響。這一發現為理解細胞死亡機制提供了新洞見,並為心肌梗死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靶點。
心肌梗死是全球範圍內導致心臟病發作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心肌梗死過程中,心肌細胞的死亡是造成心血管結構和功能缺損的主要原因。因此,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對於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鐵死亡作為一種新發現的細胞死亡方式,最近被證明在多種疾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心臟病。不過,鐵死亡的調控機制仍有很多未知之處,尤其是在這些過程如何與已知的細胞存活和死亡通路相互作用方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研究團隊通過一系列的體內外實驗發現,HIP-55作為一個新的AKT激酶底物,在鐵死亡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他們鑑定出AKT磷酸化HIP-55的位點,分別是Ser269和Thr
NOTCH信號通路的發現、結構和調節機制
NOTCH基因的早期發現
在20世紀初,研究者首次在帶有特殊翅膀形態的黑腹果蠅中發現了NOTCH基因。這種形態的出現源於NOTCH基因的突變,它引起了科學家對這個基因及其功能的關注。隨後,研究者在其他物種中發現了NOTCH的類似基因,這些基因在結構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表明NOTCH信號通路在進化上是古老的且發揮着重要作用。
NOTCH受體的結構
NOTCH受體是一種跨膜蛋白,它經歷了複雜的加工過程,包括三次切割。最終的受體結構包括一個位於細胞外的氨基端區域,一個跨膜區和一個位於細胞內的羧基端區域。其中,細胞外的氨基端區域包含與信號傳導直接相關的Ecdysone-responsive元件(ECE)和賴氨醯酶同系物1(LFNG)結構域。
NOTCH 受體、配體與共體配體的結構域
NOTCH 前體在達到細胞膜之前,會在高爾基體中經歷 S1 裂解。切割總是在保守的位點(異二聚化結構域)進行,由弗林蛋白酶樣蛋白酶催化,形成異二聚體(成熟形式)。[2]
NOTCH信號通路的生理作用和相關疾病
NOTCH信號通路在發育中的作用
NOTCH信號通路深深參與了多個組織和器官的發育,包括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在發育過程中,NOTCH信號通過調節細胞分化、生長和死亡來控制組織結構的形成和功能。
NOTCH信號通路在疾病中的作用
NOTCH通路的異常激活或抑制已被證明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
NOTCH信號通路的發現和進展
NOTCH基因的最初發現
黑腹果蠅中的發現
在1917年和1919年,科學家在具有NOTCH翼的果蠅突變體中首次觀察到了NOTCH基因的影響。這些果蠅的翅膀末端有凹口,這是由於NOTCH基因的單倍體不足造成的。
NOTCH基因的鑑定和測序
1983年和1985年,研究者在黑腹果蠅中分離出NOTCH基因,並對其進行了測序。
NOTCH蛋白的結構
1986年的研究發現,NOTCH蛋白具有跨細胞膜結構,並且發現該蛋白含有許多表皮生長因子(EGF)樣重複。
跨細胞膜結構的發現對NOTCH信號的研究有重大意義。
NOTCH信號在動物中的普遍性
在1988年和1989年,研究者在秀麗隱杆線蟲中發現了LIN-12和GLP-1,它們是NOTCH的同源物,與線蟲的發育有關。
生物
基因
影響
秀麗隱杆線蟲
LIN-12
參與發育過程
秀麗
NOTCH 信號通路及其治療靶點
在臨牀前和臨牝環境中,對 NOTCH 信號通路其他成分的研究不斷深入,雖然目前尚未有FDA批准的藥物或抗體應用於臨牀。近期,有關 NOTCH 信號通路的分子結構分析、複雜調控機制以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多樣化功能的研究層出不窮,這些研究揭示了 NOTCH 信號相關分子領域中一些尚未探索的空間。圖1展示了 NOTCH 信號通路研究的簡史。牢固掌握 NOTCH 信號的運作原理,以及開展更多的研究工作,對於這一領域的進步至關重要。[1]
NOTCH 信號通路的特徵
與經典的信號通路(如 GPCR 和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相比,NOTCH 信號通路具有獨特之處。在經典信號通路中,信號傳導通常涉及多種中間體,但在 NOTCH 信號通路中,從膜受體到核效應器的過程中沒有中間體。受體會經過三番切割,直接進入細胞核內(圖2)。此外,NOTCH 受體的 S2 切割是由與相鄰細胞表達的配體所觸發的,這表明 NOTCH 信號傳導範圍較為侷限。NOTCH 信號參與動物生命的多個方面,包括細胞分化、發育、組織功能與修復,以及在不涉及癌症和癌症相關的疾病中發揮作用。因此,深入瞭解 NOTCH 信號通路的結構至關重要。[2]
NOTCH 受體、配體與共體配體的結構域
NOTCH 前體在達到細胞膜之前,會在高爾基體中經歷 S1 裂解。切割總是在保守的位點(異二聚化結構域)進行,由弗林蛋白酶樣蛋白酶催化,形成異二聚體(成熟形式)。[2]
NOTCH1受體結構與功能
在這份綜述中,我們將以小鼠NOTCH1受體為例,來探討成熟NOTCH受體在細胞膜上的結構特徵。NOTCH受體的胞外結構域(N端)由36個EGF樣重複序列和一個名為NRR的負調節區域組成。值得注意的是,第11個和第12個EGF樣重複序列被公認為與配體相互作用的主要位點。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細胞外結構域上的其他基序也可能參與配體結合。NRR區域包含三個lin12-NOTCH重複序列(LNR)和一個對S2剪切位點至關重要的異二聚化區域。
蛋白結構域
功能
EGF樣重複序列
與配體相互作用
NRR(負調節區域)
包含S2剪切位點
LNR(lin12-NOTCH重複序列)
參與受體調節
在跨膜區域後,NOTCH受體包含一個細胞內RBPJ相關模塊(RAM),這個區域負責與細胞核中的轉錄因子相互作用。RAM域內含有七個錨蛋白重複(ANK)域,而核定位序列位於ANK結構域的兩側。
在細胞內結構域(C端)的末端,存在一個富含脯氨酸/穀氨酸/絲氨酸/蘇氨酸的保守基序——PEST結構域。這些位點在NOTCH細胞內結構域(NICD)的穩定性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中,NOTCH2-4的結構與NOTCH1相似,只是在EGF樣重複的數量、糖基化水平以及PEST結構域的長度上有所不同。
NOTCH受體的水平由組成性內吞作用控制,這一過程涉及泛素連接酶的催化。大量的NOTCH受體在蛋白酶體中經歷泛
變化萬千的Notch路徑:揭示激活的奧秘
在細胞膜上,成熟的Notch受體以異二聚體的形式存在,它的異二聚化結構域在高爾基體中會被切割(稱為S1切割)。通常,只有當Notch受體的胞外結構域與其他配體結合時,才會啟動內吞作用。這種內吞作用會誘導受體結構發生變化,暴露出S2切割的酶切位點。隨後,受體會經歷S3切割,轉變為效應器形式,即Notch胞內結構域(NICD)。NICD可以在細胞質中被降解,或者轉運到細胞核中以調節目標基因的轉錄(請參見圖2)。在Notch信號通路的起始過程中,S2切割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S2切割的結構基礎,詳見圖2。在Notch沒有活化的靜默期,S2位點(金屬蛋白酶位點)被稱為「自抑制結構域」的LNR結構域所隱藏。當Notch與配體結合後,受體的結構會擴展,使得S2位點得以暴露進行切割。負責S2切割的核心酶包括去整合素和金屬蛋白酶(ADAM10和ADAM17),以及ADAMTS1,這些都是藥物研究的熱門目標。S2切割的產物,包含跨膜結構域和胞內結構域,被稱為NEXT。NEXT在S3位點進一步被切割,釋放出NICD,它能夠轉移到細胞核中並作為轉錄因子發揮作用。負責S3切割的酶是γ-分泌酶,該酶含有催化亞基PS1和PS2,以及APH-1、PEN-2和NCT。然而,γ-分泌酶的經典底物不僅包括Notch受體,還包括澱粉樣前體蛋白(APP),這與阿爾茨海默病
NOTCH信號轉導的機制與最新研究
模型
描述
內吞獨立模型
在細胞膜中發生S3裂解,NICD從細胞膜釋放後被轉運到細胞核內,通過與CSL(CBF-1/捲曲蛋抑制劑白/Lag1)相互作用調節基因轉錄。
內吞激活模型
NICD在內體中通過S3裂解釋放,然後被轉運到細胞核內,與CSL相互作用,激活基因轉錄。
NICD對基因轉錄的調節
NICD(Notch受體的胞內部分)進入細胞核後,通過與轉錄因子CSL結合,調節基因表達。在傳統模型中,CSL與輔阻遏蛋白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結合,抑制靶基因轉錄。當NICD結合CSL時,它改變了CSL的構象,導致抑制蛋白解離並招募轉錄激活夥伴,從而促進靶基因轉錄。
NOTCH信號轉導的靶基因家族包括HES(Hairy/Enhancer of Split)家族,這些基因通過含有YRPW基序的HEY(HES家族成員)進行調控。
NOTCH信號轉導的最新發現
在2019年,Kimble等人使用單分子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發現在秀麗隱杆線蟲的生殖系幹細胞中,NICD決定了轉錄激發的概率,從而影響新生轉錄物的數量。然而,這些發現與經典的NOTCH信號轉導模型有所不同。
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NICD並未在細胞核中協調同步轉錄反應,並且
NOTCH信號的新發現及其在基因轉錄和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調節轉錄突發持續時間和促進基因轉錄的機制
Kimble研究顯示,NOTCH信號在轉錄調節中發揮作用,特別是對轉錄突發的持續時間有顯著影響。雖然NOTCH信號不直接影響信號強度或突發之間的間歇期,但它可能通過增強重新定位來促進基因轉錄,例如對於MYC基因的表達。
在建立具有AGS特徵的研究模型之前,研究者利用AGS患者的活檢組織成功培育出肝類器官,這些肝類器官可能成為研究AGS的理想三維模型。JAG1純合突變通常會導致小鼠胚胎致死,但研究者已成功構建了Jag1錯義突變(H268Q)的純合小鼠Ndr/Ndr模型,該模型的胚胎致死率和AGS特徵顯著降低。在存活的小鼠中,可見典型的膽管缺失以及其他AGS特徵,如心臟、血管系統和眼睛的缺陷。
延伸閲讀…
北大第三醫院李子健課題組在Cell …
允消傷通路允消傷乳膏
非經典NOTCH信號傳導途徑的重要影響
除了經典的NOTCH信號通路,其他信號傳導途徑也被發現能夠激活NOTCH信號。這些非經典的NOTCH信號通路在細胞內外的信號傳遞過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內體更新和NOTCH信號的激活
NOTCH受體在與配體結合後,並非所有受體都會被內吞和降解。一些受體會返回細胞膜,或在內體中激活,這些過程不依賴於配體的存在。內體中的ADAM和γ-分泌酶參與了這一過程。
不依賴配體的NOTCH信號在T細胞發育中的作用
T細胞受體(TCR)介導的信號傳導對於T細胞的自我擴增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PKC被激活,從而激活內體中的ADAM和γ-分泌酶,進而啟動NOTCH信號傳導。激活的NOTCH信號能夠上調免疫相關基因,增強免疫反應。
NOTCH信號通路
功能
經典NOTCH信號通路
轉錄調節
非經典NOTCH信
NOTCH信號在身體發育和損傷修復中的作用
NOTCH信號的雙重功能
NOTCH1在順式和反式激活中均發揮作用,因此,順式和反式相互作用的平衡對於信號輸出至關重要。
NOTCH信號的激活受到多種信號的調節,如AKT、RUNX1、SIRT6、CBFB和DEC1。
多種非編碼RNA,如microRNA-26a、microRNA-26b、microRNA-153、microRNA-182和microRNA-34a,可以調節NOTCH受體的水平。
一項研究發現,一氧化氮(NO)可以調節ADAM17和USP9X的活性,進而影響NOTCH信號傳導。
DYRK2被發現可以磷酸化NOTCH1胞內結構域,促進其被FBXW7降解。
NOTCH信號傳導中的交互作用
參與者
功能
NOTCH受體
接收信號,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達
NOTCH配體
結合NOTCH受體,啟動信號傳導
AKT
調節NOTCH信號的轉錄
RUNX1
參與NOTCH信號通路
SIRT6
調節NOTCH信號的活性
CBFB
參與NOTCH信號的轉錄調節
DEC1
參與NOTCH信號的調節
microRNAs
調節NOTCH受體的水平
ADAM17
在脊椎動物的體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振盪週期與HES7的半衰期一致,並誘導Lfng轉錄。LFNG作為一種糖基轉移酶,可以在翻譯後修飾NOTCH的胞外結構域,週期性地阻斷NOTCH受體的切割,導致環狀NICD的形成。PSM是一組自持振盪單元,但其間的同步振盪,取決於NOTCH信號的傳輸。在MPC的生長和發育過程中, NOTCH信號通過不同的配體和受體(NOTCH1、NOTCH2、JAG1、DLL1),調節和抑制成骨細胞、軟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產生。此外,最新研究表明,抑制糖代謝,可引導NOTCH調節MPC,證明瞭NOTCH信號在骨骼微環境中的複雜作用。在小鼠模型中,NOTCH信號傳導的缺失,導致MPC耗竭和骨折不癒合。這與激活的JAG1-NOTCH信號傳導,可以減少MPC衰老和細胞週期停滯有關。有趣的是,間歇性和暫時性地使用γ-分泌酶抑制劑治療骨折,可顯著促進軟骨和骨愈傷組織的形成。這表明NOTCH信號以時間和空間依賴的方式發揮其功能。
NOTCH 信號在心血管發育中的作用
在心壁形成過程中,NOTCH 信號通過抑制肌生成,來調節心肌細胞與非心肌細胞的比例,從而進一步促進房室管重塑和成熟、EMT 發育和心臟瓣膜形成。在心內膜層,DLL4-NOTCH1 介導的Hey1 /2 – Bmp2 – Tbx2通路是一個複雜的負反饋調節迴路,其中,過度表達的Tbx2,可以反過來抑制上游Hey表達。在缺乏關鍵 NOTCH 信號分子的胚胎中,EMT 發育受阻,心內膜細胞被激活,但未能分散並侵入心臟膠質細胞。
NOTCH 信號對心血管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NOTCH 信號傳導可以影響鈣粘蛋白、TGF-β 家族成員和骨形態發生蛋白 2 (BMP2) 的表達。
在房室管中,通過下調 VEGFR2,NOTCH 信號傳導進一步誘導 EMT。
研究發現,活性狀態的NOTCH1在小梁膜底部的心內膜細胞中表達最高。
骨形態發生蛋白 10 (BMP10) 和 Neuregulin 1 (NRG1) 是 NOTCH 信號傳導的關鍵分子,可在小梁發育過程中調節心肌細胞的增殖、分化和正確摺疊。
NOTCH 信號傳導,在內皮細胞的動靜脈分化中起決定性作用。
NOTCH信號在動靜脈分化的作用
NOTCH 信號傳導誘導動脈標誌物 ephrin
最新研究顯示,NOTCH訊號在免疫細胞的展翅發育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例如,NOTCH配體與造血幹細胞(HSC)的交互作用,有助於啟動T細胞的分化歷程。此外,體外實驗發現,利用DLL4和VCAM-1信號,可以誘導出CD7陽性的T細胞,這些細胞在移植到胸腺後,能進一步分化為成熟的T細胞。
在B細胞的發展中,脾邊緣區B細胞(MZB)的生成,則有賴於NOTCH1和DLL1的信號傳導。同時,活躍的NOTCH2信號,被發現能夠引導濾泡B細胞向MZB細胞轉化,這使得成熟的B細胞亞羣能夠根據免疫系統需求,迅速且動態地轉換角色。
另外,先天淋巴細胞(ILC)的發育也需要NOTCH的參與。值得注意的是,ILC能透過DLL1,激活MZB細胞,從而增強抗體的生成。
在當前研究中,NOTCH信號對骨髓細胞如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和粒細胞的發育也有著顯著影響。
在膽道細胞的分化與膽道形成過程中,NOTCH信號傳導也發揮著核心作用。尤其是由NOTCH2和JAG1介導的信號,可以促進與膽管細胞分化相關的轉錄因子表達,進而引導肝細胞向膽管細胞分化,並促進膽管板的形成。在SOX9肝臟特異性缺失的小鼠模型中,SOX9(NOTCH信號的下游分子)的表達與膽管的不對稱發育同步。有趣的是,在由肝臟特異性缺失引起的膽道發育延遲小鼠模型中,SOX9最終以自發消退,這證明SOX9在膽道發育的時間調節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肝臟具有
抑制NOTCH信號通路,增強分泌型腺泡細胞的分化。此外,NOTCH/DLL1的協同作用與Wnt信號通路的橫向抑制,共同驅動潘氏細胞的分化及隨後的腸道隱窩形成。在胃幹細胞的譜系選擇中,NOTCH信號扮演著關鍵角色,是維持胃竇幹細胞穩態的必需信號。對已分化的成熟胃上皮細胞而言,活化的NOTCH信號傳導會導致其去分化。在胰腺祖細胞的增殖及正確的細胞分化過程中,NOTCH信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胰腺中,DLL1和DLL4特異性表達於β細胞,而JAG1則在α細胞中表達。DLL1-NOTCH-HES1信號通路促進了多能胰腺祖細胞的生長及其分化方向,而JAG1與DLL1的競爭性誘導則具有相反的作用。NOTCH信號對神經原性表型具有負向調控作用。在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NOTCH信號的缺失會促使神經幹細胞分化為神經元,並促進膠質細胞的產生。目前,NOTCH信號調節神經系統發育的模式包括:經典的橫向抑制模型,類似於血管發育;以及涉及HES1、NEUROG2和DLL1/2的振盪表達模型。此外,NOTCH信號在調控大多數膠質細胞亞型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儘管對少數膠質細胞亞型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在周圍神經系統中,NOTCH信號與Hairy2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神經細胞的分化至關重要,但具體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活化的NOTCH信號可抑制三叉神經元的發生和神經細胞的分層,從而導致大腦發育異常。在先天性巨結腸疾病中,NOTCH信號被發現可以驅動
\( NOTCH \) 信號傳導路徑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NOTCH \) 信號傳導是表皮生長因子(EGF)受體家族的重要成員,其橫跨細胞膜四重跨膜蛋白質,參與介導細胞 – 細胞間的通信。在健康組織中,\( NOTCH \) 信號對於細胞的發育、分化和形態發生至關重要。然而,當這個信號轉導路徑出現異常時,它可能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包括遺傳性和非遺傳性疾病。
在皮膚中,\( NOTCH \) 信號被證明在皮脂腺的發育和功能中發揮關鍵作用。皮脂腺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的複雜性腺體,負責生產和分泌皮脂(一種油性物質)到表皮中,以幫助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屏障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 NOTCH \) 信號的異常可能與多種皮膚病的發生相關,例如化膿性汗腺炎、銀屑病和特應性皮炎。
疾病
NOTCH 信號的影響
CADASIL
\( NOTCH3 \) 基因突變導致小動脈血管疾病,是成人中風和血管性痴呆的常見遺傳原因。
AGS
\( JAG1 \) 和 \( NOTCH2 \) 基因突變導致多器官發育不良,最突出的是肝損傷和膽汁淤積。
Cell
華中科技大學課題組在38分的sttt發表超重磅綜述,帶你詳解這一經典熱門通路!
研究者在AGS患者和小鼠模型中發現,SOX9的表達水平與肝損傷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進一步的研究表明,SOX9過表達可以挽救Jag1+/-小鼠模型中的膽管丟失。過表達的SOX9可以調節NOTCH2基因的表達,這有助於彌補JAG1配體表達的不足。這些新的研究模型和實驗數據為AGS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
NOTCH基因
AGS表型
JAG1
肝內膽管發育不良或缺失
DLL3
脊髓肋骨
NOTCH信號通道與癌症
NOTCH信號的發現及其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NOTCH信號通路是一種保守的細胞-細胞通訊系統,最初在果蠅中發現,它參與了包括細胞分化、細胞凋亡和細胞遷移在內的多種生理過程。在哺乳動物中,NOTCH通道由四個受體(NOTCH1-4)和五個配體(JAG1, JAG2, DLL1, DLL3, DLL4)組成。當NOTCH受體與配體結合時,受體會被激活,從而引導一系列的事件,最終導致轉錄因子的釋放,進而調節目標基因的表達。
NOTCH信號在腫瘤發生中的作用
在癌症中,NOTCH信號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可能會導致細胞生長、分化和凋亡的異常。
NOTCH信號的異常激活可以通過多種機制發生,包括NOTCH受體或配體的基因突變,或者通過與其他信號通路的交叉談話。
NOTCH信號的異常激活與多種癌症類型有關,包括肺癌、肝癌、卵巢癌和結直腸癌。
NOTCH信號的異常激活可能會導致腫瘤起始細胞表型的控制、上遊或下游腫瘤相關信號因子的調節、血管生成或腫瘤侵襲的促進以及細胞週期的調節等。
NOTCH信號與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
T-ALL是一種由成熟T細胞前體發生的急性白血病。NOTCH1的致癌作用最早在T-ALL患者中發現,這些患者中約有50%存在NOTCH1激活突變。這些突變導致NOTCH1受體的異常激活
NOTCH訊號系統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與肺癌中的研究進展
NOTCH訊號系統在細胞的發育及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研究發現其在多種癌症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尤其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NOTCH訊號通路的異常激活被證明與疾病的惡性和治療抵抗有關。此外,在肺癌中,NOTCH的參與也涉及腫瘤的發生和進展。以下將重點介紹NOTCH在這些癌症中的作用機制及臨牀意義。
NOTCH訊號系統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的作用
在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中,NOTCH1的激活是主要的癌變機制之一。NOTCH1通過與其他基因的交互作用,如LncRNA LUNAR1,促進了T-ALL細胞的快速增殖。此外,NOTCH信號通路還透過調節細胞週期蛋白,如cyclin D3、CDK4和CDK6,來控制T-ALL細胞的週期轉變。最近的研究還發現NOTCH3在白血病患者中出現激活突變,這為理解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病理機制提供了新視角。此外,在其他血液系統疾病中,如脾邊緣區淋巴瘤(SMZ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CLL)中也檢測到NOTCH的激活突變,這些突變與患者的低生存率相關。在BCLL小鼠模型中,阻斷NOTCH信號通路被證明可以減少疾病發病率和提升存活時間。然而,激活NOTCH信號則會增加B-CLL細胞的存活率並促進化療抵抗。在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中,NOTCH信號通路通過FBXW7-CCL2/CSF1通路參與腫瘤生長。總之,NOTCH在多數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作為癌基因發揮作用。
NOTCH訊號系統在肺癌中的作用
在肺腺癌(LUAD)患者中,NOTCH1和NOTCH3的高表達被檢測到,這與NUMB
NOTCH受體突變頻率
癌症類型
NOTCH1
NOTCH2
NOTCH3
NOTCH4
EC
12%
–
–
–
SCLC
27%
–
–
–
ESCC
10%
–
–
–
HNSCC
9%
–
–
–
SGC
8%
–
–
–
CAC
10%
–
–
–
CCA
13%
–
–
–
PAC
15%
–
–
–
NSCLC
19%
–
–
–
HCC
10%
–
–
–
BC
13%
–
–
–
RCC
11%
–
–
–
OvC
23%
NOTCH信號與癌症發展的複雜關係
最新研究表明,NOTCH家族成員NOTCH1和NOTCH3可以直接促進卵巢癌的進程。NOTCH3的過表達與細胞增殖和凋亡抑制有關,涉及腫瘤的轉移和復發。在卵巢癌中,NOTCH3的表達與JAG1和JAG2呈正相關,而JAG1-NOTCH3的激活則需要動力蛋白依賴性的內吞作用。此外,NOTCH2/NOTCH3以及其他NOTCH信號分子被發現可通過抑制JAG來激活VEGFR2啓動子的甲基化,從而促進卵巢癌的血管生成。
NOTCH信號在肝細胞癌中的作用
雖然NOTCH信號在肝細胞癌(HCC)中的作用不太明確,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在某些HCC亞型中激活,這些亞型具有獨特的分子和臨牀病理特徵,並且NOTCH激活與較差的預後相關。NOTCH的激活被證明可以促進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的激活,進而促進肝細胞癌中的血管生成。此外,NOTCH激活還能夠促進HCC中EMT進程和遠處轉移的發生。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顯示,NOTCH的激活可能會減緩HCC的生長,並與較好的預後有關。這種矛盾的功能可能與NOTCH1和P53的突變狀態有關。在P53野生型的HCC細胞中,NOTCH1的激活會增加其侵襲性,而對P53突變的HCC細胞,NOTCH1的激活則會降低其侵襲性。儘管NOTCH在HCC中的作用仍存在爭議,但主流觀點認為,它主要是致癌因素。
NOTCH信號與神經膠質瘤
傳統觀點認為,NOTCH信號可導致神經膠質瘤的發生,因為它維持膠質瘤幹細胞的活性。在體外和體內實驗中,抑制腦微血管內皮細胞中NOTCH配體,或使用γ-分泌酶抑制NOTCH信號通路,可以抑制膠
NOTCH信號通路的雙重角色:從致癌因子到腫瘤抑制因子
在神經膠質瘤中的作用
NOTCH信號通路在神經膠質瘤中的作用錯綜複雜,它既可以被視為致癌因子,也可以作為腫瘤抑制因子。這取決於腫瘤的亞型和具體的微環境。在某些情況下,NOTCH的激活促進了腫瘤的生長;而在其他情況下,NOTCH則被證明有抑制腫瘤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NOTCH信號通路的機制,對於制定有效的腫瘤治療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在唾液腺腺樣囊性癌中的作用
約有75%的唾液腺腺樣囊性癌(ACC)患者存在NOTCH1或NOTCH2的激活突變。
在臨牀試驗中,NOTCH1抑制劑展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效果。
在ACC的異種移植物(PDX)模型中,NOTCH突變和擴增激活了MYB信號通路,這可能是ACC發生的重要驅動因素。
激活的NOTCH1信號促進了CD133(+)ACC細胞的產生,這些細胞被認為是ACC的腫瘤幹細胞。
在透明細胞腎細胞癌中的作用
在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中,NOTCH配體和受體的過表達常見。
激活的NOTCH1信號導致腎小管上皮的異常增生。
γ-分泌酶抑制劑在體內外實驗中顯示出抑制CCRCC細胞增殖的作用。
在鱗狀細胞癌中的作用
在某些情況下,如鱗狀細胞癌(SCC)中,NOTCH可以作為腫瘤抑制因子。
NOTCH的抗腫瘤機制包括調節轉錄因子、激活下游抑制基因和抑制細胞
在SCC中,可探測到NOTCH1、NOTCH2和NOTCH3的失活。在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症(HNSCC)中,約40%的病例發現NOTCH1存在失活狀態。而在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中,NOTCH受體突變頻繁,導致通路功能喪失或下降。在肺SCC中,亦有NOTCH1和NOTCH2的功能障礙。此外,在膀胱、食管及宮頸的鱗狀細胞癌中,也有類似的發現。在SCC小鼠模型中,引入NOTCH1突變,腫瘤負荷增加,促進了鱗狀細胞癌的轉移。同時,γ-分泌酶抑制劑的研究顯示,抑制NOTCH中的S3裂解,可能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在鱗狀細胞癌中,多數研究發現,NOTCH功能受到上下游通路的影響,例如P53通路及RBP-Jκ440等轉錄抑制蛋白。然而,具體機制尚不清晰。有研究認為,NOTCH信號可能維持SCC幹細胞表型,而NOTCH1表達的降低,會導致細胞週期相關基因表達失調。
癌種
研究發現新型NOTCH信號調節劑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力
近期,一項由S. Majumder等人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研究揭示了NOTCH信號通路的新調節劑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力。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靶向NOTCH信號通路,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對腫瘤的反應。在實驗中,當小鼠體內的NOTCH2基因缺失時,樹突細胞(DC)的分化和成熟受到影響,導致這些細胞的抗原呈遞能力降低。這表明NOTCH信號對於DC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此外,使用JAG1競爭性拮抗劑可以減少調節性T細胞(Treg)的數量,從而增強抗腫瘤免疫能力。這些發現為癌症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樹突細胞(DC)分化的影響
NOTCH2缺失導致DC分化受阻,減少DC遷移和抗原呈遞能力。
Treg數量的調節
使用JAG1競爭性拮抗劑可減少Treg數量,提高抗腫瘤免疫能力。
此外,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來提高人造血祖細胞中cDC1s的dll1產量,這可能有助於自體疫苗接種的應用。總體而言,這些發現為NOTCH信號在腫瘤微環境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並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療法。
文章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