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厝拜拜水果」是入宅祭拜儀式的重要元素之一,根據傳統習俗,在入宅當日上午的準備物品中,要準備五種水果,每種3~5個。常見的水果包括柑子、柚子、荔枝、李。這些水果不僅代表著豐收和吉祥,也象徵著家人的安康和幸福。入宅前後的祭拜儀式和注意事項,將幫助我們打造一個充滿吉祥和正能量的新居。
入宅注意事項
新居裝潢改建應於入宅前完成,入宅後切莫再拆卸修造。各項物品可於入宅日前先行搬入,重要傢俱宜於入宅當天固定。入宅當天,全家人皆應手持吉祥物、金錢財物等依序入宅。入宅時宜開爐火,烹煮甜茶或湯圓以討吉利。大門外四周可佈置好採頭、門聯、鞭炮、吉祥物等紅色喜慶物品,以搶吉氣。


入宅祭拜儀式入宅當日上午拜天神準備物品:
- 三牲禮:一隻全雞、一條全魚、一副豬肉。
- 好採頭一對(帶葉子的白蘿蔔2個,圈上紅紙)。
- 發粿(音:發貴)、紅湯圓、紅龜粿、鮮花、清茶、燭台、香爐。
- 水果5種:每種3~5個。可用之水果為柑子、柚子、荔枝、李子、梨子、甘蔗、福圓、蘋果、鳳梨1~2個(鳳梨帶葉圈紅紙)。不可用蕃茄、芭樂、釋迦等水果祭祀。
- 壽金、大百壽金、福金、刈金 (詢問金紙行拜神用並代為撿整)。
供拜時由裡往外見天拜,窗户打室內亮燈。拜拜説詞:
‧祭拜「祖先」:(姓氏)家列祖列宗,子孫(姓名)給你們請安,請保佑我一家大小身體健康,家庭合樂,工作順利,生意旺市。
‧祭拜「天公爐」:玉皇大帝在上,弟子(姓氏)給你請安,請保佑我一家大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祭拜「福德正神」:福德正神在上弟子(姓氏)給你們請安,妻子(姓名)兒子(姓名)女兒(姓名)請保佑我們一家大小平安順利。
入宅當日傍晚時分拜地基主
祭拜地基主,是入厝不可少的民間宗教儀式之一,對有信仰的人,不妨參考一下。地基主和地基婆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住家守護神,也是與民間百姓生活上息息相關,主要是,因為不管家中的身體健康、財富、全家的平安,都由這二位小神掌管,所以您得先通過地基主和地基婆這一關。所以當您要搬新家前,不得不先打聲招呼,敬請地基眾神保護。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多數人搬家一定要拜拜的原因,希望入住後家人各方面都能夠順順利利、健健康康。今天小編就幫各位整理了入厝拜拜懶人包相關的資訊提供給各位,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入厝錢水】放哪裡?放多少?何時收以及如何處理,1分鐘學會為新家帶好運!正式入厝的第一天,俗稱「入厝」或是「入宅」。
入厝拜拜水果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習俗,特別受到許多台灣地區人的喜愛。每逢農曆年節或是節慶活動,家中常會準備一些鮮美的水果供奉祖先或是神明。這不僅是一種敬意的表達,也象徵著豐饒、吉祥和好運。
入厝拜拜水果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民們認為將豐收的水果供奉給神明可以祈求下一年的豐收,並保佑家人平安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習俗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承。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入厝拜拜水果的準備也因地區而有所不同。南部地區常見的水果包括芒果、木瓜和荔枝等熱帶水果,而北部地區則以蘋果、橙子等寒帶水果供奉。這樣的差異也展現了台灣豐富的農產資源和地理特色。
準備入厝拜拜水果並不只是選擇水果的種類,也需要注意水果的品質和狀態。選擇新鮮、成熟的水果可以展現對祖先的尊敬,同時也讓家人們享受美味。在選購水果時,人們通常會觀察果實的外觀、聞一聞果香和輕輕搖晃水果,確定其成熟度。
入厝拜拜水果的供奉場合通常是在家中的神龕或是祖先的墳墓前。家人們會在這一天早起,認真地擺放供品,並點起香燭禱告。這個過程充滿著莊嚴和敬意,宛如對祖先的回應和感謝。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這種祭祀習俗可能有所減少,但仍然保留在部分家庭中。在特殊的節慶或是重要的紀念日,人們仍然堅持著入厝拜拜水果這個傳統,並將其傳承下去。
延伸閲讀…
新居入宅
入厝送禮水果實用清單| 避免送水果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