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焚化爐分佈】台灣垃圾焚化廠列表 |台灣快變垃圾島 |八張圖表帶你看哪些縣市垃圾燒不完 |

【全台焚化爐分佈】台灣垃圾焚化廠列表 |台灣快變垃圾島 |八張圖表帶你看哪些縣市垃圾燒不完 |

TNL編輯部專用帳號,發表每天整理新聞、重點新聞分析整理。

今年以來,關於各縣市垃圾超載相關新聞層出不窮。

報導,高雄市焚化廠十月一日起停收外縣市垃圾,台東縣垃圾外運焚燒受到波及,只能垃圾送往縣內十三個垃圾掩埋場。

縣環保局強調持續各縣市焚化廠協調外,只能加強宣導民眾作好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才能延長掩埋場使用年限。

蘋果報導,雲林縣每日產生350噸垃圾,其中250噸委託運到外縣市焚化廠燃燒,高雄市環保局8月份時,指雲林自己有焚化爐不用,將續燒雲林垃圾。

目前雲林縣垃圾只能堆置掩埋場或臨時堆置場,加上之前囤積2萬噸垃圾,雲林縣每天有200噸垃圾可去。

中時報導,南投縣每日產生垃圾,需轉運外縣市焚化,但台中市處理南投縣垃圾量調降每日110公噸,致使竹山鎮、草屯鎮和魚池鄉,處理垃圾總計堆積3500公噸,垃圾危機迫在燃眉!聯合報導,宜蘭縣利澤焚化爐調高收費,預計下月底或11月初實施。

環保局昨天表示,主要是反映設備折成本,於花蓮縣每天外運120公噸垃圾到宜蘭處理,漲價每年要增加3千萬元費用。

台灣目前焚化廠消化量是否垃圾製造量焚?「一縣市一垃圾焚化廠」政策後,各縣市垃圾外運情況是如何?以下八張圖表帶你看台灣垃圾處理問題。

,行政院環保署統計資料庫數據,全台各家焚化廠每年處理垃圾量,九十年開始雖然趨緩,但增高,如今每年要焚化600萬公噸以上垃圾。

新竹、花蓮、南投縣缺少焚化爐,導致垃圾堆積危機。

全台焚化爐分布 Play

報導提到,全國24座焚化廠15年以上有15座,20年以上有5座,設備需不時歲修。

這些焚化廠要消化該縣市垃圾負擔,無力消化其他縣市垃圾,加上107年110年有14座須輪流停爐1年,全國焚化廠可以處理垃圾量,垃圾是國性問題。

因此我們維基百科數據,整理了各座焚化爐廠齡製成地圖,可以看到台灣目前垃圾處理設備使用年限問題,各焚化廠年齡整體而言,過於焚化廠消化垃圾能力令人堪憂。

看完焚化廠概況,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各縣市每天會產生多少垃圾。

環保署統計資料庫數據,去年每日垃圾產量排行如圖所示,新北市每日產生2768公噸,其次是高雄市與台北市,落921公噸。

縣市來分析,我們維基百科資料,進一步將前面提到焚化廠縣市歸類,北到南看看各縣市焚化垃圾能力。

將上面兩項資料分析計算,如果各縣市焚化廠消化該縣市垃圾,一天製造垃圾與一天可以焚化量,產生比值如下圖。

可以看到,桃園市和彰化縣一天產生垃圾於一天可以焚燒垃圾量,因此可能需要掩埋場配合才能順利處理垃圾問題。

接下來,我們沒有焚化廠縣市產生垃圾量,各個縣市政府提供公開資訊,加到那些要幫忙負擔外縣市垃圾縣市中…鼓勵多元評論觀點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遵守以下規範,您下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此規範:
雲林垃圾危機:斗六4樓高「垃圾山」飄惡臭,29日起停收公家垃圾
6年前

「底渣」風暴:唯一處理公司涉案遭凍結資金,南台陷入垃圾黑暗期
7年前

【圖輯】垃圾回收率破5成台灣,收回10%咖啡紙杯:問題出在哪?
7年前

中部垃圾大戰延燒:竹山工業區堆積5垃圾,立委籲環保署統籌各縣垃圾
8年前

轉眼到了年末轉職季,你準備要跟上趨勢,加入前景、薪資雙重看好雲端產業了嗎?現在報名AWS舉辦「2024 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系列」課程,一起探索雲端職涯!
這幾年來,名「數位轉型」科技革命改變了所有企業商業模式和文化,生成式AI崛起後,各類雲端解決方案成為備受企業管理階層關注下一項重點。

無論是上雲來統籌、規劃企業資源,還是技術架構轉換、整體營運流程轉型優化,讓企業上下雲端人才需求提升。
全台焚化爐分布

1111人力銀行調查,去年光是雲端人才工作機會數增長了兩成;AWS技能相關職缺佔了104人力銀行上類型職缺45%。

可見企業積極上雲、數位轉型普及環境之下,擁有雲端知識只是IT部門附加要求,無論是管理階層、技術人員、非技術人員,多公司招募人才時,希望求職者具備雲端相關知識,以便有效率地優化內部流程,創造多價值創新。

企業需求,數位技能對自我價值有提升。

AWS台灣數位技能研究發現,具備高階數位技能受訪員工年收入6萬美元,不具備數位技能受訪同儕高出121%。

另一方面,過半數(52%)掌握階數位技能受訪員工表示出工作意度,數位技能不只關乎待遇,能工作過程創造層滿足感。

由此可見,擁有雲端技能不只符合當代數位人才需求,能自己創造理想職涯待遇,現今轉職旺季,如果想要年後鬆轉職,雲端技能是你不可或缺關鍵!報名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年後鬆轉職煩惱!「如果現在會雲端技能怎麼辦?」擔心,現在開始來得及!研究指出,近年多企業認同技能證書效力,有75%受訪企業表示數位認證或培訓課程可以替代學士學位。

致力培訓雲端人才AWS,即於2月22日(四)下午,舉辦完全免費「2024 AWSome Day線上雲端培訓系列」課程,不論是想轉職雲端的非技術人員或技術開發者,還是即畢業社會新鮮人,只要利用午後3個時時間,能鬆加入探索雲端職涯行列。

本次課程AWS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資深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帶領,兩人擁有多年雲端培訓經驗,並雲端發展趨勢延伸運算、資料庫及安全性基礎知識,帶領學員基礎認識雲端。

2022年六垃圾量成長,新北、台中、高雄增幅居前。

新竹、花蓮、南投縣缺少焚化爐,導致垃圾堆積危機。

解決垃圾堆置問題,環管署推動焚化廠升級,優化環保設施、廢棄物資源化,提升環境衞生品質。

未來目標包括設施優化、掩埋場轉型、環境、科技執法。

2022年六垃圾量有成長,2021年,成長幅度前三名依序新北(51.3萬噸)、台中(26萬噸)、高雄(17.6萬噸),新竹縣沒有焚化爐,過去仰賴苗栗和新竹市代燒,但掩埋場飽和,原本要退場竹東垃圾掩埋場堆成七層樓垃圾山 ,台中大里掩埋場2023年每日垃圾處理缺口高達232公噸,花蓮、南投沒有焚化爐,垃圾妥善處理率多年敬陪末座。

 各界關注新竹竹東、南投埔里地垃圾堆置問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表示,今年起桃園市榮鼎焚化廠、台東縣焚化廠、花蓮縣台泥氣化爐三座處理設施投入營運,全台每日垃圾焚化處理量能增加800到1000噸,垃圾堆置問題疏緩。

 環境部環管署統計,國內原有24座焚化廠,處理量能每年650萬噸,足夠焚化處理每年家户所產出的可燃垃圾470萬噸,但近年來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各縣市協助事業廢棄物處理量增加,排擠到家户垃圾處理量能。

 環境部環管署表示,台東縣焚化廠今年一月底啟用,每日可處理300噸垃圾,三月份桃園市榮鼎焚化廠啟用,每日可協處300到600噸家户垃圾,花蓮縣台泥氣化爐今年七月試運轉,每日可處理200噸,因此垃圾焚化量能問題,獲得緩解。

加上年底新竹縣焚化廠投入運轉,每日可處理500噸家户垃圾,可加速去化堆置垃圾。

環管署強調,目前堆置垃圾,有一部分是縣市進行掩埋場活化工程篩分出來,打包方式處理,另外有一部分是進行掩埋場整理整頓進行減積減容打包作業,這些打包垃圾未來焚化處理量能後會去化處理,應新啟用幾座焚化設施量能增加,環管署啟動調度機制,讓處理量能可以充分運用,加速解決垃圾問題。

 環管署署顏旭明表示,環管署成立有四大願景,是「廢棄物妥善處理」「環境衞生品質提升」「科技執法守護環境」以及「土壤及地下水管理」,未來加強推動焚化廠升級整備工作、環保設施效能提升、隊部設施優化、廢棄物能資源化,以及公共廁所環境度,提升全國民眾生活環境品質。

 環管署未來四大願景引領10重點工作重點,包括環保設施優化、掩埋場轉型、山林與海岸潔凈、隊員照護、環境衞生提升、推動優質公廁、環境科技執法、土水資源、環境管理雲建置,朝四大願景全速邁進。
全台焚化爐分布

 環管署表示,強化環境管理業務並國際接軌,行政院爭取預算,由2023年35.5億元增加2024年42.5億元,增加預算共7億元。

 主要增加預算部分,包含「多元化垃圾處理計畫-第2期」2023年度編列10.8億元,應環管署成立後,擴大盤點並加強管理全國廢棄處理設施及提高處理量能,持續推動焚化廠升級整備工作、強化並提升全國掩埋場設施量能及管理、優化隊部及提升運機具效能,2024年度增列預算5億元。

 「優質公廁及美質環境計畫」2023年度編列5.6億元,配合行政院推動促進國際觀光客來台措施,強化觀光重點地區公廁環境度,加強推廣辦理公廁智慧化系統、可移動模組化預鑄式廁所、公廁相關巡檢、宣導及管理、辦理環境清消工作,113年增列預算1.2億元。

 全台垃圾量創歷年新高,環境部花10億升級焚化廠!環管署:預計年底可以緩解實地調查》台中垃圾燒完!后里、烏日掩埋場全飽和,大里只能堆一年一座廣州小村,造就估值2兆時尚巨頭SHEIN!傳員工認不得他、睡覺…40歲創辦人揭密台灣垃圾處理焚化主,然而全台24座焚化廠中,有半數以上廠齡超過20年。

環保署計畫2024年前完成17座焚化廠整建改善工程,然而扣除完成整改北投、木柵及新店三座焚化廠,未來三年有14座焚化廠進入整備期。

燒不完垃圾該去哪?台灣垃圾處理碰到哪些問題?近年來,台灣許多地方出現人造風景線:一座座從地表隆起「垃圾山」,它們屹立搖,不見消失,近期傳出垃圾山悶燒引發大火,出台灣垃圾問題,終於來到了有史以來爆量期。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簡任技正蔡蓬培表示,2020年全台垃圾暫置量60萬噸,2021年起,全台半數焚化廠進入整備期導致垃圾處理量下降,堆置總量上看100萬噸。

全台有24座焚化爐,但有半數超過20年使用年限,不僅爐體,垃圾處理量能跟著減少,如果沒有規劃來解決「去化問題」,垃圾危機早晚會發生。

台中有三座焚化爐,文山廠換了控制系統,預計三年之內,還要蓋一座新爐。

炎炎烈日下,隨著怪手履帶擠壓著垃圾堆,臭味毒氣直接從中併發,令人感到窒息。

全台焚化爐分布 Play

延伸閱讀…

台灣快變垃圾島?八張圖表帶你看哪些縣市垃圾燒不完

台灣垃圾焚化廠列表

縣府統計,草屯轉運站垃圾量多達五萬噸,但全縣每天產生垃圾量是250噸,委外去化缺口就出現100噸,只能打包,空間換取時間。

而屏東崁頂焚化廠故障,如果面臨歲修,垃圾只能暫置枋寮掩埋場。

2019年,台灣營建廢棄物產出近7000萬公噸,數量。

不過,具備高階回收利用技術,可剩餘土石方製成磚砂、泥餅,賣下游營建廠業者並多。

多數業者會選擇剩餘土石方掩埋,或運到台北港填海造陸。

環保團體,建築廢棄物近年增加,但合法掩埋量,總有一天將重演垃圾大戰。

花蓮縣境內沒有焚化爐,製造垃圾運往宜蘭焚燒。

但只要碰上焚化爐歲修,或是蘇花公路中斷,垃圾沒有辦法處理。

因此花蓮縣府和台泥合作發展水泥窯燒垃圾,成為全台首例。

各離島因為沒有焚化爐,垃圾只能靠船運送到台灣處理。
全台焚化爐分布

離島是觀光熱點,每到旅遊旺季,伴隨遊客爆量垃圾:不僅成本增加,造成當地環境有垃圾處理負擔,這些縣市政府和居民定期,就算跨海運只能治標。

環保署資料統計,2020年我國廢棄物產生量達到986萬公噸,每人每年約產生417公斤垃圾,而這些垃圾站是焚化廠。

但若是垃圾量超過焚化廠可處理量能,或是當地沒有焚化廠,會出現一座座堆積而成「垃圾山」,2020年全國垃圾暫存量53萬公噸,統計以來新高。

而去看各縣市廢棄物相關資料,桃園市垃圾暫存量縣市,其次雲林縣、南投縣。

「垃圾山」問題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品質會造成困擾。

如果沒有做好定期降温相關措施,引起沼氣自燃,讓有毒物質有機會被揮發釋出,對附近環境造成汙染。

實地走訪南投縣草屯鎮,鎮中心遠處眺望,能隱約看到垃圾堆積成山景象。

隨著距離縮短,垃圾開始伴隨風灌入鼻腔,而到達草屯鎮公所清潔隊現場後,直接揭示了這座巨山廬山真面目―是看似無盡巨量垃圾,所堆積形成「垃圾山」。

現場無以言表腐臭擊著嗅覺神經,讓人,人員是怎麼如此環境下長時間工作呢?身為南投縣草屯鎮公所清潔隊一員洪先生,配戴著全罩式防毒面具垃圾山上操作著怪手,眾多堆置於此垃圾進行分堆作業。

炎炎烈日下,隨著怪手履帶擠壓著垃圾堆,臭味毒氣直接從中併發,令人感到窒息。

延伸閱讀…

全台垃圾量創歷年新高,環境部花10億升級焚化廠!環管署

【專題】全台半數焚化廠將停爐整改垃圾處理困境一次看

洪先生表示,隊工作20餘年,剛上工每一天嘔吐物伴隨中度過,時間工時下才習慣臭味撲鼻並危險性工作環境。

而怪手駛至垃圾山高點時,停佇在上頭、於垃圾堆中捕食鷺鷥羣受到而飛去。

「牠們愛吃啦,因為營養。

」洪先生邊手指飛掠過去鷺鷥説,但話鋒一轉:「不過會死掉啦,垃圾太毒了。

」確低頭,顏色多樣人垃圾上,可以看見有幾具倒躺著突兀鷺鷥屍體,白羽僵直腳肢體現出垃圾山生態危害。

提及垃圾山產生背景影響,洪先生説南投縣沒有焚化爐,需要透過轉運方式將垃圾運送到其他縣市焚燒,所以只能將垃圾打包暫存堆置,而不能上地分解垃圾。

不過隨著暫存時間拉長加上風勢影響,惡臭味開始隨風飄散,緊鄰北勢裏成了第一線汙染接收者。

「風那邊吹過來垃圾堆,到睡不了。

」北勢裏居住一甲子、於當地經營貨店洪先生説。

「之前垃圾山大火時候狀況。

不只我們這裡,中原裏、寮裏和下幾個鄰裏,那臭味無法忍受。

」不只洪先生,多位地居民表示垃圾山附近鄰裏帶來困擾。

「聞起來味道,會擔心有一些物質影響自己以及後代身體狀況,目前惡臭味狀況有改善,希望政府可以垃圾處理完。

」北勢裏居住近14年居民邱小姐望向坐在一旁孩子,語帶擔心地説。

南投縣草屯鎮北勢裏幹事舜欽表示,垃圾山環境造成,他提到2021年11月發生大火,影響當地空氣品質。

滿山滿谷垃圾時間內無法全數燒盡,只能堆放草屯鎮,但轉眼間十幾年了,期望希望當地政府能妥善處理,減少臭味及垃圾量,讓居民有生活環境並對待環境生態。

而探究垃圾山形成原因,我國焚化爐系統問題有所相關。

全台灣共有24座焚化廠,其中12座廠齡已有超過20年使用時間。

但我國垃圾量增加、設備日益,或是碰上歲修維護作業,是會影響焚化廠垃圾處理量能下降因素。

面這些問題,台灣焚化廠撐得下去嗎?台北市例,台北垃圾量目前是2100多噸日均量,而台北市有三座焚化廠是北投焚化廠、木柵焚化廠和內湖焚化廠,三廠垃圾處理能力總和粗估2850。

而若焚燒完該廠內垃圾有餘裕度,有其他焚化爐正處於歲修工程或有突發狀況,能垃圾調度到場內進行焚燒作業。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北投垃圾焚化廠副廠長陳守正提到,目前台北市議會要求,台北市所屬焚化廠若要協助焚燒外縣市垃圾量,只能是年度處理總量3%,是二萬多噸處理量。

透過中央調度方式,陳守正説,今年有一萬噸正在執行中,目前垃圾量焚化爐並會造成負擔。

另外,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科長呂建興也説,我國公營焚化爐主要焚燒家庭製造家户垃圾,而各個焚化爐當今處理效益尚有餘裕,協助其他地區焚化爐處理家户垃圾,或額外接收民間事業廢棄物來焚燒是綽綽有餘。

但於政府單位正面論調,北投垃圾焚化廠工程人員陳海誠,指出我國焚化爐面臨窘境。

「壽命到了,我們勉強在撐它,處理垃圾量跟發電量降。

」陳海誠直言,現今張貼於焚化場內給予大眾檢核的數據、汙染量和能源轉換率是陳資料,基本上無參考價值。

語畢,陳海誠指向爐外垃圾吊車表示,台灣目前是老式人操控方法,將垃圾貯坑中垃圾運輸夾夾起放入進料斗燃燒。

經濟效果評估上無法取得,所以我國焚化爐設備革新上面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