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圖解】圖解易經八卦 |十分鐘教你輕鬆看懂八卦圖 |

【八卦圖解】圖解易經八卦 |十分鐘教你輕鬆看懂八卦圖 |

​​​太極八卦圖是中國古老文化科學遺產,為全世界做出極貢獻。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太陽系第九顆行星冥王星,中國人劉子華發現太陽系各星體八卦卦位存在應關係,證明出第十顆行星“木王星”,震動世界。

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中國古老太極八卦圖的啓發和幫助下,創建現代電子計算機二進制。

1973年戈德伯格受了太極八卦圖的啓發,提出了生物控制“陰陽説”。

一、八卦來源含義史料記載,八卦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

它是中國三皇五帝之首伏羲發明,伏羲氏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陰陽系統,“一”代表陽,“- -”代表陰,這兩種符號,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

​所謂卦,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測量太陽位置,從而知季節、記錄勞作規律手段。

卦字右邊“卜”字,是象形,表示地上豎杆子,右邊那一點是太陽影子。

“卦”字左邊“圭”字是尺子,用來測量影子長度位置。

宗教場合裡,包括人掛在家門楣上八卦鏡,是「先天八卦方位圖」,傳説是伏羲所傳下來。

八卦圖解 Play

所謂八卦,應該是地八方測量結果記錄。

有一説,認為卜字和卦字右邊“卜”,是甲骨鑽孔火烤後裂紋,屬於裂紋象形字。

​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兑duì。

稱經卦、單卦、三爻卦、小成卦,由陽爻yáo“一”、陰爻yáo“- -”排列而成,是三個爻yáo自上而下排列而成記號。

​宋代朱熹《周易本義》寫了《八卦取象歌》幫人記卦形: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坎中滿;兑上缺,巽下斷。

​每一卦形代表事物。

如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澤。

八卦像八隻無限無形口袋,宇宙中萬事萬物裝進去了,八卦搭配變成六十四卦,來象徵各種現象和人事現象。

​二、八卦與方位五行關係八卦五行:乾、兑為金,坤、艮土,震、巽木,坎水,離為火。

​八卦相生關係:乾、兑為金,金生水,坎水,所以生坎水,水生木,震巽木,所以坎水生震、巽木,木生火,離為火,所以震巽木生離火,火生土,坤艮土,所以離火生坤、艮土,土生金,所以坤、艮土生乾、兑金。
八卦圖解

八卦剋關係:乾、兑為金,金克木,所以乾、兑克震、巽,震、巽木,木克土,所以震、巽木克坤、艮,坤、艮土,坤、艮土克坎,坎水,坎水克離,離為火,火克金,所以離火克乾、兑金。

八卦衰:乾、兑為金,金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木,木旺於春,衰於夏;坤、艮土,土於四季(四季是指每個季節後一個月:3月穀雨,6月小暑大暑,9月寒露霜降,12月小寒大寒),衰於秋;離為火,於夏,衰於四季(四季是指每個季節後一個月:3月穀雨,6月小暑大暑,9月寒露霜降,12月小寒大寒);坎水,水旺於冬,衰於春。

三、八卦生成原理古人認為:無極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一卦,稱卦),這是太極化生八卦基本理論。

​​太極生陽(一)陰(- -)兩儀。

陽(一)陰(- -)兩儀生太陽、陰、少陽、太陰四象。

四象生八卦乾、兑、離、震、巽、坎、艮、坤八卦。

其中,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艮少男、坎中男、震為男(震、坎、艮中陰多陽少,表示陰從陽,故陽卦 ),坤、兑、離、巽四卦屬卦,兑為少女、離為中女、巽長女(兑、離、巽陽多,表示陽陰,故陰卦 )。

​陰陽是八卦最下面爻陰陽來定,乾、兑、離、震四卦下爻陽爻(一),巽、坎、艮、坤四卦下爻陰爻(- -)。

源自於《經》八卦圓圖已成華人生活中一種宗教圖騰,但這個圖騰出現時間,卻不是像傳説中那麼古老。

宗教場合裡,包括人掛在家門楣上八卦鏡,是「先天八卦方位圖」,傳説是伏羲所傳下來。

所以很多圖畫或神明造像,會弄個原始人打扮人來代表伏羲氏,然後手持一個先天八卦圖。

(不知原創作者是誰,若有侵權或者知道原創者,迎來信告知)這類八卦圖,來説,這樣 ↓它卦象,目前標準是內看。

例如,左下方震卦,它陽爻應該是圓圈裡面,兩個爻應該外面。

但八卦圖要這樣畫嗎?能不能反過來,讓它由外內看?如果你目前通行畫法當作一個硬性標準,那麼是要這樣畫。

這是多數情況下你看到八卦圖,它特徵如下:但若一個歷史,見得如此了。

宋朝之前,你看到八卦圖應該會是這樣:關於「先天(伏羲)八卦」和「後天(文王)八卦」,可參考〈談先天八卦後天八卦〉。

顯然,歷史發展過程某個時間點裡,有個改變,然後民間流行八卦圖開始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預告結論:以前,只有後天八卦圖,而且八卦是畫成由外內看樣子。

但宋朝開始,變成改用先天八卦圖,然後八卦是內看樣子。

以下要詳細探討這個改變過程。
八卦圖解

這個過程,反應出易學某些發展。

這是《筮法》中八卦方位圖,這個竹簡抄寫於西元前300年,相當於戰國中晚期:我們上面圖整理一下,讓大家看得懂一些:不過這裡我們稱它是「後天八卦」會有些誤導。

因為,當時時代背景來説,這是唯一八卦方位圖,是八卦方位唯一標準。

雖然後來有些調整,變成了《説卦傳》樣子,坎離兩卦位置交換。

但基本上,這唯一八卦方位圖。

沒有什麼先天、後天。

接著,漢代到魏晉南北朝,看不到什麼八卦圖記載。

有話應該是。

如果你有看見什麼資料,歡迎提供。

到唐代時,開始可一些銅鏡器物上看到八卦圓圖一些裝飾。

另外,《本義》中首次稱伏羲八卦與六十四卦「先天學」,文王八卦與六十四卦「後天學」。

八卦圖解 Play

延伸閱讀…

圖解易經八卦

八卦圖_百度百科

↓ 這是台北故宮館藏唐朝銅鏡,雖然八卦圖有些,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它是我們現今後天八卦方位圖,但卦象是由外內看,我們現在內看是。

這樣畫法,和後面看到許多宋朝銅鏡完全一模。

同樣八卦圖,一些宋朝器物和銅鏡上可看到,而且變得普及了,所以故宮資料庫中可以找到資料變得很多。

以上幾個銅鏡,故宮拍照時並八卦圖放正,所以看出是後天八卦。

以下這面宋朝銅鏡於有擺正,所以看出,一個標準後天八卦方位圖,只是卦象內外和現代相反。

如前見,宋朝以前看到八卦圖是後天八卦方位圖,或稱文王八卦。

而且卦象是由外內看,和現代內看完全相反。

至於現今流行先天八卦圖,出現得晚,不是傳説中伏羲時代東西,宋朝邵雍,李之才那邊學到陳摶後天圖書學,加以發揚光大。

而且當時先天八卦圖,應該卦象是現代是內外相反。

將一些有沒有易圖傳播開來一本書,應當是朱震《漢上易傳》。
八卦圖解

這本書可説是宋代圖書學先鋒,後面附有很多圖,包括了河圖和洛書(兩者合稱即「圖書」)。

不過整理圖有些亂,例如,這個伏羲八卦圖是六十四卦圖,而文王八卦圖雖然是「八卦」,但是六畫八卦,而不是三畫真八卦。

但《漢上易傳》收錄各種圖可以發現到,當時畫圓圖時,基本上卦象是由外內看。

另外,《漢上易傳》中可找到現今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排列八卦圓圖,但卦象是由外內看。

例如,這個「天文圖」,其後天八卦圖來配天文:這個月盈虛圖,是先天八卦來展現:到了朱熹,《周易本義》採用這些圖時有了精簡而有秩序編排。

《周易本義》整理〈筮儀〉,收錄了九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圖、伏羲八卦方位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次序圖、文王八卦方位圖,以及卦變圖。

細節談,《周易本義》開始,和《漢上易傳》收錄圖有兩差異。

朱熹和朱震是時代兩位學大家,朱震是象數派,年紀朱熹,《漢上》寫成《本義》。

因此朱熹本義可以説是轉折。

另外,《本義》中首次稱伏羲八卦與六十四卦「先天學」,文王八卦與六十四卦「後天學」。

延伸閱讀…

十分鐘教你輕鬆看懂八卦圖

【易經543】八卦圖該怎麼畫?

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名是由此而來。

同時,先天後天八卦分成次序和方位兩圖。

次序圖用以表現卦生成原則,方位圖圓圖方式來表達其方位。

先天八卦方位圖是朱熹那個年代流傳開來一種八卦圓圖,所以他要這麼畫人管得著,他是大儒,他怎麼畫怎麼。

但是,當初流傳後天八卦圖,有史以來是由外內看卦象,朱熹它反過來,讓它變成內看。

各項證據,我們可以推想,當時流傳出來先天八卦圖應該卦象是由外裡面看。

證據於朱熹朱震,《漢上》中看到先天八卦圖是這麼畫。

另一證據,朱熹有一弟子名蔡元定,傳説他蜀山隱者那邊得到了「天地河圖」,這個河圖季本《易學四錄中》有收錄,這樣:治學朱熹,為何倒行逆施?朱熹治學,我讀過周易注本中,沒人能夠像他舉出那麼多《周易》經文基本問題。

有些地方,他懷疑經文有問題,後世出土資料證明他是正確。

這樣一個大儒,怎麼會八卦圖全都畫反了?原因不得而知,目前為止我沒看到朱子或其弟子此問題説。

可庵集或朱子語類中去找,目前沒讀到相關資料就是了。

有見到歡迎提供。

但來知德《周易集註》收錄〈先天畫卦圖〉中一系列卦圖或許可以提供這個問題解答。

我猜想,這當中邏輯可能朱熹考慮到。

這一系列圖裡,第一張是先天八卦圖基礎,它卦象是由外內看,和朱熹內看並:“先天”與“後天”出自《乾·文言》:“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宋代以前,沒有先天後天八卦組合結構。

宋代道士陳摶於易學,開闢了圖書解易先河,傳陳摶《説卦》中“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而創造出一個“先天八卦圖”,稱為伏羲八卦圖;“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而創造出了“後天八卦圖”,稱為“文王八卦圖”。

這兩個八卦圖後世影響。

先天八卦講對待關係,即八卦代表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對,説它們間待關係。

《説卦傳》中乾坤兩卦對待,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待,稱為“雷風”;艮兑兩卦,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稱為“水火不相射”。

見先天八卦圖。

所謂後天八卦圖是《説卦》:“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而來,後天八卦代表一種內規定性。

先天八卦體,後天八卦,所謂體不變,所謂因之以為用原則;先天八卦講天道,後天八卦論人道,所謂天道規律,所謂人道人倫規範法;先天八卦講對待,後天八卦講流行,所謂對待陰陽對立、應、互補關係,所謂流行法則規範運行方式。

後天八卦核心是中和道,其五行系統有其內對應關係,它是觀察者處在其中位一種時空狀態。

後天八卦強調坎離為,即以中和(坎卦陰中用陽,離卦陽中陰),故坎離居上下(南北)正位。

見後天八卦圖示。

震卦一陽下爻,衝破二陰壓抑,代表着生髮機(象徵春日生),故位於東方(木);巽卦二陽於一陰之上,有流動風行象。

震為生髮動(位於東方),生髮動流行起來(巽),流行結果萬物競相媲美而至,離為(位於南方),故巽卦位於震卦離卦之間(東南)。

離卦二陽佈於一之外,代表着光明與(象徵夏日之長),萬物綻放,故位於南方(火);兑卦二陽收於一陰之下,代表斂收穫(象徵秋日收),故位於西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