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十天干:揭開天地人合一的奧秘
五行,乃周易之基石,而十天干則為五行之化身。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十天干對應五行,各有其獨特屬性。
十天干與方位亦相互輝映: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方位與天干相繫,構成了風水學中「形勢派」的理論基礎。


干支五行,即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所藴含的五行屬性,乃五行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延伸。天干得地支生扶,例如甲乙木遇亥子水,丙丁火遇寅卯木,戊己土遇巳午火,庚辛金遇辰戌醜未土,壬癸水遇申酉金。
古代風水學家將周天三百六十度分為二十四個山向,每三個山為一宮,由一個卦掌管。八卦掌管二十四山,與天干地支五行之間形成錯綜複雜的關係。
瞭解五行與十天干的對應關係,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風水學的深奧玄妙。五行相生相剋,循環不息,構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秩序。透過把握五行之理,我們得以與自然共振,營造吉祥安泰的生活環境。
十天干 | 五行屬性 | 方位 |
---|---|---|
甲、乙 | 木 | 東方 |
丙、丁 | 火 | 南方 |
戊、己 | 土 | 中央 |
庚、辛 | 金 | 西方 |
壬、癸 | 水 | 北方 |
八卦天干地支—中國傳統曆法的智慧
前言
八卦與天干地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大重要元素,在曆法、命理、風水等領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構成了一套完整的推演系統,為人們提供瞭解時間、預測吉凶的依據。
八卦
八卦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思想之一,源於「先天」與「後天」兩幅圖形。先天八卦由伏羲所創,象徵宇宙萬物的起源,後天八卦由周文王所制,象徵萬物循環生滅的規律。八卦共有八個卦象:乾、坤、震、巽、坎、離、艮、兑,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卦名 | 象徵 | 屬性 |
---|---|---|
乾 | 天、君主、父親 | 陽剛 |
坤 | 地、母親、臣子 | 陰柔 |
震 | 雷、長男、成長 | 陽剛 |
巽 | 風、長女、前進 | 陰柔 |
坎 | 水、中男、坎坷 | 陽剛 |
離 | 火、中女、光明 | 陰柔 |
艮 | 山、少男、穩重 | 陽剛 |
兑 | 澤、少女、悦樂 | 陰柔 |
天干地支
天干和地支分別由十個符號和十二個符號組成,用於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
天干
| 天干 | 五行屬性 |
|—|—|—|
| 甲 | 木 |
| 乙 | 木 |
| 丙 | 火 |
| 丁 | 火 |
| 戊 | 土 |
| 己 | 土 |
| 庚 | 金 |
| 辛 | 金 |
| 壬 | 水 |
| 癸 | 水 |
地支
| 地支 | 五行屬性 | 動物 |
|—|—|—|
| 子 | 水 | 鼠 |
| 醜 | 土 | 牛 |
| 寅 | 木 | 虎 |
| 卯 | 木 | 兔 |
| 辰 | 土 | 龍 |
| 巳 | 火 | 蛇 |
| 午 | 火 | 馬 |
| 未 | 土 | 羊 |
| 申 | 金 | 猴 |
| 酉 | 金 | 雞 |
| 戌 | 土 | 狗 |
| 亥 | 水 | 豬 |
八卦天干地支的應用
八卦與天干地支構成了中國曆法的基礎。它們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紀年法,共六十年一個週期。每個六十甲子年對應八卦中的特定卦象。
| 六十甲子 | 八卦卦象 |
|—|—|—|
| 甲子 | 乾 |
| 乙丑 | 坤 |
| … | … |
八卦天干地支的組合也被應用於風水、命理和卜卦之中。例如:
- 風水:根據房屋的方位、朝向和格局,結合八卦和天干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剋原理,進行陽宅調配和改善運勢。
- 命理:通過分析個人的八字(出生年月日時),結合八卦天干地支,推算命運吉凶、性格特質和人生軌跡。
- 卜卦:利用龜甲或蓍草等工具,進行隨機數列的占卜,結合八卦和天干地支的象徵意義,預測事情發展和未來走向。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