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身體部位】八卦身體部位揭秘,易經八卦與臟腑器官的神奇對應

【八卦身體部位】八卦身體部位揭秘,易經八卦與臟腑器官的神奇對應

八卦圖不僅代表了時間和方位,還代表了人體器官。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兑為口。

以人體來説,乾卦代表頭,因為乾為天、為上、為君,乾代表尊貴,代表首領。人的頭部位於最上方,頭是人體最尊貴的部分,如首腦、首長、首領等詞語都是受人體的頭部的啓發而來的。所以乾卦代表人的頭。

八卦身體部位 Play

坤為肚子。肚子是裝東西的。坤代表大地,它幅員遼闊,能夠承載萬物。用人的腹來代表坤卦,是警示人們要有大地一樣寬廣的胸襟,要能夠胸育萬物,要能夠容納百川。

震為動,而足是走路的。陽爻主動,陰爻主靜。震卦初爻為陽爻,二三爻為陰爻。人們要用下邊的腳走路走動。所以用腳來代表震卦的特性。

股是大腿,自膝蓋以上至大腿根部為“股”。大腿是人最有力的地方。巽為入,如果要進入一個高深的境界,進入某一個領域,就必須投入大的精力,所以用股表示巽卦的德性。

八卦身體部位

坎為水,水在人體的內部代表腎臟,而腎臟開竅於耳,所以坎為耳。坎卦的中間一爻為陽爻,上下爻為陰爻,代表黑暗中的光亮,所以坎也象徵聰明的智慧之水。

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的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摶所傳的《龍圖易》,著書《易數鈎隱圖》,於是,河洛圖才為世人所知。

河圖本是星圖,是體;洛書就是脈絡圖,是用。“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河圖的內容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洛書”之意,其實是“脈絡圖”,是用來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案。

洛書,它的內容表達實際是空間的,包括整個水平空間、二元空間,以及東西南北這個方向。河圖、洛書是易學的演繹,象數輪轉的橋樑,也是陰陽五行術數應用的源泉。

河圖、洛書是後天八卦之數的體和用。河圖是地支物態四象(辰、戌、醜、未)的分野工具,直接決定了後天八卦的分佈及洛書的解讀。而洛書提供的理論卻把大千世界、萬物、八卦五行分門別類,還有序地運行。

洛書配上八卦以後,由易而衍生的各種術數便鮮活起來了。其中就有有關人體的部位和器官的各種應用。它們是非常神奇實用的。

洛書配後天八卦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戴”指的是頭部,“履”表示鞋(即腳),指人體的下部;人體的最外側是手臂,左邊的為左手臂,右邊的為右腳,即“左三右七”;左上方是左肩,右上方是右肩,即“二四為肩”,左下為左足,右下為右足,即“六八為足”。這就是洛書配八卦在人身的分部情況。

古人將八卦與五行、五臟六腑等中醫內容相結合,每一卦都代表着人體的部位及內臟器官。以下便是後天八卦方位在面部的望診中的具體應用。

離位:面部望診中指額頭部。離屬火,代表心血管系統及眼部。坎位:面部望診中是指下頜部。坎屬水,代表泌尿、生殖系統及遺傳。震位:面部望診中是指左頰部。震屬木,代表人的神經系統功能。兑位:面部望診指右頰部。兑屬金,代表呼吸系統及大腸功能。巽位:面部望診指左太陽穴。巽屬木,代表肝膽功能

八卦身體部位與中醫養生

八卦身體部位是中醫養生中重要的概念,指頭部、手、足、背、胸、腹、臀等七個部位,加上一個位於人體中央的中焦,共八個部位。

八卦身體部位 對應臟腑 功效
頭部 控制思維、記憶
肺、大腸 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腎、膀胱 排毒、降血壓
心、小腸 舒緩壓力、促進血液循環
脾、胃 消化、吸收營養
肝、膽 排毒、代謝脂肪
大腸、膀胱 排毒、促進血液循環
中焦 脾、胃、肝、膽 運化水穀、調節氣血

不同部位的保健方法:

頭部:適當梳頭、按摩,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

手:常搓搓手、按壓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預防感冒。

足:常泡腳、按摩足底,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

背:適當拍打背部,可緩解背部肌肉緊張,改善血液循環。

胸:適當擴胸運動、按摩膻中穴,可改善胸腔功能,增強心肺功能。

腹:常按摩腹部、揉按關元穴,可促進消化,調節氣血。

臀:常按摩臀部肌肉,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臀部疼痛。

綜合以上,八卦身體部位與中醫養生有著密切關聯,透過對不同部位的保健,可以促進健康,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