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連接下半身健康的總開關
引言
八髎穴,並非單穴,而是由左右各四穴組成,坐鎮腰骶之處,掌管下半身氣血運行。其名「髎」,意指骨縫或深孔,呼應著它們位於骶骨後孔的位置。
取穴方法
依次定位四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可自髂後上棘內找尋次髎,其上2cm為上髎,次髎下2cm為中髎,再之下1.5cm即為下髎。
功效作用
1. 調理婦科疾患
八髎穴與胞宮緊密相連,可疏通氣血,調理經絡。適用於痛經、月經不調、帶下等婦科問題。


2. 改善腰部問題
按摩或針灸八髎穴,可促進腰部氣血循環,有效緩解腰痠背痛、腰椎痛等不適。
3. 調節全身氣血
八髎穴是督脈、任脈、衝脈的發源地,這些脈絡主導著全身氣血運營,暢通八髎穴可改善整體氣血流暢。
4. 緩解失眠、便秘
惱人的失眠、便秘,可因氣血不暢引起。調理八髎穴,可間接改善這些困擾。
5. 消除倦怠、急躁
女性常有的倦怠、急躁情緒,部分源於胞宮失衡。按摩八髎穴,有助於調理胞宮,改善情緒。
如何自行按摩
1. 提捏法
雙手拇指按在八髎區域,輕輕提捏,約10分鐘。
2. 推拿法
雙手拇指同時推拿八髎區域,由上向下,約10分鐘。
3. 按揉法
雙手四指放在八髎區域,按揉至發熱。
4. 温灸法
將艾條點燃,對準八髎穴點燃,約15分鐘。
注意事項
1. 孕婦不宜
懷孕期間,勿自行按摩或針灸八髎穴,以免影響胎兒。
2. 經期慎用
經期期間,可適當按摩八髎穴,但不可用力過猛。
八廖:新竹竹東的歷史與文化瑰寶
八廖,坐落於新竹縣竹東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文化底藴。其壯麗的八廖山和蜿蜒的八廖溪,共同交織出一幅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
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
八廖位於竹東鎮東南部,東臨五峯鄉,西接新五峯大橋,南界尖山鄉,北倚獅山山脈。早在清代,八廖即為竹東通往泰雅族部落的交通要道,於日治時期正式設莊。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
八廖山
八廖山海拔 298 公尺,巉巖峻峭,氣勢磅礡。山腳下設有八廖登山步道,可通往山頂觀景台,俯瞰竹東鎮全景。
八廖溪
八廖溪發源於八廖山,向西流入頭前溪。溪流蜿蜒曲折,水質清澈,沿岸林木蓊鬱,形成優美的森林景觀。
龍神巖
龍神巖位於八廖溪畔,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巨巖,呈龍頭狀。巖壁上雕有「龍神」兩字,相傳有祈雨保佑之靈驗。
馬鳴山鎮安宮
鎮安宮是八廖當地信仰中心,供奉開漳聖王。廟宇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五月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
傳統產業與特色小吃
八廖擁有豐富的茶葉及果樹種植傳統。著名的「紅龍果蜜餞」和「珍珠梅子」是當地特色小吃,遊客絡繹不絕前來品嚐。
文化資產與地方傳説
八廖橋
八廖橋建於 1935 年,是新竹縣現存最老的石板橋。橋身古樸典雅,見證了八廖的歷史變遷。
牡丹亭
牡丹亭為八廖著名古宅,建於 1905 年。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中西方元素,充滿歷史韻味。
八廖柑傳説
延伸閲讀…
八髎穴原來有那麼神奇的作用
八髎
傳説八廖曾種植一種奇特的柑橘,果實碩大、汁多味甜。但因村民耽於享受,而忽略了田間管理,最後柑樹枯萎,八廖柑也從此絕跡。
觀光景點與活動
景點 | 活動 |
---|---|
八廖登山步道 | 登山、觀景 |
八廖溪親水步道 | 親水、賞景 |
龍神巖 | 祈福、觀景 |
鎮安宮 | 參拜、廟會 |
紅龍果蜜餞工廠 | 參觀、試吃 |
珍珠梅子農場 | 採果、品嚐 |
八廖橋 | 文化資產參訪 |
牡丹亭 | 古宅參觀、歷史探索 |
結語
八廖,以其迷人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悠久的歷史底藴,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探索。無論是登山健行、親水賞景,還是尋覓在地小吃和文化資產,八廖都能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是一處值得深入探訪的歷史與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