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4年8月29日國家政府的指導意見,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成為重要目標。其中,城市公共廁所作為文明城市的重要標準之一,需要改善其空間設計和智能化設施。本指引標準的制定遵循國家的方針政策,以提高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其中,公共廁所走道寬度是關鍵因素之一,需要統一且合理的尺寸設計。《城市公共廁所衞生標準》GB/T 17217-1998是本指引標準的參考依據。
提升智慧城市公共廁所設計的人性化與智能化
制定標準化指引
2014年,中國政府印發了《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推進城市公共設施的智能化發展。其中,城市公共廁所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標準與智能化應用尤為重要。本指引基於國家基本建設方針政策,借鑑國內外設計經驗和智能技術,旨在提升公共廁所的使用體驗和效率。


智慧城市公共廁所人性化與智能化設計的標準化指引
1.1 本標準旨在提升公共廁所設計中的人性化元素,並引導智能化設計的發展。
1.4 公共廁所的設計應遵循本標準,並符合其他相關國家標準。
公共廁所內部空間設計與功能分區
3.1 公共廁所設計應以人為本,遵循文明、衞生、方便、智能和節能的原則。
3.3 平面設計中應進行功能分區,內部空間佈局合理,並考慮無障礙設施的配置。
3.4 女廁位置和麪積應相應增加,男、女廁位比例以1:1至2:3為宜,商業區宜為2:3。
公共廁所的設施配置與智能化應用
4.1.3 男、女通道應分設,在進門處設視線屏蔽。
4.1.4 當男、女廁位超過20個時,應設雙出入口。
4.3.1 廁位間應設有堅固的掛物鈎、手紙架和廢紙容器。
4.3.2 馬桶前後距離需預留300~400mm,兩側距離宜留250mm。
自動感應式沖水器的應用
自動感應式沖水器利用紅外光反射原理,當有人體反射紅外光到接收管時,系統會控制沖水。
小便器的類型與安裝
小便器包括鬥式、落地式和壁掛式,通常安裝在公共廁所內,供男性使用。
本標準化指引為提高城市公共廁所的設計與使用體驗提供了指導方針,強調了人性化與智能化的結合。
公共廁所走道寬度是指公共廁所中供人行走的路徑的寬度。這個問題在設計和建造公共廁所時非常重要,因為確保足夠的走道寬度不僅可以提供便利性,還能確保公共衞生的需要得到滿足。
一般而言,公共廁所走道的寬度應該要能夠容納多個人同時通行,特別是在高峯時段。這樣能夠避免排隊時造成的擁擠和不便。此外,適當的走道寬度還可以確保輪椅使用者和行動不便的人能夠輕鬆進入和離開廁所。
根據衞生設施規範,公共廁所的最低走道寬度應為1.2米。這個寬度可以確保足夠的空間給予使用者,同時還考慮到了應急情況下的疏散需求。另外,公共廁所走道的高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走道應該要有足夠的高度,以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時的不舒適感和頭部碰撞的風險。
除了基本的尺寸要求外,公共廁所走道的設計還應該要考慮到使用者的方便性和衞生需求。比如,可以在走道的兩側配置洗手枱,方便使用者在使用廁所後進行衞生清潔。此外,走道的地面應該要有足夠的防滑性,以避免使用者在行走時滑倒和摔倒的危險。
總的來説,公共廁所走道寬度是設計和建造公共廁所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適當的走道寬度能夠提供便利性、確保公共衞生需求的滿足,同時還能夠提高使用者的舒適感和安全性。
延伸閲讀…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尺寸標準化指引
公共衞生間的規範尺寸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