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所大房子,有落地窗户,陽光灑地板上,温暖了我被子。
」孫燕姿「一天」唱出許多人對夢想家憧憬;但實際上,你若真在台灣擁有這樣房子,會抱怨歌詞該改成:「我這大房子,有落地窗户,艷陽射進房裡,得我汗流浹背。
」這不是笑話,而是事實。
台灣地處緯,受到陽光直射或大角度斜射,全年高温,但建築師迎合市場,拋棄專業,不顧及屋子通風方位和日曬,盲目地學習歐美緯度地區做法,設計大面窗户,而消費者迷信高檔建材、炫耀視野景觀,結果烈陽當頭躲,住進去大喊受苦。
「開大窗錯引高温進屋,然後開強冷空調降温,既不環保冤枉花電費,」擅長建築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蔡仁惠感嘆。
蔡仁惠建議,在台灣,大面窗開北邊,兼顧通風和防曬;西面開窗易造成高温「西曬」,避免。
同時降低南面窗枱,並室外加設遮陽板,可隔絕夏天垂直烈日,影響冬季陽斜射,「冷天迎接曙光入屋,能使房間生氣,」他強調環境融入日常生活概念。
他鋪設回收輪胎和橡膠板製成發泡隔材,像拼圖一片片擱地上,施工、維修。


住熱氣衝天「烤屋」裡怎麼辦?屋頂隔、室外遮陽、到屋內防曬,只要方法,西曬屋可以,並且環保。
省電達人、台灣適居協會理事邱繼哲,兩年前台中買了可眺望遠方房子,美中不足西曬問題,他運用熱力學專長巧手,改造後,順利解決。
外百葉窗、遮陽板外遮陽裝置能大部份熱能隔絕在外,是效果隔熱法。
不過如果裝窗外,施工且影響景觀,社區管委會允許。
因此邱繼哲選擇內部施工雙層隔熱窗,效果和外遮陽。
方法是,原本西曬窗內部,裝一層玻璃,內外窗相隔10公分,中間放置百葉窗。
利用空氣、空氣向下原理,並以百葉窗控制遮光方向,調節排熱。
他解釋,日曬時打開外窗,兩窗間熱空氣上方排出室外,屋裡;冬天相反,打開內窗讓太陽曬空氣排進屋裡,可室內,「這種遮陽法可隔90%熱能,家裡温度調低快了,」邱繼哲自豪地説。
於台灣建築多以是混凝土結構,散熱,到了晚上,室內室外,因此阻止牆壁傳熱是重點。
邱繼哲動手裁切木板,釘原來混凝土牆上形成木板牆,中間填入隔熱材。
是,他找來岩棉、泡沫玻璃、玻璃纖維球三種材料,還刻意挖洞露出隔熱材,使他西曬牆成了最佳展示空間。
試驗後他發現,三種材質於居家隔效果差不多,但岩棉很,另外兩種材質擇許多。
不過於國內於隔建材中,因此這些隔熱材要找專門建材貿易商才買得到。
邱繼哲住頂樓,因此屋頂隔分外。
他鋪設回收輪胎和橡膠板製成發泡隔材,像拼圖一片片擱地上,施工、維修。
他空調冷房負荷原理計算,頂樓住户來説,隔效果高達50%。
用隔熱板,可運用天然植栽降温。
紐約市大力推廣屋頂綠化,宣稱可使都市降温3℃,但綠屋頂維護,仰賴專人照料。
合法前提下,鐵皮屋頂是選項之一,可防水、遮陽、隔,邊緣可回收雨水,適合獨棟住户。
室內空氣二氧化碳濃度如過,令人昏昏沉沉,室內外換氣才能改善這種情形。
邱繼哲觀察家裡隔間配置,設計了「風動線」。
於家庭分離式室外機放在室外,他主機放在廚房後陽台,利用室外機運轉時吸力,室內空氣抽取到户外,換取新鮮空氣。
不過不是人人有這種設計通風能力,北科大建築系蔡仁惠副教授建議,可用紙風車測風,或垂釣一排尼龍繩,觀察通風情形,決定打開哪些窗户,屋內。
夏日令人受,然而空調吹多了得空調病。
其實,房屋只要這樣設計和裝修,能程度上起到隔保温功效,減少開空調機會。
1.如果打算買樓,可以選擇屋頂和墻體有一些空氣空間層設計房屋。
夏天打開房屋空間層,讓風吹入房屋,能帶走空間熱氣,帶來一絲感。
天冷時候,可以關閉這些空間層,利用墻體吸收和積蓄太陽熱量而使房屋。
2.房屋西側、北側及南側陽面窗户,可以選用雙層玻璃或者是隔玻璃,這些玻璃能夠減少陽光透過玻璃熱傳導以及輻射。
如果説房子附近沒有其他高樓作屏障,冬天東北季風正面決,即使沒有開窗室內温度會下降許多。


延伸閱讀…
開窗方向上,東西方窗户要避免無遮陽開窗;整體面積來講,辦公室建議開窗率40%,而普通住宅建議開窗率25%以下。
4.如果是南向窗台或陽台,建議安裝水平遮陽裝置;而東西向窗台或陽台,建議安裝垂直遮陽裝置,這樣做減少室內太陽輻射效果。
5.可以選擇半透明窗簾,這種窗簾有反射光作用,冬天拉開可以取暖,夏天拉上能起到一點隔作用。
此外,可以選擇雙層厚實的隔隔寒窗簾,能夠程度地隔夏天及冬天夜晚。
6.有條件住户,亦可房屋中位置安裝遮陽雨棚,既起到遮陽作用,對晾衣服。
7.混凝土結構房屋散熱,因此回家時候,你會發現家裡外面要。
你可以請專業裝修團隊混凝土牆面上釘上木板,中間填入隔材料。
泡沫玻璃、岩棉、玻璃纖維球這三種材料效果差不多,但岩棉。
台灣四季分明,我們衣櫥裡穿到是短袖衣服,有時候會覺得外套淪為衣櫃裡裝飾品。
雖説如此,當一、二月寒流來襲時候,台灣濕冷天氣讓人吃不消。
這樣氣候中生活我們,想要過著生活,購屋或是裝修房屋時候,要冬暖夏涼目標,規劃相應設計。
如果你家有西曬或是夏熱冬問題話,我們今天你整理了讓家中冬暖夏涼秘技。
你可以你家中格局以及裝修方式著手,打造出一個一年四季能過生活家,同時減少開頻率。
台灣夏天吹西南風、冬天東北風。
如果説房子附近沒有其他高樓作屏障,冬天東北季風正面決,即使沒有開窗室內温度會下降許多。
延伸閱讀…
如果通風面向西南方話,能維持室內温度。
而夏季時候,台灣吹是西南風,因此只要適焚風,開窗會許多。
要讓房子冬暖夏涼,理想朝向是面西南方。
在台灣,接受到日照時光面向為南向、東南、西南採光面。
於西面開窗會導致西曬情形發生,因此我們建議你大面積窗户北邊,既能通風能防曬。
不過萬一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候,你住進了西曬房子理了怎麼辦? 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你可以屋頂隔、室外遮陽、屋內防曬著手。
百葉窗或是遮陽板能夠大部份熱能阻隔在外,是實用且效果隔熱方式。
你可以玻璃窗內設置雙層隔熱窗,遮住過量陽光。
裝中間百葉窗可以調節排熱,讓室內。
冬天時候,你可以打開內窗,讓曬空氣進屋,這樣室內温度會活許多。
台灣建築大多數是混凝土結構,散熱,因此晚上回到家中時候,你會發現家裡外面要。
你可以請專家混凝土牆面上釘上木板,然後中間填入隔素材。
岩棉、泡沫玻璃、玻璃纖維球這三種隔效果差不多素材,而岩棉是三者中素材。
許多人有旅行度假時,各風景區進住木屋經驗,沒有感覺到冬暖夏涼温度差別,夏天會直接開冷氣納涼,冬天需穿大衣禦寒,或是沒達到人期待效果。
木造住宅冬暖夏涼效果可以達到居住感覺,還可以節省使用冷暖氣用電支出,有節能省碳積極效益。
一棟木造住宅要改善其性,建造時隔熱通風設計及施作。
一棟有作屋頂通風木造住宅未作通風木造住宅,其屋頂天花板處温度相差可達22℃,作通風施作者於累積於室內起居空間,會風施作者6℃ (New York State Electric and Gas),因此台灣地區木造住宅設計,要注意足夠通風設計。
美國一棟住宅能源有70%是消耗冷暖氣使用,另20%是消耗熱水使用,而燈光、烹飪及家電佔10%能源(U. S. Dept. of Energy),因此做好木造住宅隔熱施作是。
隔效果單位面積建材每時一個單位形成熱流温度差(℉/Btu/hr.ft2),北美以每英吋建材熱流温度差1R表示。
因此一英吋葉木材0.91R,針葉木材1.25R,於混凝土0.08R,磚造為0.08R,木材隔熱效果磚石建材10倍,採用木材為建材有其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