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輻射危害:防範措施及案例探討
電器用品推陳出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伴隨的電磁波問題不容忽視。歐、美、日等國家研究表明,OA機器、家用電器、高壓輸電線等產生的電磁波可能與流產、畸胎、白血病或癌症有關。
安全電磁波強度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荻野晃也博士指出,安全的電磁波強度約為 0.1 毫高斯 (mG)。超過這一閾值就會產生不良影響,而一般家用電器的電磁波強度均高於這一安全標準。
避免電磁波危害
歐美日在 1994 年的一項電力公司員工健康影響調查中,發現患急性骨髓白血病的比例約為一般民眾的 3.15 倍,患腦腫瘤的比例為 1.95 倍。由此可見,我們每天都在電磁波的危害下生活。
電磁波的危害與強度和時間密切相關,其透過對人腦中類似磁鐵的物質產生影響。電磁波幅射會對人體造成多種傷害,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症候羣、血液動力學失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月經週期紊亂、視覺疲勞、聽覺、物質代謝、組織器官形態改變,甚至致癌。
遠離電磁波源
日常生活中,應遠離電磁波源或保持安全距離。例如:
- 液晶電視螢幕:距離 1 米以上
- 冰箱正門:距離 20 釐米以上
- 微波爐:距離 1 米以上
- 電吹風:隨時使用,避免長時間開啓
- 電熱毯:在被褥温暖後關閉
以下表格列出部分家電的電磁波輻射值:
電器 | 輻射值 (μT) | 安全距離 |
---|---|---|
電冰箱 | <1 | 20 釐米以上 |
洗衣機 | <1 | 20 釐米以上 |
電視機 | <0.23 | 1 米以上 |
手機 (撥打狀態) | 約 18 | 20 釐米以上 |
電吹風 (2000W) | 約 1700 | 隨開隨用 |
微波爐 (門縫處) | 約 1500 | 1 米以上 |
電熱毯 (無被褥阻隔) | 約 1700 | 關閉後再入睡 |
冰箱輻射:瞭解其性質和影響
冰箱輻射是指從冰箱發出的非遊離輻射。與遊離輻射(如 X 射線或伽馬射線)不同,非遊離輻射不會電離原子或分子。
種類和特性
冰箱輻射的主要來源是冷媒,一種用於冷卻冰箱的液體或氣體。冷媒會吸收熱能並將其釋放出來,從而產生輻射。冰箱輻射屬於以下類型:
類型 | 波長 | 頻率 |
---|---|---|
微波 | 1 毫米至 1 米 | 300 MHz 至 300 GHz |
紅外線 | 780 納米至 1 毫米 | 430 THz 至 430 GHz |
可見光 | 400 納米至 780 納米 | 7.8 億至 3.9 億 Hz |
紫外線 | 10 納米至 400 納米 | 30 PHz 至 7.8 億 Hz |
其中,微波和紅外線佔據冰箱輻射的大部分。
影響
冰箱輻射一般被認為對人類無害,因為其強度非常低,遠低於對健康構成威脅的水平。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長時間暴露於過量的冰箱輻射可能會產生以下影響:
影響 | 症狀 |
---|---|
頭痛 | 遲鈍的、 пульсирующая 疼痛 |
疲勞 | 持續的疲勞和缺乏能量 |
失眠 | 難以入睡หรือ熟睡 |
皮膚刺激 | 發紅、瘙癢或皮疹 |
防護措施
雖然冰箱輻射一般不會對健康構成風險,但採取一些預防措施可以進一步減少暴露:
冰箱輻射是非遊離輻射,其強度很低,一般被認為對人類無害。然而,長時間暴露於過量的輻射可能會產生一些健康影響。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例如保持冰箱通風良好和定期維護,可以進一步減少暴露並確保家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