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禮記·曲禮上》:“人子者,出告,面,所遊,所習有業。
”《南史·張稷傳》:“出告,如事生焉。
”《舊五代史·晉書·張仁願傳》:“兄 仁穎,梁 朝仕至諸衞軍,中年以風恙廢於家凡十餘年, 仁願 事,出告,如嚴父焉,士大夫推為孝友。
”出告,【注音】:chū gào fǎn miàn,【釋義】:外出和返回要稟告父母。
出 [ chū ] 1. 裏面到外面。
如 出訪。
如 出產。


出籠。
2. 外拿,支付。
如 出力。
出錢。
出謀畫策。
入不敷出。
3. 離開。
如 出發。
出軌。
出嫁。
4. 產生,生長。
如 出產。
出品。
出人才。
5. 發生。
如 出事。
6. 顯露。
如 出現。
出名。
7. 超過。
如 出色。
出類拔萃(超出同類之上)。
8. 來到。
如 出席。
告誡。


延伸閱讀…
9. 引文、典故來源於某處。
如 出處(chù)。
語出《孟子》。
10. 顯得量多。
如 這米出飯。
11. 放在動詞後,表示趨向或效果。
如 提出問題。
12. 傳(chuán)奇中一回,戲曲一個獨立劇目。
[解釋] 告 [ gào ] 1. 説人,通知。
如 告諭。
告知。
告誡。
延伸閱讀…
告訴。
報告。
勸告。
奔走相告。
2. 行政司法機關檢舉、控訴。
如 告發。
告狀。
控告。
3. 表明,請求。
如 告老。
告急。
自告奮勇。
4. 宣佈或表示某種情況出現。
如 告成。
告竭(宣佈某種東西盡)。
告罄(現指財物用盡或貨物售完)。
公告。
[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