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走廊長41公里、10公里,是一塊地中海、以色列和埃及包圍「飛地(enclave)」,其擁有190萬名人口,埃及吞併,直到 1967年「六日戰爭」以色列佔領。
2005年以色列撤出軍隊及7000名移民者。
此後,加薩走廊巴勒斯坦國政府掌權。
2007年2014年間,加薩走廊受治於巴勒斯坦伊斯蘭教遜尼派組織「哈馬斯」(Hamas),哈馬斯於2006年贏得選舉,隨後派「法塔赫」(Fatah)發生衝突。
哈馬斯接管加薩走廊,以色列加薩走廊實行封鎖,限制貨品及人民進出;而埃及同時封鎖加薩走廊南方邊境。
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指出,加薩走廊80%人口依靠各種社會救助形式維生。


原本受限,然而進出加薩走廊行動2013年中開始縮限——埃及拉法赫(Rafah Crossing)邊界祭出新限制,並發起鎮壓埃及和加薩走廊間「走私地道」行動。
埃及自2014年10月起地封鎖邊境,情況下破例。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UN OCHA)報告指出,截至4月底,拉法赫邊界關卡開放17天,有2萬3000人登記並等待獲許通過。
2018年伊雷茲關卡(Erez Crossing)進入以色列,2017年,然而於限制規定,封鎖前高上許多。
截至2017前半年,於240名巴勒斯坦人從以色列邊境離開加薩走廊;比2000年9月,每日2萬6千人。
比1990年代加薩走廊,現今加薩走廊:世界銀行報告,其2017年經濟成長0.5%,每人年收入1994年2659美元(約新台幣8萬元),下跌2018年1826美元(約新台幣5萬5000元)。
2017年世界銀行發展資料庫中,加薩走廊擁有失業率:44%,約旦河西岸地區2倍,主因為青年高失業率。
近期資料顯示加薩走廊貧窮率為39%,是約旦河西岸地區2倍。
世界銀行相信,要不是有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和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UNRWA)提供社會救助金,貧窮率可能。
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指出,加薩走廊80%人口依靠各種社會救助形式維生。
加薩走廊教育系統倍受壓力,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指出,94%學校執行「兩班制」,早上一批學生上課,下午換成另一批學生。
聯合國駐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處加薩走廊營運250所學校,將識字律提高97%,其餘非聯合國學校掙扎中。
然而2014年哈馬斯以色列衝突毀損了547間學校,大部分學校仍完成,表示現有每個教室需容納學生。
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報告預測指出,加薩走廊學生數量2015年63萬名增長,2030年達到120萬名,其表示加薩走廊還需要增加900間學校及2萬3千名教師。
加薩走廊為世界上人口密度地區之一:每平方公里5479人;2020年,每平方公里預計達6197人,總人口數預計達220萬;2030年總人口數預計達310萬。
以色列2014年邊界宣告設立緩衝區,保護免於炮火攻擊,其緩衝區使人民生活及農牧土地變得。
聯合國指出,於人口成長,加上2014年巴衝突,導致住房,並表示相信有2萬9000千人流離失,衝突結束時多。
加薩走廊同時擁有世界上人口,超過40%人口於15歲。
於邊界限制,加薩人取得醫療服務。
記者:周瑞蘭
攝影:陳盛臣
■廳入房走廊,有一道門,關起來消除了沖煞問題。


延伸閱讀…
關閉拉法赫邊界後,讓到埃及醫病人減少。
幾年,醫療因素進入以色列可數量2012年93%降低2017年54%。
此外,藥品、設備因為封鎖而受限,其中包括洗腎機及心臟監測器。
教育處境,聯合國協助營運22間中心,然而間中心2014年巴衝突中損毀。
自2000年開始,主要醫療診所數量56間減少49間,然而時間人口成長。
近期醫療服務受燃料、發電機無法運轉影響。
巴勒斯坦部門表示,3間醫院、10間中心於能源延後提供服務。
人愛改動家居間隔,以求美觀或增加其實用性,如讀者呂小姐,
婚後家住古城三年,家中所有間隔改動、設計佈置她親操刀,務求打造心目中 Dream House。
但這些變動會否破壞風水,影響運程?今次找來黃晉虎師傅上門看看。
記者:周瑞蘭
攝影:陳盛臣
■廳入房走廊,有一道門,關起來消除了沖煞問題。
延伸閱讀…
■大門開北,今年桃花人緣。
單位格局四平八,風水學上分;其次,坐南向北,大門開北,今年桃花人緣。
另外,病位西南廁所位置,故久留,保持乾爽可。
打通兩房成主人房
兩房門,變成開中走廊,造成沖煞,廳入房走廊加了一道門,只要門關即能化解煞氣。
■衣帽間門對正牀,宜長關上。
睡房加設衣帽間
即所謂「房中房」,若比例過(多於四分一)會影響夫妻感情,有外遇。
但此衣帽間面積,故問題,反而要留意衣帽間門着牀,免構成沖煞,關上。
■水喉不開大門,以免財來財去;灶水火不容,宜拍一旁。
廚房擴闊空間
原本屬於廳但空間納入廚房,增加實用性;於坐、水位、火位原封不動,故不會影響風水;反而水喉門留意。
天橋車流損
睡房窗外對出馬路有天橋,車流下衝形成穿心煞;有三盞「飯鏟頭」街燈,影響財運。
而且外樓宇,進行臨時外牆維修工程,形成動土煞,女主人。
埃及—加沙邊界是埃及加薩走廊邊界,長12公里,有拉法口岸一座口岸(僅供人員過境,貨運需經加沙-以色列管控線上凱雷姆沙洛姆口岸[1][2])。
1906年10月1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巴勒斯坦)與大英帝國(埃及)雙方核定南塔巴、北至拉法邊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與埃及英國統治,但此邊界用以控制地貝人移動[3]。
1948年埃及佔領加薩,使此邊界成為國內行政區邊界;1967年六日戰爭後加薩走廊與西奈半島以色列佔領;1979年以色列與埃及簽訂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歸埃及,和規定埃及—加沙邊界上設立100公尺費拉德爾菲走廊(英語:Philadelphi Route)作為埃及加薩走廊緩衝區[4],且邊界線穿過拉法市,其一分二,分屬巴勒斯坦與埃及控制區,許多家庭因而分隔兩側[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