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十二獸首作為重要的文化符號,不僅代表著傳統的十二生肖,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這些獸首,源自古代的天文象數之學,與中國的曆法和時間觀念緊密相連,它們的藝術形象藴含著深遠的意義。自從其誕生以來,十二獸首就以其獨特的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學者和藝術愛好者的關注。
- 子鼠:作為第一個生肖,子鼠通常被設計得精緻而靈巧, Mouse有著敏捷的身手和智慧的眼神。
- 丑牛:丑牛的形象通常是強健的體魄和穩重的步伐,象徵著勤勞和毅力。
- 寅虎:寅虎以其威猛的外表和無畏的氣勢而著稱,被視為力量和勇氣的化身。
- 卯兔:卯兔的特徵是毛茸茸的身體和靈活的動作,代表著温柔和敏捷。
- 辰龍:辰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形態多變,被認為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
- 巳蛇:巳蛇的形象多為蛇身纏繞,神秘而靈動,被視為智慧和儘量的象徵。
- 午馬:午馬的形象通常是奔騰的馬匹,代表著速度、力量和自由。
- 未羊:未羊的外觀温和而可愛,被視為吉祥和孝順的象徵。
- 申猴:申猴的形象多為好動而機智,常常出現在中國古典小説和戲曲中。
- 酉雞:酉雞通常是華麗的羽毛和嘹亮的叫聲,象徵著勤勞和儉樸。
- 戌狗:戌狗的形象忠實而
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昔日座落於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的海晏堂前噴水池,由意大利傳教士、宮廷畫師郎世寧設計,法國神父蔣友仁監督興建,清宮匠師製成。這些銅像構成了水力鐘和十二生肖報時噴泉,南邊是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邊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每日,當屬相對應的時辰來臨,其獸首便會噴水兩小時,至正午十二時,十二生肖獸首則會齊射。
中國文物學者羅哲文認為,這些獸首工藝欠精,藝術價值不高,但其作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的證據,具有歷史價值。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指出,獸首只是“外國人做的水龍頭”,稱為國寶“不妥”。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並搶掠了這些獸首及眾多圓明園文物。
1980年代末,獸首首次在美國紐約公開拍賣,當時拍賣的是馬首,由台灣收藏家王定乾購得,後轉售給寒舍主人蔡辰洋。2000年4月至2000年5月,中國保利集團在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的拍賣會上以774.5萬港元競得牛首,以818.5萬港元競得猴首,以1,544.4750港元競得虎首。2003年,豬首的美國藏家將其轉讓給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澳門企業家何鴻燊捐款逾600萬人民幣購回。2007年
蔡銘超在競投後拒絕付款,認為拍賣品是非法流失的,無法申報將銅像帶入中國境內。拍賣被取消。
2013年6月28日,鼠首和兔首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在儀式上捐贈。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的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在北京宣佈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後者對此舉予以積極評價,認為此一意願符合有關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公約的原則和精神,是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表示,也有利於更多中國流失境外文物的回歸。
2013年6月28日,鼠首和兔首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在儀式上捐贈。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又稱為圓明園獸首、圓明園紅銅獸首及圓明園獸首銅像等,原來是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由意大利耶穌會會士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由法國耶
2000年4月至2000年5月
中國保利集團在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的拍賣會上以總計25,984,750港元競投獲得牛首、猴首和虎首。
2020年12月1日
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起公開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
延伸閲讀…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 維基百科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_百度百科
2007年9月
何鴻燊在蘇富比拍賣會舉行前以6,910萬港元購得馬首,並且捐予中國官方。
2020年12月1日
國家文物局將馬首銅像正式劃撥圓明園管理處,起公開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
延伸閲讀…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 維基百科
頭條揭密》清圓明園12獸首仍有5個神隱傳龍首在台灣
2023年10月18日
圓明園十二獸首之牛首、虎首、猴首和豬首在時隔163年後首次與馬首重聚圓明園,參與“五首重聚·故園新語”特別展覽,展示持續至10月29日。
拍賣日期 銅首 拍賣價格(港元) 2000年4月至5月 牛首 774萬5千 2000年4月至5月 猴首 818萬5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