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獸首銅像:流失與沉浮
引言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流落海外的中國瑰寶,記錄著侵略與戰爭的傷痛,也見證了文化遺產回歸的希望。
流失與搶掠


1860年英法聯軍掠奪圓明園,劫走眾多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十二生肖獸首銅像。這些銅像原本是海晏堂噴水池的一部分,設計精巧,象徵時辰報時。
流落四方
銅像的流失之路漫長而曲折。拍賣會上易手,收藏家轉讓,一度分落於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私人手中。
尋覓與爭議
中國始終尋求文物回歸。2013年,フランス皮諾家族無償捐贈鼠首和兔首。此舉引發熱烈討論,也促使故宮博物院拒收爭議文物。
重聚與展覽
部分銅像尋獲後,陸續於中國各地博物館展出。2023年,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首次與馬首重聚於圓明園,引發公眾關注。
藝術與歷史
中國文物專家認為銅像藝術價值有限,但其歷史意義重大,象徵著侵略的罪證和文化遺產的保護。
回歸之路
至今仍有部分銅像流失海外,尋找回歸之路。香港城市大學舉辦展覽,展出十二生肖獸首復原雕塑,呼籲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
表1: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回歸時間表
銅像 | 回歸時間 | 回歸方式 |
---|---|---|
馬首 | 2007年 | 何鴻燊回贈國家 |
牛首 | 2000年 | 保利集團競拍 |
虎首 | 2000年 | 保利集團競拍 |
兔首 | 2013年 | 弗朗索瓦-亨利·皮諾捐贈 |
鼠首 | 2013年 | 弗朗索瓦-亨利·皮諾捐贈 |
猴首 | 2000年 | 保利集團競拍 |
龍首 | 未回歸 | |
蛇首 | 未回歸 | |
羊首 | 未回歸 | |
雞首 | 未回歸 | |
狗首 | 未回歸 | |
豬首 | 2003年 | 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購買 |
十二生肖圓明園:昔日輝煌與今日遺址
十二生肖圓明園,又稱「海晏堂」或「獸首銅像」,是清朝時期坐落於圓明園的十二尊青銅生肖獸首噴泉。這些獸首銅像精緻細膩,造型栩栩如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
獸首 | 位置 | 含義 |
---|---|---|
鼠首 | 海晏堂噴泉東首 | 子時 |
牛首 | 海晏堂噴泉北首 | 醜時 |
虎首 | 海晏堂噴泉西首 | 寅時 |
兔首 | 海晏堂噴泉南首 | 卯時 |
龍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辰時 |
蛇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巳時 |
馬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午時 |
羊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未時 |
猴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申時 |
雞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酉時 |
狗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戌時 |
豬首 |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 亥時 |
昔日輝煌
十二生肖圓明園建造於清朝乾隆年間,是圓明園中一處著名的景觀。據記載,噴泉建成後,每到子時,鼠首就會吐水,依次輪流,至亥時,豬首吐水,象徵著十二地支的輪轉。這些獸首銅像不僅具有裝飾作用,還兼具報時功能,成為圓明園中獨特的一道風景線。
掠奪與損毀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圓明園慘遭焚毀,十二生肖圓明園也不復存在。獸首銅像被劫掠一空,流落海外。其中,龍首、虎首、牛首、猴首、兔首至今下落不明,而鼠首、豬首、馬首、羊首分別收藏於英國、法國、美國和香港。
追回之旅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一直致力於追回流失海外的文物。經過多年的努力,2007年,香港首富何鴻燊斥資6910萬美元拍得鼠首並捐贈給國家。2013年,豬首銅像也在保利拍賣會上被中國企業家蔡銘超拍得,並無償捐獻給國家文物局。
重造與復原
為彌補缺失的獸首,中國政府於2014年啟動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重造工程。經過專家學者的考證和研究,新鑄的獸首銅像與原件高度相似,再現了十二生肖圓明園昔日的風采。目前,新鑄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已安置在圓明園海晏堂噴泉,成為圓明園園區的重要景觀之一。
總結
延伸閲讀…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 維基百科
頭條揭密》清圓明園12獸首仍有5個神隱傳龍首在台灣
十二生肖圓明園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瑰寶,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藴。儘管經歷過劫掠和損毀,國家依然努力追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和重現昔日的輝煌,讓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得以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