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總穴口訣】十總穴口訣:必藏!穴位按摩懶人包,讓你痛痛飛走!

【十總穴口訣】十總穴口訣:必藏!穴位按摩懶人包,讓你痛痛飛走!

穴位按摩緩解身體不適

引言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身體的痠痛問題是否困擾著你?透過在家中按摩穴位,可以適度緩解症狀。以下介紹的「十總穴」是中醫養生常用的穴位,按壓這些穴位有助於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十總穴口訣 Play

十總穴的功效

十總穴口訣

  1. 列缺:位於手腕內側,按壓可緩解頭痛、頸部緊繃。
  2. 合谷:位於手背虎口之間,按壓可緩解面部痠痛、牙痛。
  3. 內關:位於手腕內側,掌側橫紋向上三寸,按壓可緩解心悸、胸悶、噁心。
  4.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眼下三寸,按壓可增強腸胃功能、緩解腹痛。
  5. 支溝:位於腋下,手臂上舉時,腋窩皺褶對應的點,按壓可消除脅肋脹痛。
  6. 委中:位於膝蓋後側,膕窩橫紋的中點,按壓可緩解腰背痠痛。
  7. 陽陵泉:位於膝蓋外側,股骨外側髁下三寸,按壓可強健筋骨、緩解腿部痠痛。
  8.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三寸,按壓可調理婦科、補益氣血。
  9. 公孫:位於足背中,第二、三腳趾縫間,按壓可安胎、緩解子宮脱垂。
  10. 阿是穴:位於耳垂後方,按壓可鎮靜安神、緩解耳鳴、目赤。

按壓穴位的注意事項

  • 按壓力度不宜過重。
  • 按壓時,用指腹抵住穴位,緩慢施力約 5 秒鐘。
  • 穴位出現酸、麻、脹感為適中。
  • 如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不可按摩。
  • 服用抗凝血劑或有出血傾曏者,應避免大力按壓。

穴位與身體部位對應表

穴位 身體部位
列缺 頭、頸
合谷 面部
內關 胸、心
足三里 腸胃
支溝 脅肋
委中 腰背
陽陵泉 筋骨、腿
三陰交 婦科
公孫 子宮
阿是穴 耳、目

十總穴口訣:中醫穴位取穴秘訣

十總穴口訣是中醫穴位取穴的重要法則,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人體穴位分佈的規律。它在中醫臨牀施行中佔有重要地位,不僅能提升穴位取穴的準確性,更能有助於養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十總穴口訣

口訣 解釋
經穴在經 穴位位於所屬經脈上
子午流注 穴位受經氣盛衰的影響
表裡相合 經穴與臟腑相表裡
經筋相連 經穴與經筋相連接
皮部分佈 穴位多在皮層以下的淺層位置
屈伸取穴 穴位在屈伸姿態下顯現
筋骨交界 穴位多位於筋骨交界處
多氣多血 穴位處血管和神經豐富
孔隙取穴 穴位常位於骨、筋、肌等組織的孔隙處
絡脈交會 穴位是絡脈交會之地

實例應用

定位肺俞穴

  • 根據「經穴在經」口訣,肺俞穴位於肺經上。
  • 根據「子午流注」,肺經在卯時(早上5-7點)為氣血最旺之時。
  • 根據「表裡相合」,肺俞穴與肺臟相表裡,主治肺部疾病。
  • 根據「皮部分佈」和「屈伸取穴」,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旁開2寸,取穴時身體應前傾。

臨牀意義

十總穴口訣在中醫臨牀中具有以下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