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啞口】暢遊南橫絕美秘境:南橫啞口絕美雲海與自然奇景

【南橫啞口】暢遊南橫絕美秘境:南橫啞口絕美雲海與自然奇景

南橫公路上的明珠:埡口

引言

經歷莫拉克風災近13年的封閉,南橫公路於2022年重現曙光,而埡口更是這條壯美公路上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提供了壯闊的雲海景觀,還承載著一段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自然風貌。

南橫啞口 Play

歷史遺跡

日治時期建造的關山越嶺道,在其與高雄州與台東廳的交界處樹立了州廳界碑。如今,此碑已無蹤跡,但沿著當年的道路仍可見關山、溪頭等駐在所的遺跡。1972年完工通車的南橫公路,以大關山隧道貫穿中央山脈,將埡口與南橫公路的東、西兩段連接起來。

南橫啞口

自然奇觀

大關山隧道東口的台東縣境內,受季風影響形成壯觀的雲海,最高可達2500公尺。通過隧道後進入高雄市境內,景觀轉變為山嵐繚繞的背陽面。埡口風勢強勁,氣候涼爽濕潤,年雨量逾3500公釐。

生態寶庫

埡口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埡口山莊曾為救國團展開南橫健行活動的據點,如今作為緊急救難基地。峽谷中的霧鹿溪湍急而下,形成了媲美太魯閣峽谷的雄偉景觀。

旅遊勝地

埡口是南橫公路的必訪景點之一,其壯麗的日出、雲海和峽谷景觀令人流連忘返。周邊還有天然温泉、吊橋和四季變化的花海,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旅遊體驗。

交通資訊

從台東關山出發,沿著南橫公路東段行駛約1小時即可到達埡口。從高雄六龜出發,沿著南橫公路西段行駛約2小時即可抵達。

注意事項

埡口氣候變化較大,請注意保暖。道路狹窄彎曲,駕駛請小心行駛。保護環境,愛惜大自然。

南橫啞口:縱貫台灣東西的傳奇公路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與台東縣海端鄉交界處的南橫啞口,是橫貫台灣中部與東部的關鍵山隘,海拔高達 2,560 公尺,為台灣公路最高點。這條傳奇道路見證了台灣的交通史、開發史和自然美景。

歷史背景

南橫公路最早在日本統治時期即已規畫,目的是連結東西部並開發東台灣地區。1962 年開始興建,歷時七年才完工,其中啞口至慄園段因地形陡峭難行而被稱為「天險」,歷經數次土石流與崩塌等天然災害而多次中斷或修復。

地理環境

南橫啞口處於中央山脈北段,由大理石和板岩組成,地質脆弱且經常有土石流發生。其周圍羣山綿延,最高峯為南台首嶽玉山,海拔達 3,952 公尺。啞口附近氣候多變,常有大霧、低温和強風,因此被稱為「淒美的啞口」。

交通重要性

南橫公路是連接高雄市和台東縣的重要交通道路,也是高雄市區前往台東市區最近的路線之一。同時,也串聯起南橫國家風景區和玉山國家公園,帶動了沿線觀光與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景點特色

除了交通要衝的地位,南橫啞口本身也是著名的景點。

延伸閲讀…

【最美南橫仙境】啞口雲海、向陽森林、霧鹿峽谷、池上伯朗大道

60公里連續彎路直達南橫、天池、啞口,美呆了 – 尼力

景點 特色
天池 高山湖泊,周圍環繞針葉林,景色幽美。
鹿林山觀景台 可遠眺荖濃溪峽谷和南迴鐵路。
南橫生態廊道 人行棧道,沿途生態豐富,可觀察高山動植物。
桃源觀景台 可欣賞到南橫公路蜿蜒而上的壯麗景色。
東方白楊 日本時代種植的白楊木,樹型高大壯觀。

安全提醒

由於地質脆弱和氣候多變,行駛南橫公路時需特別注意安全:

  • 查看最新路況資訊,避免在惡劣天氣時段通行。
  • 減速慢行,注意路旁滾石和崩塌等潛在危險。
  • 行車時請隨時保持高度警覺,切勿疲勞駕駛。
  • 入山前檢查車輛狀況,攜帶充足的水和乾糧。
  • 尊重當地原住民文化和生態環境,愛護這片美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