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紅豆杉】南洋紅豆杉:自然之寶引領台灣的永續發展

【南洋紅豆杉】南洋紅豆杉:自然之寶引領台灣的永續發展

南洋紅豆杉(學名:Taxus sumatrana)是一種常綠的紅豆杉屬植物,又名蘇門答臘紅豆杉、紫杉、赤柏松、紅杉或西雙版納粗榧。它們生長在阿富汗、西藏、尼泊爾、越南、印度、緬甸、中國、台灣及巴基斯坦的亞熱帶森林及高地山脊,海拔範圍在400-3100米左右。

南洋紅豆杉的樹幹寬闊,高度可達14米。它們的葉子長約1.2-2.7釐米,闊約2-2.5毫米,排列在樹枝兩側並螺旋生長至樹頂。葉面呈淡黃綠色,葉底呈淺綠色。種子多肉,打開後呈紅色。樹皮呈灰紅色,有不規則且厚約1.5毫米的片子。

南洋紅豆杉 Play

南洋紅豆杉 Taxus sumatrana
學名 蘇門答臘紅豆杉、台灣紅豆杉、紫杉、赤柏松、紅杉或西雙版納粗榧

分佈

南洋紅豆杉於阿富汗、西藏、尼泊爾、越南、印度、緬甸、中國、台灣及巴基斯坦等地海拔400-3100米處的亞熱帶森林和高地山脊均有分佈。

南洋紅豆杉

南洋紅豆杉
南洋紅豆杉,學名銀杉,是一種生長在亞洲熱帶地區的常綠樹木。它屬於柏科植物,是珍貴的觀賞樹種之一。

南洋紅豆杉的名字源於其樹葉呈現紅色的特點。它的葉子為扁平狀,長而尖,呈現深綠色,有一種獨特的光澤感。而在秋季,葉子會轉變為紅色,為整個樹冠增添了一抹美麗的色彩。

南洋紅豆杉的樹幹筆直挺拔,樹皮光滑細膩,呈淺灰褐色。它可以達到很高的樹高,有時甚至能超過30米。因此,它在園林景觀中常被選為主要的綠化樹種。

除了其獨特的外觀特點,南洋紅豆杉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性。它的枝葉疏密有度,能夠適應多種生長環境,並且對空氣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纖維豐富的木材還可用於建築、傢俱等方面。

在東南亞地區,南洋紅豆杉被廣泛種植並用於造林和土地修復。它不僅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還對保護水土資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它也成為了許多園林景區的亮點,吸引了大量的遊客。

總之,南洋紅豆杉是一種非常特殊而美麗的樹種。它的外觀獨特,生長環境廣泛,對於生態環境的改善有重要的意義。讓我們珍惜這樣一種神奇的樹木,繼續保護它們,讓它們永遠為我們帶來美麗和生態價值。

延伸閲讀…

台灣紅豆杉

南洋紅豆杉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