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夏朝創作的記時法 |Koon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 |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夏朝創作的記時法 |Koon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 |

“古人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鼠、牛、寅為虎……。

請判斷「丁酉」年出生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解答查詢結果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天象觀測。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2019年是什麼年?2019是豬年,2019年是己亥年,稱己亥豬年。

天干五行分為陰與陽,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為陽性,乙丁己辛癸陰性 詩曰: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六十甲子稱六十花甲子,其古老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紀年60年一個週期,紀月5年一個週期,紀日60天一個週期,紀時5天一個週期。

六十甲子指道家信奉六十個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六十位神。

天干和地支循環相配作為稱呼這些神名字。

原因是當時沒有使用“公元紀年法”,“公元紀年法”直到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時開始使用。

(1)辛酉政變——發生於1861年,農曆辛酉年,慈禧太后奪權。

(2)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農曆甲午年,中日黃海大戰。

(3)戊戌變法——發生於1898年,農曆戊戌年,變法維持103天。

(4)庚子賠款——發生於1900年,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

(5)辛丑條約——發生於1901年,農曆辛丑年簽定,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癸卯學制——發生於1905年,農曆癸卯年,晚清後一次學制改革,廢科舉制度。

(7)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農曆辛亥年,起義推翻了滿清統治。

今年2019年農曆己亥年,己亥年地支屬豬,因此2019年出生人屬相為豬,所以2019年稱己亥豬年。

2019年365天,52周零1天。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干支解釋,是望文生義臆測,“十天干”屬十進位記數法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創制。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Play

計算地支:(2011-3)/12餘數是4,應地支是字:卯,即為這一年支。

例如: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年,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應是:庚子年天干地支( Chinese Era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簡稱“干支”。

《辭源》裏説,“干支”取義於樹木“乾枝”。

人有云:“天干,猶木幹,而為陽;支,猶木枝,而為陰。

”可見稱為干支原始用意。

十天干( Ten Heavenly Stems):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Twelve Earthly Branches):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序號,叫“干支紀法”。

干支來紀年月日時的曆法叫做干支歷。

從殷墟出土甲骨文,天干地支我國古代主要於紀日,此外來紀月、紀年、紀時。

於卜卦、風水、術數領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合稱“天干地支”,簡稱“干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陰乾。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陽支,醜、卯、巳、、酉、亥支(注:十二地支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

傳説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撓氏探察天地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紀曆符號。

  中國曆法月球繞地球一週時間(29.5306天)為一月,地球繞太陽一週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使一年天數迴歸年天數相符,設置閏月。

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

對古代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存在,像阿拉伯數字,而且後來開始這些符號運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賦於意思多了。

古人(一説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是59天概念。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一個迴歸年度),古人因此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概念。

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天干地支;時應該是夏商周三代。

《説文》中,許慎“天干”、“地支”解釋萬物一年中萌發生長衰亡循環系統。

考古發現,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一塊甲骨上,刻有六十甲子,可能是時的日曆。

這説商朝時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

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發生一次日食。

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確切證據。

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干支法中國古代使用,未間斷。

因此對研究歷史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如《馮婉貞》:“鹹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

”鹹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

中國漢武帝以前天干地支紀年;漢武帝到清末,皇帝年號加天干地支紀年;民國初期民國誕生時間來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民國後採用公元紀年。

中國古代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兩者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

從殷墟出土甲骨文,天干地支我國古代主要於紀日,此外來紀月、紀年、紀時。

那麼,干支紀法發明者是誰呢?雖然有以下一些説法來考證干支起源,但是是誰發明?出現於何時?是一個謎。

戰國末年,各國史官積累下來材料編成史書《世本》説:“容成作歷,橈作甲子”,“二人黃帝臣,蓋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

看來干支是撓創制,撓“採五行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名日,謂幹;作子名月,謂枝,有事於天則日,有事於地則月,陰陽別,故有枝。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干支解釋,是望文生義臆測,“十天干”屬十進位記數法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創制。

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倫,中國古代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十二宮後,指出中國古代十二辰和十二地支,是古巴比倫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

其傳入中國途徑,可作大膽推測,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巴比倫所傳授星曆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商室本發源於東方,其星曆知識乃西來商賈或牧民輸入”。

一些學者我國上古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字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

駁干支外來説,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四千多年前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

鄭文光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我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神話傳説,是十進位法概念紀時中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常羲“生月十有二”神話傳説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演變十二辰。

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創作。

”杜石然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夏代天干紀日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紀日法。

天干地支含義,《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

甲是拆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

乙是軋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意思,指萬物。

己是紀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意思,指萬物收斂。

辛是意思,指萬物收成。

壬是任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干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循環復週期,萬物產生着直接影響。

子是茲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陽氣下。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是紐,陽氣上未降。

寅是移,引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

卯是茂,言萬物茂。

辰是震意思,物經震動而。

巳是起,指陽氣盛。

午是仵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佈。

是味,萬物成有滋味。

申是身意思,指萬物身體成就。

酉是意思,萬物。

戌是滅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

每兩組配一納音五行,是什麼意思,是一個謎。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爐中火; 戊辰、己巳,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劍鋒金; 甲戌、乙亥,配山頭火; 丙子、丁丑,配洞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牆土; 庚辰、辛巳,配白臘金; 壬午、癸未,配楊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燈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驛土; 庚戌、辛亥,配釵釧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海水。

以下摘錄《三命通會》“論納音取象”,體味其義: 昔者,黃帝甲子分而配成六十,號曰花甲子,其花字誠奧妙,聖人借意而喻,不可着意執泥。

夫自子至亥十二宮,各有金、木、水、火、土屬,始起於子一陽,終於亥為六陰,其五行所屬金、木、水、火、土,天五星,於地為五嶽,於德五常,於人五臟,其於命五行。

是故甲子屬乃應於命,命則一世事。

故甲子納音象,聖人喻,如人一世之事。

何言乎? 子醜二位,陰陽始孕,人胞胎,物藏其,未有涯際;寅卯二位,陰陽開,生長,物拆甲,羣葩剖,如人有;辰巳二位,陰陽,物華秀,如人三十、四十而有地,始有進取象;午二位,陰陽彰露,物已成奇,人五十、六十,可知,凡百興衰可見;申酉二位,陰陽肅殺,物收成,人龜縮,各得其靜矣;戌亥二位,陰陽閉塞,物氣歸,人休息,各有歸着。

計算八字時使用干支歷,史書、傳統曆法(包括農曆)或使用曆鬥數有所不同。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Play

延伸閱讀…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 …

蓬瀛仙館Fung Ying Seen Koon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海中金?蓋氣包藏,無形,猶人母腹;壬寅癸卯絕地存金,氣尚,薄若繒縞,故曰金泊金。

庚辰辛巳金居火土地,氣發生,金尚礦,寄形生養鄉,受西方正色,乃曰蠟金;甲午乙未氣已成,物質堅實,混於沙而別於沙,居於火而煉於火,乃曰沙中金,壬申癸酉氣盛物,當施收斂功,穎脱鋒鋭之刃。

蓋申酉金之正位,幹值壬癸,金水淬礪,故取象劍鋒而金之功用矣;至戌亥則金氣藏伏,形體,鍛鍊首飾,已成其狀,藏閨閣,無所施,而金之功用畢,故曰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蓋氣居盤屈,形狀伸,居於水地,蠶衰月,桑柘受氣,取其時之生;庚寅辛丑氣乘陽,得栽培勢力其狀,奈居金下,凡金霜素堅,木居下得其,歲寒後凋,取其性之堅,故曰松柏木,戊辰己巳氣不成量,物及時,枝葉,鬱然成林,取其木之盛,故曰林木;壬午癸未,木至午而死,而墓,故楊柳盛夏葉凋,枝幹,取其性柔;故曰楊柳木;庚申辛酉,五行屬金而納音屬木,以相剋取。

蓋木性辛者,唯石榴木;申酉氣歸靜肅,物,木居金地,,故曰石榴木;觀它木至午而死,惟此木至午而,取其性;戊戌己亥,氣歸藏伏,陰陽閉塞,木氣歸,伏乎土中,故曰平地木。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澗下水?蓋氣未通濟,高段水流之所,乃水鄉,地中行,故曰澗下水;甲寅乙卯,氣出陽明,水勢恃源,東流滔注,浸大,故曰溪水;壬辰癸巳,勢極東南,氣傍離宮,火明勢盛,水得歸庫,盈科後進,乃曰長流水;丙午丁未,氣升降,高明火位,有水沛然作霖,濟火中水,惟天上乃有,故曰天河水;甲申乙酉,氣息,子母同位,出而不窮,汲而不竭,乃曰井泉水;壬戌癸亥,天門地,氣歸閉塞,水力遍而不趨,勢歸乎寧謐位,來之不窮,納之不溢,乃曰海水。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靂火?蓋氣一陽,形居水位,水中火,非神龍無,故曰霹靂火;丙寅丁卯,氣,因薪而顯,陰陽治,天地爐,乃曰爐中火;甲辰乙巳,氣形盛地,勢定高岡,傳明繼晦,子母相承,乃曰覆燈火;戊午己未,氣過陽宮,重離相會,丙靈交光,發輝炎上,乃曰天上火;丙申丁酉,氣息形藏,勢力韜光,龜縮兑位,力微體,不及遠,乃曰山下火;甲戌乙亥謂山頭火者,山乃藏形,頭乃投光,內明外,隱而,飛光投乾,歸於休息之中,故曰山頭火,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氣居閉塞,物尚包藏,掩形遮體,內外不交,故曰壁上土;戊寅己卯,氣能成物,功以育物,發乎根莖,壯乎萼蕊,乃曰城頭土;丙辰丁巳,氣承陽,發生過,成其未來,乃曰沙中土;庚午辛未,氣成形,物以路彰,有形可質,有物可彰,乃曰路傍土,戊申己酉,氣歸息,物當收斂,龜縮退閒,美而無事,乃曰驛土;丙戌丁亥,氣成物府,事美圓,陽曆遍,勢得期間,乃曰屋上土。

餘見路旁土,播殖百穀,午地,其盛長養之時乎?大驛土通達四方,申酉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城頭土取堤防功,五公恃之,立國而民,壁上土明粉飾之用,臣庶資,爰居而爰處;沙中之土,土者,土潤生,故成其未來而有用;屋上土,土成功者,成功者靜,故止而不遷。

蓋居五行之中,行負載令,主養育權,三才五行不可失,處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金得之鋒鋭雄,火得光明照耀,木得之英華越秀,水得之濫波,土得之稼穡。

聚之不散,山,山者,;散不聚,地,地者,原。

用之無窮,生之罔極,土功用! 五行取象,對待而分陰陽,即而變化。

如甲子乙丑對甲午乙未,海中沙中,水土辨,剛柔之別;庚申辛庚戌辛亥,蠟釵釧,乾巽異方,形色各盡;壬子癸酉對壬午癸未,桑柘楊柳,一曲,形質;庚寅辛卯對庚申辛酉,松柏石榴,一堅一辛,性味;戊辰己巳對戊戌己亥,大林平地,一盛一衰,巽乾殊方;戊子己丑對戊午己未,霹靂天上,雷霆揮鞭,日照;丙寅丁卯對丙申丁酉,爐中山下,火盛木焚,金滅;甲辰乙巳對甲戌乙亥,覆燈山頭,含光畏風,投光止艮;庚子辛丑對庚午辛未,壁上路旁,形分聚散,類別死生;戊寅己卯對戊申己酉,城頭大驛,東南西北,坤艮正位;丙辰丁巳對丙戌丁亥,沙中屋上,乾互用,變化。

圓看方看,不外相死休;取,逃金木水火土。

干支而分配五行,論陰陽而大明。

天成人力兼,生旺死絕並類。

嗚呼! 六十甲子聖人不過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質,形色,功用無不曲盡而造化無餘藴矣。

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一週。

一週完了,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

例如1929年是農曆己巳年,1930年是農曆庚午年……到1989年是農曆己巳年。

我們日曆上看到己巳年、庚午年,干支紀年這種方法排列下來。
古人以十二地支記時,亦可與十二生肖配合,例如: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請依此判斷「丁酉」年出生的小孩應該屬什麼生肖?

陽曆年份除以60餘數減3得該年農曆干支序號數,查上面干支便是干支年紀。

如果序號數於、於零則於支序號數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餘11,年干支序號數=11-3=8。

查干支表知該年辛未年。

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餘3,干支序號=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該年癸亥。

干支紀月是指干支歷中用干支記錄月序。

部分書籍只用地支紀月,每月十二地支表示。

冬至所在之月稱為“子月”(是農曆十一月),下一個月稱為“丑月”(是農曆十二月),以此類推。

故古歷中《夏曆》“寅月”為正月,稱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

干支紀月法普遍實行,主要為星相家推算八字。

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壬寅,戊或癸年正月為甲寅。

正月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六十甲子序推知。

干支紀月月建(月支)之外,月幹研究中國歷史時並普遍,而計算八字時使用。

月建於春秋時期可見。

“子建月”即以日南至十一月為一年開始。

可能到了唐代配上天干。

閏月月建同本月。

此外於各帝王可能採用曆法,因此干支紀月亦見得。

例如三國時期,於景初歷使用,可能出現國家,日換月分情況;一國是初一,另一國是前一個月月末,此時月干支即。

計算八字時使用干支歷,史書、傳統曆法(包括農曆)或使用曆鬥數有所不同。

延伸閱讀…

十二地支與生肖[夏朝創作的記時法]

天干地支對照表

傳統曆法月亮盈虧週期作為一月,而八字計算二十四節氣其中十二節氣(非中氣)所在時刻(日首)分月,並賦以地支名,如大雪小寒之間子月,小寒到立春丑月。

因此八字計算過了當月節氣發生之時刻換月干支,可能產生月中日中換干支情況。

計算八字時使用干支歷每五年一循環,每月天干該月支所在年天干決定。

例如:若某年子月所在之年甲子年,該子月丙子月,緊接着其後丑月是丁丑月。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一週。

一週完了甲子日起,週而復始,循環下去。

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是丁酉日。

一天中時辰地支是確定,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夜間十一點一點子時,一點三點時,其餘照推。

時天該日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子時上配上甲甲子;日是乙或庚,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任日庚子;戊癸日壬子。

知道了子時干支,可推知其餘。

12時辰1日之紀時法,周髀算經已有雛型。

干支紀時法源起年代。

《史記點曆書》十二支紀時,可能到了唐代十二支配上十干。

干支紀時,60時辰合5日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完了複使用,週而復始,循環下去。

日上起時有歌訣。

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時辰地支構成時辰干支,UTC+8準:天干地支紀時規則,於懂一些八字人那是不過事情。

但是對大多數懂八字並且命理抱有神秘感朋友而言,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所以索性寫一篇通俗文檔來説這個“簡單而複雜”問題。

相信只要是會認識漢字人能本文來圖索驥。

回答問題,還是定義上來入手:一個人“八字”一共八個字:四個天干,四個地支。

而每個天干和每個地支有對應五行屬性。

所以要看一個人八字中是否缺什麼五行,要分析組成八字這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對應五行是否缺什麼了。

比如這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中都包含火這個五行,那八字缺火或者説命中缺火了。

甲、乙木,代表東方丙、丁火,代表南方戊、己土,代表中央庚、辛為金,代表西方壬、癸水,代表北方地支五行,沒有那麼看出來了,因為地支之中往往藏有一個、二個或者多三個天干,這種地支中所藏天干叫做“支藏人元”,取“天干為天元、地支地元、人天地之間”意思,所以稱為人元。

上面話,説一個地支往往是幾種五行混合而成,下面講講這個地支藏乾問題,看看各個地支中藏了哪些天干藏有哪些五行。

注意:上面地支藏乾列表中,所藏第一個天干稱地支“本氣”,簡單説佔主導作用五行,説本氣五行地支中佔比例。

比如寅中藏有甲,丙,戊三個天干,如果寅力量100分話,那麼甲,丙,戊三者力量比例為:60:25:15,甲佔比例,所以甲叫做寅“本氣”。

道理説了,下面看一個實例了:這個人生於:己丑年,丙子月,丁末日,己戊時其中日干,丁末日日干“丁”這個天干代表這個小孩子本身,這個小孩子五行屬水,因為丁屬水。

看看四個天干五行:戊,甲,辛,己,查列表一知道它們屬土,木,金,土。

看四個地支:子,子,醜,醜,查列表二:子中只有癸,查列表一,癸水,所以子屬水。

中藏有:己辛癸,土金水。

綜合看上面四個天干和地支,可以發現,這些干支中缺少五行火!説到這裏,提到一個問題了,坊間有“新手”命理師傅看人八字判斷五行是否時候,判斷地支時候往往只看地支本氣,這樣會造成誤判。

比如這些命理師看到寅,認為寅屬木(因為寅本氣甲,甲屬木)而了寅中藏火和土。

所以如果這種看法,本來某人八字什麼缺,這些算命師傅認為此人缺某某五行,這一點引起大家注意,大家看了此文後自能分辨。

有另外一個問題要引起注意,那:並説一個人八字缺什麼五行,應該補這種五行。

這種看法是。

説法是,八字格局,需要什麼五行才要補什麼五行。

比如某人八字雖然缺水,但是此八字格局是忌諱水,那麼命中缺了水反而是好事。

這種情況下,你如果去補水,反而會弄巧成拙。

天干五行分陰陽,奇陽兩分清;甲乙木丙丁火,戊巳土庚辛金, 八卦圖有“先天”、“後天”分,先天八卦圖體,後天八卦圖為用。

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剋配置,後天八卦圖作為背景參考。

先天八卦圖稱伏羲八卦圖,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軸經線;坎離代表水火界,作為橫軸緯線。

二卦陰陽爻相反,互成錯卦。

先天八卦數:乾一、兑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後天八卦圖稱文王八卦圖,即震卦起始點,位列正東。

順時方向,巽卦,東南;離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東北。

如象徵節氣,震為春分,巽為立夏,離為夏至,坤為立秋,兑為秋分,乾立冬,坎冬至,艮立春。

後天八卦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離九。

天干剋(陽克陽,陰克陰) 陽幹相剋: 甲木克戊土,戊土克壬水,壬水克丙火,丙火克庚金,庚金克甲木。

陰乾相剋: 乙木克己土,己土克癸水,癸水克丁火,丁火克辛金,辛金克乙木。

子午沖, 卯酉沖 => 四正位衝 寅申相沖, 巳亥沖 => 驛馬位衝 辰戌相沖, 沖 => 土庫位衝 子相害:未土,子水旺,名勢家相害,六親骨肉。

醜午相害:午欺凌中死金,名官鬼相害。

寅巳相害:各恃臨官,擅能而進相害。

卯辰相害:卯以旺木欺凌辰中死土,欺長而相害。

申亥相害:各恃臨官,竟妒才能,爭進相害。

酉戌害:戌以死火害酉金,為嫉妒相害。

故酉人見戌人,戌人見酉人無事。

子卯相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刑戌,戌刑,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