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終於出刊了,這一期,《台味誌》的主題再度回到了與吃食有關的題目。民以食為天是句老話,老話能夠傳得久,自有它的妙處;食物永遠最貼近生活肌理,民生話題從胃袋滲進血液,根深蒂固,無論同鄉還是異國,話頭一開啟就瞧不見尾巴。
《台味誌》為中日文雙版本,每一期都專注探討一個主題,主旨在於保留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記憶,同時介紹日人較少見的獨特文化。第一期《早餐》具有日本相較之下鮮見的早餐外食文化,第二期《髒話》在日本語言發展裡也較不蓬勃;第三期即將討論的主題,則是百分百出身自台灣的,珍珠奶茶。
但台灣的代表性飲料,早已不只珍珠奶茶,發展至今還有更多選擇。珍珠奶茶後,從手搖店到咖啡廳,各色飲料異彩紛呈,為台灣飲品產業投射出不同的面貌。讓日本人認識這些新奇好滋味,是延續《台味誌》固有宗旨的同時,也希望更瞭解台灣飲食文化。


特地整理出時下正夯的「台灣茶飲小教室」,除了老少咸宜的熱門品項,在台灣在地人中頗負盛名的飲料店獨家口味,也一一羅列出來。
台灣茶飲類別 | 常見品項 | 備註 |
---|---|---|
日類茶飲 | 綠茶、抹茶、烏龍茶 | 無特殊添加 |
乳類茶飲 | 鮮奶茶、伯爵鮮奶茶、焦糖瑪奇朵 | 有乳 |
果昔類茶飲 | 芒果西米露、芭樂冰沙 | 有水果 |
奶昔類茶飲 | 珍珠鮮奶 | 有奶蓋 |
雞尾酒類茶飲 | 琴酒特調、威士忌繽紛特調 | 有加入酒精 |
氣泡類茶飲 | 氣泡綠茶、氣泡紅茶 | 有加入新鮮水果 |
豆類茶飲 | 豆漿、黑豆漿 | 有豆 |
鹹蛋茶飲 | 鹹蛋奶茶 | 新奇口味 |
咖啡類茶飲 | espresso、拿鐵、卡布奇諾 | 有咖啡因 |
養生類飲料 | 冬瓜茶、仙草凍、百香果冷飲 | 健康不膩 |
甜湯類飲料 | 薏仁湯、綠豆湯 | 含有豐富果肉 |
台味誌:探索台灣飲食文化的深層樣貌
前言
台灣飲食文化豐富多元,從傳統小吃、夜市美食到國際料理,應有盡有。而「台味誌」正是深入探討這一飲食寶庫的專題報導,帶領讀者一窺台灣飲食的獨特魅力。
台味誌:定義與範疇
「台味誌」一詞廣義而言,泛指所有源自或廣泛流行於台灣的飲食文化。其包含傳統小吃、夜市美食、區域特色料理、家庭料理等,展現台灣飲食的豐富性和多元性。
傳統小吃:台灣飲食的基石
傳統小吃是台味誌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台灣飲食文化的歷史與演變。從蚵仔煎、牛肉麵到臭豆腐,這些小吃不僅是美味的小點心,更是台灣街頭巷尾的庶民風景。
夜市美食:體驗熱鬧的台灣夜晚
夜市是台灣飲食的另一大特色。在熙熙攘攘的夜市中,各種美食爭奇鬥豔,從鹽酥雞、大腸包小腸到珍珠奶茶,每一口都令人流連忘返。
區域特色料理:多元文化的飲食饗宴
台灣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特色料理,反映了不同族羣的飲食習慣和文化背景。例如,基隆的廟口夜市小吃、台南的牛肉湯、花蓮的麻糬等,都是在地文化的美味展現。
家庭料理:再現台灣的温情記憶
家庭料理是台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媽媽的拿手菜到阿嬤的傳統手藝,這些料理承載著温馨的回憶和親情的羈絆。
台味誌的國際影響
台味誌不僅在台灣蓬勃發展,近年來也逐漸受到國際矚目。從米其林指南的青睞到異國美食家的推崇,台灣飲食正以其獨特魅力征服全球味蕾。
結論
延伸閲讀…
台味誌(4月)
台味誌。 從小認識台灣─ 一本最普通,最雞毛蒜皮的台味百科。
「台味誌」是台灣飲食文化的精華所在,展現其多元性、豐富性與歷史傳承。從傳統小吃到家庭料理,從夜市美食到區域特色,台味誌不僅是一份美食地圖,更是一段文化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