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名由來,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諸多爭議。根據《三國志·吳書·孫權傳》,孫權派遣將軍衞温、諸葛直前往夷洲和亶洲,然而目前並無確鑿證據顯示此處即為台灣。在日本古代,台灣曾被稱為「高砂國」或「高砂」,這個名稱來源於「打狗山」之音。此外,中國史書也在7世紀提到了東方海中的「流求」,但其具體指向仍不明確。台灣的命名之謎仍待揭開。
孫權派衞温、諸葛直徵討夷洲
黃龍二年春,孫權命衞温、諸葛直率部遠徵夷洲,欲擴張東吳版圖。據《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記載,此次徵討共出動甲士萬人,艦隊浩浩蕩蕩,前往那神秘的海上樂土。然而,有關此次徵討的目的地——夷洲的真實身份,歷來史學界眾説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黃龍二年春,孫權遣將軍衞温、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衞温、諸葛直到夷洲抓了數千人回到東吳。”
日本的「高砂國」與「打狗山」
另一方面,日本古代對台灣有著不同的稱呼。他們以「打狗山」之音,轉化為「高砂 Takasago」,對應了台灣的不同稱謂。京都金地院收藏的《異國渡海御朱印帳》中,便以「高砂國」稱呼台灣。這些稱呼用法多樣,包括萬葉假名「塔伽沙谷」、「塔伽沙古」、「塔曷沙古」、「多加佐古」等不同表記。
這個時代,台灣尚未有明確的名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帶來了多元的稱呼方式。這些稱呼,不僅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這個島嶼的認識,也為後世的歷史研究提供了多樣化的線索。
台灣地名由來
台灣地名由來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主題。台灣的地名涵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歷史。以下是一些有關台灣地名由來的精彩故事。
1. 台北市
台北市是台灣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它的名字由來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據説,台北這個名字是由原住民平埔族的「Bangka」漢音「艋舺」所演變而來的。後來,隨著漢人的移民和發展,這個城市逐漸成為台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2. 台中市
台中市是台灣的中部都市,它的名字由來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這個城市被稱為「台中路」,是因為它位於台灣的中部地帶。在中文中,「中」表示「中央」,所以取名為「台中」以表示它的地理位置。
3. 高雄市
高雄市是台灣最大的港口城市,它的名字來源於荷蘭時期。在荷蘭統治台灣的時候,他們在高雄地區建立了一個堡壘,並且將它命名為「Tak-ao」,即現在的「高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雄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和工業中心。
4. 台南市
台南市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名字源於荷蘭時期和明朝時期。在荷蘭統治台灣期間,他們將台南地區稱為「Tayowan」。而在明朝時期,台南被稱為「安平」,這個名字在華語中意為「和平」。台南市的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文化和古蹟,吸引了許多遊客的到訪。
5. 基隆市
基隆市是台灣北部一個重要的海港城市,它的名字源於福建方言。據説,「基隆」一詞來自於福建方言中的「鬼窟」,表示這個地區的波濤洶湧和崎嶇的地形。基隆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美麗的海岸線,是許多人探索台灣北部的起點。
結論
台灣的地名由來包含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故事和意義。這些地名反映了台灣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同時也展示了台灣的發展和進步。
延伸閲讀…
台灣地名
台灣名稱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