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姓的溯源與流變
姓氏 | 溯源 | 歷史 | 地域分佈 |
---|---|---|---|
許 | 許由 | 4000 餘年 | 河南許昌、湖北、山西、河北 |
許 | 姜姓 | 2500 餘年 | 河南許昌、安徽、江蘇、浙江 |
許姓的歷史變遷
23 魔方的基因檢測數據顯示,當今許姓主要起源於姜姓,源自周代許國。戰國初年,許國滅亡,其後裔以國名為氏。自秦漢魏晉南北朝起,許姓在北方發展迅速,形成高陽和汝南兩大郡望。隋唐年間,許姓族人逐步向南遷徙,分佈範圍擴大至安徽、山東、江蘇、浙江等地。
宋元明時期,許姓人口穩定增長,但速度較全國人口增長速度緩慢。宋朝時,許姓人口約為 52 萬,主要集中於河南、安徽、江蘇等地。明朝時,許姓人口增長至約 61 萬,分佈重心向江蘇、浙江、山東轉移。


明清之際,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出現了由土著或滿洲人融入漢族而形成的許姓族羣,其基因成分包含少數民族成分。
許姓的名人家族
通過基因檢測,目前已研究出 6 個許姓的名人家族,可追溯其祖先。23 魔方的基因檢測數據顯示,許姓用户主要分佈在江蘇(16.2%)、廣東(11.0%)、浙江(11.0%)等地。許姓用户的民族主要為漢族(95.1%)、滿族(1.5%)。
台灣許氏族譜
台灣許氏族譜是記載台灣許氏家族歷史、世系、人物事蹟的文獻,對於研究台灣許氏家族的發展和遷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台灣許氏族譜的起源
台灣許氏家族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時期,當時有部分許氏族人從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渡海來台開墾。這些早期移民大多在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定居,並建立了自己的聚落。
台灣許氏族譜的編纂
最早的台灣許氏族譜編纂於清乾隆年間,由許氏後裔許宗道編纂。此後,許氏家族不斷發展壯大,族譜也多次重修和擴充。較為重要的版本包括:
版本 | 編纂時間 | 編著者 |
---|---|---|
《台灣許氏通譜》 | 清乾隆年間 | 許宗道 |
《台灣許氏合族通譜》 | 清同治年間 | 許應祥、許應麟 |
《台灣許氏重修族譜》 | 民國41年(1952年) | 許肇基、許紹宗 |
台灣許氏族譜的內容
台灣許氏族譜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 許氏家族的起源和遷徙歷史
- 許氏家族的族徽、堂號和派別
- 各支系世系圖
- 重要人物事蹟
- 家訓、家規和家傳故事
台灣許氏族譜的價值
台灣許氏族譜具有以下價值:
- 歷史研究:提供了台灣許氏家族歷史發展的珍貴資料。
- 世系考證:幫助許氏後裔瞭解自己的世系關係和祖先淵源。
- 文化傳承:保存了許氏家族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
- 尋根溯源:為海外許氏族人尋根溯源提供了依據。
台灣許氏族譜的現況
現存的台灣許氏族譜版本眾多,其中最為完整的是民國41年(1952年)重修的《台灣許氏重修族譜》。該族譜收錄了約10萬名許氏族人,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族譜之一。
目前,台灣許氏家族設有宗親會,負責族譜的保存和管理。宗親會定期舉辦宗親大會,促進家族團結和聯誼。
延伸閲讀…
許氏大宗族譜序
許氏大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