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罵人不帶髒字」是台灣南部常見的一句口頭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一個常使用在女性間的台語詞彙 – 腫頷。腫頷是指胡説、瞎掰、胡扯的意思,常用於南台灣。例句中有一個正是台語罵人的用語 – 災,意思是瘟疫。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這兩個有趣的詞彙。」
腫頷
胡説、瞎掰、胡扯。多用於南台灣,且多數為女性用語。例:我聽你咧腫頷。Guá thiann lí teh tsíng-ām. (我聽你在胡扯。) 近義詞 嘐潲。


災
1.瘟疫,多用於動物感染的。例:雞災 ke-tse(雞瘟)、著災 tio̍h-tse(得到瘟疫)。瘟疫 2.罵人的話。例:夭壽災 iáu-siū-tse(短命鬼)。 又見音 tsai 異用字 瘟、。 tsing5-lang5-kiann2 敢是合音變做tshiang5-kiann5?毋捌聽過!
毋成囝
不良少年、小混混。 異用字 不成囝、毋成子、不成子 近義詞 歹囝、太保、毋成囡仔 反義詞 好囝.
怐怐
1.呆、傻。形容人腦筋單純,不聰敏。例:你哪會一個怐怐?袂曉轉踅一下!Lí ná ē tsi̍t ê khòo-khòo? Bē-hiáu tńg-se̍h–tsi̍t-ē! (你怎麼會那麼愚直?也不會轉圜一下!) 悾悾、歁歁 2.心不在焉。形容人心思不集中。例:做你激怐怐無要緊!Tsò lí kik-khòo-khòo bô-iàu-kín! (沒關係!你儘管再裝得心不在焉!) 激怐怐 音讀 kik-khòo-khòo 釋義 裝傻。例:你莫共我激怐怐。Lí mài kā guá kik-khòo-khòo. (你不要給我裝傻。) 近義詞 佯毋知、佯生、佯戇.
胘
指飛禽鳥類的砂囊,等同於胃的功能。例:雞胘 ke-kiān(雞的砂囊)。
台語罵人不帶髒字,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獨特的文化現象。台灣人對於以台語為媒介的罵人方式有著獨特的訴求,要求不使用髒字,卻能讓人心情大好。
台語的豐富詞彙使得這種罵人方式成為可能。無論是忍氣吞聲的罵人還是幽默風趣的侮辱,都能在台語中找到與人溝通的最佳方式。
台語在台灣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人們經常在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甚至是娛樂節目中使用台語與他人交流。因此,對於台語而言,能夠傳達情感、表達思想的能力至關重要。
「台語罵人不帶髒字」這句話的意思是,儘管你想要罵人,但是你不必使用不雅的語言。這充分展示了台灣人的智慧和幽默感。他們通過台語中的各種詞彙和片語,將罵人與騷擾的負面情緒轉化為有趣、幽默、甚至帶有調侃的方式。
這種以台語為媒介的罵人方式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戲仿,而是一種文化的代表。它反映了台灣人民的智慧和對於詞彙遊戲的熱愛。
台語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表達負面情緒,而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這種巧妙的藝術形式在台灣社會中廣泛流傳,並且深受大眾喜愛。
「台語罵人不帶髒字」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笑聲,同時也展示了台灣文化的獨特之處。這種創造力和智慧在台語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以一種正面且有趣的方式,表達對人的情感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