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側耳鳴原因很多,任何耳部疾患有可能,然而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腫瘤引發,因此千萬不可掉。
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診患者中,有一名60歲男性,左耳持續半年耳鳴,影響情緒及睡眠,於門診檢查發現左側中耳積水,鼻咽內視鏡顯示左側鼻咽部潰瘍性腫瘤;鳴是腫瘤造成耳咽管開口阻塞而引發,鼻咽切片後證實為鼻咽癌。
所謂「耳鳴」是指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耳中持續或聽見頻率聲音,有些病患會分不清是哪、哪一耳有雜音,感覺像是腦中,分不清是腦鳴或耳鳴…,有些病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痛苦到、、失眠、甚者想自殺…。
耳鳴聲音多樣化,病患描述五花八門,有「吱吱」叫像夏天蟬鳴、有「隆隆」響像工廠機械聲、有「唰唰」像海浪聲、或「呼呼」像風吹聲。
很多耳鳴症狀只要「睡眠、壓力情緒解除,可以自我緩解」;但如果是持續不斷耳鳴,需要注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狀況。
大部分耳鳴患者屬於自覺性耳鳴,即只有患者本身聽得到,但別人無法聽得到,因此病患本身痛苦非外人所能體會。
少部分耳鳴屬於他覺性耳鳴,即他人可以儀器或耳朵,聽到患者所抱怨耳鳴聲。
其中,他覺性耳鳴原因為血管性疾病(例如:血管瘤、動靜脈廔管)及肌肉性疾病(例如:耳咽管或顳顎關節附近肌肉收縮)造成脈動性耳鳴及痙攣性耳鳴。
所謂耳鳴,沒有任何外界相應聲源或電刺激時,內耳或頭部産生聲音感覺,明明外環境沒有聲音,但耳朵聽到了聲音。
隨著生活、工作及精神壓力增大,愈來愈多年輕人開始出現耳鳴症狀,耳鳴只是老年人專利。
耳鳴是一種症狀生理現象,是一種身體警訊。
你第一時間出現耳鳴時,不用,是最近壓力、生活作息了。
很多耳鳴症狀只要「睡眠、壓力情緒解除,可以自我緩解」;但如果是持續不斷耳鳴,需要注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狀況。
單側耳鳴是耳朵本身受損,或是有其他東西壓迫到神經造成「次發性耳鳴」;而雙側耳鳴單側耳鳴造成問題原因之外,包含身體其他問題造成耳鳴。
單側耳鳴、雙側耳鳴成因會有小小之外,耳鳴類型可以區分原因。
耳鳴多半視為一種症狀,可能是許多疾病或狀況引起。
但如果有以下3種特徵,要小心,它可能是一些危險疾病警訊,應醫檢查!要注意單側耳鳴,因為許多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會有單側耳鳴症狀。
「事出有因,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看診20多年、累積4000例耳鳴專家、台中光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賴仁淙發現患者反反覆覆出現耳鳴是有原因,是身體某部分出了狀況,比如梅尼爾氏症(一種內耳疾病)發作前,耳鳴會;或是鼻部發炎會加重耳鳴狀況,因此當患者抱怨耳鳴加重時,賴仁淙都會加問一句:「最近一年內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循線追查,找出背後原因。
比如鼻子有發炎狀況,像是過敏性鼻炎、鼻竇炎。
因為鼻子是外開放區域,有耳咽管和耳朵相通,阻塞可能加重耳鳴狀況。
「耳鳴人、多,」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經驗是,抱怨耳鳴睡、吃不下人少數,心理精神問題多,轉介到精神科有些人怕貼標籤因此排拒去看。
延伸閱讀…
俗稱「火燒心」胃食道逆流可能是耳鳴原因。
「只要40歲以上女性我抱怨喉嚨卡卡,表示有胃食道逆流,」賴仁淙表示,婦女更年期出現胃食道逆流,因為胃食道逆流會造成耳咽管障礙,胃酸刺激引起無菌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造成耳鳴,改善胃問題耳鳴可獲得解決。
睡是耳鳴原因,有七成以上耳鳴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
中年男性體型,有呼吸中止症候羣;女性是四、五十歲更年期荷爾蒙影響睡眠,調整睡眠狀況能改善耳鳴。
另外,吃多藥會造成耳鳴。
「儘量不要吃藥,」賴仁淙認大部分藥有耳毒性,是抗生素,能不吃。
有時他會設法讓患者減藥,藥一停用耳鳴好了。
「耳鳴人、多,」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經驗是,抱怨耳鳴睡、吃不下人少數,心理精神問題多,轉介到精神科有些人怕貼標籤因此排拒去看。
延伸閱讀…
目前並無治療耳鳴藥物,藥物效果多降低情緒、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活性。
治療耳鳴關鍵,其改變耳鳴觀感,不要耳鳴當成可怕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接納它和平共存。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迎來信:
耳鳴是民眾症狀之一,但往往並非耳朵出現問題,生理或心理疾病有可能造成。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提醒,民眾出現耳鳴情況時可多留意相關症狀,若出現耳鳴情況時,建議盡醫檢查,因為其有可能是問題,不可忽視。
洪暐傑醫師表示,大多數耳鳴會是雙側同時出現呈現,其可能心情、壓力、自律神經失調情緒相關原因所引起,可能聽力退化、鼻塞過敏族羣、胃酸倒流耳咽管所致。
因此若受到耳鳴所苦民眾,可以檢視是否有壓力過及上述其他問題,或透過檢查找出原因。
但若是出現單邊耳鳴應提高警覺,其問題可大可小,例如鼻竇炎、感冒有可能造成耳鳴,情況包括了血液循環、血管阻塞造成耳中風,或是耳膜感染、穿孔,或是聽神經瘤,是鼻咽癌,這些有可能因為鼻咽處出現問題形成阻塞,使得耳鳴現象呈現。
耳鳴問題可大可小,4情況檢查!單邊耳鳴,洪暐傑醫師提醒其他需盡醫情況,包括了耳鳴聲音、以前沒有發生過,但近一兩年出現、或者是合併出現疼痛,這些有可能是背後有問題產生,應盡醫檢查,避免誤判,例如將鼻咽癌誤認成感冒而延誤治療。
洪暐傑醫師表示,面耳鳴方式是進行檢查,檢查後,若有發現相關問題,問題原因進行改善、治療,並避免相關風險因子。
例如因過敏引起耳鳴,藥物治療後,應改善日常生活環境,避免塵蟎過敏原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