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間墳墓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
墓碑碑文寫法,各地有所不同,國家單位建造公墓民間私人墓有。
現我民間私人豎式墓碑例,介紹碑文寫法。
一、豎式墓碑形狀及尺寸:豎式墓碑呈豎立長方形,高度於寬度,尺寸是基本。
所謂基本,「合生」(下文)。
墓碑淨尺寸不含上邊和左右兩邊邊框裝飾,小型墓碑高度2尺6寸或2尺7寸(90釐米),寬度1尺6寸或1尺7寸(55釐米);中型墓碑高度3尺1寸、3尺2寸(105釐米),寬度2尺1寸、2尺2寸(70釐米);較大型墓碑高度3尺6寸、3尺7寸(120釐米),寬度2尺6寸、2尺7寸(90釐米)。
高度超過3尺7寸,寬度超過2尺7寸墓碑,屬於大型墓碑,高度4尺1寸(140釐米)以上,寬度3尺1寸(105釐米)以上。
二、豎式墓碑碑文結構:豎式墓碑碑文,墓碑尺寸大小而有所不同。
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內容,即主體碑文、立碑時間和子孫名稱。
中型墓碑和大型墓碑,碑文上述三項基本內容外,可增加墳內老人生卒年月或生平簡歷。
大型墓碑,碑文有三項基本內容和生平簡歷外,可增加碑序或墓誌銘。
可增加部分內容,並非增加,是墓碑大小和立碑者要求決定。
子孫名稱寫同姓有血緣關係親屬,例如媳婦和女婿寫,外甥雖有血緣關係但屬外姓不用寫,但如果子孫人數,名字5個以下,於字數好看,可以媳婦、女婿、外甥寫上去。


有些人家,每行、每列字數要求「合生」,這是過分講究,情況是做不到。
所謂「合生」,「1、2、3、4、5」去應「生、、病、死、」,後一行和後一個字,落「生」字或「」字上。
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以上排列可知,尾數帶1、2、6、7數字「合生」,帶1、2、6、7數字「合生」。
説,碑文行數和字數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數字之一才行。
至於什麼要「合生」,「合生」是否科學,不是本文內容,這裏省略了。
四、豎式墓碑碑文寫法:需要各部分內容寫,然後數每部分行數、字數和總字數,如果有「合生」,進行增減調整。
寫法及調整方法如下:1、主體碑文寫法:主體碑文大號字體寫墓碑間,內容是:祖考某公某某墓(對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對祖母),顯考某公某某(父親),顯妣某母某氏墓(母親),嶽考某公某某墓(對岳父),嶽妣某母某氏墓(對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對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對妻子),老師某某墓(老師)、好友某某某墓(對朋友),。
於女性,可以直接寫姓名,例如寫成「顯妣某某某墓」(母親),「先室某某某墓」(對妻子),如果是,「墓」字前加一「」字,例如「顯妣某某墓」(母親)。
如果是男女合葬雙墓,男老人和女老人名稱(包括考、妣)應男右女左並排,最上邊「顯」或「祖」、「嶽」字,最下邊「墓」或「墓」兩人共用,寫兩列間。
主體碑文行數「合生」,説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寫成「墓」多一字,可以減少墓前「」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11字、12字,可「墓」上邊增加「老人」、「人」(男性)、「太君」(女性)進行調整,可姓後名之前增加「諱」字進行調整。
立碑時間寫法有寫公曆,有的寫農曆,有的是公曆加農曆,小號字體寫墓碑右邊。
例如:如果是公曆,時間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兩個字,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個字,導致字數「合生」,這需要增減調整。
如果是公曆,於無法減少,增加到16或17字。
例如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如果是農曆,如果字數多了,「十一月」可改為「冬月」,「十二月」可改為「臘月」,日期數字超過,可改為「吉日」,如果字數少了,可月份增加字數,例如三月可改為「暮春月」,四月可改孟夏月,八月可改為仲秋月,同時,可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3、子孫名稱寫法:子孫名稱,如果是父輩墳墓,包括所有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如果是祖輩及以上墳墓,有的有曾孫、玄孫,於人數多,墓碑位置不夠寫,寫得太小了看不清楚,因此需要人數多少來確定寫人員範圍,是主持立碑人員輩份寫起,超過20個名字,否則擁擠。
子孫名稱用小號字體寫墓碑左邊,第一行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男」字,第三行寫兒子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如果第四行位置,可繼續排第五、第六行。
寫完兒子輩名稱後下一行寫孫子輩,寫一「孫」字,下一行寫孫子字輩,然後寫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
如果有曾孫,需要寫上去。
方法是寫「曾孫」字(二字各佔一行),下一行寫曾孫字輩,然後下一行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寫名寫姓。
於女兒和孫女女性子孫,如果男性子孫人數多可以寫,如果需要寫,可以寫右邊立碑時間主體碑文之間空格處。
方法是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女」字,第三行寫女兒們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
孫女名稱寫女兒名稱下一行,寫「孫女」(二字各佔一行),然後女字下邊一行寫孫女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寫名寫姓。
子孫名稱寫同姓有血緣關係親屬,例如媳婦和女婿寫,外甥雖有血緣關係但屬外姓不用寫,但如果子孫人數,名字5個以下,於字數好看,可以媳婦、女婿、外甥寫上去。
不論寫左邊或右邊子孫,寫完後需要下一行寫一「祀」字。
寫完上述內容後,計算子孫內容行數,「合生」才行。
即要麼是6行()或7行,要麼是11行或12行,要麼是16行或17行(多),計算後如果行數,「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如果行數不夠,主持立碑這一輩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佔一行)來進行調整。
4、附加內容寫法:附加內容是指墳內老人生卒時間、生平簡歷或墓碑銘。
附加內容是墓碑需要寫,寫右邊立碑時間主體碑文之間空格處(即寫女性子孫地方),如果寫附加內容後位置不夠寫女性子孫,可女性子孫寫到男性子孫左邊或下邊。
生卒時間寫法:單墓寫成一列,雙墓寫成兩列,字數需「合生」才行。
例如:生於△△△△年△月△日卒於△△△△年△月△日(22字),如果「合生」,需要作增減調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點,或者省略日期,寫到年月。
生平簡歷寫法:主要寫其生卒時間地點,主要經歷及職業,擔任過職務,取得成就,作出貢獻。
要求語言、詞、短小精悍,寫主要事跡,寫細節。
要求既不用標點能讓人確斷句,文字要,不能有歧義。
格式豎排,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字數「合生」。
墓誌銘寫法:墓碑銘主要是其生平事跡進行歌頌性歸納和總結,只用於生前有影響官員、作家、詩人、專家、學者、藝術家、慈善家、企業家、歌唱家、影視明星、英雄人物、勞動模範。
墓誌銘是寫成詩歌或韻文形式,朗朗上口、通順押韻、可讀可唱。
格式是豎排,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標點,每列字數「合生」。
民間,夫妻去世後是要合葬,夫妻兩個埋一起。
這所謂「生前枕,死後同穴」。
這是一件事,關係到他們後香火祭祀,於傳統原因,沒有人這些事上馬虎。
夫妻合葬,立碑時碑文怎麼寫?這個格式是多樣。
時候,墓碑上是隻寫父親名字和母親姓。
比如是這樣寫:民國處士牛二公諱林堂配妻王氏之墓。
看人一眼能明白,這裏埋著人在家裏排行老二,姓牛,叫林堂,娶媳婦姓王。
下面是誰誰敬立。
來説,是父系一枝名字。
比如説兒子、孫子、侄子、堂侄這一類。
這裏意思是急得死了爹孃,這是一個而且帶有貶義成語。


延伸閱讀…
到了現在,母親名字開始出現,有些地方女兒名字可以出現墓碑上。
我們去評價這裏面關係,因為我們今天説是主碑文怎麼寫。
有人問了,父親和母親是同姓,這樣他們立碑時,碑文該怎麼寫呢? 確是,同姓合葬墓碑書寫上會讓人產生茫然感覺,有時候會誤會,但是這並影響書寫。
嚴格來説,古代同姓夫妻很少出現,因為古代於同姓結婚有嚴厲懲罰,《唐律疏議》中專門來確定這件事重要性。
但是,有很多同姓者結婚,採用方法是姓和氏分開。
但我們今天題此處,所以深入。
既然古代禁止同姓結婚,那麼同姓夫妻去世後,墓碑怎麼寫成了難題。
但架不住人們想別辦法。
從古代到現在,有兩種方法來處理這種同姓問題,是直接寫和代指寫。
我們下面來説一下。
所謂直接寫法,同姓同姓,並影響書寫。
因為一個名字上,一個名字或者姓氏下,任何有過墓碑知識人會明白。
拿我們上面格式來説,它是這樣寫:民國處士劉三公諱德生配妻劉氏墓。
這直接點明瞭,同時是直接方式,這種方式以前流行。
了,年代上是可以換,我們這裏只是舉個例子。
這裏埋是一個家中排行老三,姓劉叫德生人,他老婆姓劉,這是他們兩個合葬墓。
格式是多樣,比如説直接寫出女方名字:民國處士劉三公諱德生配妻劉氏桂蘭墓。
這裏説指出了男方名字,寫出了女方名字。
但我們要説,這是書寫方式,是民間用得。
另一種加上敬語書寫法多以前讀書人家所用。
於一些有些錢生意人家。
體現家教,會墓碑上多費些功夫,同時證明自己孝順,會父母名字前面加上敬語。
比如:先考劉三公諱德生,先妣劉氏桂蘭墓。
所以,我們聽到有人如喪考妣來形容一個人氣急敗壞。
這裏意思是急得死了爹孃,這是一個而且帶有貶義成語。
延伸閱讀…
不過,語境時,它是可以變化,我們這裏深究。
故,這種同姓合葬墓碑文於有些人來説並不是問題,直接實際情況來刻好了,因為懂人懂,會發生誤會。
可是,有些人家是忌諱這個,不想這樣出現墓碑上,那有了代指法。
代指寫法並不是現代人發明,而且不是古代人專利。
直到現在,某些地方農村使用這樣方法。
比如山西某些山村裏,黑嫂見過這樣代指寫法。
代指寫法是有字,並不是什麼字能代。
比如加筆和缺筆法,或者是宗氏代指法,我們來説一下。
什麼是加筆或缺筆法呢?這來於古代避諱皇家缺筆寫法。
比如説你考試時,寫東西裏面有皇帝名字中字,這時候不能直接寫,要用缺筆法,寫少一點這樣來表示避諱。
後來傳向民間,用在了刻碑上。
還是上面例子,可以寫成:先考劉三公諱德生,先妣刈氏諱桂蘭墓。
這裏少了劉字上面一點,非常容易辨認出來,使看到人一眼明白這是個同姓合葬墓。
這裏是缺筆,還有加筆。
比如説王變成玉。
如果沒有缺筆和加筆能成字,要刻成不是字字。
可能有人覺得不是個字讓人誤解,並會,這裏不是字是要上面姓相近,使看到人能一眼明白其中意思。
這種加筆和缺筆過去用得多,一度取代了宗氏寫法。
什麼叫宗氏寫法呢?這是過去同姓合葬墓一種習慣性寫法。
過去,姓和氏是分開,一個家族中,大多男人氏,女人用姓。
比如我們熟悉電視劇《羋月傳》,她是楚國王族,但楚國王族人姓熊,這會讓人產生誤解。
這裏熊是楚國王族氏,羋是楚國王族姓。
古代對宗族看得,發生了女子和丈夫同姓而立碑,宗字來代替。
什麼是個宗字呢?古代人講究多,像我們現在,古代人同姓結婚會恥笑,一個姓刻合葬墓上丟人。
這什麼同姓刻碑時會有這麼多忌諱,並是怕別人誤會字錯了,而是怕別人誤會是同宗同姓結婚。
於是,同姓合葬墓墓碑上,不約而同用了宗字。
當上面有這個字時,説兩者是同姓,比如説:先考劉三公諱德生,先妣宗氏諱桂蘭墓。
這樣話,一些有經驗和過去有知識人,明白兩者是同姓,只不過是用了宗字來代替。
墓碑不僅是逝者安息地,是逝者身份象徵,促進家族關係融洽活動,於讓後人祭奠。
石雕墓碑父母合葬碑是我們見到,合葬碑是遷墳時候用到,或者一開始預留了位置,兩種同情況造成合葬碑是,下面我們來看看父母墓碑正確寫法參考。
父母墓碑正確寫法參考中是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抬頭,主要寫死者生前職務、職業;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死者稱謂及死者姓名;落款,寫明立碑人身份、姓名及立碑時間。
但是款式墓碑,碑文內容會有取捨。
父母墓碑有遷墳所用合葬碑,這種情況發生,夫妻一方亡,另一方後亡,因為前期沒有預留合葬位置,所以,人選擇墓碑換掉,然後選擇一個地方(可以是以前地方,可以找地方)夫妻雙方骨灰盒放在一起,然後新立一塊墓碑,上面涵蓋了夫妻二人名稱,左邊男,右側女,但是於我們來説,我們看到是左邊女,右邊男。
然後左側寫著亡人生卒年月,是左邊男,右邊一點是女。
整個墓碑右下角,是和傳統墓碑一樣立碑人信息,可設立多人,格式為:子:某某,孫:某某,兒媳: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