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地氣】「吸地氣,療癒身心!白雁老師揭秘接地氣法的神奇功效」

【吸地氣】「吸地氣,療癒身心!白雁老師揭秘接地氣法的神奇功效」

「接地氣」一詞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被頻繁使用。它強調了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與羣眾打成一片,從大地中吸取力量。然而,有人對於「接地氣」的理解過於膚淺,僅僅把它當作「接觸」或「接近」羣眾。我們需要明確地「吸地氣」,像食物為身體提供營養一樣,我們需要從大地中獲得力量。」

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接地氣”一詞用得很頻繁。

然而,筆者通過觀察感到,有的同志把“接地氣”僅僅理解為和羣眾“接觸”、“接近”,這顯然膚淺了。

在強調“接地氣”的同時,更應明確“吸地氣”。人有口以吃五穀雜糧,有鼻以呼吸天氣,所以人離不開天地之氣而生存。人不呼吸數分鐘即會死亡,而若不吃飯還能堅持數天,為什麼呢?我們呼吸的是天氣,吃進去的是地氣。

吸地氣 Play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我們離不開天氣(呼吸),也離不開地氣(飲食)。得天氣讓我們神清氣爽;得地氣使我們氣血健旺。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病,都要考慮平衡陰陽,而陰陽其源即在吸納天地之氣。

人居天地之間,得天地之氣以生。天氣通過肺以養人神氣;地氣通過脾胃以養人血氣。人得地氣之五味而有形體,形體即是地氣所化,不吃飯亦可通過消耗形體來維持生命;人得天氣而有神明,神明無形,在機體亦無所儲蓄,需不斷呼吸方能神明通暢。從風水理論來看,人賴天地之氣而生,天氣在上,地氣在下,地面以上高不過三尺是地氣,而三尺以上則是天氣,天地之氣交合在三尺之間。人當居住在地面,若住在高樓大廈裏,雖然多得天氣,但少得地氣,而地氣為本,人之生病,多由於地氣不足。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地在下,為根,為本。人宗之,以下為本,以地為根。得地氣則生,失地氣則病。人之飲食,皆得地氣。地氣旺則氣血盛,自然健康;地氣弱則氣血虛,易生疾病。有研究發現,經常擺弄花草有助於健康。從中醫來分析,一則在户外勞動,接觸花草,讓人心情舒暢;二則踩在土地上,比較能接地氣;三則適當勞動,動能生陽。

吸地氣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和人物充滿了「吸地氣」。

比如説,一個熱鬧的夜市,夜幕低垂,攤販們營造出一個繽紛的環境,香氣四溢,音樂和人聲彷彿在空氣中跳躍。這樣的夜市讓人們不禁感到興奮和快樂,因為這裡充滿了吸引力和活力,真是美妙的場景。

另一個例子是成功的領導者。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能夠激發團隊的潛力,並建立起一個正面的工作環境。他們的語言和行為能夠吸引團隊成員,鼓勵他們盡力工作並達到目標。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擁有超凡的洞察力,他們能夠看到每個成員的優點和才能,並善於運用這些優點來達到共同的目標。

「吸地氣」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美麗和吸引力。比如説,一個風景秀麗的海灘或山脈,這些地方都能給人一種強烈的吸引力。當人們來到這些地方時,會感到心曠神怡,身心得到了徹底的放鬆。這些地方的美景和寧靜讓人們感受到一種與自然的連結,這種連結是無法言喻的,只能親身體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方法去「吸地氣」。比如説,選擇穿著顏色鮮艷、款式時尚的衣物,這樣可以讓自己在人羣中脱穎而出。另外,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也是一種「吸地氣」的方式。能夠用善良和愉快的心情對待自己和他人,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情,也會感染周圍的人,燃起正能量的火花。

總結起來,「吸地氣」是一種特殊的能量,能夠讓人們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和活力。無論是在夜市、領導者身上還是美麗的自然景色,這種氛圍都能夠給人帶來積極向上的影響。同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和用一些小小的方式去「吸地氣」也能夠讓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更加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