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命理學將命運分成「命」和「運」兩個概念。
命定數,出生那一刻時空決定,
反映遺傳和業力,所以命是「先天」;
運為變數,是遺傳、業力和抉擇時空內彰顯,
可以後天教育和修行,
改變心態和抉擇而有所改變,所以運是「後天」。
命,需要靠運來顯彰。


運雖然是變數,但有「變」和「變」。
「變」是十年變,一年變。
運之所以變數,因為有「變」之外,
因為有社會環境和抉擇這兩個「變」因素。
命出生時決定,所以屬於先天;
運中「變」,是屬於先天;
所以命和運,有一部份是不可分割。
至於運中「變」那部份,
於有時間因素,有環境因素,
需要各種條件配合,所以屬於後天。
命,需要靠運來顯彰。
中國人有很多關於運的説法,例如:
「時來天地,運去英雄。
」
「謀事人,成事在天。
」
「人有凌雲志,非運不能騰達。
」
「有意栽花花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
「運去金成鐵,時來鐵成金。
他們會興奮地指出有些汽車是勞斯萊斯,
有些汽車過是「鬱得」,
但往往了思考下面這四個課題:
1. 怎麼樣汽車才算是汽車?
2. 我們有去選擇道路。


延伸閱讀…
然而複雜地方是:運氣「」,
需要用家角度和智慧來判斷。
人世俗「」來衡量自己人生,
所以重視運氣。
先天智慧和心靈力量人,
會「成就」來衡量自己人生,
會視人眼中劣運鍛煉心靈和智慧機會。
換言之,從命理學角度,
人生其可以規畫,但這個規畫因人而異,
時代而異,社會及成長環境而異。
研究中國術數人喜歡拾前輩牙慧,
一輛汽車來比喻「命」,道路來比喻「運」。
他們會興奮地指出有些汽車是勞斯萊斯,
有些汽車過是「鬱得」,
但往往了思考下面這四個課題:
1. 怎麼樣汽車才算是汽車?
2. 我們有去選擇道路。
延伸閱讀…
3. 怎麼樣道路適合怎麼樣汽車?
4. 汽車裡司機這個用家有甚麼想法?
生活藝術家,重視享受哲學家,
出世高僧,
他們「命」會是一部怎麼樣汽車?
是?是?誰有資格判斷?
站甚麼角度來判斷?甚麼價值觀來判斷?
道路是嗎?
不平道路是嗎?
這是值得我們用心去思考課題。
有很多人喜歡問這個問題:
對同一個命造來説,如果「命」和「運」只能夠,
你情願命?還是運好?
「命」和「運」何者較?
,重視人格和智慧人重視「命」;
重視勞多穫或者貪人重視「運」!
這個判斷涉及和定義。
重視「命」人會認為生命中「一切都是安排」,
只要「命」,會作出抉擇,事可以變為好事,
所以不用任何流年,
而大限,只要有智慧,是事可以變為好事,
大限,往往有利於修行,利於磨鍊性格,鍛鍊心,
所以「命不怕運來磨」。
而且「命」關係一個人人格!
重視入世名、利、權人,會認為「命不如運好」,
重視心靈、人格、智慧、修行人,會認為「運好不如命」,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然而,重視「命」人是怎麼樣人?
怎麼樣人才能夠抵擋及接受運磨練?
「虎落平陽、龍困灘、千里馬遇不到伯樂」
不是所有重視「命」人都能安然接受,
不是所有重視「命」人,不論年齡,一生人都能安然接受。
重視「運」人會認為這樣子生命才是:
青少年、中年得志、心想事成、鬆及地發達、
名利權三收、老年平順、安享晚年。
,上述每一項要打折扣,
因為是犧牲了「命」換回來。
「運」十年變,每年變,
會,而且人人。
如果你一生人只有十年運,你會如何抉擇?
少年得志?中年得志?還是老年得志?
你肯犧牲掉甚麼?關於運,其實有一些看法,:
☆ 運來之前,你有沒有做準備功夫?
☆ 好運來時候,你是否懂得去把握?
☆ 好運來時候,你是否有能力去把握?
☆ 你是否明白「有得有失」道理?
☆ 你是否知道好運來時候,你得到甚麼,失去了甚麼?
例如,你有沒有想過:
是否可以犧牲?人格是否可以犧牲?親情是否可以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