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英文】的英文翻譯説起 |英語譯站 |用英語怎麼説 |

【啃老族英文】的英文翻譯説起 |英語譯站 |用英語怎麼説 |

尼特族(英語:NEET,全稱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是指資本主義社會中安排學、不就業、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年輕人。

尼特族一詞出現於英國,後其他國家開始使用。

2013年英國,18歲24歲青年中,有1/5無工作,倫敦有12萬名16歲24歲尼特族,每4名青年人中有1人失業,是30年來紀錄[1]。

同樣現象出現歐盟各國,是東南歐國家家庭觀念,有些屆齡中年仰賴父母同吃住,部分地區全年齡整體失業率過西歐城市青年失業率。

尼特族世界性社會問題,往往出現上世界經濟潮流經濟發達增長、生活水準國家待業青年階層中產生。

近年來中國有一個流行詞語“啃老族”,意思大家明白,翻成英文有點辦。

啃老族英文 Play

[2][3][4] [5]
此報告前,是“地位零(status zero或Status Zer0)”代表尼特族意思。

安迪·佛隆(Andy Furlong)寫到,開始流行使用尼特族,主要是因為尼特一詞英文帶有“沒有地位”負面聯想[6]。

上述分類,其他地方政府報告中,另外尼特族一詞定義“填答者沒有工作、沒有尋找工作、沒有照顧家人、沒有放無薪假、沒有旅行、沒有生病、沒有身體障礙、沒有做志工服務、同時沒有進行其他活動”;然而,此縮寫測量方法,是經濟性不活躍性這部份,並沒有一致性定義,而這樣定義用來試探方,使用激將法取得個人資料以及個人背景,取得方資料後加以歧視,例如身體障礙、嘲笑對方放無薪假。

凱倫·羅柏森(Karen Robson)筆下此分類稱為“英國文學中含括所有“青年失業”問題討論”[7]
史考特·葉慈(Scott Yates)以及馬爾康·培恩(Malcolm Payne)則指出,應尼特族政策採取“全人觀點”來看待,政策規劃者檢視了年人目前面臨問題,但這樣情境尼特族身分污名、標籤化後,走樣--“像冒險中木筏,問題負面引導,是我們讓年人參與活動”。

[8]。
啃老族英文

計算尼特族方法學有兩種,一是年齡層16–18歲,一是年齡層16-24歲之間計算。

前者依靠許多來源參考資料,後者是倚賴勞動力調查(Labor Force Survey(英語:Labour Force Survey))[12][13]。

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學畢業人數增加,因為高學歷心態以及受到近年經濟影響,有人求職困難四處碰壁,願勞動低薪資的工作,造成心理受挫或;或願去事工作,還切合當下社會現實反覆訴諸類似於工作報酬意願,並要求自己能像國內有門路且因之而受到過高層次培訓官商子弟一樣工作鬆錢多,參加國考各項考試拖延藉口[14],親友假裝全職考生,呈現空等狀態,沒工作沒升學進修。

於家庭生活依賴和於社會生活不習慣,是一個原因[15][16]。

尼特族可以説是“願性失業”一種。

近年來中國有一個流行詞語“啃老族”,意思大家明白,翻成英文有點辦。

直譯過來話,Elderly-Devouring Young Adults,我一篇四六級英語作文範文中看到過類譯法。

這個説法英語國家人們看是看得懂,聽起來有點,但是多説上兩遍人家會明白你意思。

 如果要用地道英語來説話,有一些替代方案,意思可能漢語完全一樣,但是算接近。

一個説法是“NEETs” ,它英文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主要單詞首字母組成,西方國家教育界特指那些年齡16到20多歲之間,沒有接受初等教育,沒有工作,去參加職業培訓年輕人,需要社會和教育部門加以關注。

漢語它音譯“尼特族”,有人它轉意現在流行啃老族。
啃老族英文

這種説法問題是,現在主要存在於中國城市中啃老族,絕大多數不僅完成了初等教育,而且多上了大學,符合NEETs基本定義。

 另外一個説法要一些。

近年來西方國家因為經濟不景氣,就業問題上年人受到衝擊超過其他族羣,導致一些人成年離家後返回父母身邊,住房和一日三餐,少數人可以這類開支上多少得到一點幫助。

英語世界人們他們叫做Boomerang Generation,直譯過來可以叫做“飛去來族”、“迴鏢族”或“回飛鏢族”,取決於如何翻譯那種源於古代狩獵用品玩具,如果意譯話,叫做“歸巢族”。

 拿歸巢族類中國啃老族,雖然尼特族,然而有一些不盡人意地方。

“啃老族”是當今而生活產物。

啃老族英文 Play

延伸閱讀…

啃老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啃老族”的英文翻譯説起

 二戰後,美國蕭條時代建立起來社會保障體系開始顯現效果,絕大多數老年人需要子女贍養,年人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中受益,自立,傳統大家庭核心家庭(父母與未成年子女構成)轉化,以致後來單身和單親家庭多,出現丁克一族新型族羣。

這當中經濟因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年紀了因為社會保障金和退休年金而老有所養,單親家庭有過得去社會救濟,而那些單身或丁克族願意自己能力和收入過他/她們牽掛最小化、最大化日子。

 因為這種社會心態變化,使得那些經濟衰退時首當其衝年輕人,即便實用角度出發搬回去與父母同住,絕大多數堅持要自食其力,父母歸巢子女作為經濟上負擔,至於想要老父老母外出打工,自己在家遊手閒,讓老人拼死拼活攢錢自己買房買車,要不是外星人是腦。

 美國普查局去年年底發佈《2011年美國家庭和生活安排》(America’s Families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2011)調查報告,18到24歲和25到34歲兩組年人來説,2005年到2011年住父母家裏比例,後者裏面女性短期內有過下降之外,是上升。

其中25到34歲男性14%增加到19%,女性8%增加到10%。
啃老族英文

而18到24歲男青年53%增加到59%,女青年46%增加到50%(統計這個年齡段居住狀況時,所有大學生包括住校生算作與父母同住,因此比例會這樣)。

 “啃[kěn lǎo]”,指成年後依賴父母錢財生活,“(of an adult)live off one’s parents”。

那些主動放棄就業機會,賦閒在家,靠父母養活成年人稱為“啃老族”,英語中“NEET(abbreviation for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或“boomerang kid”意思相近。

他雖然30歲了,但啃。

“啃老族”是當今而生活產物。

延伸閱讀…

英語譯站:“啃老族”用英語怎麼説?

如何用英語説”啃老族”

有這樣一個句子:這個啃老族30歲了,但依靠他父母生活。

有人是這樣翻譯: This Neet is already 30 years old but still lives on his parents.嚴格地説,live on後面要sth,sb;而live off後面可以sb或sth,意思是“靠什麼人養活”和“靠什麼活着”,目前沒有“live on sb”搭配。

例如:They live on a diet of bread and cheese.(他們靠吃麪包和奶酪活着。

)This unemployed worker lives on unemployment benefit.(這個失業工人靠失業救濟金生。

)“啃老族”指既沒有上學沒有就業或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但依靠父母養活青年人。

英國英語中,“NEET”指啃老族一員,“NEET group”指啃老族羣體。

“NEET”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或“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縮略語。

美國英語稱“boomerang child/kid”。

Boomerang原指澳大利亞土著居民飛鏢。

例如:An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about 70% of the unemployed young people in our country now live off their parents, thus becoming Neets.(調查顯示,我國目前約七成失業青年靠父母養活,因而成為啃老族。


  其實“啃老族”這個概念前幾年有了,它指那些過了找工作應該獨立年齡後經濟上依賴父母人。

最近有學生問我“啃老族”英語怎麼説,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neet是neither in employment nor in education or
training部分首字母縮寫,即沒有工作,上學,接受培訓人羣,蹲在家裏靠父母養活“家裏蹲”。

  boomerang /ˋbuməˏræŋ/ 是“迴鏢”,那麼boomerang
children指那些於上大學原因離開家,但於找不到工作或經濟狀況而回到家父母生活年輕人,強調“迴”過程,而中文“啃老族”不強調“迴”意。

  英語漢語是兩種完全語言,有些概念不能找到完全等的説法,而neetsboomerang
children是接近“啃老族”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