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0年提出的經濟政策,目的是利用路邊攤舒緩中國因中美貿易戰和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清零政策帶來的失業潮。」
「地攤經濟」,這個概念不僅是中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創新思維,也成為了全國兩會上熱議的話題。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拓崗位辦法能用盡用,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此外,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也建議在城市管理中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並提出了准入許可標準和從業資格條件等措施。這些舉措將為「地攤經濟」和從業者帶來更多合法地位和機會。


地攤經濟,是在2020年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的經濟政策,旨在通過路邊攤點來緩解因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疫情而導致的失業問題。
政策背景
-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並盡力推行促就業和拓崗位的措施。
- 2020年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加強城市管理的同時,適度放鬆對「地攤經濟」的限制,並為其提供合法地位。
- 2020年5月2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宣佈,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和流動商販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考核。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強在總理記者會上透露,中國有約6億人口的月收入僅有1000元人民幣,此言論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討論。
企業響應
- 多家中國企業推出「地攤經濟」扶持計劃,如京東的「星星之火」計劃、微信支付的「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和美團的「春風行動」百萬小店計劃等。
由於地攤小販可能會帶來城市管理問題,北京城管部門表示仍會嚴格查處佔道擺攤等違法行為。
媒體評論
- 《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肯定地攤經濟對拉動經濟和增加就業的貢獻,並強調在監管上要保持柔性執法與審慎包容的態度。
- 《北京日報》發表社論,認為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並強調政策應從實際出發,不盲目跟風。
總之,「地攤經濟」在中國是為了應對疫情和貿易戰的經濟策略,旨在增加就業機會和恢復經濟。不同地區將根據自身情況執行相關政策,而企業和媒體則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
當地的攤販是一個熱鬧而獨特的景觀。走在熱鬧的市區,你總能看到一個個攤位擺滿各種各樣的商品和美食。
地攤通常分佈在街頭巷尾,吸引了許多人們的目光和腳步。這些攤販店主們總是充滿熱情,與客人相互交談,展示他們的產品。
地攤不只是買賣的場所,它也是人們交流和聚集的地方。無論是購買生鮮食材、小裝飾品還是享用美食,地攤都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而且,地攤上的商品通常價格實惠,吸引了許多人們的關注。走進地攤區,你可以聞到各種誘人的食物香味,彷彿已經置身於一個大型的美食天堂。
這個城市最著名的地攤之一是「超越地攤」。這個地攤被一個巨大的霓虹招牌所標誌,顯示出它的獨特性和受歡迎程度。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小吃和烤肉料理,總是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和食客。
每天晚上,這個地攤總是人滿為患,人們排隊等待口味獨特的料理。這證明瞭地攤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
除了美食,地攤也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和服務。你可以買到各種類型的衣著、配件和玩具等商品。有些攤販甚至提供印刷服務、修理小工具等特殊服務,讓人們在地攤上找到各種不同的驚喜。
地攤的獨特性在於它們能夠提供更多的互動和娛樂。有些地攤上有藝術家表演音樂和舞蹈,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有些攤販也舉辦遊戲和抽獎活動,讓人們參與其中,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
地攤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色彩。人們在地攤上品嚐美食、交流互動,這不僅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也讓他們感受到城市的熱情和活力。無論是遊客還是居民,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和經歷。
延伸閲讀…
辭典檢視[地攤: ㄉㄧˋ ㄊㄢ]
地攤經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