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解讀】易經入門 |裏的人生智慧 |

【坤卦解讀】易經入門 |裏的人生智慧 |

乾坤易之門,乾坤兩卦《經》大門!學習《經》,讀懂乾坤兩卦裏智慧,我們學習其它六十二卦!上次我們分享了乾卦裏智慧,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坤卦裏人生啓示!乾天坤地,坤卦是《經》裏唯一一個卦,六爻,母馬象徵!講坤卦前,我們來温習一下乾卦要義。

這篇(《經》入門——解讀乾卦裏人生啓示),是曾仕強教授對乾卦解讀。

它是講一個君子如何從“潛龍”走向“飛龍天”,後如何避免“亢龍有悔”——(物反,人生走向巔峯後如何避免跌下神壇)人生智慧。

簡潔地説,乾卦講述一個有才華青年如何一步一步穩紮穩打走向人生巔峯,成為一個德才兼備領導級人物。

坤卦是和乾卦完全相反卦象:乾卦純陽,坤卦陰;乾天、坤為地;乾男,坤為女……由此可見,如果我們乾卦理解應該怎樣領導話,那坤卦如何做好領導得力助手!兩種相反相輔相成人生道路,一種是走上領導層,一種是成為領導身邊得力助手!譬如劉備、諸葛亮,明成祖、鄭和,是君臣配合得案例。

,坤卦若是走,是危險,如曹操、楊修,雍正、年羹堯,後惹得殺頭之禍。

芸芸眾生,每個人有每個人命運,不是每個人能有成為乾卦那樣德高望重領導層,多是領導下屬、員工、助手。

那麼,一個人怎麼表現,才能踐行好坤卦,才能得到領導賞識,做好領導身邊得力助手呢?(重點是做好!)接下來,我們繼續分享曾仕強教授對《經》坤卦解讀,堅持讀下去,你會人生有通透看法!並能收穫一套個人成長利器!(建議閲讀前關注,點贊,收藏,以免想看時候找不到。

),我們一下坤卦卦辭。

元亨,利牝(pìn)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我們看乾卦卦辭,只有四個字:元、亨、利、貞。

,我們要理解牝馬意思!母馬有一個特性,追公馬,公馬跑多它跑多,公馬一點點負擔,會變成公馬累贅。

乾卦,是用來開創,叫做乾元,而用來配合人家理想,叫做坤元。

正如天有理想,地全力配合。

乾坤兩卦合起來,是一個組合,叫做乾坤絕配。

因此,坤卦是配合,母馬形象,體現了坤卦配合特性。

常言雖説“俯首甘孺子牛”,很多人認為牛應該比馬能,。

其實不然,牛是負重,馬是。

牛從但有時會盲,馬,該跟從會跟(譬如有些馬會認主人)。

因此,坤卦用馬,是有意義。

懂得牝馬深意,我們來理解“元亨,利牝(pìn)馬之貞”,這句話理解了。

作為坤卦,作為領導得力助手,要乾元指引下,才可以全力向前。

衡量狀況,不該領先不要領先,如果沒有得到乾元指引,不為天下安全。

接下來,我們來看坤卦卦辭第二句:“君子有攸往,迷,後得主,利”。

君子有攸往,有所意思,君子打算去一個地方。

假若這個君子是坤元話,這時候,坤元若是走乾元前面,可能會迷失方向,叫作“迷”。

因為坤是配合,要有方向,有導引,有正確方法。

但是如果坤元能找到乾元,而且發現乾元是可靠,能成自己領導,。

這“後得主,利”意思。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職場上,要找到領導去跟隨,你道路會走得順利。

如果走領導前邊,沒有指引人,會迷失方向。

第三句:“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這句話怎麼解釋呢?要解釋這句話,可以兩個角度來解釋。

第一角度,政治角度。

周文王當初寫《經》時候,他想法要發揮其維護統治功能。

後天八卦圖排列中,我們可以看出端倪。

圖可見,周文王對先天八卦圖進行了調整。

因為當時,周文王領土是我們整個中國西邊,所以文王乾卦和坤卦挪到西面去了,西北叫作乾,西南叫作坤。

(注:古代人坐北朝南尊。

南方為光明之位,南、下為北。

)乾坤兩卦挪走後,北方位、南方位什麼卦呢?因為北方,所以用水,坎卦(坎水);南方,所以火,離卦(離為火)。

另外,因為商紂王領土東邊,故文王震卦排東邊,這樣老百姓東走會受到震動,西走會,因為兑卦西邊。

所以,坤卦卦辭第三句“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地告訴老百姓到西南會得到同志,而如果東北走,會碰到障礙,因為東北艮卦(艮山)。

這過是維護自身統治罷了!另外,有一種解釋。

《經》八卦中有一個大家庭:乾父,坤為母,巽長女,離為中女,澤少女;震為男,坎中男,艮少男。

我們八卦大家庭來應文王後天八卦圖,一眼能看出,南方離卦是中女,東南巽卦是女,這幾個卦坤卦都屬於卦,因此西南得朋。

相反北方坎卦是中男,東北艮卦是少男,東邊震卦是賬單,屬於陽卦,跟坤卦是相合,因此説東北喪朋。

所以,坤卦這句爻辭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找志同道合人做朋友或共事。

另外,後一句“安貞吉”,要求我們反省自己夠不夠,如果自己是坤元,不夠,要強出頭,會乾元氣走。

坤道講究配合執行,你要是一匹“牝馬”,乾元,後乾元而行,、配合是坤元要保持品性,這樣會“吉”!説完了卦辭,接下來,我們繼續分析坤卦爻辭。

我們知道,《經》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是一個人生密碼。

乾卦是其中一個密碼,坤卦是另外一個密碼。

且每一個碼裏面,包含六個密碼,六爻。

六爻代表人生六個階段,有人一生能走到第二爻,有人一生走到第五爻,有人六爻通關……九五飛龍天,九五至尊,皇帝命。

六三,含章可貞,或王事,無成。

坤卦解讀 Play

那麼,一個人怎樣領導身邊小員工,做到領導得力助手呢?且安全、無禍患!這我們要學習坤卦爻辭原因!字面意思是:“我們腳踩到霜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今年冬天會,提前做好準備,不要到時候來不及。

”所以,第一爻要提醒我們防患於。

當事情開始動時候,注意它來會怎麼樣。

做任何事情要、及時防範,不要到時候後悔。

同時,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高度警覺性,發現一個小人動唸時候,我們及時防備,能及時地躲開。

否則掉,回事,結果臨頭,那是自作自受。

另外,如果下級上級領導配合去理解,第一爻要告訴我們是:要想做好配合工作,第一步要有高度警覺性,見知變,做好準備工作。

天圓地方,地是無邊,坤卦第二爻前3個字“、方、”,描述地我們直觀概念,是這一爻要告訴我們核心!下一句“不習,無”,説你去學習,什麼處。

坤卦第二爻爻居陰位,既中,是坤卦中一爻。

處於這一爻位置,是吉利。

因為經歷過坤卦第一爻,坤元警覺性,所有事情做得,上級他另眼看待了,很吉利。

但是如果因為得意忘形,而染上一些劣習,結果會變得危險。

好比一個人六二爻這個位置,一個小員工,變成一個基層主管了。

這個時候會有人讚美你、巴結你,你現階段這個年齡是禁受不住多掌聲,掌聲,會越膨脹,會危險。

所以,“不習無”告訴我們學錯了,不如不學。

作為一個社會人,要配合別人,需要地本性。

天歸天,地歸地,是地,應該保持地道,地本性:、方、。

像地“不習”,直方自然而然,沒有人工做作。

所以,作為社會人,這個位置我們人要出乎,要出乎內心,而不是説學一套禮儀,鞠躬多少度,禮貌是內心發出來,是不能裝。

那麼下級上級領導配合角度去理解,第二爻提醒我們,你有了一點成績時候,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而是要認識到,配合上級領導做好工作你。

並且自己,自己本性發揚得,不要膨脹,不要染上惡習,能夠進入六三爻。

進入六三爻,人生到達。

一個階段。

,含章可貞是什麼意思?讀懂這句話,理解“含”字。

“含”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總結。

譬如吃糖果,一顆糖果含嘴裏才是有滋味,如果一口吞下去或者嚼,感會減半。

這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含”功夫,到了第三爻這個位置。

“含”內斂意思,要告訴我們到了六三爻,即使你有能力,但要內斂。

譬如你要講話,含嘴裏,不能想到説,不能急於表現出來,要所有內涵,所有優美的東西含蓄地保留着,人家會欣賞。

人不能急於自己內涵,通通露光。

像有些人看了不得,看什麼,看討厭,這種人沒有瞭解什麼叫含章可貞。

所以“含章可貞”提醒我們,雖然你有內涵,但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一切有風險,一切都在變化中,你知道是。

第二句“或王事,無成”,這個“或”字,。

元亨,利牝馬貞。

君子有攸往,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初六,履霜,堅冰。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

六三,含章可貞,或王事,無成。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六,利永貞。

 坤:元亨,利牝馬貞。

(圖:配)坤卦講是地勢,大地廣博而德,無所不承載,象徵包容,博愛、廣生。

帛書作「川」,漢代許多文獻和石碑作「巛」,巛即川。

《歸藏》作,清華簡作。

《康熙字典》,巛、,以及是坤的古文。

坤取象輿,因此有人認為及可能輿之異體字。

於乾德而時變,坤德而。

乾卦象天,古人因以觀天文而得時間、變化,及規律觀念,天上飛龍意象。

坤卦象地,效法並承順天道,古人因以察地理而得空間、不變(),及順勢而為智慧,並以地上跑馬比喻。

馬是地上會跑動物,但馴服於人,地勢而行,因此馬來比喻大地德性。

乾坤兩卦一龍一馬,龍以示變,馬喻堅貞。
坤卦解讀

乾以立律,坤以實行。

於乾乃屬「領導者」卦,坤則「追隨者」卦。

因此得坤卦有利於人,凡事於處於主動,或是過於積極進取。

反而適於動,跟著別人腳步走。

凡爭後、走前面者反而迷失自己,隨人後者可以得到主人指引利。

吉位西南,往西南方可找到好友或得到錢財,東北方否。

為十月卦。

得坤卦道於堅定而、找到能夠幫助你領導者並追隨於他。

但另一方面要懂得防微杜漸,慎謀於始。

一開始主人,找方向,否則,萬劫復。

坤,元亨,利牝馬貞。

君子有攸往,迷,後得主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迷失道,後。

西南得朋,乃類行,東北喪朋,乃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坤,匯聚了許多條件(亨通),宜於效法母馬美德。

君子要遠行,求快而走前頭會迷路,若跟隨於人後可以因此得到主人指引利。

往西南方會得到錢財或志同道合朋友,東北會遺失錢財或失去朋友,安定吉。

牝讀「聘」,「牝馬」母馬。

象徵、能夠,而專一。

「有攸往」即「有所往」,出門前往某地。

或作「有」,君子要遠行。

「迷後得主利」有兩種解釋。

一是君子遠行一開始迷路,後來得到主人指引利。

二是指君子遠行如果搶快而走前面會迷路而無法到達,如果隨於人後,那麼反而可以得到主人指引利。

得主利,得到指引利。

主為「炷」本字,為暗室明燈,有指引意味。

引申作「主人」,或指路途中招待過客人家,此如旅途中之明燈。

或指自己能夠追隨人,可稱主人。

朋有兩種解釋,一是朋友朋,同類、同道、志同道合者稱。

《彖》傳即採此説:「西南得朋,乃類行。

」因坤卦西南卦,西南方可得其同類。

二是朋為貝串,一串五枚,一朋兩串十枚,由此引申可直接翻譯「錢財」。

初六,履霜,堅冰。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

馴致其道,堅冰。

腳下踩著秋霜,顯示寒冬,會結成冰。

霜秋天象,堅冰嚴冬象。

腳踩秋天霜知道寒氣凝聚,嚴冬即來臨。

比喻凡事順勢而為,可長而,積久而。

另一解讀,告戒君子要防微杜漸,見知著。

《文言傳》説:「積善之家,有餘慶;積不善家,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故,其由來者矣,辯之不早辯。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

《象》曰:六二動,以方。

不習無,地道光。

、方正,而大度能容,天生有此德,不待學習,無所。

二爻因居於下卦中爻,符合中庸德,此為內;二繼初爻後,上承於三,處地道之中,三爻陰,為「朋比」象,「方」有朋比之義。

《繫辭》「二多譽」,二爻是多譽多吉地,現在陰爻居,當位,所以大吉。

六三,含章可貞,或王事,無成。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或王事,知光大。

內含文章美而可以以此安定自守,但或者可以選擇跟隨於王者做事,雖不能有所成就但可以有個歸宿。

六三變,下卦成艮,整卦成謙,謙者虛己而卑。

下體坤成艮,艮藏,坤為文,為文章藏於內而發,含章象。

「章」指具備成事美德,「含」指藏於內而發。

坤以順為德,不為物。

互卦成震而外卦,因此説「或王事」,「或」指選擇,可動,靜為居內而「含章」,動則是向外而「王事」。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

將袋口綁緊,比喻人應當謹言慎行,求得沒有罪咎。

六四於君位多憂地,因此只能戰戰競競,小心,求得不犯錯,不要希求會得到任何讚賞。

帛書易傳引孔子,此專指箴(緘)小人之口:「孔子曰:此言箴小人口。

小人多言多過,多事多患。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中。

黃色下裙,大吉。

中色,黃裳比喻性情而中庸。

六五柔中,處尊位,有美德而能表現於外。

帛書易傳《易之義》引孔子説:「尉文而不發胃。

文人內亓光,外亓龍,不以亓白陽人,故亓文茲章。

」文人壓抑其文彩,內含其光而不發,不以其白揚人之黑,而使得其文彩為彰顯。

此似於六三「含章美」。

《文言傳》「天玄地黃」,坤為地,五地尊位,故以「黃」喻。

六陰,代表,處五尊位,能中庸而。

黃裳中士所穿下身衣飾。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

龍野外打鬥相爭不下,兩敗俱傷,流出血泥土相混雜而成玄黃色。

此比喻人未能一開始辨明,剛愎自用,疑心致引發爭端。

另一比喻為小人居君子位,惡多端,事態敗露而引來災難,窮途而沒路,故《象傳》説「其道」。

此象有血光災。

乾卦龍為喻,龍喻陽。

坤上六龍象自何而來?上六首,帶頭者(首)原本應為陽,但此首為陰,這是「假陽」、「龍」,後積惡日而驗證「這不是陽」,因此戰端起(嫌於無陽)。

玄黃有多義。

是龍血顏色,黃色,是天地顏色樣子。

有人説是「泫潢」,血流如注樣子。

六,利永貞。

《象》曰:六永貞,。

卜到坤卦六爻全變,「坤之乾」,「六」佔驗。

六個爻全部變,符合陰隨陽,及坤卦堅持德性。

因此利永貞。

九羣龍無首象,六是從一而,專一堅定,蓋坤陰之美德於「貞」,因此六曰「永貞」,能貞正美德者。

三, 07/09/2014 – 20:19″因此九曰「永貞」” 中 “九”, 是否應該是 “六”?四, 07/10/2014 – 07:56是筆誤了,你説,修改。

感謝你細心。

週六, 08/30/2014 – 16:51概論中第三段:往西南方可找到好友或貴人,東南方否。

「東南方」,應為「東北方」。

西南方得人,東北方否,東北方艮卦,是否地勢走有關。

週六, 08/30/2014 – 18:08確很多人這麼看,東北地勢。

或可引申走路,不要走險徑。

並非得指方位不可。

周易中談到方位經文很少,且只有西方或南方(或西南方)是吉方,這實在不符合預測原則,怎麼可能全世界只有西南方位才能是吉?這裡另有個見解供參考。

商在東,周在西,所以西指周(我),東指商(敵,他方)。

所以西南、東北差別,西和東佔斷,是基於周朝本位,可以解釋地、他方觀念。

週六, 08/30/2014 – 23:57謝謝版主,您説是。
坤卦解讀

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當時人看待方位來談吉凶,理所;當時敵我意識來定,言之成理。

易經非現代人所創,不能完全今人見解,否則不周延,如您後結論:所以,西南、東北差別,西和東佔斷,是基於周朝本位,可以解釋地、他方觀念。

一語中,有開朗慨。

但是,如以地、他方觀念,旅卦應該,可是沒提到方位問題。

無論如何,還是感謝版主解説。

坤卦。

開始,通達,像母馬那樣。

君子有所前往時,領先而走會迷路,隨後而走會找到主人。

有利於西南方得到朋友,並東北方喪失朋友。

安於正固會吉祥。

l “元”只有在乾卦是指創始,其他卦是指開始。

不過坤卦“元”是指繼創始後最初生成作用。

這一點《彖傳》會有所説。

萬物生成後形成整體,是通順。

於乾天,坤是地,是萬物母。

l 坤卦異於乾卦之處,是“利牝馬貞”,而不是普遍利貞。

牝馬是母馬,而健行,所以取為象徵。

此,牝馬象徵坤道有如大地,天法則健行,能養育萬物。

l “君子有攸(所)往”時,要參考坤卦,而不能帶頭。

隨順後,會找到主人,即乾卦其依歸。

《經》有陽先陰觀念。

l 西南是陰方,坤可以找到同類;東北是陽方,雖然失去同類,但是獲得了主人。

因此以上二者。

關於方位,此可參考《後天八卦圖》:西南陰類,東北屬陽類。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迷失道,後。

 西南得朋,乃類行;東北喪朋,乃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彖傳》説:啊!坤卦所象徵元氣,萬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由此順應了天體。

坤卦所代表大地其來承載萬物,功能響應了無邊無際需求。

它包容而,使各類物種通順。

母馬是屬於大地生物,馳行大地而沒有疆界,性格而。

君子前,行動會迷惑而失去正道,後隨順可以獲得恆常法。

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類前進;東北方喪失朋友,是指會慶。

安於吉祥,於配合大地而沒有疆界。

l 坤卦開始,是卦辭後,接上《彖傳》與《象傳》(《大象》)。

然後是分述各爻爻辭。

爻辭《象傳》(《象》)則直接附於其爻辭後。

l “至哉坤元”,“”有無比的之意,此譯為廣,是配合地屬性;“坤元”,乾與坤稱“元”,有如父母,代表原始生命力。

有此可知,《經》乾首時,要靠乾坤並建、陽陰合作,才可充分説萬物生成變化理。

乾是“資始”,坤是“資生”;乾是“統天”,坤是“順承天”,各有功能,不可或缺。

我們天地萬物父母,即出於類似觀點。

l 坤卦六爻,所象徵是無比承受力柔。

這天相對應地。

像母馬那樣,既能健行,如此恆堅持,它“利貞”所在。

換言之,這種是一種。

君子效法坤卦,隨順而行,但可“得”。

l “西南得朋”與“東北喪朋”各有其利。

譬如,女子年時有眾多同性朋友,後來離開眾友而男子成親,二者利。

朱震説:“得君者,臣慶;得親着,子之慶;得夫者,婦慶。

這是我們本段“德方”譯為德行方正原因之一。

坤卦解讀 Play

延伸閱讀…

易經入門——解讀《坤卦》裏的人生智慧!

2. 坤卦(坤為地)

”有此可知,乾坤(陽陰)關係是可以應用多重人際關係上。

一般而言,陽主陰,陽先陰後,陽主動者,受動者。

坤卦“安貞”吉,其故此。

《象》曰: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象傳》説:大地形式順應無比,君子因而植自己得道來承載萬物。

l 《大象》是解説卦。

坤卦由下坤上坤組成。

它代表地,而其性質是順。

l 於乾卦“自強不息”,坤卦是“厚德載物”。

兩者搭配,過程目的同時顯現,而君子認生規劃十分。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

 馴致其道,堅冰。

初六。

腳下踏着霜,堅冰會來到。

《象傳》説:腳下踏着霜,堅冰會到來,這是因為霜是陰氣開始凝結。

循着此一規律發展下去,會出現堅冰。

l 坤卦第一爻是爻,稱為“初六”,位居下,有如人,所以“履”字。

霜是碎冰,看似微不足道,但是見知著,可以判斷有堅冰。

l 程頤説:“猶小人始雖,不可使長,至於盛。

”《經》陰爻擬小人,可供參考。

《象》曰:六二動,以方。

 不習無,地道光。

六二。

直接產生,遍及四方,,必修習,無不。

《象傳》説:六二這一爻活動,是直接產生而可以遍及四方。

必修習無有,是因為大地道。

l 六二居下卦之中,是爻居柔位,並且二是地位,所以是足以代表全卦爻。

爻辭無異於坤卦作“地道”描述。

l 古人認為天運動是圓環狀,地運動是直線狀,有此形成天圓地方觀念。

孔穎達雲:“生物,謂;地體,是其方;無物不載,是其。

”換言之,“”是萬物各自條件直接產生,只要條件出現了。

能夠如此,會使萬物遍及四方,由此造成無邊大地現象。

“地道光”“光”通“廣”。

l “地道”是“直方大”,君子效法時,“”代表,“方”代表方正,“”代表包容。

內而外方正,互為表裏,而態度是包容。

“習”是可以修習或修治,可以了。

“無”意是無有(而不是沒有),如此文義並且符合“地道”性質。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

 或王事,知光大。

六三。

藴涵文采而可以。

或者君王做事,沒業有結局。

《象傳》説:藴涵文采而可以,是要等待時機作發揮。

或者君王做事,是因為智慮周延而。

l 六三進入人位,於天位而言,它代表了臣道。

此外,六三處於下卦之上,待時而動。

l 此時雖有文采(即德行),要,等待時機。

l “或王事”“或”字,代表可能性,這是配合六三位置而言。

如果有這種機會,“無成”,不談功業,要榮耀歸於君王,如此會“”。

處於危疑變動之際,“知光大”。

“光”通“廣”。

l 全卦看來,六三形成一個單卦坤,具有坤的基本德行,但是於處於下卦,所以合言是“含章可貞”。

其次,六三形成坤卦(無成),但是下卦走到()。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
坤卦解讀

六四。

紮起口袋,沒有災難沒有稱譽。

《象傳》説:紮起口袋而沒有災難,是因為所以沒有禍害。

l 六四開始進入上卦,處境危疑,加以收斂。

“括囊”是不管華如何,紮起袋口,不要外露,像守口如瓶謹言慎行。

l 如此,可以“無咎”,但是會有任何稱譽。

如果與乾卦九三與九四,可知處三、四這二爻能做到“無咎”,應該滿意了。

《象》曰:黃裳元吉,文中。

六五。

黃色得衣裙,吉祥。

《象傳》説:黃色衣裙,吉祥,是因為既有文采居於中位。

l 六五是陰爻居陽位,並且是中位。

這時應該怎麼辦?“黃”是中色,依後現代五行説,是土色,並且位居中間(東為木,青色;南火,紅色;西為金,白色;北水,黑色;中土,黃色)。

“裳”是下身衣(古代所謂衣裳,是指上衣下裳),所以譯為衣裙。

六五居中位,所以穿上黃色(中色,是土地之色)裳。

裳是下衣,表示陰之順陽,居上位。

因此,配合大地之色,是居中黃色,穿上黃色衣裙,匡威完全符合坤卦角色,因此稱“元吉”。

“元吉”程度,超過了“大吉”。

l 如果此沒有採取“黃裳”,後果不堪設想。

這無異於以臣代君,婦代夫,“元吉”可能成為大凶。

至於“文中”,則強調有文采而能守中。

《象》曰:戰龍於野,其道。

上六。

龍郊野戰爭,它血是黃色。

《象傳》説:龍郊野爭戰,是以為它路到了。

l 上六是坤卦完成一爻,此時六爻,陰氣,可以稱為龍。

它象徵乾卦龍郊野(上六居六爻最外,有如大地地區)作戰。

l “玄”為青色,是天色;“黃”是地色。

“血”是受傷證,表示陰爻讓位前掙扎,出現交接之際玄黃階段。

l 乾卦上九爻辭説“”亢,坤卦上六象辭説“窮”,提醒我們上位是個結束,改弦張。

只有變化可能找到出路,可能讓生命力持續發展。

象曰:六永貞,。

《象傳》説:坤卦整體可以九,是因為它是終局。

l “六”有如乾卦“九”,是《經》中有兩句附加象辭。

於坤卦六爻,“六”説如何應用於全卦。

於坤卦本性,所以“永貞”而。

l 乾為始,坤為終。

乾創始萬物,坤接納萬物,猶如大地讓一切安頓,上天所造一切加以完成。

扮演此終局,要靠“永貞”。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靜而德方。

後得主而,含萬物而化光。

坤其道,承天而時行。

《文言傳》説:坤卦,但活動時是;靜止,但功能遍及四方。

它隨後而走找到主人,但有恆常法;包容萬物,並且化育廣大。

坤卦原理順應吧,它順承天體並且時序運行。

l 《文言傳》只論乾坤二卦,無異於揭示純陽銀性質、功能及啓發。

於理解其餘六十二卦陰陽關係是不可或缺。

l 《經》有一套觀,以陽表示動、剛、圓、開,陰表示靜、柔、方、合,但是陽與陰並非二分,而是彼此相含,有如太極圖中陰陽魚(陰魚有陽眼,陽魚有眼)。

以坤卦例,它是柔(順承天體),但活動(進行而中止);它是靜的(宛如沒有任何變化),但功能卻遍及四方。

此,“德方”譯為德行方正,這是聯想到人修養功夫,離本段主題。

l 能代表坤卦是六二,配合六二爻辭“直方大”,可知本段所指:“動”是描寫“”(直接產生),“德方”是描寫“方”(遍及四方),“化光”是描寫“”()。

後談及“坤道”時,迴歸到《彖傳》主旨。

本段以下述及各爻,發揮《象傳》主旨,其中君子所得啓發。

這是我們本段“德方”譯為德行方正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坤卦_百度百科

傅佩榮《解讀易經》坤為地卦

白話:坤卦——開始,通達,母馬。

君子有所前往時,若領會迷路,若隨順會碰到主人。

利於西南方得到朋友,而東北方失去朋友。

安於正固會吉祥。

後天八卦敍述見於《易傳.説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

震,東方。

齊乎巽。

巽,東南。

也者言萬物絜齊。

離者,。

萬物相見,南方卦。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而治,蓋取諸此。

坤也者,地,萬物致養焉,故曰致役坤。

兑,正秋,萬物説,故曰説言乎兑。

戰乎乾。

乾,西北卦,言陰陽。

坎者,水。

正北方卦,勞卦,萬物之所歸,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卦,萬物所成,而成始,故曰成言乎艮。

九宮説見於先秦經典《黃帝內經》、《黃帝九宮經》、《禮記》,以及西漢《乾鑿度》(雖是西漢成書,但思想內容是先秦遺存)。

《乾鑿度》曰:“故一取其數,行九宮,四正四維,合於十五。


鄭玄注曰:“一下九宮,從坎宮始。

坎中男,始以言。

自此而坤宮。

坤,母。

自此而震宮。

震,男。

自此而巽宮。

巽,長女。

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心之宮,既自此而乾宮。

乾,父。

自此而兑宮。

兑,奼女也。

自此於艮宮。

艮,少男。

自此於離宮。

離,中女。

行則周矣。

”(見下圖)
所行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為一週。

一週後於中心,再行。

後來,這樣“行”法道家稱“禹步”(相傳大禹發明,大禹治水畫天下為九州,洛書九宮可能為大禹發明)。

這樣,“九宮”洛書圖八卦結合起來,而有“九宮八卦圖”出台。

 1977年,安徽阜陽縣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太一九宮佔盤”,經推算年代漢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距今已有2173年歷史了。

“太一九宮佔盤”正面八卦位置和五行屬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宮名稱和各宮節氣日數《靈樞。

九宮八風》首圖完全一致。

圓盤過圓心劃四條分線,每條分線兩端刻“一君”對“九庶民”,“二”對“八”,“三相”對“七”,“四”對“六”,九宮洛書佈局完全符合。

“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二射八,四射六”,《戴禮記。

明堂》、《乾鑿度》、《黃帝九宮經》完全符合。

見下圖:
太乙佔盤考古發現,無可辯駁地證實了早在西漢初,或者(筆者以為洛書九宮起源於大禹時期),已有了“洛書”圖形。

宋人造“洛書”,實為繼續先秦《戴禮記.明堂》九室説、《靈樞.九宮八風》、以及西漢《易緯.乾鑿度》《黃帝九宮經》而出,進一步説瞭宋人“圖書”臆造,從而結束了持續九百年河洛真偽之爭。

筆者以為:朱熹説洛書即九宮,説河圖陽歷圖(古太陽歷:一年十個月,每月30天)。

後解卦中,筆者採信九宮洛書後天八卦,八卦配數九宮洛書一坎二坤數,而採用邵雍先天八卦乾一兑二之數(缺乏經典證據)。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迷失道,後。

西南得朋,乃類行;東北喪朋,乃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白話:彖傳説:啊坤元,萬物依靠它而天生,故順承天道。

坤以其承載萬物,德能無邊無涯,能包含而泛博,各類物種得。

牝馬屬於大地生物,馳行大地沒有疆界,而宜於守正。

君子有所往,行動會迷惑而失其正道,後隨順能得其恆定法。

西南得到朋友,是同類前行,東北喪失朋友,有吉慶。

安於守正吉,是於應合隧道而。

象曰: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

白話:象傳説:大地形勢無比,君子德容載萬物。

解讀:比乾卦《大象傳》:“天行健,君子發奮圖”,兩者行文仗,內容體現了人行為應該效法法則,與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一脈相承。

坤為地,順,所以説大地形式無比。

坤為輿,眾,所以説載物,厚德。

一切民是厚德。

初六:履霜,堅冰。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

馴致其道,堅冰。

白話:初六——腳下踏著霜,堅冰會來到。

象傳説:腳下踏著霜,堅冰會來到,這是於陰氣開始凝聚,順著發展趨勢,達到結冰季節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

象曰:六二動,以方。

不習,無,隧道光。

白話:六二——、方正、,必修習,沒有什麼。

象傳説:六二爻象是而且方正,必修習,沒有什麼,於隧道是泛博。

以上科學角度解讀坤卦六二。

從人文角度看,“”者,,。

“方”,,正義。

老子説“人法地”,故君子效法大地“直方”、正義。

隧道光。

光,即廣,即“”,泛博,包容。

光,照,薰陶。

於隧道的泛博包容和薰陶,所以需要刻意學習,,無。

乾坤兩卦解讀:這時,六十四卦奧過半矣!
六三:含章可貞,或王事,無成。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

或王事,知光大。

白話:六三——藴含文采而可以。

或者隨著君王做事,居功而結局。

象傳説:藴含文采而可以,等待時機發揮。

或者隨著君王做事,智慧泛博。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

白話:六四——口袋,沒有過失沒有稱譽。

象傳説:口袋而沒有過失,是於所以沒有災難。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中。

白話:六五——黃色衣裙,吉祥。

象傳説:黃色衣裙吉祥,文采隱於中間。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

白話:上六——龍郊野徵戰,它血是黃色。

象傳説:龍郊野徵戰,它路到了。

象曰:六永貞,。

白話:六——。

象傳説:六,因此是萬物歸宿。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靜而德方,後得主而,含萬物而化光。

坤道其?承天而時行。

白話:文言傳説坤卦柔順,但活動時是;,但德能遍及四方;它後行動碰到主人,且保持恆定法則;包容萬物,且化育泛博。

坤道不是順應嗎?它順承天體而時序執行。

積善之家,有餘慶;積不善家,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故,其由來者矣,辯之不早辯。

《》曰:“履霜堅冰。

”蓋言順。

白話:(初六)積累善行人家,留下喜慶;積累人家,留下禍殃。

像臣子殺害國君,兒子殺害父親這種罪,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積累而成,只是於沒有辨明而已。

《經》説:“履霜堅冰。

”説事物發展趨勢。

,方其義。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習無,不疑其所行。

白話:(六二)“”,“方”指義。

君子敬慎態度使內心,正義準則規範外行為,只要確立敬慎正義精神它德能會缺少,、正義、,即使學習無,這樣會懷疑自己行為了。

“不習無”展開老子《道德經》説“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即妄為,妄為即是法於天性,《中庸》説“天命謂性,謂道,修道謂教”, “不習”《莊子》説“道者日損,損損,以至於無為。

”可見修煉心性是學習,是“大學”。

《大學》開頭説:“大學道,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這後人説《大學》“三綱領”。

説“明明德”,發揚光大人固有天賦光明道德。

説“親民”,是使人棄圖、去從善。

這裏“親”“”,是革新、棄圖意。

説“止於至善”,要求達到儒家倫理道德善境界。

“人君止於仁,人臣止於敬,人子止於孝,人父止於慈,國人交止於信。

”這是《大學》提出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説:“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其家者,修其身。

修其身者,其心。

心者,。

者,其知。

致知格物。

”格物、致知、、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代稱《大學》“八條目”,這是實現“三綱領”步驟。

縱覽四書五經,大家發現,儒家全部學説説話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

所以,捉住這三綱八目你捉住了一把開啟儒學大門鑰匙。

循著這進修門路一步一個腳印,你會登堂入室,領略儒學經典奧義。

這裏門路本身而言,説話包括“內修”和“外治”兩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心”是“內修”;後面三級“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間“修身”一環,是“內修”和“外治”兩方面關鍵。

“八條目”中心環節是修身,“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修身本”。

雖有美,含;王事,弗敢成。

隧道,妻道,臣道。

隧道無成,而代。

坤卦展示像“坤”形勢下各種變化可能性。

形象説前主客關係狀態。

於我們所在位置來説,地是靜止,代表當前關係是靜止狀態,變化;地是,地上萬物生長,象徵當前關係鬆而悠閒。

坤卦主卦和客卦是經卦坤卦,陽數是0。

靜止而兩方面,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而鬆關係。

主方應當珍視這種關係,順應形勢,努力維持目前狀態。

不過要注意,靜止是,主方應當作應變化準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