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的釋義與用途
前言
執,作為一個多義詞,涵蓋了掌握、捕獲、執行、堅守等豐富意涵。它的使用範圍廣泛,涉及多種領域,從日常用語到哲學思想。
拘捕與掌控


拘捕罪犯是執的最初意義之一。《左傳》記載:「遂襲虞,滅之,執虞公。」意即用武力將之擒獲。此外,它也指掌握、持守。如《詩經》所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表現了對樂器的熟練掌控。
堅守與執行
「擇善固執」一語,強調堅持正確的原則。而《禮記》中的「執政」則指掌理國事。在這些用法中,執表達了堅定不移的態度。此外,執行命令也是執的職能之一。《漢書》記載:「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反映了執在法律執行中的重要性。
治理與糾結
執還具有治理、掌理的含義。《史記》中説道:「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執國政。」顯示了執在國家治理中的影響力。而《國語》則提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而又與大國執仇。」指出了糾結於矛盾與衝突中的執。
結交與執據
執也可用來表示交好。如《禮記》所載:「見父之執,不謂之進,不敢進。」説明見長輩的朋友時,態度應敬重而小心。此外,它還指憑證。《聊齋志異》中描述:「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後。」「執圖」即持有憑據之意。
表格
意義 | 用法例句 |
---|---|
拘捕、捉拿 | 捕獲逃犯,維護治安 |
持守、掌握 | 牢牢掌握原則,堅持不移 |
實行、執行 | 頒布並執行政令,維護秩序 |
治理、掌理 | 管理國家或機構,發揮領導作用 |
堵住、隔絕 | 阻止弊端或爭議,維護和諧 |
糾結 | 堅持己見,導致矛盾或衝突 |
結交 | 結交好友,擴展人脈關係 |
執據 | 出示憑證,證明身份或權利 |
結語
執,作為一個內涵豐富的詞彙,不僅展現了其多義性的特質,更揭示了其在社會、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它不僅代表著權威與掌控,更體現了堅持與承擔。通過深入理解執的不同意義和用法,我們可以更加準確地運用它,以表達豐富而深邃的思想情感。
執是什麼意思?詳解「執著」的概念
什麼是執?
「執」在中文裡是「執著」的意思,指對某人、事物或觀念過度依賴或堅持。
「執」這個概念在佛法中被廣泛討論,認為「執著」是造成痛苦和煩惱的主要原因。
執著的種類
根據佛法,執著可分為三種類:
類型 | 特徵 |
---|---|
我執 | 對自身或自我過度執著,認為自己是獨立、不變的實體。 |
法執 | 對外在事物或觀念過度執著,認為它們是真實不變的。 |
見取執 | 對自己的看法或觀點過度執著,認為它們是唯一正確的。 |
執著的成因
執著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無明:對事物真實本質的無知,誤認為其恆常不變。
- 貪愛:對快樂或喜好的過度追求,導致對事物產生依賴。
- 瞋恨:對痛苦或不利的過度排斥,導致對事物產生執著。
執著的危害
執著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 痛苦:執著於外在事物,往往會帶來失望、沮喪和痛苦。
- 煩惱:對自我或觀唸的執著,會產生內心不安、煩躁等煩惱情緒。
- 障礙修行:過度的執著會阻礙心靈的清淨,妨礙修行。
捨離執著的方法
佛教教導人們應捨離執著,達到解脱。捨離執著的方法包括:
- 正念:覺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避免過度執著於特定事物或觀點。
- 空性:瞭解事物並非恆常不變,而是緣起性空。
- 無我:正確認識到自我的虛妄,放下對自我的執著。
修行的次第
捨離執著是一個逐漸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的修行次第:
延伸閲讀…
執的意思|漢典“執”字的基本解釋
廣東話百科:你知道“執嘢”是什麼意思嗎?-新華網
- 聞思:學習佛法教義,瞭解執著的害處和捨離的方法。
- 觀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的執著,並進行反省。
- 持戒:遵守戒律,避免因貪嗔痴而產生執著。
- 禪定:透過靜坐禪修,淨化身心,減少執著。
- 智慧:深入經藏,獲得佛法智慧,徹底破除執著。
結語
「執著」是造成痛苦和煩惱的主要原因,佛教教導人們應捨離執著,達到解脱。透過正念、空性、無我等修行方法,我們可以逐漸淡化執著,獲得心靈的自在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