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的壞處】填海的黑面向:昂貴代價浮出水面了!

【填海的壞處】填海的黑面向:昂貴代價浮出水面了!

填海的壞處,一方面在於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例如破壞珊瑚礁、打亂海洋水流等。另一方面,填海也會引發土地沉降、水位上升以及自然災害的風險增加。然而,對於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來説,填海卻是一個相當有效的發展方式,可創造出更多的土地資源。

填海的壞處 Play

填海工程是指將海洋、湖泊或河流的部分區域填埋成陸地。對於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而言,填海是一種解決土地短缺問題的有效方法。全球許多城市,如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和深圳等,都曾實施填海計劃來拓展土地資源。這些工程不僅用於建設新城市區域,也包括建造機場和港口等基礎設施。荷蘭是填海造陸的先驅,自13世紀以來便開始圍海造陸,如今該國約20%的國土面積是通過填海獲得的。荷蘭的弗萊福蘭省幾乎完全是由填海而成的土地組成,因此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陸”之説。日本擁有悠久的填海歷史,自11世紀起便有填海造地的記載。據石川潤一郎所述,平安時代的平清盛將軍曾在神户開展填海工程,興建人工碼頭。二戰後,由於人口增加和土地需求急增,日本政府加大了填海造地的力度,從1945年到1975年,共填海造地11.8萬公頃,包括機場、港口和其他新發展區。仁川國際機場的建設也是填海工程的成功案例,它將原來的兩個島嶼連接起來,新增土地面積達0.22平方公里,使韓國的國土面積擴大了12%。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通過填海造地增加了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樟宜國際機場、工業區裕廊島和濱海灣等都是填海而成的。香港同樣面對土地稀缺的問題,自開埠以來便開始填海造地,至今已填海面積67平方公里,佔香港總面積的6%以上。香港政府最近的大型填海工程是“明日大嶼願景”,該計劃預計耗資6,240億元,至少13年才能完成。該計劃引起了多個環保組織和市民的不滿,並在立法會內引發了民主派等派別的抗議。

填海的壞處

填海的壞處

填海的壞處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填海是指將原本的海面或河流深處填滿土石,以擴大陸地面積的行為。儘管填海可以帶來一些好處,例如增加土地供應和開發新的海邊地區,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嚴重的壞處。

首先,填海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海洋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擁有眾多的海洋生物和珍稀的生物多樣性。填海會破壞這些生態環境,影響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和繁殖地。此外,填海還會破壞沿海地區的河口和濕地區域,進一步損害生態系統的平衡。

其次,填海會導致海水倒灌和水質惡化。填海會改變海洋的水流和流向,導致海水倒灌到陸地上。這樣的情況會使得生活在陸地上的人們面臨淹水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到陸地上的農作物和生態環境。此外,填海還會導致沿海地區的水質惡化,因為填海所使用的土石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有可能會污染海洋水域。

再者,填海會增加自然災害的風險。填海後,原本的海洋地形和岸線被改變,這樣會影響到風暴潮和海嘯對沿海地區的衝擊。填海也可能會使得原本穩定的河牀變得不穩定,增加河水的洪水風險。這些自然災害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綜上所述,填海的壞處超過了其好處。填海會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導致海水倒灌和水質惡化,增加自然災害的風險。我們應該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並謹慎考慮填海行為的影響。

延伸閲讀…

填海的昂貴代價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的三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