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gskyrkogården, 1940斯德哥爾摩林地公墓
始建於二十世紀,這個墓園以其獨特的墳墓樣式而聞名於世。墳墓散佈於綿延的綠樹蔭下,給予亡者生死之間的安慰和平靜。這個墓園透露著歷史的痕跡,而每個墳墓背後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


墓園紀事:十座世界各地的殯葬建築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必然會面臨死亡。疫情肆虐的歲月裡,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2020年4月4日,全國哀悼,人們默哀三分鐘,汽車鳴笛,火車轟鳴,防空警報響起,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對逝者的深深懷念。以下擷取全球十座墓園,這些建築不僅是安放逝者的所在,更是對生命的致敬,為生者與死者之間築起一座和平與慰藉的橋樑。
-
斯德哥爾摩林地公墓
斯德哥爾摩林地公墓(Skogskyrkogården)源起於20世紀初的一場設計競賽,由岡納·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和西格德·勞倫茲(Sigurd Lewerentz)合作設計。從1914年競賽方案完成,到1917年開工,直至1940年公墓對外開放,這段期間,林地公墓逐漸成為簡約風格與對自然和死亡高度尊重的現代墓園設計典範。公墓的主導元素是植物、地形和軸線,而非傳統的墓碑或教堂。阿斯普朗德在同年辭世,他最後的安息之所,正是他精心設計的林地公墓。
-
摩德納墓地
在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的設計中,摩德納墓地反映了他對生者城市和死者城市的深刻思考。不同於其他參賽者的詭異後世設計,羅西從集體歷史記憶中汲取靈感,構建了一個類型的“相似性城市”。墓地的設計元素包括庭院、走廊、墓室、斜頂、窗户、牆壁和地面,這些都是住宅的典型元素。即使是柱廊,這種源自倫巴第地區的民居形式,也被融入到墓室的底層設計中。羅西以這種無裝飾、放任的建築風格來詮釋死亡,雖然這種將死亡帶入住宅的設計並不被所有人接受。
綜上所述,這些墓園建築不僅是安葬逝者的地方,它們也是對生命尊嚴的紀念,為生者提供了慰藉和反思的空間。它們在設計上融入了當地的建築傳統,同時反映了當代對死亡和記憶的理解。 These cemetery buildings are not only places to lay the dead to rest, but they also serve as memorials to the dignity of life, providing solace and reflection for the living. They incorporate local architectural traditions while reflecting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nd memory.
墓園墳墓樣式
墓園墳墓樣式是在墓園中常見的一種設計風格,具有獨特的美感和莊嚴的氛圍。墓園墳墓樣式的設計常常注重細節和精緻度,以展現對逝去的人的尊重和悼念。
墓園墳墓樣式的特點之一就是它們的外觀。這些墳墓通常由堅固的石材或大理石建造而成,以保護墓地內的遺體。墓園墳墓樣式的外觀可以各不相同,有的是經典的矩形設計,有的則是優雅的曲線造型,更有一些突顯個人特色的個性化設計。
墓園墳墓樣式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墓碑。墓碑通常被置於墳墓頂部,其上刻有逝者的姓名、生卒日期以及一些紀念性的文字或圖案。墓碑的設計可以非常豪華或簡樸,視乎家屬對逝者的紀念方式。
除了墓碑,墓園墳墓樣式還可包括其他紀念物,例如花圈、花瓶、雕像等。這些紀念物可以為墓地增添美感,同時也是家屬對逝者的思念和愛意的表達。
墓園墳墓樣式也注重墓地的整體佈局,以營造出寧靜和平和的氛圍。許多墓園也提供遊客可以參觀、散步和緬懷逝者的空間。這些墓園通常被綠樹環繞,並擁有精心設計的花園和寧靜的湖泊。
總的來説,墓園墳墓樣式是墓地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它們向人們展示了人們對逝去的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平靜和慰藉的空間。
延伸閲讀…
來自全球的十座墓園
清明|全球20座著名墓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