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格式有很多本,通過這些本,我們可以瞭解到墓碑文化以及墓碑藝術,是墓碑本有設計風格,人多墓碑文化內涵,每一款墓碑是一種創造,是一種藝術工藝展示。
合葬碑碑文主碑文方面,書寫顯妣(考)**合墓文字,左上角是母親籍貫,右上角父親籍貫,中間有安放兩人墓碑相框。
生卒日期位於名字旁邊,左下角為立碑人信息,右側有聯,青衫作伴,水傳賢名。
數據庫資料記錄可分為兩類,佔多數是每個墳墓裏死者資料,即一項資料記錄代表一個墳墓中一位死者資料;數據庫中有1,957項資料記錄是集體墳墓或墓碑,即有多過一位死者葬於此墳墓內、或名字與其他死者一起一塊碑石上,作悼念。
讀者可墓碑位置及特徵兩個欄目,知道這是墓穴抑或集體墓碑。
這是刻碑石上死者姓名。
讀者會發現部份死者姓名可圖片碑石上或數據庫碑文中找到,這是因為部份集體墓碑死者名字是分散刻於碑石表面上,或者因為作者於其他地方找到補充資料。
數據庫內有60個資料條目,姓名一欄上記載了碑石資料而非死者資料,這是因為附圖是一集體墓碑照片,記載了這組死者背景和遇難事件或。
碑石上顯示日文或中文文字,姓名一欄會顯示”日本姓名”或”中文姓名”,其他非英語姓名、或碑石上沒刻有姓名,註”姓名”。
每項資料記錄碑文是碑石上原文照錄。
年代碑文往往因為不起歲月沖刷而辨識,而且,若碑文是荷蘭文、德文或斯堪納維亞文,辨識困難。
當作者、研究員和數據輸入員不諳碑文所用語言時,讀者會發現「碑文」類目下提供資訊有問題。
作者此數據庫避免錯誤和有錯辨語種表示歉意。
[ ]括起文字或符號是作者備註,非碑文原文。
如果碑文內發現殯儀館名稱或石工姓名(一如聖約翰座堂殯葬冊編號下註領聖俸者姓名),該編號之前符號#標示。
讀者或會發現部份碑文末段是中斷了,相信這是因為數據檔案轉移時發生問題,部份碑文可透過查閲關照片尋回遺失了文字,但照片質素欠佳而無法補回中斷了碑文,這些情況下,編輯碑文末段加上 “[incomplete, can’t see from photo]” (意思是碑文全,但無法相片中尋回)。
此類目下,各墳墓「位置」類目下獲編配段/行/位號。
例如,何東爵士墳墓編為11B段13行2號,所以位置類目下編號是11B/13/2。
位置數字形式是香港墳場位置圖歷來採用方法編排。
位置墓碑「特徵」欄目內註是 “家族墓”或 “集體墓碑”。
數據庫收納了墳場總位置圖和研究者記錄各段位置圖,安排於「研究者手稿」頁內,讀者翻查時,易於找到個別墳墓位置。
基本上這類目顯示死者出生國家和城鎮,但部份項目顯示死者國籍。
若碑文有註死者出生地點,死者外國姓名和碑文外文作為辨別其國籍。
白俄社羣之中,有俄國姓名及、或墓石上有俄國東正教十字架死者,不管其何處出生,全都列為俄羅斯人。
「去世日期」類目下,日期顯示格式是年、月、日序,例如1884-12-25是指1884年12月25日。
於輸入月和日,因此若墓石上去世月日無法辨讀或顯示年份,會月和日顯示01-01,因此,去世日期會顯示1884-01-01。
方法是寫「曾孫」字(二字各佔一行),下一行寫曾孫字輩,然後下一行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寫名寫姓。


為提高數據庫實用性並便於區分嬰兒和兒童,如果該孩童過了嬰兒期及年齡516歲之間,無論該童是否有上學,其「職業」類目下會學生。
橫式墓碑,其碑文主體文字是左向右、先上後下排成兩字一排而排列,立碑時間及立碑者名字是自上而下進行直寫;在世壽墳是指老年人在世,身體時,挑揀生日或黃道吉日,提早一年或幾年預先做好墓穴,民間統稱“做壽墳”,是子孫後代孝敬長輩,顯示長輩福氣一種形式,是主動造墳。
亡故墳墓是指老年人即病亡或亡故後,建造墳墓和後立碑石,民間統稱“造墳墓”,是動造墳。
做壽墳造墳墓是造墓主人是否在世或亡故現狀而定,不但造墓叫法,而且碑文寫法有所不同,其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在世建墳墓,習慣上會寫上“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壽域”,後兩字寫“壽域”,不可寫“墓”。
亡故建墳墓,習慣上會寫上“慈父某公某某德配某氏某某墓”,後兩字寫“墓”,寫“壽域”。
在世建墳墓,碑文字體書寫成紅色,除非其子孫後代已有亡故者,亡故者名字寫成顏色。
亡故建墳墓,碑文字體中,有在世者,其姓和名字宜寫成紅色;亡故者姓氏和名字應寫成黑顏色,以示在世與亡故之間區別。
在世建墳墓,空墓穴中,兩穴中要放入數塊護磚,加一瓶油,一瓶水,一個香爐,一個12生肖佛位,24個硬幣。
每穴護磚放入塊數有幾個兒子(或子女)放入幾塊護磚,即後代能一人分得一塊,待後放入骨灰箱時,拿回家,墊於米缸底下,希望能保佑子孫後代家業興旺,人丁昌盛,護磚放入前一天晚上,墳主家裏供祭一夜。
亡故建墳墓,亡故一墓穴中放入護磚,油、水、香爐,放24個硬幣,12生肖佛燒掉,佛灰拌和水泥混凝土中,作墓穴封口之用。
如另一位配偶在世話,造墳時,其墓穴中可放入護磚,一瓶油,一瓶水,一個香爐,一個12生肖佛,24個硬幣。
墓碑姿態,是士兵駐立模樣,還是富豪守財模樣?經營石廠、執骨20年師傅劉海説,墓碑是一條天線,將墓裡屍骨人間連接上。
墓或碑本來只是一塊石頭,是石廠人上大陸,到山裡去選石頭,相中了沒有裂紋沒有雜沙石頭,山裡爆一塊石取下。
「做石碑可以有石紋,若有紋碑上看像是有裂痕,先人名字有條裂痕那怎麼搞!」取石後,即場付現金大陸石廠工人。
劉海説那是豪宅雲石要價錢,石廠切割成石碑形狀後,還需要磨滑、拋光、打蠟,來回做幾層。
石碑石比居住雲石美,加工過程多幾層工夫,「石,人工貴,切割了有條石蚊不能、有瑕疵不能、全部完成加工過程運送過境。
」基於土地問題,墓地大小基本上身份財力顯示,例如何東葬摩星嶺,且建圍牆,是香港唯一官方認可家族墳地。
墓地往往「明堂」和「後土」作為前後界線,舊時有些祖墳有「灶頭」,春秋二祭時子孫那煮食,俗稱「食山頭」。
劉海形容建墓碑砌LEGO,一塊一塊砌一些圖騰,顯示一個人生前社經地位。
例如讀書人墓,墓身會鑿個類似竹簡樣子,代表功名卷;做官,墓前鑿一對官靴,誇張些,會整個墓地建為一頂官帽形態。
若是平民,那墓形態是四平八落四四。
是民間墳墓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
墓碑碑文寫法,各地有所不同,國家單位建造公墓民間私人墓有。
現我民間私人豎式墓碑例,介紹碑文寫法。
一、豎式墓碑形狀及尺寸:豎式墓碑呈豎立長方形,高度於寬度,尺寸是基本。
所謂基本,「合生」(下文)。
墓碑淨尺寸不含上邊和左右兩邊邊框裝飾,小型墓碑高度2尺6寸或2尺7寸(90釐米),寬度1尺6寸或1尺7寸(55釐米);中型墓碑高度3尺1寸、3尺2寸(105釐米),寬度2尺1寸、2尺2寸(70釐米);較大型墓碑高度3尺6寸、3尺7寸(120釐米),寬度2尺6寸、2尺7寸(90釐米)。
高度超過3尺7寸,寬度超過2尺7寸墓碑,屬於大型墓碑,高度4尺1寸(140釐米)以上,寬度3尺1寸(105釐米)以上。
二、豎式墓碑碑文結構:豎式墓碑碑文,墓碑尺寸大小而有所不同。
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內容,即主體碑文、立碑時間和子孫名稱。
中型墓碑和大型墓碑,碑文上述三項基本內容外,可增加墳內老人生卒年月或生平簡歷。
大型墓碑,碑文有三項基本內容和生平簡歷外,可增加碑序或墓誌銘。
可增加部分內容,並非增加,是墓碑大小和立碑者要求決定。
三、寫碑文「合生」要求:寫碑文有一個特殊要求,行數和字數「合生」,列數不作要求,能合就儘量合。
有些人家,每行、每列字數要求「合生」,這是過分講究,情況是做不到。
所謂「合生」,「1、2、3、4、5」去應「生、、病、死、」,後一行和後一個字,落「生」字或「」字上。
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以上排列可知,尾數帶1、2、6、7數字「合生」,帶1、2、6、7數字「合生」。
説,碑文行數和字數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數字之一才行。
至於什麼要「合生」,「合生」是否科學,不是本文內容,這裏省略了。
四、豎式墓碑碑文寫法:需要各部分內容寫,然後數每部分行數、字數和總字數,如果有「合生」,進行增減調整。
寫法及調整方法如下:1、主體碑文寫法:主體碑文大號字體寫墓碑間,內容是:祖考某公某某墓(對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對祖母),顯考某公某某(父親),顯妣某母某氏墓(母親),嶽考某公某某墓(對岳父),嶽妣某母某氏墓(對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對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對妻子),老師某某墓(老師)、好友某某某墓(對朋友),。
於女性,可以直接寫姓名,例如寫成「顯妣某某某墓」(母親),「先室某某某墓」(對妻子),如果是,「墓」字前加一「」字,例如「顯妣某某墓」(母親)。
如果是男女合葬雙墓,男老人和女老人名稱(包括考、妣)應男右女左並排,最上邊「顯」或「祖」、「嶽」字,最下邊「墓」或「墓」兩人共用,寫兩列間。
主體碑文行數「合生」,説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寫成「墓」多一字,可以減少墓前「」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11字、12字,可「墓」上邊增加「老人」、「人」(男性)、「太君」(女性)進行調整,可姓後名之前增加「諱」字進行調整。
立碑時間寫法有寫公曆,有的寫農曆,有的是公曆加農曆,小號字體寫墓碑右邊。
例如:如果是公曆,時間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兩個字,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個字,導致字數「合生」,這需要增減調整。
如果是公曆,於無法減少,增加到16或17字。
例如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如果是農曆,如果字數多了,「十一月」可改為「冬月」,「十二月」可改為「臘月」,日期數字超過,可改為「吉日」,如果字數少了,可月份增加字數,例如三月可改為「暮春月」,四月可改孟夏月,八月可改為仲秋月,同時,可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3、子孫名稱寫法:子孫名稱,如果是父輩墳墓,包括所有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如果是祖輩及以上墳墓,有的有曾孫、玄孫,於人數多,墓碑位置不夠寫,寫得太小了看不清楚,因此需要人數多少來確定寫人員範圍,是主持立碑人員輩份寫起,超過20個名字,否則擁擠。
子孫名稱用小號字體寫墓碑左邊,第一行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男」字,第三行寫兒子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如果第四行位置,可繼續排第五、第六行。
寫完兒子輩名稱後下一行寫孫子輩,寫一「孫」字,下一行寫孫子字輩,然後寫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
如果有曾孫,需要寫上去。
方法是寫「曾孫」字(二字各佔一行),下一行寫曾孫字輩,然後下一行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寫名寫姓。
於女兒和孫女女性子孫,如果男性子孫人數多可以寫,如果需要寫,可以寫右邊立碑時間主體碑文之間空格處。
方法是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女」字,第三行寫女兒們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
孫女名稱寫女兒名稱下一行,寫「孫女」(二字各佔一行),然後女字下邊一行寫孫女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曾孫名稱,寫名寫姓。
子孫名稱寫同姓有血緣關係親屬,例如媳婦和女婿寫,外甥雖有血緣關係但屬外姓不用寫,但如果子孫人數,名字5個以下,於字數好看,可以媳婦、女婿、外甥寫上去。
不論寫左邊或右邊子孫,寫完後需要下一行寫一「祀」字。
寫完上述內容後,計算子孫內容行數,「合生」才行。
即要麼是6行()或7行,要麼是11行或12行,要麼是16行或17行(多),計算後如果行數,「祀」字前加字,可加成「跪祀」、「仝祀」、「仝跪祀」,如果行數不夠,主持立碑這一輩名字下加一「率」字,或加「同率」(二字各佔一行)來進行調整。
4、附加內容寫法:附加內容是指墳內老人生卒時間、生平簡歷或墓碑銘。
附加內容是墓碑需要寫,寫右邊立碑時間主體碑文之間空格處(即寫女性子孫地方),如果寫附加內容後位置不夠寫女性子孫,可女性子孫寫到男性子孫左邊或下邊。
生卒時間寫法:單墓寫成一列,雙墓寫成兩列,字數需「合生」才行。
例如:生於△△△△年△月△日卒於△△△△年△月△日(22字),如果「合生」,需要作增減調整,可增加「公元」二字和出生、死亡地點,或者省略日期,寫到年月。
生平簡歷寫法:主要寫其生卒時間地點,主要經歷及職業,擔任過職務,取得成就,作出貢獻。
要求語言、詞、短小精悍,寫主要事跡,寫細節。
要求既不用標點能讓人確斷句,文字要,不能有歧義。
格式豎排,右左,可以分二三列,每列字數「合生」。
墓誌銘寫法:墓碑銘主要是其生平事跡進行歌頌性歸納和總結,只用於生前有影響官員、作家、詩人、專家、學者、藝術家、慈善家、企業家、歌唱家、影視明星、英雄人物、勞動模範。
墓誌銘是寫成詩歌或韻文形式,朗朗上口、通順押韻、可讀可唱。
格式是豎排,右左,可以分二三列,不用標點,每列字數「合生」。
“墓碑”是死者立墓時所刻石碑,主要材質是石材。
刻墓碑碑文時有很多寫法及規範要求,那麼關於墓碑碑文寫法要注意什麼?墓碑上所刻碑文,字大小要符合魯班尺上吉祥數字。
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間。
10cm進寶。
10.5cm納福。
3cm財。
4cm登科。
這些字大小與碑身比例協調,寓吉祥意。
墓主家人,心理上中可以得到慰藉。
墓碑石材選用,過去大理石漢白玉,經不起風雨,風化。
而今材質,有亮度和硬度花崗巖系列所頂。
色彩斑斕,材質花崗巖中,受客户青睞有印度紅、珍珠白、山西。
印度紅,象徵着高貴、華麗、火紅年華,事業;珍珠白,象徵着、淡雅、人生、不盡哀思;山西,象徵着莊嚴、凝重、精神、懷念。
墓碑書寫,其內容。
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或重葬日期。
1. 風水情況,墓碑左邊稱為龍邊,是碑體部位。
這裏要書寫山向及山向線度、分金線。
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丙子分金。
”其目的,為告示後人,即或遇到災害洪水沖刷,或戰爭破壞,後人可依碑上風水情況文字,找到風水方向,立碑。
:“(袁可立)葬日崇禎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郡城南,去祖塋二里許,即勅建塋道,旨隧者!”2. 籍貫,移民多公墓裏,客死他鄉人,墓碑左、右角眼部位,要刻上原籍省、市、縣名,有地區和村名。
這是故鄉眷戀,後人及親友掃祭時,尋找墓位提供了。
:“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寰。
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戰功調城衞百户,即今睢陽衞。
徙於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寫墓碑中心部位。
這裏稱“中榜”。
書寫墓主名字時,其字數多少,風水吉兆相關聯。
為尊敬長輩,過去加了許多尊敬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而且字數多少“生、、病、死、”五個字循環應用。
其中落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生”、“”二字上吉利。
落“病”字上中等,落“死”、“”二字上,吉利。
所以擬中榜字時,吉兆格式數字。
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誥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長達21字,正合“生”格,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寫碑上,左尊右卑來排列,男左女右。
神道上設有聖德碑樓,俗稱大碑樓,其中設有龍首龜趺碑。


延伸閱讀…
“4. 生卒年月日,寫中榜兩旁,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寫全。
因為日久年深,户口註銷,傳來傳去,隔幾代要找到人生卒年月日,則十分困難。
王鐸《太子保兵部尚書節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終於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親友、團體,應寫碑虎,即右邊。
其子女應全部寫上,子女可名字周邊加框。
是依輩份,左右排列。
有願流露姓名者,可寫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大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樞(袁樞)泣血納石”。
6. 造墓或墓時間,刻寫碑虎。
中國記載時間文字很多,有公元、農曆,時節寫冬至、者。
年代日期多用干支。
天干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中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戍、亥結合起來,用以表示曆法上日子或月份。
如甲子、乙丑……。
還有些文人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十二個月均分,每個月另稱。
如一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四月稱孟夏,五月稱仲夏,六月稱季夏;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十月稱孟冬,十一月稱仲冬,十二月稱季冬。
還有用花木為十二個月命名,如一月梅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荔月、七月瓜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檀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櫟月。
墓碑上見“穀旦”、“吉旦”、“吉日”,這些不是日期。
“穀旦”出自《詩經》,谷善,旦明,即良辰意。
而“吉旦”、“吉日”,只是取其吉利意。
是排列吉祥字數時,用來湊字數。
有記不起或記不清生卒月、日時,往往書寫上吉月吉日,墓主家人心理上得到慰籍。
墓誌銘,包括墓誌、壙志及墓表。
東漢開始碑立於墓地正前方。
碑上刻有墓主官爵、姓名、生辰年月。
後來,碑上刻着墓主家世和生平業績,並加以頌揚。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官方禁止立碑。
他們認為“漢以來,天下送死,多作石室、石獸、碑銘物”。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下令,不得厚葬,禁立碑。
晉武帝鹹享四年(278年)詔曰“此石獸碑表,既私褒美,興長,傷財害人,莫大於此,一禁斷。
”於幾次禁止立碑,於是墓碑轉入地下,從而產生了墓誌銘。
從唐代盛行清初之間,有大量墓誌銘出土。
墓誌銘是兩塊正方形石碑組成,稱為一合。
上面墓蓋,文字。
楷書或篆體刻寫着朝代、官銜和姓氏。
如“大唐故張府君墓誌銘”、“大唐故雍王墓誌銘”、“宋故楊國公主墓誌銘”、“宋宗室永壽縣君鄭氏墓誌銘”。
文字周邊線刻着花鳥紋飾。
另一面,刻寫着墓主人姓名.籍貫和大篇幅敍述其生平事蹟文字,後有銘文,大多四言韻文。
每一合墓誌銘上,有歷史、文學、書法、藝術內容,不程度上,體現出那個時代文化特色。
:“憲憲袁公,命世偉人。
應運而出,蔚寶臣。
鸞捷棘署,鳳鳴柏府。
肺石無寬(覺),袞衣有補。
”神道碑,起自北朝,北朝注重風水,風水家們南方為神道。
其實神道即是向南墓道,因而神道上立碑,即為神道碑。
唐朝稱整體長方形碑,而環首形或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稱碣。
碑碣使用,有着等級區分。
五品以上官,可立碑,七品以上官,立碣。
到了清代,五品以上官吏龜趺螭首碑,五品以下官吏方趺圓首碣。
原則上庶民墓前立碑碣。
但社會風氣是禁不住,只是庶民所立碑體小一些,無趺座,而且墓碑上寫姓名及生卒年、立碑人,寫傳略及墓誌銘。
歷代帝王陵神道碑,沒有尺度限制,其碑高大雄偉。
而且設有十分碑樓,清代康熙大帝景陵例。
神道上設有聖德碑樓,俗稱大碑樓,其中設有龍首龜趺碑。
延伸閱讀…
康熙皇帝是中國執政時間皇帝,因為他功德隆盛,文章字多,經雍正皇帝批准,碑樓內並立兩統石碑,左刻文,右刻漢文。
碑座下為龍趺,碑頭刻雙龍戲珠及“大清景陵聖德碑”篆字。
碑身文字有序文、敍文及銘文。
雖有帝王歌功頌德溢美詞,有當時社會各方面史料,有歷史價值。
帝王陵墓中沒有神道碑和明樓碑。
神道碑設陵門前神道上,其碑樓俗稱小碑樓。
其中所設石碑龍首龜趺,只是形體於聖德碑。
其碑文刻寫着皇帝廟號全部諡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太廟奉祀時,特立名號。
諡號是評定皇帝生前事蹟稱號。
神道碑上刻有聖祖仁皇帝之外,有生前死後一些美溢詞內,皇帝可享用22個字。
明樓是陵區建築,設墳頭(寶頂)前,樓內,其龍首方趺碑,稱聖號碑。
上面滿蒙漢字刻寫着“聖祖仁皇帝之陵”。
總之,皇陵中處處突出皇權。
而皇帝主張“孝治天下”。
這是皇家一種孝道吧。
現代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寫墓主人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時間。
有墓碑後刻有“福廕子孫”、“恩澤後代”詞句,墓蓋上刻寫“懷念”、“哀思”之類詞句。
名人墓碑上有墓主人生平簡介。
有活着人,用心、情、淚、用血、愛寫下語句。
它濃縮了人生路,表盡了人世情。
有哀思,有回憶,有激勵人奮進豪言,有警示後人壯語。
這活人與死者感情交融文字,充滿了人生哲理,字裏行間道出了人生真諦,是一部讀不完百科全書。
ii)簡介死者生平碑文墓碑。
這種碑文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後是銘文,多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
大多數是死者後代請託人撰寫。
如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有介紹死者介紹得碑文和墓誌銘。
抬頭主要寫死者生前職務、職業,有的可以省去寫。
墓碑,始於秦漢。
它下葬時豎石柱,年來有人刻上文字。
碑多是方形,墓碑文體制,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於某地,後是銘文。
舊式墓碑有兩種,一是標名碑。
墓下面標明中人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碑背面寫碑文。
二是背面刻寫碑文墓碑。
墓碑文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後是銘文,多韻文,大多數是死者後代請託人撰寫。
墓碑銘文書寫格式,行文右向左,分為四段。
第一段寫逝者生歿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題,寫逝者姓名;第三段寫立碑人;第四段寫立碑時間。
碑文直行刻寫,字體大小,四段文字中碑題文字,5釐米*3釐米,其他三段文字字體大小,2釐米*2.5釐米。
四段碑文用詞上有很多變化。
第一段碑文詞,如上所述。
此基礎上,如有忘記了逝者出生年月日,一個“吉”字代替。
寫作“生於吉某年吉月吉日”。
有碑是父母合刻,因此碑文第一段裏,合寫父母兩人生卒年、月、日。
行文順序上,是父親前,母親後(右上)。
第二段碑文用詞,頭一個字“故”,以下用詞逝者身份有關係。
對父母及老人碑文詞,常用“”、“耋壽”、“滿壽”、“耆壽”、“耄壽”、“艾壽”一類頌詞。
此外,是故父有“顯考”、“公”、“太公”、“大人”、“府君”詞,是故母還用“顯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
全國大部分地方墳墓墓碑,是民間墳墓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
墓碑碑文寫法,各地有所不同,國家單位建造公墓民間私人墓有。
現我民間私人豎式墓碑例,介紹碑文寫法。
一、豎式墓碑形狀及尺寸:豎式墓碑呈豎立長方形,高度於寬度,尺寸是基本。
所謂基本,“合生”(下文)。
墓碑淨尺寸不含上邊和左右兩邊邊框裝飾,小型墓碑高度2尺6寸或2尺7寸(90釐米),寬度1尺6寸或1尺7寸(55釐米);中型墓碑高度3尺1寸、3尺2寸(105釐米),寬度2尺1寸、2尺2寸(70釐米);較大型墓碑高度3尺6寸、3尺7寸(120釐米),寬度2尺6寸、2尺7寸(90釐米)。
高度超過3尺7寸,寬度超過2尺7寸墓碑,屬於大型墓碑,高度4尺1寸(140釐米)以上,寬度3尺1寸(105釐米)以上。
二、豎式墓碑碑文結構:豎式墓碑碑文,墓碑尺寸大小而有所不同。
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項基本內容,即主體碑文、立碑時間和子孫名稱。
中型墓碑和大型墓碑,碑文上述三項基本內容外,可增加墳內老人生卒年月或生平簡歷。
大型墓碑,碑文有三項基本內容和生平簡歷外,可增加碑序或墓誌銘。
可增加部分內容,並非增加,是墓碑大小和立碑者要求決定。
三、寫碑文“合生”要求:寫碑文有一個特殊要求,行數和字數“合生”,列數不作要求,能合就儘量合。
有些人家,每行、每列字數要求“合生”,這是過分講究,情況是做不到。
所謂“合生”,“1、2、3、4、5”去應“生、、病、死、”,後一行和後一個字,落“生”字或“”字上。
對應如下: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病 死 ,生 ……以上排列可知,尾數帶1、2、6、7數字“合生”,帶1、2、6、7數字“合生”。
説,碑文行數和字數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數字之一才行。
至於什麼要“合生”,“合生”是否科學,不是本文內容,這裏省略了。
四、豎式墓碑碑文寫法:需要各部分內容寫,然後數每部分行數、字數和總字數,如果有“合生”,進行增減調整。
寫法及調整方法如下:1、主體碑文寫法:主體碑文大號字體寫墓碑間,內容是:祖考某公某某墓(對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對祖母),顯考某公某某墓(父親),顯妣某母某氏墓(母親),嶽考某公某某墓(對岳父),嶽妣某母某氏墓(對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對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對妻子),老師某某墓(老師)、好友某某某墓(對朋友),。
於女性,可以直接寫姓名,例如寫成“顯妣某某某墓”(母親),“先室某某某墓”(對妻子),如果是,“墓”字前加一“”字,例如“顯妣某某墓”(母親)。
如果是男女合葬雙墓,男老人和女老人名稱(包括考、妣)應男右女左並排,最上邊“顯”或“祖”、“嶽”字,最下邊“墓”或“墓”兩人共用,寫兩列間。
主體碑文行數“合生”,説是6字、7字,或11字、12字,如果寫成“墓”多一字,可以減少墓前“”字,如果是嫌字少了想增加11字、12字,可“墓”上邊增加“老人”、“人”(男性)、“太君”(女性)進行調整,可姓後名之前增加“諱”字進行調整。
2、立碑時間寫法:立碑時間寫法有寫公曆,有的寫農曆,有的是公曆加農曆,小號字體寫墓碑右邊。
例如:如果是公曆,時間月上有“十一”和“十二”是兩個字,日上有“二十一”到“二十九”是三個字,導致字數“合生”,這需要增減調整。
如果是公曆,於無法減少,增加到16或17字。
例如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如果是農曆,如果字數多了,“十一月”可改為“冬月”,“十二月”可改為“臘月”,日期數字超過,可改為“吉日”,如果字數少了,可月份增加字數,例如三月可改為“暮春月”,四月可改孟夏月,八月可改為仲秋月,同時,可日後加“立”、“敬立”、“吉時立”進行調整。
3、子孫名稱寫法:子孫名稱,如果是父輩墳墓,包括所有兒子、女兒、孫子、孫女,如果是祖輩及以上墳墓,有的有曾孫、玄孫,於人數多,墓碑位置不夠寫,寫得太小了看不清楚,因此需要人數多少來確定寫人員範圍,是主持立碑人員輩份寫起,超過20個名字,否則擁擠。
子孫名稱用小號字體寫墓碑左邊,寫法如下:第一行寫一“孝”字,第二行寫一“男”字,第三行寫兒子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如果第四行位置,可繼續排第五、第六行。
寫完兒子輩名稱後下一行寫孫子輩,寫一“孫”字,下一行寫孫子字輩,然後寫名稱,是年齡大小右到左排列,寫名寫姓。